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作者:
袂浅 更新:2025-09-22 09:10 字数:3379
明晃晃的烈日高高悬挂在湛蓝的天空之上,火辣辣、金灿灿的太阳光炙烤着秦都的大片土地。
九个多月大的秦缨因为月龄太小,在母亲的严格限制之下,还用不了太多的冰。
偏偏小婴儿的火力旺,小胖墩儿为了凉快,日常的着装也变得越来越潦草。
白日里多数时间都只穿一个黑色肚兜和一条纸尿裤,在光滑的木地板上爬来爬去,爬到大柱子前或者墙壁前了,还会摸着柱子或者墙壁慢慢学着站立,站立几下后,又会接着在木地板上爬着锻炼。
小家伙不仅爱爬,爬行的速度还特别快,往往是乳母们一个转身的功夫,就瞧见小皇孙已经手脚并用“蹭蹭蹭”地爬到了高高的门槛处,满是对自由的向往,蠢蠢欲动想要往外冲了。
漫长的盛夏内,小胖墩儿在府内与乳母们斗智斗勇,争分夺秒的想要往外面爬。
在都城之外,各个乡间小邑之中。
身着黑色短衣的老秦人们也握着耒耜,弯腰在田地中耕耘,豆大的汗珠子从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滑落掉在干涩的黄土地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随后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谷子、豆类都成熟了,庶民们忙着采收新一季的小米与豆子。
在严格的秦律之下,民间亡国贵族和富户们家中的藏书也被收缴的差不多了。
“收书”只是“控书”的第一步,在皇长孙的建议之下,掌握了“矛盾转移、内部分化”管控民间舆论新技能的李斯,在收到天下诸郡的郡守送达咸阳的收书文书后,立刻开展了第二步动作,向天下郡守传达——朝廷欲要编撰“大秦知识宝典”的消息。
并且强调了“大秦知识宝典”不是一卷书,而是整整一系列书!里面不仅包含了七雄的史书还囊括了林林总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百家语,等编撰成功之后,将会成为古今中外第一奇书!
如此宏伟的编书目标,一下子当今执政的始皇帝就在百家学者的眼中蒙上了一层“重视文化”的美好滤镜,连带着让素日内有蛮夷之名的“秦国”都显得典雅了几分,毕竟设计出来周礼的周朝也没有立下如此大的“修书宏愿”啊!
自有文字诞生以来,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典籍不知凡几,若是皇帝陛下想要将所有庞杂的书籍进行整合,编撰出一套能够流芳百世的奇书,困难程度简直不亚于将燕、赵、秦三国故地的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一条典籍长城!
过于宏大的目标也注定了编撰“大秦知识宝典”将是一个极为耗时、耗力的大工程。
想要完成这桩“大文功”,单单依靠朝堂中现有的博士肯定是不够的,朝廷遂发布了“治典郎”的小吏职位,欲要从民间诸郡吸纳一批精英人士来同朝堂中的博士一起整理七雄典籍,编撰“知识宝典”!献书的数量越多、献的书质量越高的人家有优先入选“治典郎”的资格。
“治典郎”的职位一经宣布,原本正在为“被动”献上家中珍贵藏书而肝疼、肉疼的亡国贵族和富户们立刻就像闻到鱼腥味的猫一样变得极其兴奋了,这编书小吏的职位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却是能到帝都咸阳同朝堂上的博士一起办差的啊!
若是书编的好,差事办的好,万一入了始皇帝的眼,阶级滑落的落魄家族岂不是就能再次抓住机会,蓬勃发展起来了?
一时之间,一部分藏私的人家又忍着割肉的痛苦,将家中压箱底的珍贵藏书往上面献了。
瞧见“治典郎”的小吏职位又引起了民间新的一轮献书潮,专门负责“控书”一事的李斯在觉得高兴的同时,又忍不住头皮发麻。
现如今,纵使是书籍分外珍贵,但是民间的藏书量也大的惊人!想想那些亡国贵族们在被灭国前靠着“世卿世禄制”都已经有几百年的家族积累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纵使是母国覆灭、阶级滑落了
,这些人家该有的底蕴还是有的。
凉爽的章台宫内殿里,半人高的吉金冰鉴正在往外面丝丝缕缕地冒着白色的水汽。
跪坐在黑色漆案旁处理政务的始皇垂首看着李斯整理交上来的文书,也不由蹙了蹙眉。
秦缨只穿了一件宽松的小衣裳在内殿的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听着大父与李斯说话。
“斯,收书一事就瞧出来民间这些亡国贵族们的后劲还是很足啊,潜伏在其中的亡国余孽们,想来只要瞧见皇室的统治稍稍有一丝衰弱,就会顷刻之间在天下各地高高举起‘反秦’的大旗,四处在庶民之中煽风点火!”
“若想要将这些六国亡国贵族们死死地弹压下去,怕是得再消耗几十年时间,历经两代人才行,朕此番给你拔一百名治典郎的小吏职位,你要借此机会,帮朕精准地吸纳一批有用的人才,还要将六国的亡国贵族们给朕再好好分化、打击一次!”
听到陛下话语中的冷意,李斯赶忙恭敬地俯身拜道:
“请陛下放心,控书的事情正在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老臣势必会拼尽全力将这件差事办妥的。”
“善!”
始皇笑着颔首。
君臣二人正聊着,内殿门口屏风处就匆匆走进来一个垂首的黑衣宦者。
“启禀陛下,治粟内史在外面求见。”
一听到宦者的话,始皇凤目一亮,忙开口道:
“快宣!”
“诺!”
瞧着大父欣喜的模样,坐在木地板上的秦缨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治粟内史是那个带着一尼龙袋种子跑去皇庄上种田的白胡子小老头。
白胡子小老头姓啥加啥来着?又具体去皇庄上待了多少天了缨小胖墩儿忍不住伸手挠了挠毛茸茸的小脑袋,发现竟然有些记不清了。
“陛下!”
小胖墩儿正在努力地调动着四月份的记忆,就看到一个身着黑衣,皮肤晒得黝黑,身材消瘦的小老头裹挟着一股热风匆匆闯入了内殿。
看到来人那黑瘦黑瘦宛如寻常乡间老农的模样,跪坐于上首的始皇,与坐在下首的李斯和秦缨都不禁惊得瞪大了眼睛。
始皇忙从坐席上起身,快步走下御阶,看着黑瘦苍老了许多的许旺感慨地握手称赞道:
“许卿,此番你真是受苦了。”
李斯看到许旺这模样,也猜到必是初夏时,许旺带走的那一袋天外种子迎来大丰收了,也跟着从坐席上起身,抬脚走了过去。
为了能够不辜负陛下的期望,许旺堂堂一个上卿,在皇庄上一待就是快三个月的时间,吃喝住全贡献在黄土地上了。
听着陛下发自真心对自己的夸赞,看到手脚并用、爬到陛下腿边,一屁股坐在木地板上,好奇地仰着小脑袋看自己的小皇孙,许旺老眼一亮,忙往后退了一步,对着坐在地板上的小奶娃俯身拜了一礼,随后就对着皇家爷孙俩,老眼放光地激动说道:
“陛下!小殿下!”
“多亏玄鸟庇佑、皇恩浩荡!四月时,老臣从宫里带到皇庄上培育的那一袋种子,除了个别种子因为不符合农时仍旧存在地库内没有来得及拿出来培育外,其余尝试着播种的西红柿、黄瓜、豆角、南瓜、冬瓜、苜蓿、芝麻全都迎来了大丰收!花生、红薯、土豆虽然还没有成熟,但是也都生长的葱葱郁郁的,红薯根茎已经扦插了三亩地了!”
“因为要留种的关系,老臣猜不到陛下的用意,这些丰收的瓜果牧草都还茂盛的生长在田地之中没有让人采摘呢,今日老臣匆匆赶来宫中就是想要问一问陛下打算该如何处理”
许旺对待田地向来都非常认真,即便始皇刚看到对方黑瘦的模样就猜到皇庄上的天外种子必定长势不错,但等亲耳听到这一串如同报菜名的丰收消息后,一双狭长的凤目还是瞬间就亮堂了,这都是孙儿带来的玄鸟福泽啊!皇帝陛下忙笑着低头看向坐在腿边的孙儿。
秦缨听到皇庄上迎来大丰收的消息也是心中一松,看到大父欣喜的目光后,忙咧嘴笑着挥了挥小手,觉得在这个大喜事的加持下,今晚回家后就能试试手气,把七月份的盲盒抽奖次数也给用了!
看到孙儿的动作,始皇的凤目弯的弧度更大了,对着许旺笑着夸奖道:
“许卿,这个夏日你真是为大秦出大力了!既然天外种子已经迎来了大丰收,那也不必再藏着掖着了,明日上午朕就带着百官们去皇庄上看丰收的景象,也好让众官员看看许卿消失这三个月内,辛勤于田地耕耘,为我大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没有任何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能够被他人所看见,所称赞的。
许旺一听陛下要领着众位同僚们去皇庄上验收自己的夏日成果,这不得写在史书上?
他立刻咧嘴笑了起来,笑的黝黑的额头上,一条条抬头纹都清晰地挤到了一起,忙高兴地再次对着始皇俯身拜道:
“老臣多谢陛下对老臣的认可!明日老臣必会在皇庄上恭迎陛下和诸位同僚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