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作者:
袂浅 更新:2025-09-22 09:10 字数:3384
多亏地窝子的建成,才让这个寒冷冬日内,许许多多底层的老人和小孩儿都有了一处防寒保暖的安身之地,得以在落雪时节保全自身,没能成为野兽口中的一块肉。
第64章 蒙恬少年
夜色深深,雪色浅浅。
随着高桌、高椅、太阳能护眼灯与纸张的进场,日理万机的始皇是切实体会到了自己生活发生的重大转变。
原本摆放在书房内的漆案、坐席、支踵、吉金灯架全被宫人们给一一撤了出来,皇长孙进宫送给陛下的玄鸟桌椅、玄鸟“星星灯”又被宫人们给小心翼翼地搬了进去。
四周都是书架的古老书房内重新被布置了一番,太阳能护眼灯亮起柔和白光的瞬间也给这古朴的宽敞书房增添了一抹后世科技感。
手中没有盲盒币,也不知道大父尺寸的秦缨暂时是没办法为自己大父搞来纯棉的四角裤了。
好在始皇尚且还不知道这种“保守的胫衣”,也不在意。
度过一旬短短的尴尬期后,皇帝陛下现在已经能很淡定的坐在书房内的宽大桌椅旁边,就着桌面与桌边太阳能护眼灯的柔和亮光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了。
纸张的出现为大秦的书写工具进行了极大的革新。
眼下少府内每月造出来的秦纸都会派专人给天下诸郡内能往咸阳上书的高级官员们每人各送三百张纸与三百个特质信封,让其将原本写在竹简上的奏书全部誊写到纸张上,盛进信封内用火漆封好,送达咸阳。
原先限于竹简的大小与运送竹简的重量,偏远地区的官员们不能在竹简上尽情书写,向远在帝都的皇帝陛下清楚地报告本郡内的具体情况。
眼下,一张大大的秦纸却能轻轻松松写三卷竹简的内容,这可让满腹倾诉欲无处发泄的远方官员们高兴坏了!一个个远离帝都的官员们收到陛下送来的好纸后,就忙在案几上铺开纸张,握起毛笔往纸张上飞快地写了一列又一列墨字。
若非大秦讲究“实用主义”,若非皇帝陛下简洁明了的性子太过突出,大量远离帝都的官员们为了在皇帝面前唰存在感,还会像后来朝代的臣子们那般,乌泱泱地在奏书中夹杂许多诸如——“陛下,您好吗?”、“陛下,天冷了您要记得加衣。”、“陛下,天热了您莫要中了暑气”的没营养的请安折子。
始皇看到那从远郡内送到章台宫的一个个厚厚的信封时,也会立刻用小刀片挑开印在封口处的漆泥,通过更多的文字阐述,也得以更加了解其余郡县的真实情况了。
不过考虑到纸张的易损性,许多重要的奏书以及政令都是纸张上写一份,送达咸阳后,还会由专门的宫中博士在竹简上完整的抄录一份底稿,放进专门的宫殿内进行保存。
纸张的出现,并未淘汰掉竹简,在如今的大秦贵族之中,纸张和竹简是同时使用的。
皇帝陛下每日雷打不动一百二十斤——四大箩筐竹简的保底工作量,在纸张大规模造出来后,也换成了一箩筐竹简、一箩筐厚信封的保底工作量,从某种程度上看,始皇的工作量在纸张问世后虽然不减反增,但好处也非常明显——
与需要频繁翻动的厚重竹简相比,写在纸张上的奏书查阅起来时不仅省时省力!非常方便!还能够让始皇握着朱笔在其上轻易地加御批!
习惯了护眼灯的光线,与桌椅的高度后,始皇的办公地点都由原先内殿的上首漆案旁,挪到了书房里。
岁首末,亥时二刻了,夜色已经很晚很晚了。
漆黑浓郁的冷飕飕冬夜里,雕花木窗外寒风呼啸,雪花漫卷。
整个咸阳宫宫殿群都是静悄悄、昏暗暗的。
唯独章台宫的书房内还是亮堂堂的。
书房角落内摆放的红彤彤的炭盆不时爆出来几个鲜亮的火星子。
身着黑色睡袍的始皇精神奕奕地坐在按摩椅上,低头翻看着宽大的书桌上一封封来自天下各地的奏书。
桌子的左上角放着一个小号的护眼灯,桌子前方的木架上摆放着一个中号的护眼灯,两盏灯从顶端的灯管内散发出来的柔和亮光将整个书房照得恍若白昼。
看着滴漏上的时辰越来越晚,蒙毅、赵高忍不住轮流过来催皇帝陛下安寝。
第一次时蒙毅来了,始皇给出答复——“知道了。”
第二次时赵高来了,始皇只是“嗯”了一声就当成答复了。
第三次时蒙毅又来了,始皇点了点头,但没吭声。
第四次时赵高又来了,埋首于桌案的始皇连头都没抬,直接装作没听到。
蒙内史与赵卒内史对视了一眼,算是彻底没辙了,只能默默守在书房门口不敢吭声了。
寒冷的大雪夜里,攥着两只小拳头躺在自己的紫檀木小床内呼呼大睡的小安国君怎么都没想到,他兢兢业业地从抠门系统手中搞来造纸术,又日日打开系统签到、扣扣搜搜地攒盲盒币为大父买来了办公桌、按摩椅以及护眼灯具,是想要通过办公工具的升级,想方设法为大父减少繁重的工作量,减少熬夜的次数,向着健康的百岁老人的目标冲锋的!
但结果却是恰恰好的翻过来了——一获得这些好用办公产品的皇帝陛下不仅没能过上更健康的养生生活,反而更爱熬夜、更加忙碌了!
爱上喝茶提神的皇帝陛下还会像是后世困意上头的打工人一样,打工人累了、疲了、低头抿口咖啡,接着干。
坐在按摩椅上的始皇感觉思路微微有些迟缓了就低头抿口浓茶,瞬间脑袋清明。
茶真是个好东西啊!热爱办公的始皇非常满意这种饮品!
灯光莹莹。
皇帝陛下握着朱砂笔、低着头、将桌面上的一封封奏书边看边加批注。
待到翻到最后一个厚信封时,看到信封上的出处以及漆泥上的印记,始皇不由往上挑了挑眉,用小刀片划开信封口,下一瞬,就看到了自己蒙大将军十年如一日对自己的贴心问侯:
【臣蒙恬,撰写此文,遥祝皇帝陛下在咸阳内诸事顺遂,一切安好!】
【启禀陛下,今冬刚进岁首边城这边就连着下了三场大雪,城外的草原上白皑皑的积雪更是已经有了膝盖深,无数牲畜幼崽都被活活冻死了。】
【幸得陛下秋日里派士卒送来了地窝子图样,才让今冬边城内的所有士卒、庶民们有了一处保暖防寒的越冬住所。】
【我秦人得玄鸟福泽、得陛下庇护,未曾因为这寒冷的大雪而殒命,但是塞外的胡人部落内却因为雪灾爆发了极其强烈的冲突,连带着陛下派往匈奴部落与胡人部落开展教化的儒家使臣们一时之间都陷入了困境。】
【饥饿的匈奴部落为了得到食物,曾三次偷袭我军,奈何未曾成功,遂将矛头对准了隔壁的月氏部落。】
【岁首上旬,两个部落火拼激烈,月氏不敌,被匈奴们烧杀抢掠夺走许多食物,我军派往月氏的使臣们也都通通被赶了出来。】
【使臣们无奈只能暂时返回边城过冬,回途路上意外捡到了一个倒在雪地中的胡人少年,少年受了一些伤,年龄约为十三、十四岁,对方被救醒后,自称是月氏的王子。】
【使臣们考虑到月氏部落内现在正爆发大混乱,遂决定等冬日过后开春了,再次进月氏内开展教化,就一并将那胡人少年捎回了边城。】
【臣仔细观察过这个少年,对方穿着一身皮毛做的胡服,长着一头微卷的乌黑头发,黑发束起编了许多小
辫子,五官生的高鼻、深目、肤色泛黑,单看对方的长相确实很像是出身胡人部落内的贵族,但其是否真的为月氏王子还存在很大的可疑之处。】
【臣不才,暂时分辨不出对方的身份真伪,又恐臣的举动会搅乱陛下在塞外的教化布局,特此写奏书一封,想要向陛下请示对该胡人少年的恰当处理方法。】
【蒙恬顿首。】
“月氏。”
“王子?”
始皇将蒙恬从长城处送来的一封奏书给从头到尾仔细地阅读完,不禁放下手中的纸张,从按摩椅上站起来,几步走到书架旁的大地球仪前面,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圆润的球面,看着上方一黄、一绿两个挨得极近的荧光色块,忍不住微微眯了眯狭长的凤目,嘴唇翕动,轻声呢喃。
六日后。
秦长城,驻军处,边城将军府。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如撕裂棉絮般从阴沉沉的天空中打着旋儿地飘落。
一个身穿黑色甲胄的俊朗中年男人骑着黑色的战马,拽着缰绳快马冲到府门前,就利落的翻身下马,手握马鞭、腰佩长剑、踩着脚下白皑皑的积雪急步往府内而去。
男人生的身材很高大,面容也很硬朗,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质儒雅又锋锐,像是一个拿笔的文官又像是一个领兵的武将。
府内正忙活的仆人们一看到来人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俯身行礼道:“奴拜见大将军。”
蒙恬只是略一抬手就抿着薄唇阔步走进了大厅内,熟练的脱掉身上沾雪的黑色甲胄,单穿一件黑色冬袍跪坐在炭盆旁,仆人立马用陶杯捧上来了一杯飘着氤氲白色水蒸汽、特意加了饴糖的香浓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