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者:
袂浅 更新:2025-09-22 09:11 字数:3337
秦缨待在章邯怀内认真地打量着张良的表情,笑眯眯地说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良先生虽然以前做了错事,但如今能够幡然醒悟就仍是大秦帝国优秀的人才。”
“至于——张良先生昔日那些门客们——”
听到小魔星说着说着就故意拉长的音调,张良一颗心瞬间高高揪到了嗓子眼处。
如今关押在囹圄内的那些人于他而言是很重要的,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韩人,甚至像韩获等几个稍年轻些的人,他们的父亲都是十几年前在韩相府内追随在自己父亲身旁的老门客。
自从国破家亡后,他们一群人风雨同舟
地相伴了这般多年,关系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了。
他很紧张这些人的性命。
秦缨也将张良眼中的焦虑和担忧看在了眼里,自然知道那群嫌犯们对张良的重要性,他也没有卖关子,表情认真地看着张良道:
“张良先生,你也知道,大秦依法治国,秦律严明,任何人都不能在律法面前徇私。”
“这么多年,你同你的那些门客们暗中悄默默地聚集在一起,虽然明面上并未做出什么胆大包天的恶性事件,但是你千方百计考上治典郎就是妄图对我大父行不轨之事,你那些门客们都是你的帮凶!”
听到小魔星这铁面无私、脆生生的话,张良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瞬间往下沉了许多,正想再对小魔星求情,就听到小魔星又道:
“不过我大父毕竟是爱才之人,你同你的那些门客们虽然当年心思不纯,但确实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人。”
“大父已经对我讲了,看在韩非子的面子上以及张良先生做治典郎期间的敬业表现,大父愿意让张良先生重新为大秦效力,不过张良先生的那些门客,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如果不惩处的话,那么那些楚地的亡秦余孽们岂不是就死得太冤了?”
张良听到小魔星这大喘气的话,一颗落回谷底的心又往上升了寸许,小心翼翼地觑着小魔星的脸,试探询问道:
“小殿下,不知这难逃的活罪要如何惩处?”
秦缨蹙着小眉头想了想,遂转头看向抱着他的章邯。
章邯霎时就明白自己这是要做黑脸了,立刻面无表情、声音冷酷道:
“蒙毅内史奉陛下之命,前去楚地清洗当地的反秦余孽们,罪孽深重的当场处死了,罪孽轻的全都脸上刺字,充为刑徒,送去修长城了。”
张良闻言神情也变得紧张了起来,这和他在牢中预料的差不多。
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
刑徒是半点儿人权都没有的,送去修长城也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一不留心就没命了,他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咸阳城内开启新生,而因为信任自己才愿意追随自己,共创大业的门客们以刑徒的身份,死在修长城的工程中。
他苍白的脸色有些泛红,强忍着尴尬和懊悔,“扑通——”一下就双膝跪地,低下骄傲了几十年的头颅,对着面前被少府高官高高抱在怀里的小胖墩儿声音喑哑地哀求道:
“小殿下,良知道这件事情让您为难了,可是韩阳里的那些门客们也只是听良的命令行事罢了,良旁的不敢奢求,只希望小殿下能向陛下求情,让那些嫌犯们不要脸上刺字,保留韩阳里庶民的身份,送去修长城,不用发月钱,只要能保住他们一条性命就可以了,良今后必然会用尽全部才华和能力、忠心耿耿地辅佐小殿下的。”
秦缨闻言看着收起满身孤傲,可怜兮兮、双眼红红仰头望着他的张良,不由眨巴了眨巴丹凤眼。
果然——
无论什么年代,清冷“小白花”都是双眼红红润润地哭起来最好看。
他用小手摸着自己肉乎乎的小下巴蹙着小眉头想了想,又拍了拍章邯的胳膊,再度站到土地上后,才伸出两只小手将哀求他的张良从地上扶了起来,像个小大人般,老气横秋地摇头叹道:
“唉,张良先生果然对自己的门客们有情有义,不过大父对于反秦余孽们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纵使是缨前去求大父,也显得单薄了些。”
张良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顺着杆子往上爬道:
“不知陛下最近有没有烦恼的事情,良虽愚拙,也有一颗想要为陛下分忧的心。”
秦缨听到这话,立刻背着两只小手,极其苦恼的拧着小眉头,在张良面前折反走了几趟,把张良看得都紧张起来了,才瞧着张良叹息道:
“不瞒张良先生,大父最近确实有件稍稍烦闷的事情,尚未梳理出解决的章程。”
“良愚昧,愿闻其详。”
秦缨颔首道:
“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南边为了攻打百越而开启的灵渠修建工程竣工了,灵渠一建成,我军粮草通达了,百越的战事就打得愈发火热了。”
“依照这个发展势头下去,兴许到明岁时,我军就能把百越剩下的最后两个地块瓯越和骆越拿下了,但令人感到麻烦的就是朝廷接下来对百越之地的治理安排。”
“大秦的领土又扩张了一块,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可是百越那地方有五岭做阻隔,瘴气遍布,虽然打下来了,但想要牢固的守住又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为了能够天长地久地掌控百越,朝中的臣子们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比较激进,向大父提建议说,如今朝中的刑徒制度很是健全,等我军拿下百越之后,要将百越之地比车轮高的男丁全部刺字充为刑徒,从百越压出来,或送去修长城,或修皇陵,亦或者在咸阳修建阿房宫,这些越人们本就是不通文化的野人,不用对其有过多怜惜,既然他们当日敢嚣张跋扈地杀了我们那般多的秦使,如今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可另一派的官员们却说,百越的越人们虽是蛮夷,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坏的,如果真的用一刀切的刑徒制度,把百越的男丁抓尽了,将会让百越的女人们对大秦生出更多的怨恨,长久下去,百越怨气弥漫,哪能让其忠诚地信服呢?应该用怀柔政策,一视同仁,将百越之地化为几个大郡,从咸阳这边派高官去当郡守,随后去收复那些越人部落的酋长、亦或者是小城池的城主们,通过掌控这些越人的首领们,来进一步缓慢地同化越人、收复越人的民心。”
“唉,这件事情看着简单,却关乎大秦未来对于塞外远征领土的治理方案,朝中两派官员吵了数日,大父也在斟酌,一时半会儿没有想出好的章程来。”
张良抿着薄唇,听完小魔星的话,也算是明白此事的症结在哪里了。
若说当日关外六国,虽然年年岁岁同函谷关内的秦国打得要死要活的,但七雄上面毕竟有一个共同的“周朝”压着。
即便早在秦昭襄王时期,最后一代周天子姬延就在洛邑内名存实亡了,但是七雄的人都认可自己是“炎黄子孙”,隐藏在骨子里最根源的文化是同属一脉的,即便眼下六国灭亡了,但这几年,在朝中持续不断地“七雄一家亲”的宣传下,无论是韩人、魏人、楚人、还是燕人、赵人、齐人,对秦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成为新秦人的身份认知也越来越清醒了。
可是百越部落的蛮夷们是没有“周朝”认知的,如今秦始皇当政,也是古往今来第一次把这块瘴气弥漫的湿热地块并进华夏的版图内,对越人们来讲,秦人同他们根本不像是一个种群的。
在这种内外差距都十分大的情况下,想要将这块蛮荒之地给同化了,真可谓是难如登天的一件事情。
张良心中已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但并未直接提方案,而是瞧着矮墩墩的小魔星好奇道:
“小殿下,您是怎么想的?”
秦缨抬眸道:
“我两派都不占,第一派的人说的太激进了,第二派的人又讲的太保守了。”
“秉持激进观点的人说的简单,他们也不想想百越那地方的人口虽远远比不得大秦,但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好几十万呢,倘若将百越的男人们统统抓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此庞大的人群,全部充为刑徒压到七雄之地修工程的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惩罚、震慑了越人们,还能解决本土劳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削弱百越之地的反抗能力,可这个法子执行起来太困难了,先不说将这些越人男丁刑徒们统统带出百越,需要后勤出多么大的力,单单百越和北边截然不同的气候,天气一转冷,这些运到北部修长城的越人们都可能会活活冻死!再者这些越人们聚集到一起,如果被逼急了,伙同修长城的刑徒们聚集在一起闹事,也很可能会对北部的防线造成恶劣影响。”
“这是出力不讨好的安排,是我不赞成第一派的主要原因。”
张良听完这串话,不由眼冒异彩,按耐不住心中的惊奇盯着小魔星的脑袋看,纵使这孩子得天所爱,也不能思考问题如此全面吧?别说他还不到四岁,他觉得纵使是一个四十岁的人站在这儿也很难逻辑清晰的将一种方案的优缺点都考虑在内,并且张口就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