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而她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皇位,如今还是没有着落。
大公主心情突然变得不太好了。
“那将来,皇妹肯定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帮扶大皇姐,一如今日楼小太医帮楼太医一样。”
李暮歌又开始说好话了,她这话戳在了大公主心头,让大公主瞬时情绪转好。
“如果本殿下的每一个弟弟妹妹,都能如小十四一般乖巧听话,那就好了。”
尤其是太子,太不听话了!
李暮歌这话没法接,毕竟她也不是很符合乖巧听话这四个字。
“今日,淑妃娘娘来寻我了,大皇姐,她认为十皇姐也是被巫蛊之术所害,她想与我联手寻找那个在宫中使用巫蛊之术的人,她还同我说了一件有关西北军的事,我觉得合该注意一些。”
李暮歌想了想,还是打算将有关西北军的一些事情,告诉大公主。
对付太子,大公主才是主力军,如果大公主不出面,光凭现在的她,很难重创太子。
大公主没想到,李暮歌会直接将淑妃找过她的事情对自己和盘托出。
有了李暮歌这个举动,她愈发相信李暮歌是个好妹妹了。
“听她的话,她觉得使用巫蛊之术的另有其人?”大公主其实也是这个想法。
原本她和大驸马都觉得,六公主是那个与巫蛊之术有关的人,没想到六公主也死于巫蛊之术,总不可能六公主要杀自己吧?
或许在这宫里,还藏着其他人。
大公主不得不重视此事,她人虽然不住在宫里,但是她经常来宫里啊,巫蛊之术防不胜防,谁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中招了。
至于西北军的事情,大公主不觉得淑妃能知道有价值的情报,覃家现在俨然一副要放弃淑妃的架势了。
没了覃家相助,别说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淑妃连眼下的皇宫都摸不清楚。
李暮歌将拿来忽悠淑妃的那一套说辞说出来,大公主听完后果然如淑妃一样,先震惊,后恍然。
等大公主消化完那些后,李暮歌接着说:“关键不在于巫蛊,在于西北军,淑妃娘娘知道我与三皇姐有仇,为表明她的诚意,她才将此事告知于我。”
听到这儿,大公主有些好奇了,难不成覃家其实还没有放弃淑妃?
“淑妃娘娘说,西北军养寇自重。”
大公主听到“养寇自重”四个字,那些一直以来缠绕在她身侧的迷雾,此刻终于散开。
为何凌家会和杨家凑在一起,为何西北军会愿意拿走工部有瑕疵的武器,为何西北军因杨家子打了败仗,丝毫没有追责杨家子弟的意思,还将此事瞒报。
“如果西北军养寇自重是真的,那杨家子就是背了个天大的黑锅啊。”李暮歌顿了一下,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这位闯了大祸的杨家人,最后憋出来一句感叹,“他给西北军平了多少账啊!”
好一个平账纨绔!
第41章
打一场败仗的消耗非常大, 大军开拔后,每天都要消耗巨量的粮食和武器。
因为大庄实行军屯制,士兵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在当地种地, 边关种地自然做不到自给自足, 但也能节省一半左右的粮食了。
粮食消耗都有数,但武器消耗是个伪命题,一场战斗下来, 死在战场上的人不知有多少,更不要说丢失损坏的武器数量了。
往往人头和武器都是在战斗结束后, 再由功曹领着兵上战场去统计,顺便可以给敌人补刀。
如果是打了一场大败仗,那很可能功曹都死在战场上了, 届时人手不足,直接全部勾掉。
也就是武器和人一起没了。
“听说凌家有个小将军重伤了,差点儿就折在战场上啊。”
大公主总觉得不应该, 凌家不是那么精于算计的家族, 如果凌家真的精于算计,对大庄一点儿忠心都没有, 他们不会在西北那么多年。
西北又不是好地方,天天风吹日晒吃沙子,每天枕戈待旦, 一年到头连个好觉都睡不了。
要说凌家人是舍不得兵权, 那更是胡说,兵权只有在想要造反的时候,才会让人舍不得给出去。
要是没打算造反,谁拿兵权,谁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自盛天皇帝时期起, 凌家就一直时代戍守边关,多年来从未让敌人闯入关内,凌家人忠君爱国,不会养贼。”
大公主越说越觉得养寇自重这四个字,和凌家没什么关系。
李暮歌看过原著,她其实也不太相信西北军会养寇自重。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西北军只是他人敛财的工具?
李暮歌这么猜想,自然就这么说出来了,“或许西北军也不知道此事?”
“凌家在西北多年,怎么可能这点儿事情都不知道,若他们被人蒙骗至此,早就回京了。”
大公主不愿意相信凌家有异心,同时也不相信凌家人是傻子。
李暮歌借此想起了宁家,宁家有一部分人知道六公主会巫蛊之术,有一部分人则什么都不知道。
“杨家那个纨绔,在长宁的时候就没什么好名声,成日里无所事事,可谓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人,把他放在战场上是一定会出事的,而杨家却直接将人送去了。”李暮歌一边说一边分析,“所以有没有可能,杨家一开始就打着要平账的心思,在此战之中受伤的凌家人,其实根本不清楚这些。”
换一个角度看,或许他们如宁泽世一样,会被一部分夹杂真相的谎言蒙骗。
宁泽世不知到八岁的六公主用蛊术害人,他只知道才人被六公主吓到,一尸两命。
凌家或许也不知道杨家是来平账的,甚至可能有一部分凌家人连有个账本的事情都不清楚。
他们只是单纯的以为,是太子妃托付荣阳,荣阳不得已才让杨家子在西北军中随军出征一次,以换取功名。
“有些道理,可这样一来,荣阳不就成傻子了吗?”
大公主被李暮歌的话说服了,她下意识吐槽了一句荣阳,说完后诡异沉默了一下。
想了想平日里荣阳的表现,大公主又说:“荣阳有时候确实不太聪明。”
跟荣阳对着干的时间久了,荣阳是个什么性子,大公主太清楚了,有时候荣阳很容易被亲人糊弄。
魏王一直不得荣阳喜欢,但以前荣阳若是生气了,魏王劝一劝,她还是会听。
“说是说得通了,但没有证据,一切都只是空谈,听闻七皇兄曾去西北探查,不知他到底探查到了什么,直接问他会说吗?”
李暮歌对七皇子有一点儿滤镜,来源于小说,小说之中,七皇子是八皇子的得力助手,妥妥的贤王。
李暮歌目前为止接触到的每一个皇子公主,都不是特别正常,其中最正常的就是大公主了。
这得益于大公主年幼时,有一个相对还算完整的家庭。
七皇子同样是在那种扭曲环境里生长出来的树,他怎么可能笔直向天生长。
所以大公主直接摇了头,“老七是个噘嘴葫芦,以后你跟他接触多了就知道了,他那个人,没什么主见,向来是父皇母妃说什么,他听什么。”
七皇子和八皇子年纪相仿,从小就一起在太学读书,两人算是兴趣相投,所以一直以来,走得比较亲近。
现在太子党和大公主党像是笼罩在所有皇嗣头顶的半边天,所有人的注意都放在这半边天上,压根没人注意到七皇子和八皇子这个小党派。
当然谁也不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赢了的竟然会是八皇子。
“那岂不是很难打听到他在西北查到什么了,要不,大皇姐派人再去西北查一查?”
李暮歌表现出自己手下无人可用的窘迫,完全不管文绮楼那些恨不得给她一天办好八百件事,好得到她青睐的,来自于天南海北的寒门学子。
大公主一点儿没觉得有问题,李暮歌在她印象中,一直是个可怜兮兮的小公主,连宁家那点儿人手,都被六公主给抢走了,手下只有颜士玉一个能用的人。
“别太抱希望,荣阳一直盯着我,我的人估计才刚动身,她便已经在西北立起铜墙铁壁了。”大公主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后继续说:“不过,从老七这儿得不到消息,不代表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消息。”
老七不爱说,不是有爱说的吗?
李暮歌本想给自己也倒一杯茶,闻言停了动作,大公主不会是说,从皇帝那边直接拿情报吧?
皇帝还不如七皇子能藏情报,这是不是有点儿地狱笑话。
“大皇姐能拿到消息最好,不能的话,咱们可就要盯紧杨家了。”
“嗯,对了,前段时间皇后说要为杨家三小姐指婚,私底下选定的人选正是老七,你听说这事儿了吗?”
“杨家三小姐?”
李暮歌想了下,小说里最后的七皇妃,好像不是杨家的小姐。
是谁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