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璀璨呀      更新:2025-09-22 09:41      字数:3920
  
  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大事儿,陆凛等闲不招惹赵氏,于是对胡岚道:“不过是嫡母教训儿子,犯不着上纲上线,哪里值得我出面调停。
  二哥儿身子不好,便是真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风哥儿也不该和他争辩,我看太太让他闭门思过,处置的非常好。”
  “侯爷!”胡岚嗔了一声,心里的委屈铺天盖地而来。
  她掩着袖子轻啜:“太太身份高贵,我的出身就差吗,我也是正经的官家小姐,当年若不是心悦于您,又何至于沦落到当妾的地步。
  您不怜惜我也就罢了,怎么反倒拿着身份来作践我了。”
  胡姨娘到底有了年岁,比不得年轻女子鲜妍,放在以前,只要她做出梨花带雨的情状,陆凛就会就范,不管她提出什么要求,都会依从,现下却微微有些厌烦。
  他倚靠到贵妃榻上,没精打采地合上眼睛,对胡岚道:“我今日有些累,要小憩一会子,你且下去罢!”
  胡岚觉得不可思议,陆凛对她竟半点耐心都没有了。想到她对陆凛的付出,只觉得不值,兀地生出一丝悲凉。
  她为了和他在一起,受尽白眼,现下竟得了这样的拮据。胡岚咬了咬嘴唇,斜眸睥着陆凛,真想豁出去和陆凛大吵一架,可惜,那样做除了能让陆凛厌恶她,再没有用处,倒不如忍耐着,利用陆凛对她微薄的歉意,来为陆长风筹谋。
  胡岚不再言语,默不作声退出了书房,行到院子中间的时候,瞥见一个年轻丫鬟正在侍弄花草,那丫鬟风流婉约,甚是曼妙。
  她冷笑一声,难怪陆凛近日不再潜心修道,隔三差五便要回侯府小住,原是被府里的狐狸精迷昏了眼。
  男人呀,恐怕只有变成祠堂里的那块儿木牌位,才能变老实。
  灌了三碗药,陆长易的咳嗽才缓解了一些,约莫是消耗的体力太多,没一会儿他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屋子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姜姝给陆长易掩好被角,轻手轻脚出了房门。
  方玉不好进主子的内寝,直直站在门口,擎等着跟姜姝出门。她向姜姝行了个礼,温声道:“三奶奶,文太太求见。”
  文太太处事周全、心性又和善,姜姝虽只和她打过一次交道,却甚钦佩她的人品,忙叫方玉请人进门。
  文太太当先走,身后跟着两个丫鬟,那两个丫鬟一人拎着一个竹篮,走路时小心翼翼,仿若唯恐颠坏了里面的物什。
  姜姝有些好奇,却也不好开口询问,请文太太坐下,又亲自烹了一杯茶,放到了文太太跟前的案几上。
  文太太端了茶盏呷了一口,直夸姜姝烹茶的手艺好。
  未出嫁的时候,姜姝整日卧在后罩房绣花,嫁到信阳侯府以后才跟嬷嬷学着烹茶,她是半吊子,烹出来的茶虽不难喝,却也决计算不得佳品。
  文太太夸她手艺
  好,是人家心善会说话,她决不能顺杆儿爬,姜姝忙说自己不过烹着玩,手艺难登大雅之堂。
  文太太又赞赏了姜姝几句,这才拿过丫鬟手中的竹篮,把盖在上面的毡布掲了开来。
  竹篮里放满了葡萄,那葡萄紫得发黑,又大又圆,一瞧就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文太太笑盈盈道:“允之有个好友在西域任节度使,昨日里回京述职,特地给他带了两篮子葡萄。
  葡萄是稀罕之物,允之托我送给夫人和舍妹,说是答谢二位给他包扎伤口的恩情。
  允之伤得重,多亏了夫人及时为他包扎才没有耽搁,夫人对允之的大恩,咱们家没齿难忘。”
  汴京不产葡萄,只有千里之外的西域才有这等好东西,姜姝之前连见都未见过,和陆长易成亲以后才吃过一次,对那味道念念不忘。
  葡萄虽好吃,却不能因为贪吃不讲道理,姜姝连忙摆手推辞:“林侍郎是为了保护我和舍妹才受了重伤,合该我们上门答谢林大人才是,又岂敢收受大人的重礼。”
  文太太道一码归一码:“世人夫人若想答谢允之,就只管到他府上去,这葡萄是允之答谢夫人的谢礼,夫人万要收下才好。”
  话音落下,文太太才察觉到所言不妥,林允之的夫人已经去了,家中没有主中馈的太太,便是姜姝上门也无人招待。
  哎,不管什么样的门庭,没有当家太太,家里就是一锅粥,总归是乱糟糟的不像话。
  可惜了允之这个好孩子,克妻的名声一传出去,又哪里还有好人家的小姐敢嫁给他。
  文太太不好在姜姝面前倒苦水,不轻不重的叹了一口气,低下头喝茶去了。
  姜姝眼观鼻鼻观心,料想文太太也是在为林允之的终身大事发愁,试探性说道:“家里没有主事儿的主母终归不像话,不知道林大人想娶一位什么样的续弦?”
  说到这儿,文太太又是一声叹息:“允之是个好孩子,可惜命不好,接连死了两位夫人,他伤心的茶饭不思,直瘦成一根竹竿,险些把命也折进去。
  他深情如斯,不被人理解也就罢了,偏偏还被人中伤克妻,名声坏了,哪里还有好人家的女儿敢嫁给她。
  我们也不奢望什么高门贵女,只望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陪着他,天冷了能给他加件衣裳,下值晚了,能给他张罗一桌子吃食就行了。”
  姜然的出身和林允之差一大截,却最是体贴人意,倒也勉强符合文太太所说的要求。
  姜姝并不把话挑明,倘若挑明了被人拒绝,以后便不好再来往了,她道:“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太太为林大人的亲事发愁,我却在为娘家三妹妹着急。
  我娘家的情况太太当知道一些,家中二妹妹名声不好,便是三妹妹也被她拖累了,三妹妹性情和顺、温柔贤淑,亲事却总不顺利。”
  听话听音,姜姝这么一说,文太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但姜容和林允之的差距实在有些大,姜容不过十五岁,又是小门小户的妾教养的,恐怕挑不起林家当家主母的大梁。
  所幸文太太见过姜容一次,知道姜容性子温婉,她那样的性格,肯定不会虐待林允之的一双儿女。
  而且林允之若真的娶姜容为妻,也算是和陆长稽沾亲带故了,在官场上也会有所裨益。
  这是大事儿,文太太做不了主,还得问过林允之和和林允之的母亲之后再做决定。
  她只当没听懂姜姝的用意,笑道:“容姐儿那孩子我见过,长的好看,性格又温顺,将来的亲事定差不了。
  咦~夫人腕子上的手镯水头真足,可是从珍玉坊购置的?”
  文太太一面说话一面把目光投到姜姝的腕子上,如此,就把这个话题岔过去了,姜姝也不追问,二人又东拉西扯了一番,文太太才告辞离开。
  文太太行事干练,连文家都没回,就让马夫把车赶到了林府。
  林允之的父亲前几年患病去了,家中只余一位寡母,按理说婚姻大事因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因着林允之的母亲整日里吃斋念佛,不太理俗事,林允之又有官职在身,文太太找寡嫂的时候,便叫了林允之一同商议亲事。
  她把姜容的身世性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而后道:“姜家娘子的出身上不得台面,但有一点好处,她长姐是陆首辅的弟媳,允之若娶了她,在仕途上当是有好处的。”
  林太太依旧是那副不温不火的神情,面容慈悲的近乎木讷,她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仿若真的脱离红尘和自己的儿子毫不相干了。
  文太太觉得纳罕,她总也想不通,夫妻双方一个人去了,怎么就把另一人的魂也给带走了,实在是不可思议。
  她不再看林太太,把目光投向林允之,问道:“允哥儿,这亲事你怎么看,世子夫人已经把意头透露出来了,你若是有意,我就去回了人家,若是无意,此事便就此搁置,以后再不提了。”
  林允之对姜容是有印象的,娇娇俏俏的小姑娘,帮他处理伤口的时候甚至都不敢看他的脸,做事却很细致,给他敷好药以后,还帮他系好了衣带。
  这样的姑娘,处理庶务或许比不得旁人干练,却有一颗柔软的心,定会全心全意照料他的起居,耐心照料他的子女。
  克妻的命格传得沸沸扬扬,林允之早已不奢望娶名门贵女进门。与其娶一位和离过的妇人,二人各存心思搭伴,倒不如一心一意和姜容过日子。
  好坏利弊在心中过了一遍,再加上林允之对姜容的印象不错,便对文太太道:“姑母,侄儿觉得姜家三娘子不错。只不知道三娘子对侄儿的印象如何?”
  文太太对自家侄儿的外貌性情都十分有信心,再者,既然是姜姝先抛出的橄榄枝,姜容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不过现下可不是前朝,不兴盲婚哑嫁那一套,成亲之前让郎子和小娘子处一处也是常见。
  文太太道:“关系是处出来的,待我归了家就给世子夫人下帖子,邀她和三娘子到我家吃酒,到时候你也过去,你和三娘子说会子话,届时便能知道那娘子性情如何了,正好也让人家瞧一瞧你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