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3      字数:3885
  
  面上恭敬居多,举止间略有些焦急之意。
  “调头去大公主府。”
  听到李暮歌吩咐的车夫应了一声,老老实实调头。
  请人的男子松了口气,他还以为这样当街拦人,会被十四公主迁怒,引来一顿谩骂或殴打,没想到这位十四公主的脾气,倒是如传闻中一般温和。
  大公主府距离宫门没多远,李暮歌没走多久便到了,拦人的男子就骑马跟在后头,见前头马车停下,他立即翻身下马,恭恭敬敬为李暮歌引路。
  要不是车夫带了下马凳,他都要跪地上给李暮歌当凳子用了。
  李暮歌见他这般殷勤,表情有些僵硬,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就没见过如此殷勤备至的人。
  “你只需引路便是,不必做其他。”
  “是,谨遵殿下吩咐。”
  男子弯着腰对李暮歌谄笑两声,乖乖在前引路,不再干多余的事情。
  李暮歌知道古代是个弱肉强食,等级分明的世界,她也直面了森严制度下的身份尊卑,但她依旧没法完全适应,在现代时,她看见人卑躬屈膝地为她服务,都会觉得不自在,更不要说在古代。
  还好大庄不是清朝那种动不动就磕头的地方,不然出门都得做好心理建设。
  在大庄看见个大清的奴才,这可真是够奇怪的。
  李暮歌没忍住,多看了那男子两眼,发现那男子和长宁的男子不太一样,走近就会发现对方虽面若好女,却身形高大威猛,身上估计都是肌肉。
  能如此谄媚,一般非世家出身,能被养得孔武有力,定也不是平民出身,想来是家中从商吧。
  “之前从未在大皇姐府上见你,你是大皇姐寻来的新幕僚?”
  “回殿下话,不是,仆就是个武夫,家里跑镖的,来到长宁后看见了长宁的繁华,不想回家乡了,便在长宁寻个活计,幸得大公主府上管事青睐,便在大公主府上当个跑腿的。”
  刚来大公主府没多久,规矩学得乱七八糟,心眼子也没有长久生活在权谋环境里的人多。
  李暮歌听到跑镖二字,心下一动。
  她很缺情报手段,之前大公主能轻松拿到西北军的消息,她却被困在皇宫那一亩三分地上当睁眼瞎时,她便想创建属于自己的情报传送机构了。
  在古代这个没有高科技的时代,驿站是最稳定的情报来源,连官方的军报都是从驿站传达。
  但驿站想要渗透进人手,实在是困难,没个三年五载的,绝对做不到。
  退而求其次,便是押送物品,天南海北跑镖的镖局了。
  古代大多数地方都没有经历过开发,鲜有人烟,荒郊野岭中容易藏着野兽,更有可能出现落草为寇的劫匪,出门危险系数特别大。
  商贾做生意出远门,有时候都会跟着镖局行走,镖局是真的很让人有安全感,一听就觉得情报不会丢。
  李暮歌有心想弄个镖局,便跟这位曾经的镖师说起话来。
  镖师大多善谈,进了大公主府后,处处都是规矩,人人都让他小心开口,男子都快被憋死了,有个人让他多说两句话,他十分开心,李暮歌问什么他说什么。
  他叫鲁明,家住北地,母亲是北地护山族,年前一场大雪过后,他父亲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老母亲一人,还有年纪尚轻的妹妹了。
  他长得高壮还真不是家境殷实,纯粹靠先天基因好,外加父亲是猎人,能吃足够的肉蛋奶。
  据说北地护山族,男子一般身高六尺,女子最低也五尺有余。
  男的一米九,女的最低一米七,好一个先天战斗民族啊!
  李暮歌问他之后有没有想过,将家中亲眷接到长宁。
  鲁明还在犹豫,他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在长宁城立足。
  李暮歌劝他道:“长宁城足够大,容得下任何心中有她的人,无论是海外胡商,还是北地遗民。”
  前朝最后覆灭时,国都搬到了北地附近,大庄立国之初,四处战乱未平,太|祖便封了齐朝皇室最后一个子嗣为北王,封地正是北地。
  所以大家都爱说,北地百姓是前朝遗民,因此北地的百姓到其他地方,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冷眼。
  李暮歌是告诉鲁明,长宁不会排斥所谓的“北地遗民”,这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任何人,任何种族,都能在这一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鲁明果然动了心,他冲李暮歌行了一礼,感激不已,“多谢十四殿下,有殿下这一句话,仆便安心了,不日便递送信件到北地,请母亲与妹妹前来长宁。”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中厅,李暮歌跟鲁明说,日后若是有什么事,可以来寻她,她很乐意帮忙,乐得鲁明屈膝就想给她磕一个。
  李暮歌忙道不必行此大礼,让鲁明忙去了。
  从屋内出来的蓉娘见此场景,上前道:“奴见过十四殿下,府上这几日人手不足,新人不知礼数,还请殿下莫怪。”
  “没事,本殿下还未见过北地百姓,没忍住多说了两句,不怪他失礼。不知大皇姐为何要此刻邀本殿下前来?”
  “奴不知,还请殿下入内一叙。”
  蓉娘怎会不知道,只是事情不能从她口中说给李暮歌听而已。
  李暮歌也不多问,抬腿入内。
  屋中,是大公主与颜士珍,还有大驸马。
  三人围坐桌旁,听到门口有动静,一齐抬头看去,李暮歌进来就对上了三双美丽的大眼睛。
  李暮歌脚下步伐一顿,这热情她有点儿受不了啊。
  颜士珍率先移开目光,起身给李暮歌行了一礼,大驸马也跟着起身行礼。
  李暮歌冲两人点头回礼,自己则拱手向大公主,“大皇姐,没想到今日姐夫也在。”
  大驸马笑了笑,老老实实当他的花瓶。
  “驸马若是得闲,不如去安排晚膳,今日我留十四妹在家中用膳。”大公主怕李暮歌因为大驸马而拘束,便让大驸马离开。
  大驸马应了声是,便直接告退了。
  等大驸马一走,李暮歌能明显感觉到颜士珍似乎松了口气,看来颜士珍不是很喜欢这位大驸马。
  大公主神情一凛,抬手挥了挥,屋中奴婢们听话得后退离开了,屋内一时落针可闻。
  刚刚点燃的烛火烛光晃动,人的影子在墙上张牙舞爪地挥舞着。
  “十四殿下,请坐。”颜士珍让李暮歌坐到刚刚大驸马的位置上,也就是颜士珍对面,大公主左手第一个位置。
  李暮歌也没谦让,直接坐下,她在这个角度,一下子就看清了大公主身前桌上摊开的东西。
  “竹简?可是皇姐从工部得来的?”
  能让大公主上心的事情,目前只有一件,那就是军械图相关。
  大公主点点头,“看看吧,士珍,你与十四说说。”
  李暮歌没想到大公主会直接对她开放所有线索,看来此次她救大公主一次,又献上了军械图,让大公主已经将她视作自己人了。
  颜士珍应了一声是,接着用她那略有些气弱的声音缓缓道来。
  “今晨,大殿下命臣到工部搜寻更多线索,工部侍郎崔明璋前来,崔明璋其人性情圆润,最擅左右逢源,在此期间,他百般阻隔,即便臣搬出大殿下,他依旧不肯让臣细查,依臣所见,他定是知晓内情之人。”
  颜士珍以“臣”自称,让气氛好似一下子来到了朝堂之上,李暮歌跟着颜士珍的话开始思考,提前感受朝堂上的波诡云谲。
  “此竹简,乃是臣在史馆找到的一份记载,上头所记,有关崔家。”
  崔家是真的名门望族,真真切切的千年世家,而且是一千年来从未衰落过的世家名门。
  与之相比,太子妃所在的杨家,荣阳母家凌家,还有覃家、宁家和颜家,如萤虫之光比之明月,微不足道。
  经过大庄的两代皇帝想尽办法地打压大世家,崔家已有所收敛。
  李暮歌是真不明白,一张军械图是怎么牵扯到崔家的?难不成荣阳和太子就那么有本事,甚至能够说服大世家为他们做事了?
  大公主见李暮歌愁眉紧锁,连忙开口说道:“不必担忧,崔家还是一贯的明哲保身,并未参与此事,想来是那崔明璋自行所为,竹简上所记,是盛天皇帝时期崔家献上《明月山河图》一事。”
  李暮歌不解,给皇帝送画而已,有什么好记在竹简上,甚至可能载入史册的?
  颜士珍贴心解释,“《明月山河图》是齐朝至宝,齐朝数位帝王管崔家讨要,崔家从未松口赠予,但盛天皇帝却得到了此宝,这说明崔家向皇室服软了,如崔家一类世家大族,不会轻易改变家主决定,所以崔明璋无法代表崔家。”
  好消息!崔明璋是自行行动,她们可以随便反击,不用担心惹了崔家这个庞然大物,给自己未来的政治生涯添麻烦。
  坏消息,太子党已经发展到工部了,甚至有了侍郎级别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