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串场女配太惹火 第215节
作者:
程嘉喜 更新:2025-09-22 09:07 字数:4369
童彦涛就是不说什么,家里孩子也会跟着的。童童本来就粘着这位表姐夫的,这一大晚上那可真是热闹。
冯上清看到的却是家庭层次的不同。自家同老丈人家的差距。位置不一样,考虑的问题都不一样。
同陆双双感叹的时候,陆双双心态老稳了:“过自己的日子,管她们做什么,看到能帮一把的,我能不伸把手?再高咱们也没有那个高度,轮不到咱们操心。”
冯上清心说,你可真是我媳妇,这心态也太踏实了。不过媳妇说的有道理,力所能及吧。
第二天冯璐起来的时候,郭向东带着童小三、大姨、孙鹏飞早就走人了。听说天不亮就出发了。
家里阿姨同陆双双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童彦涛两口子在客厅忙活自己的事情。要拜访的人家,过来拜访的人家,这两口子都要捋出来。
童家舅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从来不去厨房那边掺合,二姐在厨房图的就是自在。
自己家自然是怎么自在怎么来。她作为当家主母,忙的事情只多不少。
孙宇两口子一早就过去孙家那边了。这样的日子,孙宇那是要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的。
你说这家里可不就消停了吗。少了童珍珍,冯璐兜觉得自己没什么精神。
冯璐索性带着两个童家小妹子在门口贴对联,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是。
老头跟着一块凑热闹,指着三个姑娘,这边贴,那边贴的。兴头十足。
老太太没了童珍珍在身边陪着也没什么兴致,倒是同冯璐的心思不谋而合了,老太太这看看那看看的,就觉得身边都是生活气息,也挺好的。
冯璐拿出来好几张福字:“贴,外面墙上也贴上,我在大姨那边偷的,没得都便宜了别人。”
老头哈哈大笑,自己的字,被外孙女偷藏了,那是荣幸:“我写就是了,还用偷她的。”
第382章 女配
童心她们都跟着笑。都看出来了,爷爷被表姐给哄的有点飘。
等郭向东她们开车回来的时候,就看到童家墙壁上都是福字。这可真是有点便宜了。
童家大姨撇撇嘴,那真是捡实话说,不管好不好听:“老头这字真不值钱。”
孙鹏飞:“贴的确实有点多,这太喜庆了。”
郭向东:“大姨,你说句实话,姥爷这字到底是不是意境上去了?还是您为了求字硬说的。”
怎么看都是大姨给老头下的套,这闺女有点坑爹。
童家大姨瞪眼看向郭向东,怎么说话呢:“我是那么不实在的人吗?”
童童与郭向东愣住了,他们真的就看不出来了。按说大姨的脾气不像那样的人,可做出来这事吧,真不好说,问题他们真的看不懂这字到底如何。
童家大姨那是昂着脖颈子下车的,年轻人还想套她话。真当她傻呢。
童家老爷子看到自家大闺女,那真是满眼都是春风,这些年自家闺女就没差了过。
对着大姑爷,腰板都硬气了。有自家大闺女这样的媳妇,是不是没有后顾之忧。拿得出手。
童家大姑爷那也是明白,老丈人那点心思的,陪着冯上清在厨房帮忙剥蒜呢。
立刻洗手出来,给老丈人端茶倒水的:“爸,咱们家彦莉那真是带了个好头,做的都是实在事。都说我们家彦莉,不讲人情,可我们讲人情的地方谁能看到,我们家彦莉就是随了您。”
童家老头倒也没有飘到这份上:“你记得彦莉的好就成,我这闺女,一般我都不夸,可真的是好。”
童家老太太同陆双双,童彦涛两口子,都要听不下去了,一个敢夸,一个敢应。
就问问童彦莉自己是不是敢承认这话?就做了那么点事,怎么就被捧成这样了。
等着用蒜的陆双双最初来,都听不下去了:“大姐夫,你还是去厨房吧,你再说下去,一会都吃不下去饭了。”
童家大姐夫:“为什么。”
陆双双:“你用话都给喂饱了,还吃什么饭呀。”
扑哧童家老太太带头笑了,可不是嘛,她现在就让这翁婿两个说的撑得慌。
冯璐同郭向东他们几个小的,也不敢笑,怕大姨翻脸。那可是不讲人情的。
还好很快厨房那边就弄好了,陆双双同舅妈一块张罗着一家子吃饭。特别有气氛。
过年这顿饭,真的只有她们童家人围了满满的一桌子,老头端起酒杯眼圈就红了:“老二呀。”
童彦涛跟着眼圈红了,没用老爷子开口,举起酒杯:“二姐欢迎你回家。”
童彦涛媳妇明白,这才是二姐真的回家了。尤其是看到那边什么都不说,盯着二姐看的老太太,童彦涛媳妇眼睛都跟着有点红,四十多年还能找回来,那是他们童家的幸运。
童彦莉同志那是没有这个境界的,直接开口:“过年了,吃饭。都饿了。”
老太太的情绪一下子就回来了,嗤笑一声:“听你们大姐的吃饭,有你们大姐在少了多少烦恼。”
童彦莉:“我只当是夸我了。”人家就不在意这些人说什么。
童彦涛悄悄抹了一把脸:“本来就是夸你呢。大
姐这一年你辛苦了。”
童彦莉:“干什么,我辛苦什么?你有事就说,别绕弯子。”童彦涛夫妇只笑不说话。
冯璐现在就佩服自己大姨,能活到这样自我,那也是一份本事,她这个体质,若是有这个大姨境界,少了多少烦恼。
这次是真的,纯粹的觉得这样的性子好,冯璐给大姨倒酒:“我是越来越崇拜我大姨了。”
童家大姐斜一眼外甥女,还是那句话:“有事就说,不用你献媚。”然后酒喝的特别痛快。
冯璐失笑,由衷的:“这样的大姨我更喜欢。”说完继续给童家大姨倒酒:“大姨一早出去辛苦了,慢点喝,咱们大伙慢慢来,这顿饭慢慢吃。”
童家大姐夫:“外甥女呀,你悠着点,别让你大姨飘了。再说了,这好酒也不能这么糟践。”
这话落地,就让童家大姨瞪一眼,她喝酒那是糟践吗?
冯璐立刻维护自家大姨:“那不能,我大姨最是人间清醒。”
童家大姨终于再次开口:“你到底有什么事,太出格的也不行。”言外之意,不太出格的都能办。
冯璐抱着童家大姨夫的胳膊:“亲大姨。”真的是激动了。
童童那边拉着冯璐,不耻下问:“表姐,你这为什么。崇拜来的猝不及防。”
冯璐:“咱大姨多仗义,不太出格的都能办,谁能有这个保障。遇到这样的大姨,我不得珍惜吗,不崇拜那是傻。”
童家三个孩子这时候崇拜的眼神都看向了大姑,然后:“亲大姑。”谁能想到大姑是这样的大姑。
不对,应该说,他们找到了大姑的正确用法。
好吧,童家大姨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人气呢,被孩子们给崇拜了?全凭外甥女硬捧。
童家大姨夫瞪眼看着冯璐,这解释,好像没毛病,他要是有个这样的大姨,他也愿意捧着哄着的,崇拜算什么呀:“我们两口子也是今天才知道亲在这了。”
童童由衷的佩服表姐:“我们也是今天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大姑都是有求必应的。原来我大姑是亲的。”
童家大姐听了半天,最后来了一句:“我还要感谢冯璐不成。合着以前,你们觉得我这不是最好的?”
冯璐不用几个孩子开口,很自然的接了:“自家人,大姨你别客气,教她们知恩图报,我应该做的。”
童家大姨夫吸口冷气:“别说你大姨,有事找我,被这么捧着,我也想有求必应。”这承诺真的太沉重了。
冯璐兴奋了,大姨夫稳重人,说出来肯定能做到:“听到没有,回头必须宰大姨夫一顿最贵的。点少了,都是咱们对不住大姨夫的口袋。这是咱们亲大姨夫。”
童家老太太刚要出口的斥责,就那么咽了回去。大姑爷什么身份,能这样随便许诺吗?
第383章 发现
冯璐那是有分寸的,你看看轻描淡写的就把这个话题给接过去了。人家就要吃一顿好的,别的所求没有。难怪老大两口子敢这样开口。冯璐的分寸感拿捏的好。
冯上清跟着乐呵:“我这闺女就这点出息。大姐夫,你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得请一顿。”
童彦涛媳妇都跟着说:“这就挺好,咱们家,孩子们稳稳当当的比什么都强,就差小管对象这事了。大姐回头你别张罗小管的工作,先给张罗对象,咱们群策群力,就不信这小子不娶媳妇。”
童家大姐心思立刻到了自家孩子身上:“这事对,应该这么办,冯璐,你单位有没有合适的。”
冯璐:“最漂亮年轻的就在您眼前呢,余下的给我表兄介绍,那多委屈表兄。”
童家大姐夫:“这份自信很不错。不过你表兄也没有那么好。”
可心里那是真的琢磨了,冯璐若是自家儿媳妇,他能乐疯了。可惜孩子早早就找了对象,虽然外甥女姑爷也不错。
童家老头老太太跟着就开始讨论管家表兄的婚姻大事,谁也没想到一顿年夜饭,竟然是不在场的管家表兄成了主角。
郭向东那是眼明心亮的人,瞧着大姨夫的态度,心里就琢磨了,亏的是亲的,有血缘关系的,不然自己这个媳妇肯定让大姨一家惦记了。
他一定要用最亲近的礼数同这个表兄走亲戚,亲兄弟一样的走动。省的他们没事瞎惦记,或许他应该先弄清楚大姨夫同大姨的孩子是不是亲生的。毕竟按着冯璐的体制,一切皆有可能。
人家郭向东那也是想的瞒深远的,一段婚姻的平稳,需要绝对的守护。
他让管家表兄意识到,冯璐那是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的亲妹妹。郭向东这个心机深沉的男人。
别管内心怎么活动,都不会露在脸上,老头老太太心情好,这顿饭吃的轻松自在。
让童家老太太特别注意的则是,童彦涛媳妇,竟然从头到尾参与其中,家长里短竟然也能侃侃而谈,以往还以为这个儿媳妇不喜欢家长里短呢。要知道往年,这位儿媳妇可没有这么融入。
对于自家大闺女的态度更是让老太太纳闷。以往她老人家真的以为大闺女不太通人情道理,所以同这个兄弟媳妇肯定不太合得来。也没有看到过姑嫂二人有什么交集。
没想到童彦涛媳妇同老大有说有笑的,偶尔被老大挤兑一句也就笑笑,还能同冯璐一样自己调侃一把事就接过去了。
二十来年了,老太太突然发现,自己对孩子们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同她以为的不太一样。
老太太心里,只有小闺女插科打诨,一家子才坐在一块说说话。
冯上清同陆双双从头到尾真的没有说过几句,问问老头老太太这菜如何,畅想一下来年想要做什么。
大家聊的内容不太一样,可就是融洽的很,竟然都没有需要圆场的气氛,自自然然的。
过后老太太同老头在书房唠嗑:“我以往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老大同彦涛媳妇还算相处融洽。你看他们两个说的还挺热闹的,话题竟然还是小管媳妇,你说彦涛媳妇像是说这些东西的人?”
童家老头扫一眼老太太,你没有看出来的东西多了:“我挑的儿媳妇为什么会同我教出来的闺女合不来?”
老头那也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人,他能给自家埋雷吗,他能让自己老了以后,姑娘无所依吗?他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想的肯定不是眼前十几年,不说百年规划,几十年的规划那是有的。
老太太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驳了。这老头向来心机深沉。
最后老太太憋出来一句:“你看老大那是能同人相处来的性子吗?竟然也能像模像样的一块说家长里短。”
以往三句话就窜的。老头心说,你也没有给闺女说家长里短的机会,三句话,你小闺女就生怕你生气的德行,过来转移话题了,老头:“咱们老了,还得多同孩子们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