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月上蓬莱      更新:2025-09-22 09:08      字数:3310
  “快看,那是五皇子,他好像很喜欢刚才那个伶人。”
  “哪个伶人啊?”
  “就是刚刚声音嘶了的那个。”
  “虽然唱不好听,但是花旦的扮相倒是很美。”
  “据说五皇子到现在为止,不但没有姬妾,寝殿连宫女都不让进。现在看来,五殿下怕不是喜欢男宠。”
  “看样子就是了。刚刚五殿下给了那伶人两轮打赏呢。”
  “可惜了五皇子的好样貌,我祖父还准备跟皇上去提呢。”
  “南安郡王准备提什么?”
  “肯定是提亲事啊。”
  紧接着,便是一阵哄笑。
  “没有的事儿。我祖父肯定是不会把我嫁给养男宠的人的。皇子也不行。”
  屏风这边,惠儿已经握紧了拳头,碎了一口牙,道了一声“岂有此理”。跟着她的茹影更是跃跃欲试。
  黛玉知道惠儿跟茹影的好武艺,但现在屏风相隔的那桌人,是忠顺王妃宴请的客人,请她们是有目的的。虽然那桌人不上台面,但如果当面把她们骂一顿,或者揍一顿,不但宴席的目的没有了,她们保不齐还要在外边乱说话。
  黛玉拉住惠儿的手,对着屏风另一边喊着话:“隔壁的姐姐们,当心祸从口出。头顶三尺有神明,说话得凭良心。没有亲见的事,怎能造谣生事了?莫说诽谤皇家,是重罪了。今儿念你们是初犯,可不能再乱说了。”吓唬吓唬她们,让她们别乱造谣。反正隔着屏风,也不知道是谁在说话。
  隔壁那桌叽叽喳喳的女眷们,起初并未在乎屏风这边的人。现听来者说重罪,皆敛了声,一句话都不敢讲。
  黛玉则拉着惠儿跟茹影悄悄地从屏风另一侧溜走了。
  三个女孩儿在王府的后院,拉着手,肆意奔跑了一阵。待跑到大汗淋漓,四下无人时,便停了下来。黛玉有些喘息,便扶着手边的树干。她们相视一看,笑一阵,直呼“畅快。”
  此时,天已经黑了。笑也笑过了,跑也跑过了。惠儿道:“林姑娘,时候不早了,我跟茹影送你回去。”
  黛玉道:“惠儿姑娘,不必了。我的乳母跟丫鬟们可以陪我。况且天黑了,我还担心姑娘回程的路呢。”
  “我送林姑娘。”轩辕承稷的声音,在她们身后响起。
  “五哥哥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的?”惠儿反问道。
  轩辕承稷笑着道:“难道我不会问你府里的人吗?就看到你们几个的影子,鬼鬼祟祟往后院奔。你们干嘛呢?”
  惠儿狡黠一笑。她明白了,五哥哥肯定是问了林姑娘在哪里的,又看到她们往后院跑后,便跟着来了。
  “我们还能干什么呢?既然五哥哥来了,护送林姑娘回府,就拜托五哥哥了。今儿玩得高兴,我也乏了,就不一同送了。”惠儿借故携着茹影离开,让轩辕承稷送黛玉回府。
  黛玉的嬷嬷跟丫鬟们看到五殿下跟姑娘一起来的,便上了另一架马车。
  黛玉有话跟轩辕承稷讲,反正跟着的都是亲信,也无旁人,便跟他同乘一辆马车。
  五殿下的马车里,还是老风格,茶水、点心,应有尽有。
  这倒是轩辕承稷两世的习惯,他无论走到哪里,即便原来是去通宵自习室,也是吃的喝的随身带足,起码先让自己舒舒服服的。
  马车平缓地走着,轩辕承稷给黛玉倒了杯茶。说是茶,却是山楂、陈皮这些健脾胃的药食材一起煮的。他知道她脾胃弱了些。
  黛玉捧着茶盏,她能感受到他屡屡看似不经意的行为之下的关心。
  明明是这么好的稷哥哥,还被四王的女眷那般嚼舌根。黛玉的心里话不自觉脱口而出:“稷哥哥分明不是那样的。”
  轩辕承稷笑着问:“不是怎样的?”
  黛玉低头不语。
  轩辕承稷明白黛玉在说什么了。因为给了琪官赏赐后,忠顺王的庶长子承昌,便在他耳边小声问,“要不要夜里把人给您送来。”轩辕承稷抖了一地的鸡皮疙瘩。这个世界的人,真是什么都能想。后世打赏网红歌手,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轩辕承稷知道,一定是被人说闲话,让黛玉听到了。
  他道,“不过是大冷天的,看他声音嘶了还在唱,觉得他挺不容易的。”
  黛玉的脸上绽开笑容:“我就知道是这样的。”
  随后她又垂下眼帘。
  轩辕承稷关切地问:“怎么了?”
  黛玉垂睫道:“我觉得殿下也挺不容易的。”
  轩辕承稷失笑道:“我觉得我还行啊。管旁人怎么说呢。”
  两世他都过得比较率性。前世他也是偏科,读的是想读的专业,但非名校。这辈子,他依旧不打算妥协去背所谓的“圣人之言”,便被盖了纨绔。管别人怎么说呢?
  不过,今日打赏琪官的举动,惹的非议让黛玉难过了。轩辕承稷便柔声道:“我以后就注意一些,不会让你难过。”
  黛玉抬起头,眼里泛着莹润的光泽,道:“只要稷哥哥不往心里去的,我就没事儿。”
  轩辕承稷笑了。其实是,你好好的,我才能安心。
  就在这时,马车正好路过宁国府,路中间突然闯出来一个醉汉,马车便停了。
  那醉汉大骂道:“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轩辕承稷条件反射地,捡了手边的帕子,捂住身侧黛玉的耳朵。这种话怎么能给姑娘听呢。
  在他记忆中,以及近年来,在女孩子不能听的话面前,他本能地此般堵过堂妹惠儿的耳朵。
  醉汉很快被宁国府的人拖走了。
  马车又走了起来。
  轩辕承稷即刻意识到,这是黛玉,不是惠儿,而且,他们也不是几年前的小孩儿了。
  他立刻松了手,对黛玉道了一声:“抱歉,是我唐突了。”
  黛玉小声道:“谢谢稷哥哥,我刚刚真的什么都没有听见。”
  轩辕承稷心道,黛玉是个好姑娘,跟她同行的时光,他一定护好她。
  第19章 共情(5)新章
  黛玉从忠顺王府回来后,便回到贾母处。
  她如今还住在碧纱橱中,而原在碧纱橱外住着的宝玉,早在她来的第二年,便已经搬出去了。
  虽然宝玉不住一块儿了,但他每天都会在此待很晚,直到被催回去睡觉。
  而今天,荣国府诸人早已经回府。宝玉晚饭后,却不在碧纱橱找黛玉玩儿了。
  黛玉原只是诧异。
  没出几天,她便被告知宝玉和袭人有了首尾。而且被说得有鼻子有眼,是宝玉房里的丫头传出来的,连时间都有,那便是去东府赏梅回来的那个晚上。
  黛玉冷笑着。什么平日里说林妹妹最好。跟袭人温存不是更重要吗?往后宝玉再说什么,她都不要再听了。
  后来,府里又来了个名叫秦钟的少年。那秦钟是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弟弟,生得清眉秀目,粉面朱唇。宝玉跟他很是亲密,在众人面前大赞秦钟的人品、行事。那秦钟便也入了贾家私塾。
  从此,宝玉便跟秦钟同出同入,每日一同去私塾上学。宝玉甚至还喊他“兄弟”,或者亲昵地喊他的表字“鲸卿”。殊不知,按辈分来说,宝玉跟秦钟,是叔侄关系。
  东府的贾蓉,虽然年龄比宝玉大不少,但却矮了一辈。贾家第五代草字头辈的,还有贾兰、贾蔷、贾菌等人,贾蓉跟他们是一辈。宝玉是贾家第四代,跟东府的贾珍,也就是贾蓉的父亲是一辈。
  那秦可卿是贾蓉之妻,秦钟是秦可卿之弟。秦钟跟宝玉不是叔侄,还能有何?宝玉却乱了辈分一通乱喊。
  若说这是宝玉不拘小节也就罢了。后来有传言,说宝玉跟秦钟有龙阳之兴。又有传言,说薛家的哥儿,薛蟠,也有此僻。
  这些流言传来时,黛玉便想起了那日在马车里,稷哥哥捂住她的耳朵,让她不要听。她不大信关于宝玉和秦钟的传言,也不想听,便也没有太往心里过。
  后来又听说东府的蓉大奶奶秦可卿病了,还病得挺重的。
  秋冬对体弱之人,是不大好过的。黛玉深有感触。她想着,待到春天,便能好些了。
  *
  这几年永正皇帝的新政,让国库充盈起来,一改太上皇时期的国库亏空。
  往年都是汛期来临时,河道哪里缺了口,便堵哪里。今年国库多了些银子,永正皇帝便打算把几处往年常缺口的河段加固一番。
  他想起了数次跟他大谈治河的爱子稷儿。秋冬修河道,没有夏天苦闷难挨,也没有汛期危险。
  永正皇帝便圆了轩辕承稷的愿望,让他跟着河道总督何渭,一道去江南加固河堤。
  轩辕承稷便得到了他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职务,江南河道副指挥史。也就是说,他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古代的水利工程了。
  兴奋之后,他又免不了忧心起来。
  这几年,除了休沐日,他每天都能见到林妹妹。他跟林妹妹既是同窗、又是异姓兄妹。他敬她,怜她,惜她,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