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作者:
袂浅 更新:2025-09-22 09:10 字数:3301
“哈哈哈哈哈,好!”
一听到里长提起了玄鸟,人群之中信奉玄鸟的老秦人们立刻高兴笑着,激动地拍起了手。
其余从关外迁来的韩人、楚人等,却全都神情复杂,毕竟这些迁来的人在亡国前身份都不一般,听到里长说这话是在特意给嬴秦皇室聚拢民心的。
放下国仇家恨的六国移民此刻听着这故意“夹带私货”的话,情绪倒还算平和,但是一众余孽们却听得忍不住紧抿双拳,眼神也变得幽深了起来。
瞧见下方的里民们都开始交头接耳地交谈了,站在高处的老里长立刻将两只大手挽了个“收声”的手势,并且高声喊道:
“大家静一静,老夫还没有说到重点呢。”
原本正在转身侧头沟通的里民们又都纷纷噤声,重新将目光投到了高台之上。
年过半百的老里长见状遂从袖中取出来了一卷竹简,翻开之后,往远处稍稍放了放,就看着上方所写的一列列墨字,继续高声吆喝道:
“昨日暮色时分,两位亭长主要给额们二十个里长传达了陛下颁发的三个圣诏——”
“第一,陛下有令,从今日开始全天下每个郡、每个县、每个亭、每个里都得专门建造一处宣传墙,专门用来展示朝堂上最新发布的政令,但是究竟如何宣传,用何种方式来传达政令,上面还没有具体定下来,却要求在一个月内将宣传墙竣工。”
“第二,皇帝陛下最近刚刚通过皇长孙的帮助从玄鸟口中意外获悉了一个欺骗世人千年的大秘密!”
从未听过什么“宣传墙”,一听到这奇怪的圣诏蠢蠢欲动又忍不住想要小声讨论宣传墙的里民一听到里长说的“欺骗世人千年的大秘密”,全都眼睛一亮,聚精会神的看着里长。
站在人群之中的反贼们也都不禁生出了几分好奇,想要知道秦始皇获悉的大秘密究竟是什么。
“里长,您快说啊,这陛下从玄鸟口中听到的大秘密究竟似个撒子嘛?”
一个老秦人看到老里长刚把众人的胃口高高吊起来就将视线幻视四周,迟迟不往下接着说了,忍不住操着巴蜀地带的口音,扯着嗓子大声询问道。
这话一出口瞬间引起了其余老秦人的附和:
“是啊,是啊,里长快说说吧!”
看到没人再开小差了,所有目光都聚过来了,老里长才捧着手中的竹简边看边往下一字不漏地认真读道:
“玄鸟言,自商、周以来贵族们使用了上千年的吉金器皿与铜釜实质上乃是一种名叫‘合金’的东西,‘合金’不是‘黄金’,这种材质虽然看着像黄金一样漂亮,其实内部却带着一种名为‘重金属毒’的毒素!这种重金属毒素非常厉害是现在大秦的医者们诊脉都诊断不出来的毒!”
“轰——”
等着听劲爆大秘密的里民们着实是没有想到竟然从里长口中听到这种事关生死的大秘密,几乎是里长话音刚落,下方的庶民们就瞬间如火山爆发一样——“嗡——”的一下齐齐全炸了。
“哎呀呀,咋会这个样子嘛!额原本还羡慕那些贵族们能整日用吉金器皿呢,万万没想到那吉金器皿竟然带着毒!你说说,哎呀呀!这不烂怂了嘛!”
一个老秦人表情夸张的惊呼道。
站在他旁边的老韩人也彻底绷不住了,满脸涨红地看着上方的老里长焦急地询问道:
“里长,你说的这大秘密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吉金器皿可是贵族们使用了上千年的珍贵器具,怎么可能有毒呢?”
“是啊,是啊,这是不是哪里搞错了,我们从未听说过这事儿啊!”
母国未被覆灭前,用了多年吉金器皿的关外贵族们纷纷振臂大声疾呼,完全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瞧着下方的关外移民们各个脸色涨红、神情激动的模样,站在高处的老里长神情淡定地捧着竹简接着往下高声道:
“诸位来自关外的乡党不用如此着急,老秦人不骗新秦人,玄鸟更不会欺骗所有信仰祂的秦人的。”
“这种名为重金属毒的毒素在人进食喝水之时会通过吉金器皿与铜釜一点点进入人的身体里,长期积累之下,毒素达到一定剂量之后,才会让人生严重的疾病!所以不能让人立刻觉察出它的存在。”
“陛下在宫中对着百官们直言,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吉金器皿视为贵族们才能使用的高贵器物,实际上它们却是包着蜜糖的毒器!”
“陛下有诏,以后的秦人能不使用这种毒器的最好不要使用!使用过的人可以每日喝点羊乳来调养一下身体,羊乳有缓解这种毒素的作用,当然若是直接用陶器、木器制作的餐具会更健康无害,实在是不想要用陶釜煮饭的人家,若是有钱的话也可以换成铁锅。”
忐忑不安的一众关外移民们,听到“羊乳”有用的话后,原本被吓得惨白一片的脸色也都隐隐恢复了些血色,心中也有些相信了,秦始皇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威望还是很高的,不可能会故意在餐具上欺骗他们这些没落的亡国贵族们。
其余的老秦庶民们心中倒是各个都很庆幸,互相对视之间,脸上都是同样的表情:着实是没想到他们有一日还竟然因为穷躲过了一种可怕的毒!
啧啧!真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啊,贵族们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让他们庶民们羡慕的嘛!
“好了,大家静一静,这是老夫要宣传的第二件事情,最后一件事情与所有的里民都息息相关,请众乡党们停止交谈,都认真仔细听好了。”
老里长用手指揉了揉嗓子眼,待下方彻底安静下来后,就脸色通红、用出最大的音量喜悦地喊道:
“玄鸟怜爱秦人,为大秦赐下福泽!借皇长孙之口为秦人送来了石磨图样与豆食、麦食的加工制作办法,帮助秦人们将难吃、难下咽的豆子与硬麦转化成了老少皆宜的养生美食。”
“陛下英明又怜悯庶民,知道豆食、麦食虽好,但是生产制作豆粉、麦粉的石磨却不能轻轻松松地走进所有庶民们的家,但是所有庶民们又都需要用到石磨,故而陛下圣诏,自今日起将会从国库内专门拨一笔钱,在天下诸郡每个里内都为庶民建造一间官方石磨作坊并且在作坊内的墙壁上公布石磨、铁锅的图样与一系列麦食、豆食的制作方法。”
“如果有钱的人家可以自行去寻找石匠订做石磨专门放在家里使用,买不起石磨的人家则可以等官方石磨作坊正式建成后自行背着家中的麦子、豆子到作坊内由作坊人员帮忙加工、制作,到时只需要根据麦子、豆子的重量掏出相应的加工费即可。”
一听“官方石磨作坊”,关外的移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呢,人群中的老秦人们就各个惊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面面相觑。
只因为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律一直都在鼓励农耕、严厉打击商贾,关东六国内毗邻东海的齐国因为有鱼盐之便,国内的商业氛围是最浓厚的,而在最西边的秦
国,这片土地上几乎就没滋养出什么大的商贾。
老秦人们一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已经完全熟悉这种“极其重农万分轻商”的国风了,着实是没想到有一日竟然会亲耳听到陛下要拨国库的钱在全天下建造“场坊”的事情,天下每个里都建造一个场坊的话这得要花掉多少秦半两啊!这不是朝廷要开官商吗?
心中太过震惊了,秦人们忍不住争相讨论起来了这闻所未闻的事情。
一个身穿绿衣的中年韩人听着身旁人的交谈声,忍不住视线下垂,在心中快速计算了起来,这份投资倒是不小,看着前期朝廷花费了一大笔钱,但等场坊建成后却是天下独一份的买卖。
如今七雄之地上所有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有两千多万,能订做石磨独自家用的人不超过十分之一,即便余下的人每人每年在这场坊内只花费了一枚秦半两,一年下来国库就有将近两千万的秦半两入账!
嘶——这种如此赚钱的好点子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秦国重法、法家轻商,中年韩人越想眉头就拧得越紧,他绝不会相信这个实用、赚钱、还能积累民心的金点子会是嬴政和他底下那一群高傲的法家臣子们想出来的!
[难道是朝堂上又出高人了吗?]
中年韩人不自觉攥紧了垂在身侧的两只拳头,将两只手捏得青筋直冒、骨节咯吱咯吱的响。而在他四周的老秦人们却都喜气洋洋、七嘴八舌地开始向上方的老里长提问关于场坊的各种问题了。
比如——
“里长,若是石磨作坊修建起来后,那里的石磨是从少府出来的吗?”
“对!作坊内到时用到的都是少府石匠们精心制作出来的精品石磨。”
“额滴个乖乖呦!那陛下这回可真是要花不少钱了嘞!”
“是啊!是啊!不过,里长,那石磨作坊的地址是由咱们本里内的人自己选的,还是上面的人定下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