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暮歌幻视了一下现代人发评论时,后头加括号,给自己叠甲的行为。
上网发评论跟宫里说话一样,都得小心不怀好意的人,也是辛苦。
李暮歌思绪走偏一瞬,然后又转了回来,她说道:“不必担心,不是宫里的事情,是宫外的事。今日朝会出了些事情,当然,那些事与楼小太医无关,主要是本殿下在朝会上,看见了许久不曾见面的四皇姐,回来的路上,更是与四皇姐结伴,去了一趟容嫔娘娘那儿。”
楼心澄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己耳朵堵起来,皇嗣的踪迹以及朝会上出事了的消息,这些是她一个小太医应该知道的吗!
算了,听都听了。
楼心澄摆烂,认为不管李暮歌说什么,她都不会再有一丝情绪波动。
没想到李暮歌下一句就让她破了功。
“本殿下想要知道,四皇姐究竟是什么病,之前甚至连出门都做不到。哦对了,今日三皇姐也上朝了,想来贵妃娘娘的病好了,贵妃娘娘又是得了什么病呢?楼小太医就在太医院,肯定知道内情,还请楼小太医告知,本殿下必有重谢。”
“这、这……卑职不能随意透露宫中妃嫔的病症……”
楼心澄吞吞吐吐地说着拒绝的话,脑子疯狂转弯,想要找出一个理由,应付李暮歌。
“随便说说吧,太医们说的话许多时候太过深奥,你简单说两句,说几个字也行啊。”
李暮歌态度温和,看不出丝毫强势,可楼心澄却被逼得满头大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随便说几个字还能说什么?不就只剩下说病人得了什么病了吗?
“四殿下先天体弱,之前偶感风寒,在床上躺了半月有余。”楼心澄选择先说四公主的病,这病众人皆知,没什么好隐瞒。“贵妃娘娘,娘娘她好似是因魏王去世,过度悲伤,这才缠绵病榻……”
“魏王刚刚去世时,娘娘难道不伤心吗?怎么魏王去世一月有余,贵妃娘娘突然伤心到下不来床了呢?”
李暮歌相信楼心澄说四公主的话,却不相信她说贵妃的话。
贵妃肯定不是伤心过度。
这些日子,荣阳没有露面,贵妃也没露过面,太可疑了,更为关键是,魏王世子一直在宸极宫。
李暮歌想要斩草除根,可私底下无论派谁去查,都查不到魏王世子的下落。
大人能因为病重不出门,没有动静,谁都看不见人,这很正常,小孩子也能找不到?
那孩子是不哭不闹,还是一点儿病都不生啊。
说个笑话,一个从小身体就不好的孩子,亲爹死了之后,突然身体康健如牛了,还变得特别懂事,再也不哭闹了,安静的像个死人。
楼心澄在李暮歌的逼问下,特别为难地开口了。
“殿下,并非卑职有意隐瞒殿下,是宸极宫向来有专属的太医,贵妃娘娘的脉案全都由那位太医整理入册,旁人不能随意查看,卑职实在不知啊。”
第52章
身处后宫, 身居高位的妃嫔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太医,还藏着脉案不叫任何人看见。
这其实都很正常。
后宫危机重重,谁也不知道在这种封闭的环境里, 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满心恶意, 想将人置于死地的家伙,以上行为本质上都是自保。
不光贵妃这么做,皇后、太子、大公主和皇帝, 应该都会这么做。
李暮歌见楼心澄是真的说不出其他了,便笑了笑, 示意她不用紧张。
“不过是随口一说,没什么好紧张的,你不告诉我, 其实也没什么。”李暮歌说完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温和,“楼小太医, 你是个好大夫, 很有医德。”
她确定楼心澄是个好人,是这个后宫里, 少见的好人。
本来被吓得大汗淋漓的楼心澄闻言愣了楞,徒劳张开嘴又合上,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能感受到此刻李暮歌内心的感激, 就像是, 病人家属对医生的感激。
可是说实话,治疗良嫔那么长时间,楼心澄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看明白十四公主与良嫔之间的母女关系,并不是很好。
有时候楼心澄还能听见良嫔呢喃自语的可怕话语,在那些呢喃里, 良嫔要求十四公主为六公主报仇,认为十四公主是个杀人如麻的冷漠之人。
没有一句话,是母亲对女儿的期许,甚至良嫔还说过,她的女儿都死了。
那些话,楼心澄从未对外人说过,如果十四公主听见那些话,她该有多伤心?
这个宫里,已经有太多伤心人了,能少一个是一个吧。
李暮歌对上楼心澄略带迷茫的眼睛,笑了笑,没有再说其他,让楼心澄去给付太医打下手了。
李暮歌有许多次机会,可以用各种手段拉拢楼心澄,在后宫拥有一个身份是自己人的太医,是一件好处颇多的事情。
但是一直到现在,李暮歌都没有选择拉拢楼心澄过。
因为楼心澄是个很纯粹的医者,她平生最大的心愿,大概就是能够精进自己的医术,编撰一本属于自己的医书,造福万民。
这种人,不应该将她拉入权力的漩涡之中,她不适合。
李暮歌看着楼心澄离开的背影,在内心嗤笑一声,嘲讽自己竟然还有善心。
她甚至还能将那一份善心用到和自己关系并不亲近的太医身上,李暮歌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圣人。
想到这儿,李暮歌打了个冷战。
算了算了,圣人还是留给别人去当吧,她就是个被命运玩弄的小丑,死去活来那么多次,还没将要杀她的人全都杀了。
荣阳和贵妃,这俩人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
还有大公主,她今日明目张胆算计自己,是打定主意与自己撕破脸了?亦或者只是一次不轻不重的试探,想要试试看,她这个之前的盟友,究竟有几分本事?
李暮歌脑海里迅速充斥了一堆阴谋诡计,将她之前那点儿令自己恼羞的善良给驱散开来。
倒是楼心澄,到太医院给付太医打下手的时候,颇有些心不在焉。
她看不懂十四公主,也看不懂朝廷之中错综复杂的局势。
“师侄,多了点儿。”
付太医突然开口,让楼心澄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过来,她低头一看,原来是她抓药的时候,不禁多抓了一点儿。
“抱歉,这些日子给良嫔娘娘抓药,习惯了这个剂量。”楼心澄立马道歉,将药材拿出去一部分。
付太医叹口气,“最近你确实不容易,良嫔娘娘的病太棘手了,或许你之前用得药方药效最好,或许我的药方会更见效,结果如何,尚未知晓。”
“先试试看吧,若是良嫔娘娘能够清醒的时间多一些,长安公主也能轻松一些,她今年还很小呢。”
长安公主还未到十六岁,确实年纪很小。
付太医这个时候才突然意识到,那个已经在朝廷上行走,一身气势压人,行事谨慎,举止得体的公主,其实年纪很小,才刚及笄没多久。
跟他小女儿年纪差不多大,而他小女儿,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今天吃什么,那些朝堂上的大事,她没有兴趣,也没人会告诉她。
这就是皇家公主和普通人家孩子的差距吗?
付太医微微摇头,他能保护自己在宫里安安稳稳活下去就很不错了,他的女儿,以后能平平安安长大,幸福快乐度过一生,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对于他们这些命如蝼蚁的人来说,公主皇子都是身在天边的人物,他们有时能掌控那些人的生命,有时,又被那些人左右着一条命。
李暮歌这边的人为良嫔时不时的疯癫而忙里,大公主府和太子东宫则为了今天的早朝而气氛紧张。
幕僚齐聚一堂,各持己见,你来我往的进行交锋,想要探讨出一个能够两全其美的法子。
既能打击对手,又能保全己方。
但是说来说去,怎么也讨论不出一个好办法。
只要双方开战,那就根本停不下来,也不可能出现一个万全之策,他们像是坐在棋盘两端的棋手,唯一能做得就是不停往棋盘上摆棋,然后想方设法吃掉对方的棋,想要没有损失,那是不可能的。
这一讨论,天都黑了,也没讨论出个法子。
东宫如此,大公主府亦是如此。
到了晚上,众人散去,大公主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抬头问屋中留下来整理文书的颜士珍,“士珍,你觉得眼下的局面,究竟怎么做才能够破局呢?”
按照她们原本的安排,此刻头疼欲裂的人应该是太子,可是谁知道最后连她们的人也被卷了进去。
李暮歌那一段话,将凌家给摘出去大半,导致荣阳保存了不少实力,现在凌家开始反击,大公主的人手有了损失。
下午已经有几个工部倒戈向大公主的官员被抓走了,他们如果出了事,以后谁还敢倒戈向大公主?
大公主护不住人,以后手底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公主来说,当务之急都不是扳倒太子了,而是变成了保住那些“弃暗投明”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