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作者:
纱荔 更新:2025-09-22 08:56 字数:3346
闵悉忙了许久,又跟云霁商讨,最后写了一份奏折,详细阐释了对女真的政策。除了从内部分化女真各部,均衡三部实力互相制衡外,还要适当培植鞑靼的势力,以此来牵制女真部落。
此外还提到了对女真的通商政策:严格控制大明对女真的商贸资格,严禁商人走私,尤其控制盐铁贸易,禁止向女真输出铁器等;加强对走私商贩的打击力度,毕竟满清能够有底气入关,少不了吃里扒外的晋商盐铁粮食的走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晋商走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气候的。闵悉估摸着晋商早就已经在向关外走私了,只是如今大明国力衰微,地方官僚腐败懒政,并没有引起重视。闵悉既然已经知道这其中的危害,就不可能听之任之,需得好好整顿一下才行。
闵悉没有把奏折交给上司,而是直接拿去呈给了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看完了奏折,将它随意地扔在桌上,并没有重视:“这些都是小事,交由内阁处理就好,闵卿如何还要专门把折子拿给朕看?”
闵悉表情十分严肃:“陛下,邦交无小事!北方强敌始终都是中原王朝的劲敌,万不可轻忽。鞑靼虽已与我朝达成盟约,不动干戈,互市互惠,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威胁就不存在了。只要有机会,周边的蛮夷部族无不想咬上我大明一口。除了鞑靼,辽东的女真各部也在积蓄力量,他们实力日益见长,甚至都能与鞑靼抗衡,如果不予以重视,假以时日,他们未必不能像金国一样卷土重来!陛下总不想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吧。”
万历听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靖康之变是刻在每一个汉人骨子里的耻辱,女真确实不容小觑,毕竟他们祖上确实阔过,若有机会,他们绝对会卷土重来。
“那依闵卿的意思,除了分化牵制他们,就是严禁与他们通商?”万历的右手指在案几上轻点着。
“如今大明国力不足,自然只能以怀柔政策对待。好在变法初显成效,待过些年兵强马壮,国库充盈了,便可以出兵破之,至少能换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对敌人,闵悉毫不仁慈,在这个尚未有国际秩序的混乱时代,只有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万历诧异地看着闵悉:“没想到闵卿还是个主战派。”
“和平与疆土,从来都是从战场上赢得的。一旦国力许可,时机合适,出兵未尝不是好事。”有能力主动发动战争,总比打不动的时候被动挨打的好。
万历轻轻摆手:“罢了,此事朕会与内阁大臣们商议的。”
闵悉和云霁从宫里出来:“七哥,你要加油啊!早日成为内阁大臣,最好是做到内阁首辅。”
云霁挑了挑眉:“此话怎讲?”
闵悉看着他笑:“我看陛下对出兵女真并不太感兴趣,这仗也不是现在就要打,等个十年二十年也不迟,到时候你应该能进内阁了吧,那时这事就可以由你来主导了。”
云霁闻言,无意识地用修长的手指摸了摸自己的眉毛,嘴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九弟这样看好我,那我努努力吧。把辽东地区纳入大明版图,了却你的心愿。”
云霁太懂闵悉的担忧了,他害怕大明躲不开命运,最终还是亡于女真。
闵悉拍拍他的肩,笑盈盈的:“我看好你哦!”
闵悉的奏折还是引起了万历的重视,不久后,内阁下达了对鞑靼和女真的政令,内容跟闵悉奏折上的差不多,只是更为详尽。还在市舶司下设立了一个缉私队,专门负责对外商贸的审核与盘查,严禁走私违禁物品。
按照云霁当前正五品的资历,要熬进内阁,走正常流程,至少需要再熬上二十年。
这年从夏天开始,京师地区就开始出现旱情,而且持续时间非常长,灾情非常严重,一直到第二年,京师地区也没下过几场雨雪。连续两年庄稼严重歉收,就连饮用水都成了问题。甚至连惠通河水都干涸了,连京杭运河的最后一段也受到了影响,漕船都进不来京城,只能停在几十里外的码头,物资得靠陆路转运进京。
京师地区旱情严重,粮食歉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在户部多年来一直在多地推广红薯、包米和土豆的种植,全国粮食连年丰收,粮库充盈,可以从各地调来粮食支援京师地区,没有酿成流民四起、饿殍遍野的惨状。
闵悉制造的蒸汽抽水机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功用,保证了京师地区百姓的基本饮用水问题。
户部和工部都立了大功,云霁和闵悉更是最大的功臣。
年末考成时,云霁擢升为通政使司左通政,正四品,负责呈转、封驳奏章,也就是说,全国各地官员呈上来的奏章,都要经过他的手呈转给皇帝或者驳回,还有参预大政、大狱以及文武官员推选的权力,是个有实权的官。
闵悉是个举人,意味着学历限制,在仕途上前途几乎到了头,职务不能再往上提拔,皇帝除了在银钱上进行赏赐外,便开始往横向发展,让他身兼多职,任命他为工部制造库主事,还专门为他设了一个制造厂,专门用来制造他设计的那些机械,以改善大明人民的生活。
万历二十二年,四十八岁的云霁重回翰林院,任翰林学士,次年入内阁,成为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之一。
闵悉依旧是个六品小官,不过他此时已经身兼数职,要不是他自己拒绝,万历还打算继续给他加官。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是宫中常客,是万历十分倚重信任之人。
如闵悉所愿,万历皇帝虽然很多时候不着调,但重大国事上还是听劝的,也没有如历史上那样三十年不上朝。大明虽然骨子里已经腐朽了,但并未像历史上那样烂得扶不上墙,应该还能苟个几十上百年,大明亡于女真的诅咒也许真的可破了。
第516章 番外 橡胶树
南洋之行没能去成新大陆,一直都是闵悉心底的遗憾,他始终惦记着还要去一趟新大陆,把橡胶苗给带回来。
只是刚回到京城就赶上张居正去世,朝局动荡,好不容易稍稳定下来,又遇上京师大旱,他和云霁忙得晕头转向,等旱情告一段落,已经是两年后了。
云霁和他还因抗旱赈灾有功加了官,公务越来越繁忙不说,万历皇帝还隔三差五宣召他俩进宫,不是询问国事,就是陪聊解闷。
闵悉也渐渐意识到,他和云霁的官做得越大,肩上担子就越重,像以前那样撂挑子走人的事可不好干喽。亲自出海的可能性变得渺茫,要想把橡胶苗带回来,只能另想它法,让别人去做这个事。
好在自从发现南洋金矿之后,越来越多的大明商船主动出海去南洋淘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闵悉觉得可以颁布一个悬赏令,鼓励大明商人去探索新大陆,寻回橡胶树。
这两年工部和兵部都没闲着,闵悉设计的机械图稿有一些已经造出来了,虽然只是纯手工打造,效率低下,但总算是打了个样出来,以后再慢慢改善生产方式和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兵部更是没闲着,全国的造船厂这几年又为水师新造了十几艘战列舰,各水师都分配到了新的战列舰,前往南洋的护卫舰队实力也更强大了。
赵士桢改进的火枪和火炮比欧洲的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
更重要的是,大明商人已经在南洋站稳了脚跟,这几年前往南洋大陆是商船数量众多,他们在那里掘金的同时,也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若前往新大陆,可以在澳洲进行补给。
云霁从衙门下衙回来,将马鞭和缰绳递给门房,随口问:“二爷回来了吗?”
门房一边接一边答:“二爷下午就回来了,费先生和迭戈他们也都来了,二爷和三爷正在招待他们。”门房嘴里的费先生是指费尔南多,他入乡随俗,按照大明习俗,采了形式的第一个音节用作姓氏,大家都管他叫费先生。
云霁听到这里,抬脚便往里去。今天是云霖十六岁生辰,家中也没宴请宾客,只按照他自己的要求,请几个相熟的朋友来家中吃顿饭。
前厅里没人,云霁继续往里走,听见后院传来小姑娘清脆的笑声,听起来是贝拉和福妞的声音。
云霁抬脚跨进后院,循声而去,在后花园里见到了人影。院中柿子树下的秋千上坐着一个小姑娘,一个窈窕的棕发少女正在推着一个混血小姑娘打秋千,笑声如银铃般清脆,那是贝拉和迭戈家的福妞。
云霁又扫视了一圈,只见闵悉和费尔南多正在石榴树下的石桌上下棋。此际正值春夏之交,榴花胜火,火红的石榴花点缀在绿叶之间,明媚的阳光缀在花叶上,那色彩明艳得仿佛要流淌出来,叫人很难不生欢喜。
云霁抬脚朝闵悉走去,面对院门的闵悉察觉到人影浮动,抬起头来,顿时粲然一笑:“七哥,你回来了!”笑得眉眼弯弯,云霁看了十几年都没腻。
费尔南多闻言回头一看,抬起胳膊招呼:“快来,等你老半天了。”他来大明四五年了,虽说口音还夹生,但交流已经完全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