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
京尤禾火 更新:2025-09-23 09:46 字数:3269
黑暗中,窗外月光照进来,宋沅的眼睛十分明亮。
他用膝盖将暖水袋往两人中间顶了顶,说:“既然如此,冬天你就和我一起睡,好不好?”
“反正我的床也够大,我一个人睡也挺冷的,一整夜都捂不热……”
沈利过了好久,声音有些沙哑,才定定地说:“好。”
月色如霜,乌夜似坠,窗外寒风呼啸而过,似泣似叹。
屋内一片静谧,厚厚的双层被子下,两个少年彼此依偎,深陷进毛绒床单里,沉沉入睡。
*
春节将至,灰败的平安镇似乎也沾了点喜气,虽然并不大肆庆祝,但往来人的脸上还是显出些对新一年的向往。
马上就是农历1998年,过去的一年里,平安镇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佳成中学扩招,二是不知是谁筹的款,竟然给镇上中心的大道修了一条柏油路。
看着一茬一茬的中学生们走过那条崭新的马路,镇上的人好像也因此沾了光,一溜儿地自豪起来,就连当街叫卖零食小吃的摊主都笑眯眯的,脸上透着红光。
新的一年,自然有新的希望。
又是一个大晴天,如蓝宝石一样的天上不见云彩,太阳散出刺眼的光芒,在大冬天照得人暖融融的。
学校放假,宋沅把物化生三门作业拿出来,挑了部分题,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做完,便开始看新借来的故事会。
沈利也在房间里,正专心致志地做数学题。
他认真的样子很好看,宋沅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自从沈利搬进来后,他们就一起学习,宋沅很享受这种时光。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
岁月静好。
宋沅先把故事会一目十行地看完,又撕开从邮筒中取出来的信,展开一看,不禁喜上眉梢。
他过稿了,随手写的小故事登上了故事会,信封里还夹着稿费,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一份零花钱。
“沈利,我们有肉吃了。”
宋沅笑眼弯弯,对沈利说。
到了下午,蒋素英在院子里晒药材,一时走不开,吩咐宋沅和沈利去买年货。
“咱们一共就仨人过年,不用买太多菜,以免吃到正月十五还吃不完。”
她从兜里掏出钱包,递给宋沅,又拍拍他的手,温声说:“你们俩学了一年也累了,想吃点什么,想要什么东西,就看着买点。”
宋沅应下,便兴致冲冲地拉着沈利一起去菜市场。
平安镇有几个生鲜超市,但其实卫生条件不好,夏天的时候,苍蝇都在猪肉和死鱼上乱飞,只能用塑料袋盖住,却掩盖不了浓重的腥味。
所以大家买肉基本上都会去菜市场。
菜市场的规模不大,起先只是一些摊位围在一起,久而久之,这块地方成了统一卖菜卖肉的。
两个人同乘一辆自行车,很快来到了菜市场口。
年节将至,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热闹的气息,许多卖对联、卖鞭炮的也凑在这里,供路人挑选。
午后人还挺多,沈利锁好自行车,给路边老汉交了点零钱,又把老人给的木牌挂在车把手上,这就算是把自行车归他看管了,和后来的停车场收费是一样的。
两人一起走进菜市场,宋沅的目光被一个卖灯笼的摊位吸引了过去。
是个中年女人,戴着碎花头巾,摊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灯笼,一应的红色,看起来喜气洋洋,极有年味儿。
宋沅留意了一下,发现一个莲花灯笼,看起来做工精美,还挺漂亮的。
“看什么呢?”沈利回头问他。
“没有,走吧。”
宋沅来到一个卖鱼的摊位前,这里围了不少人,有冻鱼,也有活鱼。
老板穿着黑色厚布围裙,杀鱼杀得热火朝天。
他先将一条黑尾大鱼从盆里捞出来,黑鱼一离开水,便立刻死命地扑腾起来,老板不急不慢,拿一个棒槌猛砸它的头部,它乱动的幅度便小了许多。
老板戴着手套,翻开鱼鳃,向里使劲一扣,便扯出一块血淋淋的鳃丝,扔到旁边的塑料袋里,又换了把刀,利落地剖开鱼腹,两根手指伸进去鼓弄一番,将鱼胆等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掏出来,一样扔在塑料袋里。
最后才是刮鱼鳞,老板显然是个高手,不用专门的工具,仅凭一把刀便将鳞片刮得飞起,不一会儿,一条光滑的处理好的鱼便被装进黑袋,交给了买主。
等了许久,轮到宋沅了,他将选好的鱼指给老板看,老板便娴熟地将它捞起,放到案板上,问:“用切不用?”
蒋素英想做的是一整条鱼,这算是年夜饭的大菜,所以宋沅摇了摇头,“不用,只杀了处理好就行。”
老板活动活动筋骨,将刚才的操作重复一遍,六七分钟的时间便将鱼交到了宋沅手上。
宋沅付了钱,临走前,老板招呼他们:“年年有余啊,两位同学。”
老板在市井里混久了,目光毒辣,只是看他们的样貌,就知道他们是两个学生。
宋沅扬起一个明媚的笑容:“财运亨通啊!老板。”
两人又买了六斤五花肉,两斤排骨,以及一些容易储存的菜,准备回家腌起来。
至于新的碗筷和对联鞭炮等物品,过两天再买。
走出菜市口的时候,天已经擦黑,卖灯笼的摊主把灯笼打开,亮光和音乐吸引了不少人。
宋沅的眼光一直往那边看。
沈利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问他:“想要吗?”
宋沅摇摇头,玩笑道:“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我这么大了还要这干嘛。”
一股香甜的气息弥漫过来,宋沅的肚子恰好“咕咕”交了两声,他仔细朝前面看了一下,便对沈利说:“那边好像有卖烤红薯的!我要去买。”
“那我在这儿等你。”
“好。”
宋沅把东西都交给沈利看管,便跑到一辆放着烤炉的三轮车前,朝旁边的老妇人说:“奶奶,麻烦来两个烤红薯。”
“好嘞。”老妇人戴着紫色的头巾,寒风吹过,露出她头巾里包裹的银白头发。
她拿出两个红薯,吊在秤盘上称了一下,向宋沅报了一个价格。
在接受范围之内,宋沅把零钱给她,她找了钱过来,对他说:“这天黑得是越来越早了,待会儿我就回去了,今天不卖这么晚,我闺女从外面回来啦,非要我去她们家吃饭。”
老妇人乐呵呵地说,她说的“外面”,自然是大城市。
宋沅笑笑:“奶奶,祝你们新年快乐,阖家团圆!”
宋沅捧着烫手的烤红薯,一回头,却见本该在昏暗视线中原地等待的沈利,手上已拿了一个莲花灯笼。
灯笼的光点亮了他,半黑不黑的街道上,人情味满满的吆喝声中,沈利整个人浸在暖黄色的灯光里,显得柔和而明亮。
大风刮过,一切仿佛都模糊了,整个世界只剩下提灯笼的沈利。
第19章 过敏
宋沅走过去,把沈利手里的东西帮忙提过来,顺便提给他烤红薯:“刚烤出来的,肯定很甜,尝尝。”
沈利接过去,剥开皮咬了一口,果不其然,红薯热乎乎的,甜得流油。
他低声道了句:“谢谢。”
又把手里的莲花灯笼提给宋沅看:“送给你的,新年快乐。”
“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莲花的?”
宋沅眼睛亮亮的,惊喜说道。
沈利微笑,“冥冥之中。”
其实宋沅的视线太过明显直白,任谁都能看出来。
宋沅把灯笼提起来,一瓣瓣的莲花展开着,灯笼下有金黄色的穗子,随着灯身轻轻摇晃,煞是好看。
暖黄灯光映着他的脸庞,俊秀的脸上挂着天真的笑。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走吧。”
宋沅提议。
两人骑上自行车,路过一个巷子,年久失修的墙斑驳不堪,许多人家门口摆着“批发衣物”的牌子。
宋沅抬头看向沈利空荡荡的领口,他的袄子是夹棉的,领口低,冷风直往沈利脖子里钻,耳朵都冻得发红。
“停一下。”宋沅叫了声。
他跳下自行车,闪身钻进一家店,不过两分钟,就出来了,手上还拿着一条绛红色的针织围巾。
“刚刚在里面挑了一下,还是这红色的对味儿,过年嘛,你不喜欢也得喜欢。”
玩笑似的说着,仰头把围巾帮沈利戴上。
沈利尖尖的下巴陷进柔软的围巾里,手指有些怔怔地停留在围巾垂下来的那部分,暖融融的感觉很快蔓延全身。
他耳朵微红,不知是冻的还是怎样,却是垂眸道:“我很喜欢。”
宋沅嘻嘻一笑,继续坐上自行车,拍了拍沈利的后背,“回家喽!”
*
平安镇里的人物质水平低,生活质量不好,便格外期盼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饭菜,穿上平时穿不了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