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4      字数:3892
  
  “颜家是千年世家,千百年来,颜家一直在经营东安,士玉现在在户部当值,应该能看见东安每年上缴的粮税,如何?是不是连颜家半年的租子都不到啊?”
  李暮歌笑着说出这段话,颜士玉额头又出了一层汗,不过这一次不是急的,是怕的。
  颜士玉起身一拜,直接认罪:“还请殿下息怒!”
  李暮歌哼笑一声,面上依旧笑意盈盈,看不出她到底是在生气,还是在高兴。
  “本殿下不是太子,更不是父皇,有什么好气的?”
  李暮歌提起茶壶,又倒了一杯清茶,茶香四溢。
  “东安最擅种茶,每年都会进献当季最好的茶叶入宫,东安茶天下一绝,可听东安来的百姓说,每年最好的茶叶,都送到了颜家,无论是本殿下还是父皇,其实都没有喝到名冠天下的极品东安茶。”
  颜士玉还真知道这事儿,她说道:“殿下容禀,每年送入宫的贡品,都要求品质与前年一致,但茶叶天生地养,一年风调雨顺,或许能产出最好的茶叶,一年老天不作美,或许就只能种出口感一般的茶来,所以……”
  “所以便用品质差一些,但年年都能稳定产出的茶叶当作贡品。贡品如此,当官也是如此。”李暮歌又倒了一杯茶推到颜士玉身前,示意她坐下品茶,“别这么紧张,你我私交甚好,颜家又得大皇姐相护,我与大皇姐同气连枝,不会对颜家这个自己人下手。”
  颜士玉听了这话,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同时心道,十四殿下说得好听,颜家若真挡了殿下的路,恐怕殿下立马就会抽刀相向。
  一想到这位十四公主铲除异己,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动手杀害两位兄长的手段,颜士玉就有些害怕。
  颜士玉一直觉得十四公主是真的会杀人,会杀了她。
  她之所以在目睹李暮歌杀十一皇子后,立马将颜覃两家的恩怨坦白,还直接向李暮歌效忠,为得就是保命。
  李暮歌没有继续说话,她静静看着颜士玉,颜士玉端起茶杯时才缓过神来,脸上挤出一抹笑,连声道:“殿下说得是,说得是,颜家与殿下是一家人,玉对殿下更是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李暮歌对颜士玉的忠心不置可否,她自然开口,没有搭理颜士玉的话,而是继续自己刚刚的话题。
  “说到当官,官员在地方任职,每年向朝廷述职,述职内容也被要求要比前一年更好,官员的政绩需得一年比一年突出,才能在轮换之时,换到一个更好的县城,以此一步步向上走,若是有大功,便能一步登天,直入中枢。”
  “殿下所言极是,地方上为官的官员们,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入朝堂,在陛下近前,为陛下效力。”
  地方上做得再好,那也得熬,熬资历熬人脉,想要加官进爵,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而身在国都的官员们,想要立功可太容易了。
  立功是什么?是皇帝能看见的功劳,远在千里之外的丰收不可能让皇帝看见,而近在眼前的收成,哪怕只是亩产两百石,那也是直接进了皇帝的口袋,皇帝看了高兴啊。
  皇帝高兴,升官的机会不就来了。
  “所以地方官员与颜家选贡品一样,他们不求自己做得有多好,他们只求,每年都能稳定。可是,原地踏步究竟是稳定,还是在走下坡路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被满足。
  日子总得一天过得比一天好才能有盼头,若日日都身处泥沼,睁开眼就能看见明天的惨淡,活着有什么劲?奋斗有什么劲?
  社会保持活力,国家才能向上,不然此后每一天,都是在走下坡路。
  颜士玉不说话了,她不明白李暮歌在说什么,她只知道,自己的人生在走上坡路,她的未来绝对不会越来越差。
  可若是时代发生骤变,国家倾塌,个人的命运只会被裹挟着一起向深渊滑去。
  李暮歌对上颜士玉的眼睛,看见了深处的迷茫。
  站在这个时间维度上的人,很少会看见下一个时间维度发生的事。
  李暮歌上学的时候通读历史,史书呈现给她无数时间轴,她看见了那些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她看见了改革图新,看见了奋发图强,也看见了一朝国破人亡,意欲补天,却回天无力。
  “唉,总之,你回去好好劝劝你祖父和姐姐,让他们别拦着科举改制,叫颜家的门生故旧都老实点儿,我已决意要改革科举,断不会叫人轻易截断此事。”
  李暮歌叹口气,不打算跟颜士玉继续谈心了。
  颜士玉实在是太年轻,她对国家和未来没有多么深刻的认知,现在跟她说这些,为时尚早。
  好在颜士玉非常知趣,她不会像个守财奴一般守着世家的权力财富,不肯交出来一点儿,非得跟时代洪流对着干。
  “殿下放心,回去后,臣一定会好生劝告他们。”
  颜士玉觉得自己劝不动,但劝不动也得劝,她必须亮明自己的态度!
  “你可以等两天再去劝。”
  李暮歌也知道,光凭颜士玉三言两语,根本不可能说动颜家人,但只要那件事办成了,颜家人会明白,究竟该怎么做。
  颜士玉不明所以,李暮歌没有给她细细思量的时间,饭菜已经端上桌,该吃饭了。
  吃完饭,李暮歌继续去国子监,颜士玉则去了户部,一切看上去都很平静,没有丝毫异常。
  直到三日后,吴王当街遇刺,遭人连捅十八刀,刀刀毙命的消息传开,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朝堂,再一次翻了天。
  这一次翻天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动静浩大,因为这一次,是一个寒门屡试不第的人,因心中怨恨而出的报复之举。
  之所以会选中吴王刺杀,纯粹是因为,吴王和杨家人最近走得近,被抓住的刺客直言,他是要杀杨家人,并不是要杀吴王。
  再细查,刺客姓常名怀忠,曾经参加今年开春的会试,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考上,是因为太子门生贿赂考官,抢占了他的功名。
  那太子门生本是杨家幕僚,后来被推荐位太子门生,虽不姓杨,但与杨家有亲,总的来说,那门生的青云路完全是依附于杨家,所以常怀忠恨上了杨家人。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说,吴王之所以会被当街砍杀,纯粹是一个误会?”
  皇帝坐在皇位上,看着底下的长宁县县令,以及大理寺卿。
  大理寺少卿邹祁汗都流到眼睛里了,也不敢抬手擦一下。
  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恶劣了,堂堂亲王,竟被人当街砍杀,而且还是被一个寒门子弟。
  “陛下,常怀忠在狱中供认不讳,他听闻自己杀得是王爷,而非杨家人,后悔不已,不像是假的。”
  长宁县县令只觉得头顶帽子有些戴不住了,怎么拿常怀忠就要在自己地界杀人呢?
  哦对,是因为杨家住在长宁县地界上。
  长宁是天底下最为繁盛之地,他当初坐上长宁县县令的位置,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平步青云近在眼前,现在看来,这个位置不光没有好处,还处处是坑。
  长宁到处都是贵人,平日里偷鸡摸狗的事儿,放在底下县城,那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放在长宁,牵扯可就多了。
  凶杀案亦是如此,在底下县城里能死什么大人物啊!在长宁可不一样,亲王都能当街被砍死!
  “吴王的护卫呢!杨家的护卫呢!全都是死人不成!”
  皇帝一拍桌子,气得手都在颤,死了一个儿子,固然让他心疼,更让他难受的是,他刚带这个儿子去青龙山祈福回来,结果儿子就死了,还是以这么惨烈的方式死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祈福一点儿用都没有,他这个天子的威严严重受损了!
  听着皇帝咆哮的声音,站在门口的李暮歌与大公主对视一眼。
  大公主眼底全是惊疑,显然也没想过会发生这种事,李暮歌眼中则是一层浅淡的悲痛,情绪非常浮于表面。
  好在没人会特意去注意此刻李暮歌的情绪,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帝身上。
  李暮歌开始细想,此事会不会查到她头上。
  她这几天已经安排好了,在表面上,常盈栀和常怀忠已经毫无关系。
  常家其他人大多奔向四方,隐姓埋名,还有一些人打算跟常怀忠一起死,那些人都是常家忠仆,用他们来顶替常家原本的人口。
  李暮歌在看见常家有那么多愿意为主子去死的奴仆后,心里很是惊讶,随后就是深深地忌惮。
  一个常家尚且有这么多悍不畏死的奴仆,那些大世家里头,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人联合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硬拼起来,他们会比普通士兵还要强。
  常家的奴仆没有受到过训练,那些大世家的奴仆,可是经过正规的军队训练的,在世家的坞壁之中,他们就像是守卫另一个国度的兵。
  李暮歌在心底暗暗记下了此事,将其压后,等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