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22节
作者: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2      字数:4130
  陶应衡话说出口,便觉得不妥,眼见吕三笑了笑就不搭理自己,转身与其他人说笑起来,他愈发别扭。
  陶应衡心里想着要走,目光却是黏在鸡架上挪不开,越看越是莫名气恼起来:瞧着不起眼的东西,那香味怎能这样勾人?
  他屏住呼吸,低着头猛冲几步,偏生那香味像是长了腿,饶是他已回到车厢内,它也跟着钻进车厢,继续在他鼻尖缭绕,勾得陶应衡坐立不安。
  刚刚陶应衡的声音那般响亮,林芝自是尽数纳入耳中。不过她并未放在心上,而是专注地翻着鸡架,随即再刷上一层酱汁与柃木蜜。
  直到鸡架两面都烤得金黄焦脆,她才将其取下搁进盘里。
  吕三几个挤挤挨挨,凑过来看。
  林芝洗净了手,方才伸手过去,把鸡架撕开,掰成更小的鸡架块:“来来来,数量不多,大家尝一尝吧。”
  “哪好意思……”吕三还想谦让一下,就听身边同僚迫不及待开口道:“那我就不客气啦!”
  “喂喂喂!”
  “吕三你不要就不要,可不能代表咱们……我要这块!”
  旁边的人挑了一块肉多的,赶紧送进嘴里:“唔!外脆里嫩!”
  薄薄的鸡肉已被烤得外表干焦,嚼起来先脆后嫩,还带着一点韧劲。
  尤其是骨**隙里的筋膜,更是需要人一点一点去嗦,一点一点去抿,方才能把里面的味道尽数吞入肚子里。
  要说唯一的问题,就是数量太少了。林森将骨头也嚼得稀巴烂,一口气全数吞入肚子里,闻言也忍不住点了点头:“就是啊……数量太少了。”
  今日打猎的吕三等人,一个个捶胸顿足,只恨时光不能倒流,他们不能返回白天,否则他们定要一口气抓上十余只鸡!
  林芝闻言,嘴角都抽了抽,她想真要十多只鸡了,她也不会做这个了。
  外面诸人说笑畅谈,好不热闹,车厢里沈砚与陶应策研究卷宗,清净安宁。
  唯独回到自己车厢里的陶应衡辗转反侧,肚子不满的咕噜声一阵高过一阵。
  第25章
  最后连车夫都听见了动静,掀起车帘来看:“衡哥儿,吃个饼子?”
  “谁饿了!”陶应衡话刚说出口,肚子又叫得更响。
  车夫笑了笑,只当是衡哥儿年纪小,脸皮薄,赶忙把挂在车厢边缘的胡饼取下,送到陶应衡的手边,随即放下车帘退了出去。
  陶应衡面无表情地瞅着饼子,心里愤愤,他也早就吃腻了这干巴饼子。
  偏偏肚子里的咕噜声一阵高于一阵,陶应衡不得已,也只能抓起饼子狠狠咬上一口。
  唾沫濡湿了胡饼,麦香渐渐充盈口腔,顺着咽喉落在胃袋之中。
  只是肚里的饱腹感依然没有让他满足,反而让他愈发惦记起那诱人的香味。
  陶应衡不知不觉地坐起身,偷偷看向外面,目光止不住地飘向车厢外的烤架,脑子里全是那鸡架的滋味。
  偏偏他打眼望去,正巧见着数人簇拥在盘子前,你一口我一口,将烤鸡架扫荡一空。
  “可恶!”陶应衡回过神来,一张脸忽青忽白忽红忽紫。他把剩余的胡饼一扔,一头扎进被褥中。
  “可恶可恶可恶——”
  “陶应衡,你这混蛋在发什么疯?”陶应策听到动静,撩起车帘看了一眼里头,眼看落在被褥上的饼渣,顿时青筋暴起:“臭小子,欠揍是不是?!”
  吕三几人正嗦着鸡架,闻声望去,面面相觑。良久有人悄声道:“咱们要不要去劝上一劝?”
  “人兄弟吵架,咱们劝啥。”
  “就是就是……唔,最后一块是我的了!”
  “啊,你这混蛋耍赖皮!”
  “嘿嘿,先到先得懂不懂?”
  吕三几个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快就把陶郎二人的事儿抛到脑后。
  更不用说林芝一家了,他们洗漱干净便回了车厢休息,养精蓄锐,后头还有好些日子的路程呢。
  次日,待林芝起身时林森和宋娇娘早就起来了。两人听到里头动静,掀起帘子,端了米粥和咸菜上来:“随便用点。”
  林芝看了看日头,惊诧道:“今日我怎睡到这个点?车队还没有出发?”
  再往外面瞧了一眼,林芝更是惊讶:“营地里怎瞧着这般冷清?”
  “早上我们起来时就这样,好似说有什么事儿走开了。”林森微微皱眉,眼里有着担忧。
  “莫非是碰到什么案子?”宋娇娘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她想着自家乃是平民,上次掺和进去也纯属运气,故而叮嘱林森莫要过问。
  林森闻言,便也不再多说。
  林芝觉得宋娇娘说的有理,想了想,索性整理起遗留下来的食材,思考思考今日的菜单。
  除去零零碎碎的食材外,能做主食的当属芋头。这芋头并非后世爱吃的荔浦芋头那种大个的,而是小小的芋艿。
  林芝瞧了一眼,便想到了葱油芋艿,烧制后软糯细腻,入口即化,淡淡的香甜味道配合上葱油香味,那简直是一道下饭利器。
  当然如果有肉的话,烧制成芋头排骨,芋头烧肉,芋头烧鸡什么的也是不错的选择。
  林芝光想象一番,便觉得口齿生香,遗憾的是因着人拐子事件,爹娘正处于疑神疑鬼状态,加之担忧众人离开是因发生案件的缘故,故而林芝刚开口表示想去山脚村庄逛一圈,买些食材,就遭到宋娇娘的反对:“不行不行。”
  “太不安全了!”
  “这里山接着山的,哪能乱跑。”
  “一个不小心人把你拐了去,你教娘往后还怎么活。”
  宋娇娘都说到这份上了,林芝赶忙举起双手投降。既然没有其余食材来搭配,她也只好将菜单定为葱油芋艿。
  这道菜的准备工作比较少,林芝准备待下回休整时再开始捣鼓,而如今她懒洋洋地窝在车厢里,翻看起宋娇娘给她的衣裳画册,顺便听听爹娘念叨家里到汴京以后的安排。
  要在汴京落脚,最重要的是便是租赁房屋。宋娇娘是席家的家生子,打出生起便在席家,对汴京的了解也仅仅来自于老夫人与几位妈妈的闲聊。
  “听上回来老太太跟前说话的陈娘子说,她家在汴京租的宅子得一千六百贯一年呢。”
  “一千六百贯!?”林森猛地抬高声音,而后又冷静下来:“你想得也太夸张了,陈娘子乃是官宦夫
  人,住的地段和大小自是不同,咱们选些偏僻点的地儿,三人住两间半的屋子便够了,我瞧着十贯左右……应当差不多了吧?”
  “我当然也晓得。”宋娇娘白他一眼,念叨着:“我是想起陈娘子说的别的事。”
  “?”
  “陈娘子说一千六百贯租赁的府邸,还没有席家的好。”宋娇娘与林森说道:“我记得太平州的府邸也是赁来的,你记得是多少钱不?”
  这事还是林森操办的,他直接回答道:“三百六十贯一年,郎……席郎租了三年。”
  “你瞧瞧,这房价得差多少哦?”
  “娘,富贵人家租房建房上不封顶呢,您这般猜来想去也没用。”林芝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索性问问谢娘子,又或是吕哥鲁哥他们嘛,他们不都是常住在汴京的,肯定比咱们要了解得多。”
  一家人正说话时,不远处传来阵阵嘈杂声。林芝止住话,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发现原来是先前不在的那批人回来了。
  一行人直走到林芝一家跟前,谢娘子率先将一袋东西搁在马车架子上,紧接着后面的人呼啦啦地放了好几袋东西:“芝姐儿,这是我们买来给你的。”
  “哎?”林芝受宠若惊地坐直身体,探身看向那几个袋子,映入眼帘的是一袋子还带着泥巴的新鲜芋头、一袋子茄子、一篮子大约是村里买来的林檎和柑橘、另外还有十只鸡与一篮子鸡蛋。
  林芝瞅着一堆食材,尤其是那十只鸡,笑容凝固在嘴角。她斜着眼儿,瞥向眼睛亮晶晶的诸人,叹气:“你们想吃?”
  “不是不是。”谢娘子一本正色,“昨天让你一个人做了那么多馒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怎突然这么客气。”林芝下意识回答,而后她挑了挑眉:“你们确定不想让我做?”
  林芝故作叹气,又撇了一眼面前的东西:“可惜,要是你们带了猪肉羊肉什么的来就好了。”
  几人面面相觑,而后吕三走开几步,不多时他拎着一袋子猪肉归来。
  吕三望天望地左看右看,就是不敢与林芝对视上,他打了个哈哈,结结巴巴道:“额,我刚忘了,我刚刚还买了十斤猪肉。”
  “你什么时候买的?”
  “……喂,咱们说好是去买谢礼的!你买的都是啥?”谢娘子红了脸,恼怒道。
  “……芝姐儿刚好想要猪肉啊!我送的东西送到她的心坎上了——嗷!谢姐你打我做什么t-t”吕三抱着头,委屈巴巴地缩成一团。
  “你还好意思说!”谢娘子听着都觉得丢脸,抬腿又踹了一脚。她耳朵尖都红透了,赶忙回头解释自己并无这个心思,是真心想送林芝礼物。
  林芝乐得前仰后合,赶忙止住谢姐的‘暴行’。她笑眯眯道:“谢姐姐别生气,刚好我也正为没有食材而发愁呢,这便是互惠互利嘛!”
  “就是就是——哎呦,我错了!”
  “那要我们帮忙的地方,芝姐儿尽管说。”谢娘子制裁完吕三,方才回应道。
  “唔……若是有更多的蔬菜就好了?”林芝想了想,笑道。
  “好!”谢娘子带着几人风风火火出去,据说他们刚刚在路上看见了荠菜,还打算再去村里一趟,瞧瞧那边有甚的蔬菜可以买。
  待到晚间,沈砚、陶应策兄弟看着桌上摆着的三道菜以及米饭,嗅着充斥在鼻尖的香味,齐齐目瞪口呆。
  与此同时,外面已是一片鬼哭狼嚎声:“这才是活着的滋味啊——!”
  “好好吃!”
  “呜呜呜呜,芝姐儿,我们为何这么迟才遇见您!”
  “这帮人在搞什么?这也太肉麻了吧?”陶应衡听着外面的话语,伸手搓了搓胳膊。
  不过好歹有着昨日的教训,他没直接说出什么不是的话语,而是拿起筷子,看向面前三道菜:油渣大白菜、小炒肉片,还有一道芋艿烧鸡。
  油渣与肉片都是用猪肉所做,故而挑剔的陶应衡没有丝毫犹豫,便立刻定下目标。
  他迅速夹起一块鸡肉,直直放入口中,他倒要看看,这三道菜能有……多……好……吃……
  陶应衡思绪渐渐迟缓,眼睛则渐渐睁大。他手上用力,以至于木筷都要承受不住压力,发出轻微的咔咔声。
  等会儿……不对吧!?
  不就是一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鸡肉吗?怎么能,怎么能这么好吃?
  陶应衡脑海里闪过这句话时,他的牙齿已是不自觉地用力咀嚼,感受着馥郁的肉汁在口腔中迸发,满嘴都是鸡肉与芋艿的香气。
  劲道细嫩的鸡肉,绵软细腻的芋艿,一口下去香味瞬间在口腔散开,就连呼吸间也满是香气。
  陶应衡疯狂提醒自己,要保持矜持,要保持表情,切勿让大哥和沈哥看出自己的异样。
  却不曾想,两人早已将他得反应尽数纳入眼中。毕竟陶应策面上表情不变,手上的动作却宛如开了加速器,刷刷刷刷连续夹起数块鸡肉和芋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