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3      字数:3976
  
  和李暮歌所预料的不差分毫,大公主会在得知此事后, 第一时间进宫,并且想办法保住她。
  李暮歌估计此刻大公主要用尽全身力量,才能压住疯狂上翘的嘴角, 不然她能当着所有人的面狂笑出声。
  荣阳一直以来都很嚣张, 但她很有分寸,她从来没有嚣张过头, 每一次都正好卡在那个边缘,大鹏展翅。
  大公主很讨厌太子,更是厌恶荣阳, 可一直以来就是没什么对付荣阳, 行之可效的办法。
  荣阳重视的人不多,凌家、贵妃和魏王。
  李暮歌想,如果她是大公主,没有重开作为后路,她肯定也会选择忍耐荣阳, 不会跟对方产生冲突,因为荣阳的软肋实在是难对付。
  不说在西北的凌家,就光说宫中的贵妃与正儿八经的皇子魏王,这两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现在大公主人在家中坐,福气天上来,好消息直接砸她脸上,她心里恨不得将李暮歌给供起来了,只要李暮歌能想办法将她讨厌的人一一铲除,她能真的将李暮歌当活菩萨看。
  这些想法,李暮歌是不知道的。
  甚至李暮歌到紫微宫的时候,她一个人都没看见,只看见皇帝了。
  皇帝坐于上位,脸色阴沉得可怕,抬头看向李暮歌时,那目光就跟传说中吃小孩的恶鬼一样恐怖。
  李暮歌进去后便直接跪地,像是被吓傻了,“父皇,父皇,五皇兄他、他死了,他被天罚之火活活烧死了啊!”
  她的眼泪唰唰地掉,哭得鼻子眼睛一片红,瞧着特别可怜,真是被吓得够呛。
  皇帝盯了她一阵,发现李暮歌是真的在哭,而且非常伤心,没有半分虚情假意。
  “别哭了,起来吧。”
  皇帝想着底下人送上来的情报,一时之间也不太确定是不是底下人看错了。
  魏王今年十九,马上便要二十了,他是个近乎成年的男子,身材随了皇帝,高大魁梧,手脚有力,这样一个成年男子,他能被一个身量不足的少年人从楼上推下去?
  这就跟之前有人说,不会游泳的十四公主,让会游泳的十一皇子溺毙一样,皇帝压根没法相信一点儿。
  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啊!
  “你为什么会和你五皇兄一同出现在文绮楼?”
  皇帝心里不太相信,嘴上还是要问一问,他还是抱有一定的怀疑。
  李暮歌收回狠掐自己的手指,站直身体,抹去眼泪,哭得有些打嗝,断断续续说道:“文绮楼举办文会,儿正巧在文绮楼吃饭,便想去三楼看看有没有名家大儒来访,没想到上去就碰见了五皇兄,皇兄说,他是来看看五皇嫂侄儿写诗写得如何……”
  短时间里,皇帝也没法查出太详细的事情,李暮歌说的话,和表面上的情报没有两样。
  李暮歌这几日经常在文绮楼吃饭,皇帝想起来,文绮楼正好在国子监附近,李暮歌顺路就能去了。
  所以李暮歌出现在文绮楼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反倒是魏王,他居住的魏王府距离文绮楼可远了,如果不是特意赶往,魏王几乎不可能顺路去文绮楼。
  “坐吧,别站着了。”
  皇帝可算松口让李暮歌坐下,李暮歌委委屈屈地落座,望向皇帝的眼神里满是信赖。
  “父皇,五皇兄说这是天罚之火,他为何会被天罚啊?还有,若是让三皇姐知晓,儿当时就在五皇兄身前,却没能救下皇兄,三皇姐她会不会,会不会恨我啊?”
  李暮歌表演了一个惊慌失措,又继续表演弱小可怜。
  皇帝也在苦恼这件事,荣阳可不是个会忍气吞声的人,她平日里无理都要搅三分,更不要说她弟弟是真死了。
  李暮歌不管动没动手,都会被荣阳视作凶手。
  “唉,为什么魏王会摔下楼去?可是有人推他?”
  皇帝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能找到第三个人,让荣阳不要盯着十四一个人。
  “儿只记得,当时五皇兄好像是喝多了,脚步虚浮,面上满是红晕,他走到窗边开窗吹风,儿并未多想,谁知不足片刻,五皇兄就像是看见了鬼似得,惊恐大喊着,转身就从窗户跳下去了!”
  “十四,在他人跟前,切莫提及鬼祟一事,天下无鬼。”
  “是,儿知晓了。”
  皇帝能从李暮歌的描述里,看见魏王当时惊恐的模样,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亏心事,才会害怕到直接跳下去呢?
  联想到天罚一事,皇帝不禁将工部主事烈火焚身而亡一事,与魏王扯上关系。
  见皇帝陷入沉思,李暮歌知道,这一步她算是走对了棋,皇帝根本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样纵容疼爱荣阳。
  又或者皇帝是比较重视荣阳的,但并不重视魏王,魏王的死活他纵然关心,可他更关心朝政。
  也是,什么东西多了就没什么可稀罕的了,孩子多了同样如此,宫里每隔一两年还会有新生儿降世,现在排序都排到二十开外了。
  李暮歌记得后期还有官员上书,希望公主和皇子分开排序,被大公主给撅回去了。
  因为一旦分开排序,太子就会成为大皇子,嫡长全占了,地位更稳固了。
  “有一件事,儿不知当说不当说,若是儿讲错了,还请父皇恕罪。”李暮歌给了皇帝反应时间。
  皇帝皱了皱眉,直觉李暮歌说的事情应该不是件小事,又有麻烦要来了。
  “尽管讲,朕恕你无罪。”
  “五皇兄在跳下去之前,口无遮拦,说了很多话,其中有一段是说工部侍郎崔明璋,他说,‘崔家子欺人太甚,贪婪无度,今日且让你清楚,不听话的人是什么下场!若还不听话,陈录今日便是尔日后下场’!”
  李暮歌用魏王的语气说完那一段话后,便缩着脖子坐好,像是在等待狂风暴雨的到来。
  皇帝显然被巨大的信息量冲击得有些发晕,半晌才回过神来,刚刚他只是猜测起火一事与魏王有关,现在他彻底明白了。
  明白过后,便是大怒,皇帝怒吼道:“他想造反不成!喊荣阳滚过来!”
  李暮歌抬手捂住上扬的嘴角,她看着皇帝,好像看见了一个庸碌的中年人。
  他多么平常啊,他小心翼翼维持着手中的权柄,不容任何人窥伺,他曾经意气风发,聪慧狡黠,现如今早就被权力侵入骨髓,成了权力的奴隶。
  他自以为掌控天下,却不知,他其实什么都控制不了,甚至连自己的思想,都是那么浅显易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暮歌后知后觉想起了曾经学过的课本内容,当时她只会死记硬背,此刻,她对此有了新的认知。
  感谢现代教育,要不是现代教育,她还想不出天罚这一招,如果没学过现代知识,她哪儿知道煅烧骨头出白磷啊。
  那么一小瓶白磷,可废了李暮歌许多功夫,她只是知道原理,具体过程需要一点点摸索,而且过程还很危险。
  好在大庄此前有一定炼丹基础,用到的一些材料能够在市面上找到,比如浓硫酸也就是绿矾油,需要拿它跟骨灰混合。
  再比如水冷凝管,一开始李暮歌打算用琉璃管代替玻璃管,没想到物资丰盛的长宁城里,胡商带来的琉璃全都是瓶子和杯,她只好用铜管代替。
  其中困难不一一论述,反正很艰难才搞出那么一小瓶。
  李暮歌觉得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文科生巅峰了,再多操作真做不出来。
  荣阳很快就到了紫薇殿,她进来后看见李暮歌,表情很冷淡。
  李暮歌还以为她会看见第二个淑妃,当时淑妃几乎要在十公主和十一皇子的棺材前哭死过去了,谁知荣阳的反应是这样。
  她与魏王一母同胞,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应该很好,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平静?
  李暮歌不明白,于是她仔细观察荣阳,发现荣阳眼角通红,半张脸有些红肿,扑了许多粉才遮住那红印。
  不是荣阳反应过于平淡,是荣阳没法有太大反应,她脸上的粉太厚重了。
  这么多粉还能看清底下的红印,李暮歌猜是有人刚刚打了荣阳,荣阳为了不御前失礼,也是为了不在她这个敌人面前丢脸,才会扑粉掩饰。
  谁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打荣阳?答案不必多说,自然是贵妃。
  魏王的母亲,也是荣阳的母亲。
  接下来的对话,主要围绕皇帝对魏王行为的不满展开。
  荣阳在得知李暮歌先进宫,父皇让自己“滚”过来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妙。
  果然,父皇知道了一部分事情,好在知道得并不全面。
  荣阳路上想过这种情况,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李暮歌也不可能泼太多脏水到魏王身上,果然李暮歌只是点出了崔明璋与魏王关系不一般的事情,还有就是放火烧工部一事,可能与魏王有关。
  “父皇,工部一事大理寺不是已经查出来了吗?太子今晨已经递上了折子,此事已经结案了,又怎么会与五弟有关!至于崔侍郎,他是世家望族出身,这些大世家一向看不起如凌家一般的武夫,五弟与这些世家之流有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况且十四皇妹也说了,当时五弟已经喝醉,醉酒之人说出的浑话,岂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