第389章
作者:纱荔      更新:2025-09-22 08:55      字数:3372
  “七哥,你喜欢做官吗?”
  云霁垂眸看着他:“不喜欢又能怎样,不还是做了。有些事情,是不得不为之,个人的喜好并不重要。就如同张载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每个有能力的读书人应该做的。我既已知晓大明的命运,又岂能袖手旁观、独善其身?不管能不能改变点什么,总还是要尽力一搏的。”
  闵悉对这个答案相当满意,笑道:“这才是我认识的七哥。”
  两人开始商量接下来要处理的问题。云霁那边要如何动员卫所的官兵,闵悉这边要如何跟当地的官府打交道。其实他俩对换过来,可能更容易解决问题。不过问题是云霁不太懂琉璃厂的事,所以两人身份没法互换,只能按照原计划进行。
  两人一路沿着京杭运河南下,最后都在应天府下船。
  云霁去应天府,是要去龙江造船厂打听船厂所造战列舰的去处,才能确定去哪个卫所找船。
  闵悉去应天府,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石英石,有烧造琉璃的重要原料。这里也是大明的旧都,有许多的巨富商贾,这也是江南的中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琉璃厂建在这里,产品就不愁市场。甚至周边的苏州、扬州甚至的更远一点的杭州,业务都可以辐射得到,近几年内,生意肯定是供不应求的。
  云霁很快就从龙江船厂打听到了战列舰的去处,闵悉这边还在考察应天府周围的石英石资源,尚未跟地方官府接触。
  云霁还想留下来协助闵悉跟地方官府打交道。
  闵悉说:“七哥你别等我了,只管去忙你的。我还没选好琉璃厂的地址,等定好了地址,我自会跟地方官府打交道。放心吧,有圣旨在,他们不敢不配合。倒是你,要好好跟那些水师将士说清利害,毕竟是冒生命危险的事,虽然是朝廷要求配合的,但也尽量要求是自愿去的,否则并不太有利于日后整个船队的管理。”
  “我知道!”云霁点头,“那你自己好好处理,我先去了。你办好了就先回京,我会尽快赶回去的。”
  “也还不确定到底是谁先回去呢。咱们都尽快吧。”闵悉说。
  第435章 选址
  云霁离开之后,闵悉回了他的家乡句容县。
  除了回乡探亲,也想考察一下句容境内是否有石英石分布,若是有的话,他想把琉璃厂建在自己的家乡。虽说琉璃厂带动家乡人民致富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是可以创造一些就业机会的,那些人也能学到一些技艺。
  闵悉没有声张,他先是带着人在句容县境内转了一圈,寻找石英砂矿,可惜的是句容县境内没有烧玻璃的石英砂,主要是石炭系砂岩、灰岩等,所以看来把琉璃厂安置在句容境内是不现实了。
  考察完地质,闵悉这才回家乡去祭祖。闵悉几年才回一次乡,这回来少不了又要引起家乡的轰动。虽然他官儿不大,但好歹也是个京官。镇上的乡亲别说京官,就连见过县官的也没几个,这京官的身份自然就无比尊贵了。
  何况闵悉这次是钦差的身份出来的,身边还带着万历指派来的宫中管事冯若,将来琉璃厂的督造工作,就是这位管事负责。
  闵悉感受了家乡父老的热情,但也没有多停留,只在镇上住了一宿,祭过祖,给父母上过坟之后就离开了。
  当然也过问了一下学堂的情况,毕竟这是他花钱赞助的,听闻那些学子中已经有两个考中秀才了,明年还打算去参加乡试,看来文风还算不错,以后说不定还能出一两个举人进士的。
  闵悉回到应天府后,就决定把琉璃厂建在南京城外,因为石英砂就在城外。
  大明主要的山地都归朝廷所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山地也流转到了私人手中。不巧的是,闵悉看中的建厂的土地以及石英砂的原料产地如今都成了私产。
  拥有这片山地的主人是应天府的首富,闵悉要么就从他手中买地,要么就把琉璃厂换到其他地方去。
  闵悉还是打算先试一下,看能不能买过来,有石英砂的地方很多,但他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事给敲定,早点定下建厂方案,不想再浪费太多时间在选址上。
  闵悉一开始就没有惊动官府,考察工作都是他们私下里进行的,找了云祥分号的邱掌柜协助。
  这山地的主人也是邱掌柜打听出来的,地主叫郭朋兴,祖上也曾在朝为官,只是近几代没出读书种子,无人入仕,倒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应天府的首富。
  有钱的人就想有权,但郭家人读书不行,便另辟蹊径,男子不行,就从女子入手,专门培养家中女儿,送入宫中待选,迄今为止,也曾出过高阶妃子。
  随闵悉一起来的宫人冯若听完邱掌柜的介绍,说道:“这么一说,咱家倒是想起来了,前两年陛下甄选的妃嫔中,有一位来自应天府的郭才人,想来就是这家的。”
  闵悉笑道:“这么一看,原来是陛下的姻亲,看来这事应该不难办。”只是得提防郭家掺和琉璃厂的生意,毕竟郭家是生意人,琉璃厂这么赚钱的买卖,他们不想染指才怪了。
  冯若问:“闵大人,是否回去请示陛下,让郭家把这地给让出来?”
  闵悉摇头:“倒也不必,就以陛下的名义去跟郭家买地,谅他们也不敢漫天要价。只是这琉璃厂建在郭家的旧地上,就担心以后他们想要分一杯羹。若只是分钱倒还好,担心的就是他们要制作琉璃的技艺和秘方。”
  冯若点头:“闵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那郭家为了郭才人的前途着想,肯定是很愿意把山地出让的。然等郭才人得了势,郭家想必又会想着从中分一杯羹。”
  闵悉想了想:“那我们先去打听一下郭家的意思。”
  郭家家主郭朋兴在得知闵悉和冯若的身份之后,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当听闵悉说要他们想要买下那片山地的时候,郭朋兴很意外:“钦差大人可是在山中发现了什么?”
  闵悉说:“山中倒是没什么异常,只是我奉圣旨前来,为陛下寻找一处合适的窑址。我们选了一下,你家那片山地的位置最为合适,所以请郭公开个价,我们把这地买下来。”
  “那片山地本也不值钱,陛下想要,我们自当送给陛下,权当是我们对陛下的一片衷心。”郭朋兴倒是个会来事的。
  闵悉笑道:“算起来郭公还是陛下的丈人,我们岂能白拿郭公的山地,该付的钱还是要付的。不然说起来是陛下占了老丈人的便宜,岂不叫天下人笑话?陛下可是天下丈夫的表率!”作为皇帝还要吃软饭,那皇帝的面子怎么过得去。
  “只是不知陛下想要建造什么窑?郭某还不知我们这儿还能烧什么窑。”郭朋兴不愧是个生意人,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闵某暂时不方便告知郭公,此乃官家机密。若是陛下愿意告知,闵某自当和盘托出。”这种情况,用皇帝来当挡箭牌是再合适不过了。
  郭朋兴果然不敢再问,闵悉也终于能够与他谈土地的价格。最后以一万两银子把那片山地以及建造琉璃厂的土地都买了下来。这价格比郭朋兴当初买地的时候高了不少,没让他吃亏。这是闵悉故意为之,以后就算郭家觊觎琉璃厂生意的红火,也不好意思跑来分羹。
  第436章 告别
  买完地,闵悉就赶紧回北京去了,趁着他还没有出海,抓紧时间多办些事。
  回京跟万历汇报在应天府买山地的情况。万历听完闵悉的汇报,颔首:“如此甚好,琉璃厂的事全听凭闵卿安排。”
  闵悉得了万历的首肯,自然不再有顾忌,转身就回去安排新厂的建设了。
  已经有了先前的经验,再建造一个琉璃厂,自然会更容易一些,京城琉璃厂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可以规避掉。
  只是要动员一批人去应天府建厂、做师傅,是比较费劲的事。江南琉璃厂是另起炉灶,要带一批工匠师傅过去主持整个琉璃烧造过程,这一去至少就是一两年,甚至有的会长时间待在南方。
  而这个时期的人都比较安土重迁,轻易不会搬迁到外地去。所以闵悉不仅需要考虑安置工匠师傅,还要考虑安置他们的家人,只有让他们举家都搬过去,他们才可能在南方安心住下来。当然,是否搬家取决于匠人的选择。
  闵悉回到北京不久,雷斯船长就从澳门赶到了京城。他接到闵悉的信后,就去征求那些还没有离开的葡萄牙水手们的意见,是否要跟着他们一起去新大陆。
  一直在等待回国机会的葡萄牙水手们一开始听说有去新大陆的机会,都很激动,那是他们熟悉的地盘,只要到了新大陆,何愁没有回葡萄牙的机会?
  然而当众人听说是要从太平洋上前往新大陆,都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毕竟谁也没有走过这条航线,危险系数未知,前路未知,还能不能回葡萄牙也是未知。
  “我劝过了,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新大陆,他们离开家太久了,都想早点回里斯本去。”雷斯船长说这话的时候,还带了点歉意,觉得自己没有办好闵悉交代给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