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商业街的事情,温崇文多少知道一点儿。
这事儿是太子安排下来,专门叫颜士玉来办的,市舶司的人也跟着颜士玉来了好几个,温崇文不敢瞎打听。
没想到这里头还有他的事儿。
“改动律法,重拟商税条例,这些事情,颜侍郎应该去问问刘侍郎。”
刑部对律法的了解,比他这个大理寺少卿要强得多,而且刑部能直接上奏,请求改动律法。
不过只适用于一处商业街的条例,估计都不用多费事,刘仲敬一句话,刑部那边就会通过,殿下没意见,就能直接实行了。
综上所言,找刘仲敬更好。
颜士玉岂会不知找刘仲敬最合适,但是刘仲敬这个人,他特别的迂腐。
对,迂腐,很难想象,一个做官做到一部侍郎的人,竟然会被颜士玉说是迂腐。
这个迂腐不是体现在刘仲敬不喜女官,或看不上女官,他是从盛天时期长成的学子,对女官接受良好。
他的迂腐,单独针对律法。
说到这儿,颜士玉对着温崇文大吐苦水。
她说:“此前去寻过刘侍郎,他硬说商贾之人狡猾,最喜欺软怕硬,说如今的商税已经十分优待他们,更改为更有利于他们的商税,恐怕平民百姓会没有丝毫出头之日。”
温崇文闻言,迟疑地点点头:“刘侍郎所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有什么道理啊,商业街上的铺子本来就不是让平民百姓去开得,就算商税再低,和百姓也无关,附近的大商贾迟早会过来,那些店铺与地段,轮不到平民百姓来买。”
温崇文又点了点头,说:“颜侍郎所言不错,那些店铺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根本承担不起租子。”
“像是商业街的条例,本来就是可以随时更改,现在的情况就好比是安置流民,面前都是荒地,若是不许出去三年免租,地归其所有,流民岂会去垦荒种地呢?”
温崇文再次点头,直言:“颜侍郎说得极是,需得给出好处,才能让那些大商贾尽快入驻。”
颜士玉都想握住温崇文的手,晃一晃了。
温少卿懂我啊!
“所以你说刘侍郎是不是太迂腐固执了些?先定个优惠商贾的条例,等那些商贾在此聚集落脚,生意好起来,咱们再改回来不就得了?那些商贾全都过来,能给附近百姓省多少事啊!新安县本就四通八达,届时百姓们不必出城,就能买到来自天南地北的物品,价格还会比以前便宜许多。”
温崇文重重点头,“对,此举是双方利好,颜侍郎刚刚说的话,可与刘侍郎说过了?”
“说了,一次不差。”颜士玉叉腰吸了口气,又吐出去,这才头疼地说道:“可他就是油盐不进,说商贾会联起手来,坑害百姓,商税低物价高,到头来还是百姓吃亏。”
“刘侍郎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商人重利,他们只会逐利,不会为民着想,颜侍郎可有法子制止此类事情发生?”
“那还不简单,谁敢哄抬物价,就砍了谁!”
此言一出,温崇文表情一僵,不仅表情僵住,他浑身都僵住了。
该说不愧是那位殿下一手提拔上来的大臣吗?行事风格,似曾相识。
就是太粗鲁了点儿,不听话就砍了,她是认真的吗!
温崇文想从颜士玉脸上看出些许开玩笑的痕迹,结果看了半天,颜士玉脸上只有认真两个字。
没错,颜士玉是认真的。
“颜、颜侍郎,这样不太好吧,他们也没犯大错,大庄律法里没有一条是说,商家涨价,就得把商人处死的。”
这都算滥杀无辜了!
“啧,当真没有?他们联起手来欺负的哪儿是百姓,那分明是在欺负我!”
颜士玉想想都气,她辛辛苦苦将商业街给建起来,东奔西走,找各路人马参详如何尽快将商业街发展起来,结果那群商贾胆大包天,意图毁了商业街!
这简直不可饶恕。
温崇文无奈道:“颜侍郎还请息怒,如今商业街一家商户都没有,联手抬价一事不过是两位的猜测。”
那些商贾真的很无辜!
“猜测就是很可能发生,不然刘侍郎为什么一直不肯松口,帮我制定条例,他觉得此事一定会发生。”
颜士玉这话说的倒是没错。
“可仅凭刘侍郎一人的想法,还不足以断定未来如何。”温崇文此刻有些明白颜士玉的心情了,刘仲敬确实迂腐,“颜侍郎若是不介意要等上几日,那就将此事交给在下吧。”
“不介意不介意,此事拜托温少卿了。”
颜士玉展现瞬间变脸,立马点头,将事情推给了温崇文。
温崇文看着她笑成一朵花的模样,突然发现,自己被坑了。
本来不想给自己揽事的!
不愧是殿下身边第一人,年纪轻轻,手段是真多啊!坑人毫不手软!
意识到自己被坑后,温崇文是待不下去了,这次他告辞离开,颜士玉直接将人送到了门外,态度特别热情。
等温崇文离开,颜士玉哼着小曲儿,高兴地往暂住的院子走去。
新安县的事儿,年前应该能解决,她今年要回长宁!
快要过年,按理说应该清闲下来了,可今年的百官,依旧很忙。
去年也很忙,连着忙了两年,官员们都有些习惯了。
今年倒不是因为雪灾,也不是因为西北打仗,而是因为清算贪官的事情。
自秋日第一场灭门过后,至今已经陆陆续续四个地方世家被灭了。
长宁的世家们都麻了,他们将当初十三个进行水利工程的地方单独摘出来,基本上已经确定,这十三个地方是上了生死簿了。
甚至还有不要命的家伙,私底下开盘,赌最后十三个能剩几个。
目前买剩九个和一个不剩的人最多。
前者觉得有一段时间没消息,应该是停了,后者认为,以太子殿下的性子,恐怕要将所有伸手贪钱的家伙,全都剁了。
纵使十三个地方,有好几个地方的官员都上折子,哭诉自己冤枉,真的没敢动朝廷的一个铜板,也没几个人相信。
当官不伸手要钱?怎么可能!
官字上下两个口,只论吃得多和吃得少,不吃?不吃是不存在的。
李暮歌也在纠结,年前到底还要不要再来一家,还是分期杀,明年再解决那两家。
看大臣们为了查案以及安排那四个地方,已经忙到天天加班了,李暮歌决定,还是明年再解决那两。
宋木槿出去那么久了,年底也该回来过年了。
过年是阖家团圆的好时候,李暮歌的目光落在了后宫。
想必,老登的好大女好大儿们,也想他了。
第93章
外头热热闹闹准备过年, 凤仪宫中则格外冷清。
自打二皇子死了之后,东宫搬过来的妃嫔,死的死, 走的走。
皇后原本觉得凤仪宫住下那么多人, 实在是挤得慌,现在又不时觉得,还不如人多时好。
死一般的寂静, 实在是太过折磨人心。
因为过于冷清,所以皇后就喜欢去看皇帝, 每次看见老皇帝在床上愤怒地嘶吼时,她就会觉得内心十分快意。
只是后来,皇帝也渐渐地明白过来, 他知道自己越是喊,越能激发皇后内心的暴虐,因此后来他就变得麻木了。
他不说话, 皇后更生气, 下手更狠。
每天去折磨皇帝,已经成为皇后生活中唯一的念想, 不然她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又要过年了。”
听着墙外的热闹声,皇后站在床头,看着床上宛如死人一般, 散发着腐朽气息的瘦骨嶙峋的帝王。
“度日如年, 才不过一年啊……”
谁能想到,一年之前,她还是万人之上的皇后,躺在床上的人,还是说一不二的皇帝。
而她的儿子, 还好好活着,每天还能进宫来与她说说话。
还有她的孙儿,她能将那孩子抱在怀里,感受那孩子身上的温度。
现在,一切都没了。
“啊!啊啊啊!”
皇后的感慨不知道哪里触动了皇帝的心,老皇帝躺在床上,啊啊啊喊出声,纵使听不出他在喊什么,皇后也能看出来。
他在恨,在恨李暮歌。
“无能之徒,只会狺狺狂吠!”
皇后怒极,伸手拿过一旁的鞭子,啪的一下抽在了床上。
这一下并未见血,却疼得很,因为那鞭子很细,打在人身上就是一条细长的红肿。
还在呐喊的皇帝,声音变为惨叫,可惜这声音再大,也没法穿过高高的宫墙,落在他的“忠臣”耳中。
“若不是你,我儿怎会惨死!你生了那么多孩子,现在你被自己的孩子害成这样,你活该!可怜我的儿啊!”
皇后一边抽打,一边痛哭,她当初嫁给皇帝,是由先帝指婚,先帝看重她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