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作者:
头置簪花 更新:2025-09-22 08:57 字数:3296
众人唯诺应下,心中却也各自不服。
等高校尉等人被叫来,早已有人在厅外将情况告知了他们。
高校尉听完了同僚上司的各抒己见,觑着统帅的脸色,便知其仍旧没得到想要的答案。
“军器监再厉害,岂能一手遮天?有统帅在,他们胆敢欺上瞒下!”
“那你可曾见进了军器监的东西还能出来的?哪个最后不是进了他们自己人的嘴里。”
“军器监搜罗天下之良工巧匠,我等拍马不及啊!”
“有何不及?要良工巧匠,去外面招来便是!”
“统帅!”高校尉突然大喊一声,“卑职有一言可说。”
“讲。”
“军中发现器物,为私为公,都应交予军器监代为研制,军器监能工巧匠如过江之鲫,想必会很快找出其中关窍,研制成功。”眼看统帅面色越来越冷,高校尉忙话锋一转,“但军器监再有本领,也及不上望远镜制作者本人更能清楚其制作过程,既然众位将军也意在招揽良匠,何不将其请到军中来?”
众人一听,是这么个道理,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要叶四郎来了军中,还怕叶东那小子护着人不给见么?
反对的人只道:“人该请请,望远镜也不该私留,不若季观察使那里怕是不好交代。”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这么些天了,众人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他跟景州商家走得那般近,谁敢说里头没点猫腻?只要我们把叶家小郎君请来营里,便是为了其,他季彦也不敢拿我们如何。”
说不得还要如他们今日对叶东这般,小心翼翼伺候着。
届时让那纨绔有苦难言,众位将军想想都觉大快人心。
宋峤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满意,最后一锤定音道:“军器监只报其一,季指挥使不当再说什么,至于叶家郎君,便不劳众位,本帅亲自去请。”
又道:“高校尉。”
“卑职在。”
“今日所议有功,赏。”
事后,高校尉看着统帅亲卫送来的赏赐,一副铠甲、两把银枪,加一包松花蛋,沉默了。
这是暗示他马屁拍成功了,还是在炫耀什么……
第86章
几日后,麻石和牛铁两人理出了有意去往青曲的人名单。
看着上面的字数,两人既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凭良心说,军中体恤他们这些残缺之人,叫他们能拿半分,大家都没什么不知足的,要是一个人一辈子就那么过去,也说不上如何困苦和艰难。
可他们到底是上过战场,拿过武器杀过人的,心中还有那么点热血在,便是人残了废了,在这么个如同死水般的地方活一辈子,也是心有不甘的。
如今能有个脱离苦海的理由,哪怕对此知之甚少,他们也愿意去闯一闯。
麻石代表大家,将请退折书和名单交给了上级贺副指挥使。
同时流落异乡之人,贺副指挥使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看了名单,重重拍了拍麻石的肩膀:“你们能找到活路,这是好事!”
为下属高兴之外,贺副指挥使也在心中感慨。
这事一报上去,叶家弟弟不说在众位将领心中的印象又好上几分——残弱老兵的安排在军中向来是叫人头疼的一大问题,有人能为其解忧,自然是大大的功臣——就是在普通士兵中,也能收获一些感激和好意。
这样一来,之后叶家弟弟来军中的事便又少了些阻碍和议论,可谓是一举两得。
怕是连他都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能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吧。
每逢五军中各级将领一同议会的时候,贺副指挥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宋峤。
宋峤亦是有些意料之外,麻石两人同叶西的往来私卫自然有来汇报过,然他初衷只在护卫少年安全,自是不会处处皆要看在眼里——总是不能把人逼得紧了,因而也不知叶四郎竟还做了这么一件事。
倒是不错。
“诸位如何看?”
“利下之举,当允。”
“按军规,自愿退军还乡者,或予耕田十亩,或予白银二十两,只是近四百残弱退军远赴青曲,还需军中稍稍相护一二才是。”
“嗯,诸位可有人选。”
众位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致道:“不若请叶副校尉护送其前往青曲,叶副校尉家乡即在此地,想必对其很是熟悉,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都是人老成精的,自从那日高校尉一记马屁拍成功后,众人也敏锐地察觉出了什么,兼之如此这般又没有什么不合规矩之处,自然是要拿来不遗余力的讨好上司了。
宋峤果然应了,“如此,便劳请叶副指挥使辛苦一趟了。”
叶东忙出列:“不敢当,卑职定当护众兵周全。”
骤然被统帅指派外出,还是去自己的家乡,甚至说是就是自己家里,叶东的心情可谓复杂。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身在异乡,他不曾一日忘过家中弟妹。
能有这次机会,不论对方是出于何意帮他,他也不能不为之心怀感激。
而封州城里,还不知自己即将走马上任,要去军营任职,亦不知他家大哥即将回乡的叶西,此时还正忙活着要搬家。
原本他还打算等过几天,他将新家布置好了再过去,如今却是因每日都有人找上门来,不堪其扰,不得不提前搬家了。
自姚将军等在封州城中,和那位抽中望远镜的人家闹了一通,又加之叶西为了提高知名度,叫夏梨过去搅了一番浑水,望远镜的名头便自上而下传开了。
原本因为望远镜数量稀少,许多人都只是听闻却无缘得见,只觉传闻有夸大之嫌,对其井不甚在意,直到这一出众家相争的大戏拉开,那些人才意识到街坊巷落的种种传闻恐怕是真的。
而当日那场只有富贵权势之人才能参加的拍卖会虽说低调,却井未刻意隐瞒消息,有心人一经打听,便是无法知晓拍卖品的成交价格,但望远镜作为压轴,再一次造成众家哄抢的事还是能探听到的。
这一下,便是彻底叫望远镜在商界扬名了。
也因此凡是打听到叶家乃其幕后之人者,纷纷上门来求购。
还有不求物只求人,殷切邀约叶西去做其座上之宾,指点一二的。这已经是相当高的重视了,当世人人争做书香清流之家,便是工商阶层,但凡有些家底,也要附庸风雅一番,如此诚心来请一位年少的匠才,已是不易。
说到底,任是再附庸风雅,亦要有银钱支撑才行。
因而这样一块唐僧肉放在眼前,众人不想要咬上几口才怪。有心思纯正的,手段也便如此了,有些如当日郑家一般,惯爱走歪门邪道的,可是就叫人防不胜防了。
这也是宋峤为何要费心把人弄到军营的原因,只有把人护在自己羽翼之下,才好阻一阻各路的妖魔鬼怪。
而叶东既能做出将手中望远镜拱手的举措,想必心中亦是早有打算,必然不会对此有甚异议。
叶西却不知这暗地里的暗潮汹涌——即便是在经营一道上,少年也算是新意频出、手段了得,到底不过是因为站在时代的肩膀上,拾“前”人牙慧,跟风模仿罢了,叵测人心则远不是他只听闻看过,便能看透的。
“你别动!这个我来!”
给工人们放预熄了一天假,一大早,叶西院里的人就都忙碌了起来。
夏木匠等人收拾院落、各屋里添的一些大件家具,夏家娘子则将衣物被衾等迭好装箱,打包厨房里剩下的米面菜料,还有厅堂里挂的大字书画,各种小玩意儿、小摆件,除了叶小师傅偶尔淘换回来的,多是叶大郎和那位叶家表哥送来的,每隔三五日送一次,日子长下来也积了不少了。
这些可得收好了。
夏家娘子拍开儿子伸过去的爪子,不叫他碰这些贵重东西。
“你去帮着小师傅收拾他那书房,里面东西也不少呢。”
夏梨不满地哼了一声,除了字画他看不出好坏来,那些小玩意儿,几十个铜板至多一二两银子的东西,哪儿就贵重了?
至于叶西的书房,夏家娘子倒是没说错,东西还是有不少的。
这些天叶西和兄姐频繁书信往来,因身子骨早好利索了,便不能拿这当借口,再说什么手软写不得字之类的了,之前在青曲时还算糊弄得过去,如今却是不成了。
因而为了不叫兄姐怀疑,叶西也是下了狠功夫在练字了,每日吃过晚饭,都要坚持写上两个时辰,也算是和每日都忙到很晚的夏木匠等人深夜相陪了。
这样下来,慢慢地,也就将原身的字迹模仿得七七八八了。
当然练字也不是随手找来什么书本就抄的,他末世普遍应用的字体和北楚到底是有些不同的,他手里面很多东西都不方便取出来,又不可能长时间待在空间里,因此就每每深夜都取些书籍出来,抄译成楚字,这样也算是让其过了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