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3      字数:3886
  
  颜士玉刚刚在马车上只看了一眼,因为距离比较远,只看出这些农户穿得比较破烂,没看出人的具体模样。
  甚至因为这些人饿得浮肿,远看着好像身上还有些肉似得。
  没想到凑近一看,竟是这副面容!
  李暮歌分不清普通百姓和流民,颜士玉却是知道的,她家在京城附近也有庄子,在老家更是有坞壁,正经百姓什么模样,她最清楚不过。
  士大夫们能称呼大庄为盛世,总归是有些原由,不可能闭着眼瞎吹。
  那群流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最后人群中走出一个穿着稍微体面一些,头发花白,牙都要掉光了的老人家。
  老人家颤颤巍巍上前,行了一礼,说道:“老朽见过大人……”
  “老人家不必多礼,在下没有官身,老人家可称呼在下为颜六娘。”颜士玉面对瞧着年纪比她祖父还大的老人家,不敢怠慢,收敛了怒容。
  老人家有些激动,颤着声音问道:“可是东安颜家的女郎?”
  “是,老人家知道东安颜家?”
  “老朽正是从东安附近逃难而来的难民,我等衣衫褴褛,污了女郎的眼,还望女郎恕罪。”
  “老人家不必如此,流离失所非尔等所愿,如今你们已经有田有户,将来好生种地,在此绵延生息便是。”
  颜士玉没想到眼前人是东安附近的百姓,她心下疑惑,没听说这两年东安附近有大灾,怎么会有难民跑到京城附近的?
  这疑惑她没有直言,而是放在心里,等庄子管事出来解答。
  没成想那老人家说,庄子前些日子易手了,管事一家早就打包行礼离开,只留下偌大的庄子和他们这十几户佃农在此。
  如果有什么想知道的,女郎尽管问他就行。
  颜士玉这下无语了,要不是知道大公主现在很看重十四公主,她都要怀疑大公主是不是有意为难十四公主了。
  这么大一个庄子,就留了不足百的人手,还全都是佃农,要如何上手管理啊?
  颜士玉还待再说什么,李暮歌开口了。
  “你们都先回家去吧,外头太冷,小心冻着,六娘,你派些人过来,统计一下庄子上有多少人,男女老少分别数几,统计好后,翠玉去城中采购一番,布匹粮食按照人口来分,保证每个人都有两身衣服穿,有一月充足的粮食。”
  李暮歌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两日气温确实回暖了,但身披破布,站在风里还是很冷的。
  饥寒交迫,营养不良,李暮歌看不见便算了,看见了总不能视若无睹,其他事情暂停,先让眼前这几十人有衣服御寒,有粮食填肚吧。
  一群眼神麻木的佃农没什么反应,那老人家感激涕零,差点儿给李暮歌跪下磕头谢恩,叫颜士玉将人扶住了,饿了许久,身体虚弱的老人家,根本挣不脱颜士玉的双手。
  “先别忙着谢了,这庄子日后便是本、本小姐的庄子,你们都是本小姐的佃户,要是冻死饿死,谁来给本小姐种地?快些回去吧!”
  说来也奇怪,刚刚李暮歌说要送吃得送穿得,这群佃户没有一点儿反应,现在李暮歌说让他们给她种地,好好干活,他们一个个就像是泥人突然被赋予了神智,竟一个个或鞠躬或跪地的感谢起李暮歌。
  甚至有人口中称赞李暮歌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给他一口吃的,他愿意为“小姐”付出生命。
  颜士玉一个人可扶不过来这么多,李暮歌见状赶紧转身回了马车上,她这个“主子”离开了,其余人都能好好干活了。
  等颜士玉安排完人手回马车上,已经过去小半个时辰了。
  这么长时间,本来李暮歌可以下去转转,看看她未来庄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但是因为外头乱糟糟的,李暮歌还是没下去。
  她想要接着补眠,却怎么也睡不着。
  原本她来到这个庄子上,本来只是想着,有了一块庄子当试验田,或许她可以去找找高产粮种,如果没有粮种,用一些现代农学知识,提高粮食亩产也行。
  古代以农为本,只要能多种一些粮食,无论是名还是权,皆触手可得。
  没错,李暮歌的目的就是如此现实薄凉,她没有想过为民为国,她只想为己。
  但是在看见那些佃户的时候,李暮歌突然觉得很难受。
  那种难受,不亚于她发现自己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那一刻。
  穿越从来不是什么好事,将一个在现代环境里平安长大的孩子,一下子扔到了陌生的古代,一切电子产品都没有了,熟悉的亲朋好友也没了。
  她被迫成为另一个人,顶着另一个人的名字,过另一个人的人生。
  还一次次死去活来,被迫向皇权强权低头。
  真的很难受,说不出的难受。
  她同时也是幸运的,她成为了公主,而没有成为那群佃户里的一员,她是最顶级的阶层,除了没有电子产品外,她的生活质量比现代更高了。
  可她还是怀念现代,怀念那个经过无数人艰苦奋斗,构建出的国度。
  “殿下。”
  颜士玉掀开车帘走了进来,坐下后先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
  她愣是忙活出一头汗。
  李暮歌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见颜士玉有些狼狈,笑道:“六娘在外别总喊我殿下了,喊小姐或是十四娘都行。”
  “小姐,我刚刚问了问庄子的情况,这次可真是被坑了。”
  颜士玉也不客气,不光改了称呼,连自称都改为“我”了,听起来倒是挺亲昵。
  “大姐不会坑我。”
  李暮歌不觉得大公主会故意给她埋坑。
  “机缘巧合罢了,确实算不上故意。”颜士玉当然不敢说大公主故意坑人,况且这事儿确实不是大公主故意的。
  颜士玉是从那位老人家口中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叹这事儿真是够巧。
  大公主的这个庄子,勉强算是从旁人手里买来的,旁人也不是外人,曾是大公主的幕僚。
  前段时间,大公主手底下新添了两个幕僚,那两个幕僚不是京城本地人,所以想着在长宁置办产业,便看上了这个庄子。
  原本庄子上的管事也是那两人安排的,后来东安来了一批难民,难民价格便宜,两个幕僚就以公主府的名义,将这一批难民从其他大家族手里抢过来了。
  谁知前脚他们刚布置好这个庄子,等着春耕后一切走上正轨,后脚他们就被另外一个幕僚给弹劾了。
  这俩人不光打着大公主的名头在外面买庄子抢佃户,还干了别的事,收受贿赂都算基础,欺男霸女的事情干了好几件,两人狼狈为奸,互相勾结,还真骗过了大公主。
  却没想到被另一个幕僚撞破,叫那幕僚告到了大公主面前,庄子和地都被大公主收下了,两个幕僚则被赶出了长宁城。
  “庄子机缘巧合到了小姐手里,这些日子,庄子没人管,那些佃户不敢随意盗用主家财产,才断了顿,要不是挖些野菜草根吃,恐怕都要饿死一批了。”
  李暮歌听完颜士玉的话,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是我慢了一步,叫他们受了好几日苦,不过升米恩斗米仇,不能让他们觉得你我好欺负,一应物资切不可免费提供,先记账,算在租子里,还有,春耕时我自有安排,吩咐下去,他们不能擅自耕种,否则租子会更贵。”
  颜士玉应了声是,李暮歌这种做法是最合适的,经历了几次抛弃,还有成为难民的经历,这些佃户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老实,而且他们饥寒交迫,脑海中只剩下生存的欲望,说道理没用,他们听不进去,只能用威逼利诱的方式,以恐惧驱策他们。
  话说来无情,却是事实,人性复杂多变,穷困中有最纯粹的善良,也有最歹毒的恶念。
  颜士玉歇了一会儿又被人叫走忙活了,她其实也是第一次正式接手这些工作,以前全是看着家里人干,自己在一旁学。
  现在突然上手,她初时生涩,好在很快进入状态。
  看着外头事事皆有安排,所有人都有活儿干,没有乱成一片,李暮歌暗暗点头,颜士玉是个管理内政的人才。
  马车内无人了,李暮歌开始思考庄子在她手上,造成的影响。
  此前她还在想,按照小说里的故事线,现在大公主应该开始搞事了,可一直到陈录死了,她也只看见荣阳在搞事,大公主这边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阶段,完全没有搞事的样子。
  她还一直很疑惑,想着是不是大公主不够信任她,故意瞒着她。
  现在看来,大公主是真没动手,剧情没有按照小说内容发展,是因为有她这个蝴蝶在。
  东安的难民,根本没有到大公主手上!
  李暮歌哭笑不得,她怎么也没想到,剧情在她这儿发生了重大变故,不过仔细想想,剧情又有什么用呢?她还活着,不就注定剧情会大变样嘛!
  所以剧情可以做参考,不能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