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作者:袂浅      更新:2025-09-22 09:10      字数:3320
  缨小胖墩儿忙出溜着从软塌上滑下来,对着授课老师规规矩矩地相互见了礼后,就迫不及待地迈着两条小短腿儿“突突突”地往主殿跑。
  主殿的朝会也已经结束大半个时辰了,等秦缨像一阵风般,轻车熟路的穿过外殿、跑到内殿门口时,就听到屏风后面传来了大父舒畅的朗笑声。
  令他惊奇的是,今日大父喜悦的笑声之中还夹杂着几句对“蒙家”的夸奖。
  秦缨不禁眨了眨凤目,忙抬腿绕过屏风,就对着长身玉立的大父奶声奶气地咧嘴笑着大喊道:
  “大父!大父!”
  听到孙儿的小奶音,正喜悦的始皇,嘴角的笑容就变得更加大了,他一把将跑到他腿边的小家伙给掐着腋下高高抱起来,凤眼弯弯地看着小胖墩儿笑着温声开口询问道:
  “缨可学累了?”
  秦缨立刻晃了晃小脑袋,咧嘴笑着答道:
  “大父,孙儿知道孙儿肩头上的责任,学习不累哒。”
  始皇听到如此懂事的话,不由用手拍着小家伙的后背,欣慰地点头夸奖道:
  “缨很优秀,或许你刚开始学这些内容会感觉困难,可是等你再大些,肚子中盛的的学问增多了,再学习新的内容时就能感受到学习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听到大父分享给自己的学习感悟,秦缨忍不住眨巴了一下大眼睛,环顾四周,瞧见殿内的人都是喜气洋洋的,他不由看着自己大父疑惑地出声询问道:
  “大父,今日是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始皇眉眼一扬,愉悦地笑着颔首道:
  “是啊,缨猜的不错。”
  “今日朝会上,大父收到了边城送来的战报,说是半个月前我军与匈奴激烈开战了,蒙恬指挥着大军不仅顺利将河套地区给重新夺回来了,还把草原上的匈奴给狠狠收拾了一顿!”
  “如今匈奴已经被我蒙恬驱逐到了七百多里地之外,算是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啊!”
  秦缨一听到这话,两只丹凤眼瞬间就变得极其璀璨,他下意识转头去瞧蒙毅,看到蒙内史也是一脸自豪的模样,他也拍着小手对着大父哈哈笑道:
  “哈哈哈哈,大父,蒙大将军实在是太厉害啦!竟然能把匈奴赶的这般远!若是冒顿听到这个消息,岂不得要被气的哭鼻子啦?”
  看到孙儿狡黠的笑容,始皇也不置可否地往上挑了挑眉,片刻后,才一脸赞叹地笑道:
  “蒙恬确实很不错,没有辜负朕对他的信任,如今那些匈奴已经被远远地驱赶跑了,等到入秋后,蒙恬就能着手带着服役的民夫们开始修建万里长城的大工程了。”
  秦缨认可的点了点头,无论说什么,万里长城都得在大父当政时牢牢建造起来!
  纵使是有朝一日,秦军火力充足把整个草原都给打下来了,将北边、西边的游牧部落也全给吸纳、同化变成新秦人了,这道趴在黄土地上由西往东蜿蜒上万里的巍峨长龙也不能被忽视!只要万里长城能修成,就能永永远远地成为庇护中原王朝代代岁岁的一道坚固屏障!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耗费再大,也不得不修!
  当爷孙俩正在亲昵地笑着聊天时,内殿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身着黑衣的宦者。
  宦者一瞧见抱在一起的爷孙俩,就忙对其俯身行礼道:
  “启禀陛下,勤学宫的博士在殿外禀报,说是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先编撰出来了一套大篆转小篆的字典,不知道陛下是否要阅览。”
  听到宦者这禀报,始皇立刻笑着出声道:
  “让人带着字典进来吧。”
  “诺。”
  宦者忙领命转身。
  没一会儿,一个身着黑红长袍,背着书箱的中年男人就随着宦者进入了内殿,看到祖孙俩的背影后立刻垂眸俯身拜道:
  “微臣拜见陛下。”
  听到陌生的清朗男声,爷孙俩同时转过身子。
  瞧见来送书的人是谁后,缨小胖墩儿和蒙毅瞬间惊得瞪大了眼睛。
  怀里抱着孙儿的始皇在看到背着药箱的中年男人后,却产生了微微的失神,几息后,才语气复杂地出声道:“起身吧。”
  “诺,多谢陛下。”
  背着书箱的男人领命直起身子,也对着殿内众人展示出来了他那张貌若好女的俊容。
  看着跑来送书的章淮,秦缨不禁眯了眯眼,可是紧跟着他就是发现大父有些不对劲儿。
  小胖墩儿懵懵地转过小脑袋,就瞧见自己大父正用一种怀念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章淮。
  他不禁诧异的生出了一脑袋的问号:“”
  小胖墩儿看看大父,又去瞧瞧章淮,紧跟着他就从大父口中听到了一声堪比让他全身过电流的惊愕话语。
  “你叫什么名字你长得很像是朕的一个故人。”
  [故人!]
  看着大父这满脸怅然的模样,秦缨整个脑袋都响起了尖锐的警报声!
  大父究竟是怎么了?!这个人可是披着“章淮”皮的“张良”啊!
  这是“反秦圣斗士”啊!大父怎么能说他像自己的故人呢?!
  章淮闻言却眸光动了动,似乎是来时就猜到面前这个高大又威严的男人看到他后,会对他说什么话了一样。
  他只是表情纯然的垂下了长眼睫,做出了一副内向腼腆、不善言辞的模样,果然下一刻,他就听到几米之外的暴君再度用一种极其怀念又怅然的语气,对着他浓浓叹息道:
  “你一垂眸,这脸上的神情就变得;更像他了。”
  秦
  缨:“!!!”
  像谁啊?不是张良究竟像谁啊?!
  “你的气质和身形都有几分像昔日的韩非子,朕清楚地记得,朕当年初次在章台宫内与韩非子初遇时,他差不多也就是你这个模样。”
  听到“韩非子”三个字,缨小胖墩儿瞬间惊得瞳孔地震,不可置信的看看大父,又难以相信的看看章淮。
  不是吧?!
  清清类清错!
  良良类非对!
  不是吧?!这对吗?!
  心神巨震的小胖墩儿在蓦的反应过来,韩非和张良,一个韩公室内的贵公子,一个五世相韩的国相长子,二人都是新郑顶级贵族,说不准两家的府邸还挨得很近呢!
  张良只比大父小了几岁,很有可能以前在新郑城内与韩非子相处过许多年。
  啧!
  秦缨抿起小嘴,只看着面前伪装过的张良在大父感慨的话音落下后,也瞬间做出一副惊喜又怀念的表情,声音苦涩地对着自己大父俯身拜道:
  “承蒙陛下对微臣的谬赞,微臣名叫章淮,是宫中的治典郎。”
  “年少时曾凭着新郑人的出身幸运地与韩非子做了同乡,后来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好运地跟着韩非子读过几年书。”
  “老师身为法家大师,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淮自知才疏学浅,望尘莫及。”
  听到“治典郎章淮”五个字,始皇脑海中瞬间回想起了初春时在书房内看到的韩地历史档案,对白月光的怀念神情也瞬间如退潮的海水般全部收起,温和的声音也变得冷冷淡淡了:
  “原来如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们俩都是颖川人,怪不得,朕觉得你一见面就有故人之资呢,原来是故人的同乡友人啊。”
  “唉,韩非子作为顶级的法家大才,世上罕有,你有三分像他就已是你莫大的福气了。可惜你说话太过流畅了,不口吃这点,你终究只能模仿他的形,学不会他的神,真是可惜了。”
  始皇表情漠然地冷冷丢下这话,就抱着孙儿转身往书房去了。
  趴在大父肩膀上与章淮面对面的缨小胖墩儿,看着章淮听到大父这番就差指着他鼻子,痛骂他一句“东施效颦”的犀利评价后,一瞬间就彻底僵住了的表情,立刻用小胖手捂着自己的小嘴,丹凤眼弯弯地灿烂笑了起来。
  第76章 秦使折了
  哈哈哈,活该啊!
  他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出来,今日章淮一个小小的治典郎能跑来章台宫给大父送新编的字典,背后肯定花了不小的力气,才在一众同僚之中抢到了这个跑腿送书的差事。
  这个聪明的男人怕是来时,就打算着模仿韩非子的昔日模样来让大父对他“见之失神”、“触之生情”、“一见倾心”,随后得以靠着这份特别的感觉有更多机会接近大父吧!
  可惜啊!这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棋差一招啊!谁让他在一月初次见到他时,就把他的老底在大父面前掀的精光了呢!
  他大父才不吃“良良类非”、“白月光替身”这套呢!
  [嘻嘻~失败了吧?]秦缨丹凤眼弯弯,对着章淮咧着小嘴露出了一抹极其难以解读的笑容,就被大父抱着进书房了。
  看着那趴在暴君肩头上冲他咧嘴笑、只差挥舞小手的高兴小胖墩儿,心中本就有些尴尬的章淮变得更加羞恼了,但短短几瞬的功夫,他就又重新调整好了情绪,动作轻巧地将背在背上的书箱取下,双手托着递给走到他面前的蒙毅温和地开口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