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5      字数:3916
  
  此话一出,李乐景一脸惶恐,恨不得跪地认罪了。
  李暮歌表面上不说,实际上谁都知道,她很不喜欢皇室其他皇嗣,从她掌权后不久,皇嗣死得死死得死,就能看出来。
  李乐景清楚,若自己不是有一身搞科研的本事,她此刻坟头草估摸着都有一人高了。
  李暮歌夸她不愧是李氏公主,这跟直接说,想要给她上坟,有什么区别!
  李乐景被吓得腿都有些发软了,脑子里疯狂想着,最近到底做错了什么,难不成是母妃那里还不死心,在暗地里搞事,引来了陛下盛怒?
  “这是作甚?快快起来,之前不是说过,私底下不要行如此大礼。”
  李暮歌也被吓一跳,李乐景的反应实在是太大了,她这话说晚一秒,李乐景就该给她跪下去了。
  还好李暮歌成功阻止了李乐景的下跪。
  李乐景不知道此话是出自皇帝真心,还是一句客气,又或者是一句试探,她抬头揣摩着李暮歌脸上的表情,想要看出皇帝的真心,结果什么都没看出来。
  掌权多年,李暮歌早就练出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现在的李暮歌,虽不是面瘫,但想从她脸上看出情绪,比去看面瘫的情绪,要难多了。
  “谢、谢陛下。”
  李乐景看不出更多,又不敢直接违抗李暮歌,只好哆哆嗦嗦谢了一句,站直了身体。
  “你这样怕作甚?你与朕是亲姐妹,私底下何必如此生疏?在这朝堂之上,只有十三姐你与朕一条心,十三姐你莫要一惊一乍。”
  李暮歌以前没反应过来皇室宗亲的好处,现在倒是体会出一点儿了,因为皇室宗亲与她血脉相连,所以宗亲是威胁的同时,也是一种助力。
  就跟朝堂上同族出身的官员们一样,会互相扶持,有时候会无条件站在一起。
  自打李乐景回来后,李暮歌对付朝堂上那些老狐狸都轻松了些,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李乐景都会站在她身边,为她摇旗呐喊。
  宗亲可真是太好了。
  当然,仅限于如今的李乐景。
  若是昔日李暮歌送入坟头的那几个不安分的皇嗣成为宗亲,李暮歌估计只会想着怎么弄死对方,不可能生出有宗亲扶持还不错之类的想法。
  李乐景见李暮歌没有发火的迹象,终于确定了李暮歌此刻所说句句真心,她直接鼻头一酸,差点儿哭出来。
  天知道,她从西北回来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老老实实的母妃,突然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还将她原本有的赏赐给搅黄了之后,内心有多惶恐!
  要不是后来好好干活,李暮歌又将长公主的封号封给她,李乐景都要考虑考虑,自己死了之后,去哪块儿坟地埋着了。
  她现在死了,皇陵都进不了。
  这段时间,李乐景别提有多害怕了,别人不知道李暮歌的手段,她还不知道嘛,她只是不说而已,又不是傻!
  现在李暮歌表露出对她的信任,说明悬在她头顶的剑终于被取走了,李乐景终于死里逃生,只是鼻子酸,没嚎啕大哭,已经算她坚强了。
  李暮歌也是看出李乐景最近状态太紧绷,怕这位天才皇姐给憋出病来,今日才特意上门来劝解一二。
  只有李乐景能享受到李暮歌的心理辅导,因为李乐景是个科研人才。
  “朕听说,最近科研司屡屡传出好消息,蒸汽机已经有模样了?”
  李乐景没在长宁这两年,有关蒸汽机的研究,几乎停滞了。
  在科研领域,天才的重量超乎想象,这个领域完全是看天分和运气,缺一不可。
  可见李乐景那几个手下,没有一个拥有如她一般超乎常人的天赋。
  这显得李乐景分外珍贵。
  李乐景才回来没几个月,中间还有修路以及各种杂事影响,即便如此,停滞接近两年的项目,照旧在她回来后,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年还没到,蒸汽机都要出来了。
  “是,理慧幸不辱命,蒸汽机确实已经造出来了,只差一些细节调整,过段时间就能开始使用,不知陛下想先用在哪儿?”
  “朕在长宁城外开了一处纺织厂,先用它来纺线织布吧。”
  李暮歌早就已经想好了。
  历史上,蒸汽机最出名的表现在交通方面,铁轨列车从原本的马拉车,变成了蒸汽火车,以惊人的表现登上了世界舞台。
  自此,铁轨铺到何处,人就能到达何处。
  听起来很棒,但李暮歌还没有铺设那么长的铁轨,她只是想修个水泥路,都折腾了大半年,要是再用珍贵的铁去铺设铁轨,估计又得接着扯皮。
  而且以目前大庄各地的贫困程度,铁轨铺到哪儿,护卫就得跟着到哪儿,不然今天铺好,明天就全被人拆了卖钱去了。
  卖钱都是小事,融了造兵器然后造反,那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庄太大了,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火车暂时不适合出现,即便出现,也只能在近处。
  李乐景不知道李暮歌短短的时间里,大脑风暴了多少东西,听李暮歌说要先用在纺织上,她立马脑子里浮现出改装的图纸。
  并且表示,这几天她加个班,三五天的事件,李暮歌就能看见真正的机器纺织了。
  大庄不是没有大型纺车,纺织业发达的江州更是有几层楼高的纺车,利用江水,大型纺车能抵过数十个织娘同时工作。
  而且不知疲倦,日夜皆可使用。
  因此对于纺织机器的工作效率,李暮歌并不如何期待,选择蒸汽机先带动纺机,主要是象征意义比较浓。
  织布是苦活,耕田亦如此,自古以来,辛勤的底层百姓包揽了这两项辛苦至极的工作,耕田织布一辈子,没吃过几口自家的粮食,没穿过一身自己织的布的底层百姓,比比皆是。
  水力纺车依靠地利,受限太大,且难以复刻,若是纺织机器能够遍布全国,那就能将解放妇女的劳动力。
  迄今为止,大庄收税,还会要求布税,为交税,地里的活儿要干,纺车更不能停。
  当家中的纺车停下来时,妇女就有时间外出打工,拿到银钱。
  钱才是一切的基础,有了钱,才能有地位,有话语权,才能真正的提高整个社会中所有女子的地位。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提高中上层女子的地位,无法改变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五天后,当李暮歌看见笨重的机器发出呜呜的噪音,带动五台纺车快速织布的景象时,欣慰地笑了。
  李乐景暂时只改造了五台纺车,这五台纺车一天织出来的布,比纺织厂三十个织娘一天织出来的布还多一些。
  机器的伟力,绝非人力能比拟。
  李暮歌听着工业的鸣叫,仿佛看见了新时代的开篇,而与她同时参观蒸汽纺车的人,则被吓得瑟瑟发抖。
  更有人无助地捂住嘴,生怕自己害怕的喊出声来。
  这是什么怪物?为何无人能自己动弹,还能日夜不停地织布,织得那样快!像是有鬼魂在操作一般!
  翌日,当今陛下是天命所归,能御神纵鬼的传闻流传开来。
  工业时代还没开始,迷信先给一切罩上了神秘的面纱。
  第110章
  普通百姓没读过书, 字都认不全,给他们解释什么是蒸汽机,他们只会说是神器。
  李暮歌对那点儿传言并不在意, 说她能操纵鬼神, 总比说她被鬼神附身要强得多。
  在李暮歌对工业的向往中,又到了年底。
  每年到了年底,都有数不清的宴会要参加, 其中最引人瞩目,同时也是朝臣们最关心的宴会, 自然是宫中举办的年宴。
  距离那个充满血腥的除夕年宴,已经过去了三年,朝中多出了许多生面孔, 老人对那个晚上讳莫如深,轻易不会谈论,导致生面孔们对年宴的期待十分纯粹, 再不见李暮歌没登基时, 朝臣们对年宴的惧怕之色。
  李暮歌在宫中摆开席面,坐于上位, 低头看着那些三三两两说笑喝酒的朝臣,心里有点儿无聊。
  其实看那些老狐狸又害怕又不得不坐下吃饭聊天的模样,挺有趣的, 可惜以后是看不见了。
  李暮歌喝了口酒, 暖暖身子,照例起身说了几句庆祝国泰民安的话,然后差不多就离场了。
  她在场上,朝臣们反倒是都放不开,等之后要放烟花, 她再过去就行。
  颜士玉和几个同僚说了话,抬头一看,见上位已经空了,微微叹口气。
  覃宁谧走过来,双手举杯,同颜士玉道:“颜侍郎,新春将至,今年颜侍郎在朝政上表现出色,来年还望再创新高啊!”
  颜士玉看见覃家人,面上的笑变得虚假三分,弧度未变,却能叫人感觉到,她的神情冷了冷。
  “嗯。”颜士玉不咸不淡应了声,举杯饮下,从始至终,屁股都没有挪开座位,可谓是十分失礼。
  覃宁谧见此并不生气,颜士玉讨厌覃家不是一天两天了,她平日里也不喜欢贴过来,尽量躲着这位简在帝心的颜侍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