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作者:
深林人不知 更新:2025-09-23 10:59 字数:3862
微风拂过,药架上悬挂的香囊轻轻摇晃,散出薄荷与艾草的清香。张亦琦望着萧翌认真的眉眼,忽然觉得眼眶发烫。原来这世上真有人懂她的不甘与渴望,愿意为她推开一扇通往自由的门。
第87章 杏林惊澜(一)
暮春的宫墙内,紫藤花架下飘着若有若无的药香。张亦琦轻提裙裾,在太医院错落的回廊间漫步。自从萧翌暗中打点过后,这里的医官杂役虽都识得她的面容,却无人对她另眼相看。这种恰到好处的疏离,反而让她觉得自在,得以像寻常人一般,细细打量这座承载着无数医者梦想的杏林之地。
转过九曲回廊,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张姐姐!”清脆的呼唤带着惊喜,张亦琦回头,便看见杜环和何长生正站在药柜前,手中还抱着一摞医书。少年们的青衫沾着些许药屑,发间还别着用来捆扎药材的草绳,在这庄严肃穆的太医院里,显得格外青涩而生动。
杜环眼睛亮晶晶的,自从上次从何长生口中得知张亦琦也在宫中,他就一直盼着能与她相见。只可惜,身为太医院最底层的学徒,他们平日里被繁重的杂役缠身,若非特殊出诊,连太医院的门槛都难以迈出。此刻终于得见故人,满心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
“怎么样?在太医院里学医开心吗?”张亦琦微笑着问道。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一句寻常的问候,却没想到,两位少年竟同时陷入了沉默。周遭仿佛突然凝固,唯有药柜里的沉香气息,在寂静中缓缓流淌。
“张姐姐,这里的人都不太喜欢我们。”杜环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苦涩。仅仅这一句话,就让张亦琦瞬间明白了一切。太医院,看似是悬壶济世的清净之地,实则也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江湖。这里的太医们,大多出身医学世家,世代传承的医术与深厚的家族背景,让他们在这方天地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不同于朝廷中那些可以尸位素餐的官员,太医院的大夫们肩负着为皇室宗亲、达官显贵诊病的重任,每一个诊断、每一副药方都关乎着贵人的性命安危。因此,太医署的选拔极为严苛,能进入这里的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显赫的家世作为支撑。而毫无背景的杜环和何长生,就像闯入鹤群的雏鸡,处处显得格格不入。
最苦最累的活计,总是落在他们肩头。搬运药材、熬煮汤药、整理医案,从早忙到晚,却换不来一句认可。一旦出了差错,无论责任是否在他们,都会成为众人推责的对象。那些最难应付的贵人,也总是被差遣他们去应对。久而久之,何长生的眼中渐渐失去了光彩,萌生了离开的念头;而杜环却依旧咬牙坚持,不肯轻易放弃。两人为此没少发生争执,关系也一度陷入僵局。
“张姐姐,我现在读懂了当初你送给我俩的那首诗了。”何长生的眼眶泛红,声音哽咽,“这太医院一点都不好。”他的话语里,满是理想破灭的失望与不甘。曾经,他们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憧憬,踏入这座象征着医者最高殿堂的太医院,却没想到,迎接他们的不是求知的喜悦,而是现实的冰冷。
“太医院是不好,可是它再不好,也要比军营好,我们要一起再坚持坚持。”杜环轻声劝慰道,眼中却也难掩疲惫与迷茫。他何尝不知道这条路的艰难,但想起离家时父母的期望,想起自己对医学的执着,便又狠下心来,继续在这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前行。
何长生却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委屈与愤怒:“坚持到那一天,你觉得我们还有希望吗?我们俩明明每次都通过考核了,但就是升不上医博士,这一次,林大人已经悄悄告诉我了,会选拔吴太医的孙子和李太医的孙子为医博士。”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绝望的呐喊。那些日日夜夜的苦读,那些在药炉前熬红的双眼,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杜环急切地追问:“真的,你已经打听到了?”得到的却是何长生无声的沉默。少年挫败地垂下头,仿佛所有的力气都在这一刻被抽离。
听着他们的倾诉,张亦琦心中感慨万千。从古至今,命运的天平似乎从未真正平衡过。有些人一出生便站在了高处,沿着家族铺就的道路,顺风顺水地前行;而像杜环和何长生这样的寒门子弟,却只能在泥泞中艰难跋涉,等待那微乎其微的机会。
杜环已经意识到,想要在太医院立足,就必须让自己被看见。于是,他拼命地学习,努力地表现,试图打破阶层的桎梏。然而,太医院里的老油条们又怎会轻易让一个无名小卒出头?他们用各种方式打压、羞辱,一次次浇灭杜环心中的希望之火。何长生则在无尽的压力下,濒临崩溃。离家时父母殷切的目光,成了他身上沉重的枷锁,让他在放弃与坚持之间痛苦挣扎。
“长生,杜环,我真的十分理解,你们现在的处境。”张亦琦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心疼与感慨,“我跟你们举个活生生的例子,金科状元,科举第一,他也只能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做起。你们呢,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底层也无可厚非。一个人能最终能爬多高,除了自己的才华能力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很重要。”她看向杜环,语重心长地说,“所以杜环,你也不用过于跟自己较劲了,适当的停一停没有坏处,有时候用力过猛,反而会被反噬。”
杜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这些道理对他来说还略显深奥,但他知道,张亦琦是真心为他们好。
张亦琦又转向何长生,温柔地说:“长生,你也别觉得回去丢人。能治病救人,哪里不是悬壶济世呢?做大夫又不是只有太医院这一条出路,你能到这里来,就已经证实你的能力了。不需要把其他人的看法都背负在身上,也包括你的爹娘。”
初秋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为他们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张亦琦不知道这两个懵懂的少年能听懂多少,这些也是她用一条命作为学费才学会的道理。
回廊间三人的对话正渐入深处,忽听得院子里骤然响起杂乱的脚步声与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张亦琦微微蹙眉,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太医神色慌张地抱着医箱疾步而过,檐角悬挂的铜铃被带起的风撞得叮当作响,惊起了栖息在槐树上的几只麻雀。
”这是怎么了?”张亦琦望着纷扰的院落,眼中满是疑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话音未落,杜环已按捺不住好奇,主动请缨:”我去问问!”少年挺拔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回廊转角,青衫下摆扬起一道利落的弧线。
不过盏茶功夫,杜环便气喘吁吁地折返回来,鬓角还沾着几片飘落的槐叶。他平复了一下呼吸,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皇后娘娘的妹妹失心疯了,皇后下旨让太医院所有太医即刻前往诊治!”说到这里,他偷偷瞥了张亦琦一眼,又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期待补充道,”我也想去看看...”
张亦琦了然地笑了笑,眼神温柔而鼓励:”那快去吧。”目送杜环匆匆离去的背影,她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远。皇后的妹妹...那不就是宋婉瑜吗?怎么会突然失心疯了?刚想细究其中缘由,她又轻轻摇了摇头,自嘲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宋婉瑜有皇后姐姐护着,我又何必瞎操心...”
此时的承恩殿内,气氛压抑得近乎窒息。宋婉瑜蜷缩在床上,身子剧烈地抽搐着,苍白的脸上满是痛苦扭曲的神情,时不时爆发出几声凄厉的尖叫。殿内十几位太医围在床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案几上堆满了开好的药方,却无一人能真正让病人安静下来。看着妹妹这般模样,皇后宋婉娴面色苍白如纸,而长宁公主早已急得眼眶通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一群废物!”长宁终于忍不住,跺着脚怒斥道。就在她心急如焚之际,突然瞥见角落里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在玉门关军帐中见过的小太医吗?当时宋婉瑜也是这般症状,最后是张亦琦出手才让她平静下来!想到这里,长宁眼前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对了!张亦琦!她的医术可比这些太医高明多了!”
宋婉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疑。但看着床上痛苦挣扎的妹妹,再看看束手无策的太医们,她咬了咬牙,当机立断:”快!你即刻带人去请张姑娘过来!”话音未落,身边的嬷嬷已带着宫人匆匆离去。
当张亦琦踏入承恩殿时,扑面而来的浓重药香与记忆中的场景重叠。床上的宋婉瑜仍在挣扎,苍白的面容与玉门关时如出一辙。”我要一个...”她刚开口,长宁便脱口而出:”碗,对不对?”张亦琦微微一怔,看向长宁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这个曾经骄纵任性的公主,如今竟也学会了观察与思考。
接过宫人递来的瓷碗,张亦琦示意宋婉娴靠近:”皇后娘娘,一会我不做声,您只管轻声安慰她。”宋婉娴郑重地点点头,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好。”只见张亦琦将碗轻轻罩住宋婉瑜的口鼻,同时示意皇后在旁安抚。神奇的是,没过多久,宋婉瑜的挣扎渐渐平息,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