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4      字数:3890
  
  长安公主在朝堂上表现同样亮眼,朝会上,立于群臣面前不卑不亢,提出的科举改制一事,利国利民,可见她心怀万民,并非自私自利之辈。
  太子也好,大公主也好,都是眼中只有皇位的皇嗣,有朝一日,太子登基或大公主上位,大庄不一定能变好。
  身为皇帝,眼中没有国家,没有百姓,那便是下一个当今陛下!
  在覃韵诗看来,当今陛下简直是庸碌无为之君的代表,前半生他兢兢业业,为了得到皇位,稳固皇位,做了许多明君才做的事情,骗了许多人。
  现在他老了,意识到自己皇位稳固,就开始回归本性。
  庸碌无为比昏庸无道强一点,是覃韵诗对皇帝最高评价。
  李暮歌也很满意覃韵诗,她非常高兴自己手底下又有了一位高级人才,只是现在还不能完全信任,得再接触看看。
  覃韵诗离开前特意跟李暮歌说了一句。
  “殿下,覃家的请帖还送到了姜家,姜老将军届时应当会来贺喜,听说他此次来长宁,带回自己两位孙儿,有意为两位孙儿在长宁寻两桩好婚事。”
  李暮歌明白了,这是在提醒她,如果想要争,最好是能抢一抢兵权。
  此刻李暮歌才有了自己马上要进入夺嫡战场的实感,兵权将是她的入场券。
  太子有凌家,大公主身后看似没有兵权支撑,实际上先帝在位时,为大公主留下了不少军中人脉,有好几位老将军都暗自支持大公主。
  干净的无主势力里,姜家是最强大的一支。
  看中姜家的人不止李暮歌,太子想要,大公主也想要,甚至还有其他人,同样动心。
  即将入长宁的姜家,就像是一块行走在路上的大肥肉,谁都眼馋,谁都想扑上去咬一口。
  可惜肥肉外头有一层铁皮,不想将牙咬碎,就得用怀柔的手段,让肥肉自己脱下铁皮,跳到嘴里。
  姜家的那两个小辈,将会是关键。
  李暮歌回忆了一下,书里好像没有仔细写姜家另一个小辈的事情,只说小女儿成了太子良娣。
  所以李暮歌回忆一下,连另一个小辈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这么没有存在感,李暮歌倒是有些好奇了。
  一晃时间到了七月中旬,天气还很炎热。
  李暮歌早上睁开眼,就听见了隔壁乱糟糟的声音,她派人过去问问,很快就有个宫人哭哭啼啼地过来了。
  那宫人进来便跪地,委屈又害怕地说道:“启禀殿下,娘娘一早看见殿内摆了供案便红了眼,哭了一阵后将糖饼果子等全都砸了,供案也被掀翻了,连、连六公主的灵位都砸了,殿下,奴等不知如何是好,还请殿下吩咐。”
  原来是良嫔又发疯了,这次发疯力度很强,把六公主的牌位都给砸地上了。
  李暮歌先是疑惑地念叨了一次牌位,才恍然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中元节啊,六皇姐夭折,连皇陵都没进去,哪儿能连一口吃得都不准备,收拾收拾重新摆上吧。”
  “可是、可是娘娘她……”
  宫人怕极了,六公主死状凄惨,砸了她的牌位再摆上,她真怕六公主晚上回来啊!
  “不必害怕,既然母妃不忍看,那便摆到春和宫来吧,反正六姐就是在春和宫出殡,回了我这儿,算是回老家了。”
  李暮歌说的话有些奇怪,好在宫人怕得不行,根本没有去深想奇怪之处。
  只有李暮歌,想起了现代的笑话,兀自发笑。
  经典惊悚小笑话,晚上跟着人,跟到坟头上,人说你跟着我干嘛,我到家了。
  李暮歌是真一点儿都不害怕,她甚至还想给自己立个供桌,死了那么多回,她还一次供奉都没吃上过呢。
  可惜她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没听说过活人给自己立供桌的。
  中元节这一天还挺忙,李暮歌上午要祭祀亡者,下午去道观或佛庙里捐钱,让道士僧侣诵经超度亡魂。
  等到晚一点,还得去河边放河灯,这一步完成,就能回家了,晚上尽量不要出门。
  李暮歌离宫前,六公主的供桌已经又摆上了,这次摆在春和宫里,李暮歌看了一眼,贡品就是些寻常的东西,没什么特别的,她平日里想吃多少吃多少。
  心里舒服了,李暮歌出宫寻人游玩去了。
  今日约了颜士玉,穆盈栀要在家里供奉她兄长,没打算出门。
  颜士玉终于得偿所愿,在另一家酒楼约见李暮歌,远离了文绮楼,今日还看不见穆盈栀,可把她高兴坏了。
  在二楼窗户看见李暮歌的马车后,她直接从酒楼里走出来,到门口迎接李暮歌。
  “十四娘子可算来了,这家酒楼的素食可好吃了,快来随我上楼品鉴!”
  酒楼在万佛寺附近,李暮歌看见几个去万佛寺上香后归来的人在酒楼大堂内吃饭,放着香的篮子就在手边搁着。
  “菩提居,这香积厨的名字倒是挺好听。”
  佛寺附近专门提供素食的场所就被称作香积厨,李暮歌知道这事儿,但她还没见过做成酒楼规模的香积厨。
  李暮歌步入酒楼内,看见柜台后的伙计正在盛酒,哑然失笑。
  香积厨卖酒,多少有点儿奇怪了。
  第48章
  “毕竟是酒楼, 不管怎么说,还是得做正事,酒是少不了的。”
  颜士玉注意到李暮歌在看酒, 立马解释道。
  “嗯, 一点儿不意外,上楼去吧。”
  李暮歌其实接受良好,就是没见过, 所以想要多看两眼而已。
  两人从楼梯上去,走过楼梯的时候, 能听见底下人在谈论着此次的盂兰盆法会。
  每年中元节的时候,佛庙都会举办这种声势浩大的法会,是入乡随俗, 又是一种节日的庆典,李暮歌之前没有参与过,觉得挺稀奇的。
  “他们称呼咱们的中元节为盂兰盆节, 听说是音译而来, 本意为解倒悬,是极苦的含义。”
  走入包厢, 坐到了位置上,颜士玉开始给李暮歌解释盂兰盆节的由来,同时也是没话找话说。
  李暮歌到还真不知道, 盂兰盆的本意是解倒悬, 估计外面大多数百姓也不知道盂兰盆的意思。
  不过知道也没什么用,节日照样过,而且大部分人还是称呼今日为中元节。
  盂兰盆节估计只有佛教徒,以及在佛寺前会被提起。
  听着颜士玉的声音,李暮歌的思绪逐渐离家出走。
  最近她在复盘, 复盘她之前复仇的步骤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她打算之后改进一番。
  现在她要开始对付荣阳了,荣阳可不是之前她对付的那些小卡拉米,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以免阴沟翻船。
  颜士玉不知道坐在对面的李暮歌脑子里装得全是与中元节无关,但又都很阴间的事情。
  她继续说盂兰盆节。
  “解倒悬其实与传说中的人死后堕入六道有一定关系,盂兰盆,拿这盆盛满美味珍馐,奉于先人,不让他们受饿鬼道之苦。他们一向推崇解救世人,倒是没有脱离初衷。”
  李暮歌回过神的时候,正好听见了颜士玉的最后一段话。
  佛怜世人,拯救世人。
  她从窗户向下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大部分是去往佛寺的,他们手上都拎着篮子,篮子里有烧香拜佛的一应物件,还有不少给自家先人的供奉。
  “这些年来,民间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了。”李暮歌没什么情绪地说道,像是在阐述事实,又像是在忌惮什么。
  颜士玉没琢磨出李暮歌此刻的情绪,斟酌片刻,小心开口,“先帝崇尚佛法,没法子啊,前朝因那些老道直接灭了国,确实得小心些那些老道士。”
  颜士玉的话和之前覃韵诗曾经说的话,此刻完成了重叠。
  李暮歌觉得,真正害怕道教的人不是皇帝,而是世家大族们。
  “我记得有个前朝的皇帝,要死要活的想出家,被朝臣们劝回来三次。”
  历史有时候惊人的相似,在李暮歌所在国家的古代,有个皇帝干了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三次出家当和尚。
  “前朝信的人比较少,鬼神之说,虚无缥缈。”
  颜士玉对这些宗教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实在躲不开,那她选择佛。
  李暮歌能理解颜士玉对道的排斥。
  这些年来出名的道士,要不用长生之术要皇帝的命,要不就直接造反要皇帝的命。
  总而言之,道士从很早就开始搞革命了,是坚定的反封建斗士,喜欢顺民的统治阶级不喜欢道士可太正常了。
  “许多不打算出家的世家贵女都会选择挂名在道观之中,成为坤道,变为方外之人。”颜士玉说这话的时候,想起了穆盈栀,她好像就是个方外道士,“道观其实也挺好。”
  不然想不成亲,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李暮歌听出颜士玉话语里藏着的苦闷了,她有些稀奇地抬了抬眉,“怎么?有人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