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公主最后一点儿善心,用在了此时。
那些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不定,他们如果真的是那种宁死不屈的人,刚刚就跟着一起撞墙了。
现在留下来的大臣就没有一个是真心想死的。
他们在疯狂地头脑风暴,外面的郭勇带着一批人犹犹豫豫。
他看了眼守卫森严的紫薇宫,心中焦急,长安公主说,皇帝和太子肯定有后手,可现在都闹成这样了,后手在哪儿啊?
而且为什么长安公主非要他将宫门都关上?宫门一关,外面的援军可就打不进来了,对大公主来说,对付太子和皇帝,不就如瓮中捉鳖一般简单了。
郭勇还在思考,突闻后宫方向喊杀声震天。
火光四起,所在是东宫和皇后的凤仪宫方向。
对啊,东宫和凤仪宫里肯定还有护卫,禁军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公主的人。
宫门关上,被阻挠在外的不光是皇帝的援军,还有大公主府的援军,相比之下,大公主的劣势更大,大公主府就在宫门之外,这皇宫之中的人,大多数是皇帝、皇后和太子的人。
郭勇狂喜,吩咐后头的人,先去东宫救人。
然后再去凤仪宫,等两边的人汇集,一起攻向紫微宫,他就可以打开东城门,悄悄将长安公主放进来了。
此刻,李暮歌已经在东城门外,她坐在马车里,抬头看向那紧闭的宫门,以及身着重甲,手持长枪的禁军,一声不吭。
这一场大戏,她没在里面,不光是因为没有理由入宫,更是因为她要躲着点儿,刀剑无眼,一不小心在混战中丢了命可就完了。
只希望郭勇能乖乖听话,她吩咐郭勇做得事情,郭勇都能完成。
经过前两次让郭勇千里追杀的测试后,李暮歌对郭勇的听话程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大公主注定败亡,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中,她坐在这里等结果,不光是对自身谋划的自信,还有对皇帝和太子那对阴险狡诈的小人的了解。
太子会有后手,老登也会留后手。
正如李暮歌所想,大公主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吴畅手底下的禁军开始内战了。
她让吴畅带禁军入内,是为了用禁军恐吓大臣们,叫大臣们能够乖乖受降,若大臣之中有人反抗,禁军可以直接镇压。
没想到那些吴畅的心腹之中,竟有数十人反水,殿内霎时战成一团,吴畅脸色极为阴沉,他抽刀砍死一个叛徒,随后跑到大公主身前,护住大公主。
“殿下,此地不宜久留,快快寻到玉玺!”
在皇帝昏迷的情况下,传位诏书必须得有玉玺盖上,才能让天下人臣服。
虽然这不过是个象征意义,李曦年如果真的坐到了皇位上,是圆是扁其实任由她说,但是现在局势不明了,玉玺就太重要了。
殿内乱成一片,颜士珍拽过一直躲在角落里的皇帝近侍——梁忠公公,问道:“玉玺在何处!”
大太监梁忠看了眼龙榻上依旧没有任何反应的皇帝,再看看被禁军撵着到处跑,被大臣们护着,身形尤其狼狈的太子,一咬牙,摇头没有说话。
“梁忠,你不说,难道就能改变大局吗?待大殿下登上皇位,那玉玺就是萝卜做得,也有的是人认!”
颜士珍见他确实不会说,冷笑一声,将梁忠扔到一旁,随后用剑砍伤几个打算攻击大公主的禁军叛徒,顶着一身血色,犹如最忠诚的护卫,站在大公主身旁。
大公主同样持剑自卫。
有颜士珍相助,大公主又能自保,吴畅的压力小了许多,他松口气,随后猛地一爆发,砍翻两人后,带着自己人和几个能打的大臣一起护着大公主往外走。
外面还有他的人,而且时间久了,大公主府的人就能入宫,到时候这点儿反抗,轻松镇压。
被吴畅等人心心念念的大公主府援军,在温安澜的带领下杀向皇宫,可在出了大公主府后不久,就遭遇了截杀。
凌家军的旗子在空中飘着,被传已经成为废人的荣阳表兄凌柏松领兵,骑马立在了温安澜身前。
不必多言,对视的瞬间,温安澜就知道,他必须要将此人斩杀在此,才能入宫援助公主。
因此两边直接开战,没有任何废话。
温安澜本以为凌长寿回了西北,长宁城中应该没有多少凌家军了,没想到凌柏松身后跟着至少五百人,全都是西北军精锐。
大公主府府上养着的兵,其实也练了许多,可对上边关厮杀出身的士兵,他们的战斗力就要弱许多了,哪怕人数是对面的四倍,依旧迟迟无法冲破凌柏松的防御。
温安澜和凌柏松对阵几轮,几轮下来,温安澜神情阴沉。
温安澜年纪比凌柏松大,作战经验却不如凌柏松多,哪怕他同样武艺高强,依旧在对战中落于下风。
“凌柏松,荣阳的死,你难道就从来没有怀疑过吗?太子在此事上绝不无辜,你何必助纣为虐?本驸马可以向你承诺,只要大殿下登基,凌家依旧是西北的军神,绝无人能够撼动西北军的地位。”
温安澜直觉这样打下去会出大事,拉开一段距离后,开始同凌柏松说好话。
凌柏松听着这话,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大公主与太子,都不清白,我必会替曙君和时天报仇!”
温安澜心道不好,凌柏松和荣阳魏王关系极好,因为他直呼荣阳和魏王的名字,这样深的感情,不可能因为他几句话而改变。
为今之计,只有战,杀穿眼前这股西北军,才能入宫救大殿下!
温安澜已经察觉到,今日之事,恐怕结果不会太好了,本想打各方一个出其不意,谁知凌家早就在路上堵着,这根本就不是出其不意,是中了他人算计!
第71章
凌柏松摆明了要温安澜的命, 要阻止今天晚上大公主的逼宫,温安澜看出了他的目的,咬牙再领兵与凌家军战成一团。
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没必要多费口舌!
凌家军总共不过五百左右, 他领兵两千,难道还打不过五百吗!
温安澜这下是要跟凌柏松拼命了,他有了这种拼命的想法后, 打法变得激进许多,麾下士兵更是被他的精神所鼓舞, 一起奋力拼杀起来。
这里毕竟是长宁城,并不是凌家军习惯作战的西北,凌柏松领兵异地作战, 而且双方人数悬殊巨大,优势算不上太明显。
所以到最后,凌柏松没能挡住温安澜的脚步, 留下了大概三成左右的大公主府的兵后, 温安澜突破了他的防守。
不是凌柏松故意放水,让人通过, 而是没办法,凌家军同样损失惨重,已经没法形成有效的包围圈了。
他们二人在此缠斗多时, 周遭的民居漆黑一片, 半点儿过年的喜庆都没了,住在附近的人们都小心翼翼关紧房门,扣紧窗户,一家老小挤在一起,等外头的兵戈之声停止。
月上中梢, 眼看便要过年,远处甚至已经有烟花在空中炸开。
往年最热闹的皇宫附近,今年安静得像是没有人烟的荒郊野岭。
看着温安澜领兵跑走的背影,凌柏松身边的人还想追上去,被凌柏松拦住了。
“小将军,不能让那温安澜跑了啊!否则皇宫危矣,娘娘危矣!”
留在长宁的凌家军里,有相当多一部分是曾经追随贵妃的人,皇位上坐着谁无所谓,贵妃没有事,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凌柏松知晓他们的担心,立刻安慰道:“放心,姑母不会有事,咱们立刻去往皇宫,不要再与大公主府的人起冲突,接下来,只求自保。”
这会儿追上去,追到了又是一番厮杀,到时候大公主府的人死干净了,他的人也剩不下几个。
届时,全然给他人做嫁衣。
还不如留着手上的人自保,只要姑母活着,他活着,长宁城就远不到别人一手遮天,欺压凌家的地步。
另一头,温安澜身上带伤往宫门而去,到了宫门前,他看见得是大开的宫门。
温安澜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
不对劲,明明之前大公主说过,她发起宫变后,禁卫军会将宫门都落锁,以免宫中有人逃出,传递消息,寻找援军。
为什么现在东宫门开着,一个禁军的身影都没有?
温安澜心脏开始疯狂跳动,那种不祥的预感直接占领了他的心头,他深吸口气,最后还是决定带兵进去。
如果大公主落于下风,那他还可以带人进去救一救!
他不知道,在他与凌柏松交战的时候,大公主已经伏诛了。
时间往前走一刻钟,在宫中奋勇杀敌的颜士珍和吴畅,体力都有所流失,杀敌的速度有所减缓。
太子被大臣们护着跑向前殿,期间有数位大臣受伤,少数几个大臣已经倒在地上没了声响,他们的家眷得知消息后,面如死灰,低声抽泣不止。
见大殿内乱成一片,太子狼狈地拢了拢逃跑中被划破的衣裳,他此刻披头散发,衣衫凌乱,身为太子,他从未如现在一般狼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