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86节
作者: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3      字数:4280
  换上斗篷袄子,登上提前订的驴车,往饮食行会而去。
  待三人抵达饮食行,这里已站着不少人了。夫妇两个扫了一圈,便注意到几个在预热会上碰过面的熟面孔。
  当然,生面孔也不少。
  林森与宋娇娘交换了视线,想来就如女儿说的那样,预热上藏了一手的人,不在少数。
  不多时,便见屋里出来一名青衣汉子。对方神色冷淡,更没与众人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直接公布了初八那日比赛的项目:果子。
  刹那间,台下震惊声此起彼伏。
  那名鱼丸铺铺主涨红了脸:“怎么会是果子?这,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说到后半句话时,他质疑的目光投向不远处的一行人。
  林芝不认识那人,只低声询问身边的参赛者,对方好心说道:“那个是以蒸果子而出名的夏厨,听说他家在岭南当地非常有名,去年年中入汴京后便一举成名,不少名门富户都在他家订购果子呢。”
  言下之意,夏厨在果子这一项上,天生占优势。
  林芝想了想:“不一定。”
  对方疑惑道:“哎?为什么?”
  林芝道:“这比赛又不是初八一日,与其说是正赛不如说是预选赛,加上也不知道评委是何人……”
  “咱们这种不是专做果子出身的厨子,或许达到八分就能让评委眼前一亮,而以果子而闻名的夏厨,恐怕得做到十二分才能教评委满意。”
  这人微微一怔,随即朝着林芝拱拱手,自我介绍道:“我姓魏,目前是好味斋的主厨,敢问你是——”
  “我姓林,是林芝记的主厨。”
  “……”魏厨眼睛微微睁大,像是要将林芝的模样尽数纳入眼中:“原来,原来你就是林娘子。”
  林芝歪了歪头,略有不解。
  魏厨掩住面上的惊讶,笑了笑:“我尝过你家的烧鹅,味道很好。”
  两人正交谈时,那边青衣汉子冷着脸看向鱼丸铺铺主:“不愿参加可以直接离开,没人逼你。”
  铺主脸涨得更红,支吾了两句,终究没敢再吭声。
  第91章
  鱼丸铺铺主那番不体面的质疑,倒让夏厨一行人成了全场焦点。在场不少人虽然心有疑问,觉得赛题对他有利,却顾及青衣汉子的态度,没像鱼丸铺铺主那般当众叫嚷出声,顶多多看了夏厨两眼,便各自垂首凝思起来。
  夏厨一行人亦是如此,起码面上瞧不出半点波澜,仿佛没听见议论,也没在意旁人的目光,只静静站在原地,等着饮食行行会人员后续的安排。
  林芝扫了眼鱼丸铺铺主,见他眼下泛着青黑,身子还微微发颤,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心里不由犯疑。
  身旁的魏厨瞧出她的疑惑,愣了一下才开口:“林娘子这几日未曾去市井逛过?”
  林芝不解,回答道:“这不过年嘛,铺里歇业休息,我就没怎么出门。”
  准确说,她这四天基本是吃了睡、睡了吃,若不是今日要来看赛题,怕是还赖在床上。
  魏厨一阵无语,过年本是汴京城食铺赚钱的好时候,别家顶多缩短些营业时间,没成想林芝记竟直接关了门休息。
  顿了顿,林芝回过味来:“市井?与鱼丸铺铺主有关?”
  魏厨轻笑一声,悄声道:“你晚上可以去市井瞧瞧,据说光州桥夜市便开了近十家鱼丸铺。”
  “他是这么说的。”回家路上,林芝与爹娘说起这件事来。夫妇两人也奇怪鱼丸铺铺主的态度,闻言咋舌:“开了十家鱼丸铺?这也太快了吧!”
  “咱们要不现在去瞧瞧?”林森问道。
  “这……”宋娇娘刚想同意,便担忧地望向林芝:“芝姐儿是不是要回家研比赛用的果子?”
  “没事,去市井转一转,说不定还能得些灵感。”林芝摇摇头,笑着说道。
  见她这般说,林森便吩咐车夫转道,载着一家人到州桥夜市门口。
  三人下了车,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灯笼高悬的店铺,两侧占得满满当当的摊贩,还有空气中飘来的各种香味,林芝一家莫名有种被卷到的感觉。
  他们顺着人潮走在街市上,没几步便发现了市井上的变化。宋娇娘指着远处的铺子:“瞧,那家炙肉铺果然倒了。”
  林芝往那边瞧了一眼,暗暗摇头。
  他们又走了片刻,还没见着魏厨说的鱼丸铺,倒是一家炸鸡铺子率先闯入视线,卖的正是炸鸡柳不说,更离谱的是横幅上还写着‘预热赛同款美食!’。
  林芝:“……”
  林森和宋娇娘:“……”
  三人齐齐瞪圆了眼,看着长长的队伍,差点气笑了。他们先是忙着准备比赛、而后又歇业休息,竟没发现仿版炸鸡柳已跟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
  “难怪……”林森哭笑不得,“前两天我出门买菜的时候总能见到有人到咱们铺子前来张望。”
  原本以为是来吃饭买烧鹅的,没曾想是冲着炸鸡柳来的。
  这么一来,他们倒是错失了一笔赚钱的好机会。眼见宋娇娘脸上添了几分郁色,林芝赶忙开口劝道:“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咱们往后还有的是赚钱的机会。”
  事已至此,林森夫妇也很快打起精神。正当他们好奇这家炸鸡柳味道时,便听到食客的抱怨:“好难吃……”
  “肉干巴巴的。”
  “哪里外脆里嫩了,外面湿漉漉的,里面干巴巴的。”
  “和我预热赛上吃到的完全不一样!”
  “真无语,这分明是诈骗嘛!”
  林森忽然想起他们事前试吃时的话语,与母女二人交换着眼神。
  一家三口的想法一模一样。
  他们偷笑一声,顿时没了试吃的心思。其他不说,只要他们没发现面包糠与馒头糠的区别,嘿嘿,一时半会是做不出原本的味道的。
  三人心情大好,直往前走去。
  很快他们寻到了一家新开的鱼丸摊,不大的摊子热气氤氲,食客们三三两两排着队,端着粗瓷碗吃着鱼丸,时不时响起赞声:“好吃!”
  “不愧是预热赛上的吃食。”
  “这汤底比我吃过的还要好喝。”
  这家的风评可比前面模仿自家的铺子风评好得多!
  林芝若有所思,而后上前买了一碗,价格与预热赛上一样,三颗鱼丸六文钱。
  摊主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见他们一家三口只买一碗,也没嫌弃,麻利地舀了三颗鱼丸,又往碗里加满汤,还递过来三根竹签:“姐儿慢用,好吃下回再来!”
  林芝道了谢,找了个角落的小桌坐下。宋娇娘先端起汤碗,没急着品尝鱼丸,而是抿了一
  口汤:“哎呀?这汤不错啊。”
  虽然还未到达让人回味无穷的程度,但也属于出色了,温润醇厚的鱼汤,尝不出腥味,带着恰到好处的咸度,冬日喝着热乎乎的,很是舒适。
  “这鱼丸……”林森则用竹签戳起一个鱼丸,咬了一口,瞬间睁大了双眼:“与预热时吃到的鱼丸竟是一模一样!?”
  “真的假的?”宋娇娘大吃一惊,赶紧也拿签子插了一颗尝尝。
  林芝戳走最后一颗,细细咀嚼品尝片刻以后她摇了摇头:“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差不离了。预热赛那家用的是鲢鱼,细刺多,偶尔能吃到小刺;这家用的是青鱼,刺大肉厚,口感更弹,鲜味也更足。”
  若说预热赛上的鱼丸是七分,那这家鱼丸铺做的可以打八点五分,也难怪这里的食客挑不出刺,购买者络绎不绝。
  三人吃罢,又往前走去,果然又看到四五家鱼丸摊子、两三家炸鸡摊子、诸如糯米烧麦、藏肉饼之类的吃食也有开设。
  起初宋娇娘还不高兴,看到后头都麻木了,唯独庆幸女儿棋高一着,馒头糠的材料俨然误导了大半的人,暂且无人能攻破炸鸡柳的配方。
  至于其他吃食,味道有些相仿,有些不尽相同,要说最惨烈的当属是鱼丸铺铺主,一连几家鱼丸味道都做得相当不错,各有各的滋味。
  走到州桥夜市的最末端,林森又有了新发现。他停住脚步,示意母女俩往那边看:“芝姐儿你看看那人。”
  林芝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家挂着‘正宗鱼丸’招牌的铺子,铺主正忙着给客人舀汤,不是旁人,正是今日在饮食行闹事的鱼丸铺铺主。
  宋娇娘也认了出来,倒吸一口凉气:“可他家的生意,看着还没前面几个摊子好!”
  “难怪鱼丸铺铺主急成那样。”林森问旁边卖糖葫芦的老汉买了三串糖葫芦,又接着打听了几句,方才晓得这鱼丸铺铺主自打得了邀请便自鸣得意,直接给自家鱼丸涨价。
  紧接着,预热赛上还做出区别对待的事儿来。
  预热赛刚结束的那两天,这家鱼丸铺子的生意还算红火。可打从第三天开始,州桥夜市乃至汴京各处接连开了数家鱼丸摊子,别家味道不差,价格还比他家实在,他家生意别说维持住了,就连最初的老客也被抢了去。
  如今就算把价格降回去,也没几个熟客愿意回头买了。
  “先头队伍能排到这里。”老汉点了点旁边的大树,唏嘘道。
  宋娇娘听得心惊肉跳,隐隐有些后怕。待走远以后,她才悄声道:“明明预热时生意还与咱们不相上下,没曾想眨眼的功夫就成这样了。”
  林森心有戚戚然:“可不是。”
  林芝望着沿途路过的,生意兴隆的鱼丸摊子:“看那日人流量便知道,这场比赛的关注度,比咱们预计的还要惊人。”
  她心里清楚,这种关注度类似于后世所说的‘流量’。
  好处是参赛的铺子和厨子能快速打响名气,生意或许能更上一层楼,甚至能接触到平日里难见的贵人。
  可坏处也明显,一旦行差踏错,这些关注就会变成压垮生意的石头。
  就像鱼丸铺铺主,起初他添加银碗大体只是想讨好比富客,却被百姓们冠上‘嫌贫爱富’的名头,后来又盲目涨价,鱼丸的做法还容易被复制,生意别说借着比赛扶摇直上,反倒直接跌进谷底。
  “难怪他今日在饮食行反应那么大。”顿了顿,林芝开口道:“恐怕是他回过神才发现,预热时大多人根本没拿自家招牌菜参赛,只选了些寻常吃食试水。”
  林森心有余悸,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我们也没把烧鹅搬去预选赛……额?等等?咱们不搬去单纯好像是……因为我们懒?”
  “你这叫什么话!”宋娇娘当即瞪了他一眼,“咱们是芝姐儿说窑炉不好搬,又怕铁桶烤出来的烧鹅变了味,才没带的!”
  林森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叹道:“我知道,可咱们最初连参赛都不想去呢!”
  “那是芝姐儿担心比赛结束生意爆火,铺里人手不够!”宋娇娘又驳了回去。
  回家的路上,夫妇俩还在为这个问题拌嘴,林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掺和这事,只靠在车壁上,暗暗思考起比赛要做的果子来。
  等回到铺里,她便坐在桌前写写画画,删掉几个,又添上几个,不多时纸上便全是涂涂画画的痕迹。
  “芝姐儿,有思路了吗?”宋娇娘看女儿坐着一动不动,端来茶水和果子。
  “唔……有点拿不准。”林芝托着下巴,眉心紧锁:“时下的果子范围太广,包含鲜果、干果、蜜饯、类似糖油饼般的炸物、蒸制或者烤制的各种吃食以及酥糖等物。日常配茶的、走亲访友的,又或是宴席活动所用都有所区别,样式种类差距甚远,不知道比赛想要选用的是哪种?”
  “应该都可以的吧?”宋娇娘喃喃道。
  林芝没作答,而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她觉得饮食行把‘果子’当赛题,应当是有什么考究,不应该那么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