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头置簪花      更新:2025-09-22 08:57      字数:3322
  “无耻。”裘双一一扫过那些人,阴沉的目光叫他们仿佛被刺到一般,不由自主后退了一步。
  叶西看向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他身边的裘双,再次感激地冲他点了点头。
  他已经知道这人就是高校尉的妻弟了,以前曾拿着他送过去的松花蛋参加过诗会,虽然他一点都没看出来,这人还是个秀才出身的读书人。
  “叶神童,考虑得如何了?”
  “不如何。”
  却是叶西和另外一道声音共同发出的。
  众人一愣,纷纷向门外看去。
  只见一队身穿铠甲的禁卫军护拥着两人走来。
  当先的两人衣着一白一红,却是同样的风神俊朗、龙章凤姿。
  那男生女相的红衣男子看都未看众人一眼,只盯着叶小郎君,双手随意地捧着明黄色的卷轴,笑意盈盈地开口道:“叶小郎君,圣上来旨,除你为工部案郎中,恭喜了。”
  说完,将圣旨交给宣旨侍从,他这才状似无意般扫过众人,尤其是方启师徒,眸光中笑意渐渐转冷,“叶小郎君若想要给自家宝贝找个好买家,不知季某观察使的身份可配得?”
  第95章
  叶氏四郎, 除为工部案郎中。
  宣旨侍从将圣旨读完,众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其他人还好,有些先前别有用心的, 特别是方启师徒, 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
  尤其是看到那个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却依旧让人无法忽略其存在的白衣男子后。
  总兵马统帅,傅王宋峤。
  方启不可置信地盯着那明黄的圣旨, 这怎么可能?!
  工部案郎中, 那是正六品职官!
  从一个无名无功的农家子到正六品京官, 一步登天也不过如此了。
  叶四郎做了什么?
  电光石火间, 方启突然明白了。
  指挥使季彦既然能奉命来为皇上宣旨, 其一言一行自然也代表了浩荡皇恩。
  刚刚, 指挥使要叶西交易望远镜的话, 分明就是代表了朝中的旨意。
  换言之,那望远镜镜片的冶炼技术,是工部, 是皇上要要的东西!
  这样的两座巨山挡在面前,他还能、还敢说让叶西将技术交上来吗?!
  而得罪了新任工部案郎中的他, 又该当如何?
  方启颓然捂住了脸。
  他开始后悔起来, 不该那般轻率地和叶西发生争执, 明知道对方和傅王关系非同一般, 甚至还救了傅王的命——
  方启突然想起来。
  当初他之所以会注意到叶西, 将其视作眼中钉, 正是因为有人告诉他, 叶四郎曾经救过傅王的命, 并以此为要挟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所以才会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家子, 一跃成为联合众多世家的商界新贵。
  甚至叶四郎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无一不是傅王的手笔。
  然而傅王是何等人物,怎会甘心任由一个小小的农家子驱使?厌弃对方不过是早晚的事。
  叶四郎愈是拿着这些东西追名逐利,傅王便愈是会容不下他。
  而他一开始对叶西的试探,也确实证明了傅王实际上对叶四郎并不关心。
  所以,他才会——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好徒弟卓甫诱使他的!
  想通了这一点,方启心中的恨意不减,却完全转移到了卓甫的身上。
  而卓甫此时却也僵立在一旁,被眼前的一幕扰乱了心神。
  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自己不仅没有完成拿到玻璃炼制技术的任务,还彻底得罪了方启,恐怕日后都无法再在军器坊待下去了。
  最后,两人灰溜溜地离开了,器物坊中的人却半个眼神都没有分给他们。
  叶西领了圣旨,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他自然是听出了季彦的弦外之音,因为兄长走之前跟他打过招呼,宋峤也暗示过他将技术交出去,因此他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叫叶西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是,玻璃冶炼这么件算是他们叶家兄弟两个秘密的事,他都不知道三哥成没成功呢,那皇帝都把圣旨给他下过来了?
  这天底下的事,对这些大人物来说,是不是太透明了点?
  这倒真的是叶西误会了,宣明帝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纯粹就是以为叶西既然都能制造出望远镜了,那玻璃冶炼当然是早就掌握在手中了。
  ……这样说来,倒也没错。
  确实是叶西自己把这件事复杂化了。
  正事办完,一群人往宋峤的帅帐走去。
  宋峤这才开口,对季彦说:“冶炼技术可以给你们,自己去青曲拿。”
  他才是除了叶南外,第一个知道玻璃冶炼成功的人。
  当初他在青曲叶家停留的时间不算短,抹除得再干净,有心人若是想查,总会查到一些东西。
  就是为了叶西,青曲叶家也不能出事,这是他当初给过对方的承诺。
  因而安排的人手混进叶南组织联合的工匠队伍中,也算是他和那叶家三郎心照不宣的事情。于是自然的,那边的消息,宋峤不时会收到一些。
  季彦无可无不可地应了一声。
  宋峤却知道此人怕是比任何人都要迫不及待。
  商家船行听起来不过是个民间商业组织,实则是季彦这些年一手打造出来的,甚至于以商家为首的造船基地,名义上归私人所有,背地里的主子一样是眼前之人。
  同样是皇兄为掩人耳目“赶”出京都的,季彦却没有同他一样在军中发展,而是凭着手段,在船造上有了一席之地。
  随着这些年海军力量在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当初的选择也越来越让人觉得明智起来。
  这一点,就是宋峤也不得不承认,季彦此人的眼光的确毒辣。
  叶西听了宋峤的话,顿时反应过来,三哥那边恐怕是成了,而宋峤早就知道了!
  不爽地撅了一下嘴巴,叶西仰起头,斜睨着宋峤,眼神中明晃晃地写着,要他给个说法。
  宋峤看也没看,揉了揉少年的脑袋,温声笑道:“若早早说了,哪还有今日接连的三份惊喜?”
  三哥成功研制出玻璃算一个,当官算一个,哪来的第三个?
  宋峤笑笑没回答,反而问旁边一脸辣眼睛的季彦:“商家何时出海?玻璃冶炼技术和指南针都给了你,出海难道不邀我们去看一看。”
  季彦耸耸肩,原话还他:“五日后便启程,想要看就自己去。”
  他也清楚叶四郎和宋峤两人今日能将玻璃冶炼的技术交给他,无非是沾了他和宋峤都是为皇上办事的份上。
  否则以宋峤的为人,便是圣旨压在脑袋上,只要他不愿,一样可以抗旨不遵。
  大头的利益都得了,他当然不会在乎对方的这点小要求。
  叶西得知自己能去看商船出海,果然很惊喜,比升了官都高兴,“我们是要去景州?距离封州有多远?什么时候出发?”
  不怪他这样高兴,末世里一天天到处跑,虽然疲于奔命,但也把叶西的心养野了,来到这个世界后,封州就已经是他来过的最远的地方了,整天一个地方不干什么事,就觉得憋得慌。
  还好皇帝给的圣旨上,写的是叫他随傅王进京述职时一同前往京都任职。
  至于傅王何时进京,对方倒没说,叶西自动理解为看宋峤自己的意愿。
  古代的地方官,因为路途遥远、舟车不便,没什么大事基本上是不会被要求进京述职的,多少年不进京一次也不是稀罕事。
  反正皇帝那意思,就是不好意思白要他东西,所以给他个官,好交换玻璃冶炼的方法呗。他自己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该封官给献上望远镜的大哥才是,现在却成了他了。
  想不明白,叶西也就不想了,总之是他们叶家有个当官的了。
  如宋峤所料,确定他们手里没有配方,季彦待了一会儿,很快就离开了。
  第二天叶西就收到了来自商家的请帖。
  邀请他乘坐商家的船队去往景州。
  距离商家开船已经不早,叶西也不耽搁,当即就收拾了衣物及日用,上了商家的船。
  从封州到景州,如果是坐船,需要从内河进入恒中海,再沿恒中海岸线一路向南,不过两三日,便可抵达港口景州。
  每年的十一二月间,正是景州最热闹的时候,不论是官方海船,还是民间组织的船队,北面的各个沿海城镇都会汇聚到港口景州出海。
  从市舶司处领了出海公凭,便可顺着这时的东南季风,从恒中海出发,一路顺风前往神秘而遥远的南域各国,期间休息补给,养护船只,停留买卖。
  直到下一年的六七月份,采买到足够的货物后,船队才会在相反的季风天气下,再次顺风而归。
  叶西等人乘坐的船只是很典型的一种沙船,船体用上好的冷衫木制成,坚固稳定,很能抗风浪,船舱中除了首尾两舱,和尾仓顺次下来的两个客舱,其余的都堆满了货物,想来都是商家在封州采办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