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林果冻      更新:2025-09-23 11:03      字数:3841
  
  宁麦冬赶忙把这些清水倒掉。
  她在忙的时候,齐月也起床了,看到宁麦冬在倒水,她赶忙问:“怎么样?和我说的一样吗?”
  “一样一样,真的有番薯粉出来。”宁麦冬激动道,“等它再干一些之后可以挖出来塞了,不过我午饭后要去县城了,接下来的活儿就交给你了。”
  齐月:“你放心,保准你下个星期回来就能吃上番薯面条。”
  宁麦冬听了也很期待,番薯面条她还没吃过呢。
  等午饭后,宁麦冬就载着小阳光,带着行李走了。这一次的走和以往的每次离开不同,中途,她好几次回头看这个村子,心里有些闷,有些发酸,她的人生也从这一刻,走出了另一条路。
  第50章 入住福利院
  街道办事处落实户口很快, 相关文件没有问题就马上落实了,落实后街道办事处给了宁麦冬一本粮油本,这是宁麦冬用来领福利的。
  拿着手中的福利本, 宁麦冬心砰砰砰的跳,她宁麦冬终于也成了工人了。
  不过:“婶子, 我想问一下, 我家的小孩能随着我迁移户口吗?”接着,宁麦冬又把小阳光的事情说了一遍。
  接待宁麦冬的中年妇女大约40出头,不到五十的样子。她摇头:“孩子迁移户口不管孩子是收养的还是亲生的, 只要孩子和你是一个户口本的都可以迁移, 但是迁移并不代表享有城镇户口的福利,就像你在县城买了房子,也不代表你能享有城镇户口的福利一样, 这样需要相关文件,我们街道办事处才能给你落实。
  但是, 你这个情况有些例外, 你是随着劳动关系把户口迁移过来的, 虽然在我们这里办手续, 但其实你的户口是放在劳动单位的。所以孩子就算能迁移户口, 也没有地方放,除非你的劳动单位愿意收孩子的户口,但这种情况我都没见过。
  如果, 你能在县城买房子, 那么孩子的户口就可以迁过来了, 放在你买的房子名下。不过依然要注意,就算如此,孩子也没有城镇户口的福利。除非你嫁的男人是县城户口的, 这样孩子出生之后,就是县城户口……”
  她把这个关系掰开给宁麦冬讲了一遍。
  宁麦冬不是很明白,她的脑子没转的那么快。但她也明白了一点,小阳光的户口能迁过来,虽然他是登记在姐姐的名下,但姐姐和她没有分户口,所以也是一个户口本的。只不过,迁移过来之后没有地方放,除非她自己有房子。
  “同志,现在县城户口虽然有福利,但也同样需要响应下乡政策,孩子的户口还是在乡下好。”中年妇女善意的劝解。
  宁麦冬对小阳光的户口能不能迁过来倒是不担心,她也不担心下乡的事情,反正等小阳光长大下乡政策已经没了,高考也恢复了。
  她担心的是:“婶子,那他的户口在乡下,可以在上这边的托管所、幼儿园吗?”是的,她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
  “这个你可去请单位开一个证明,可以上的。”中年妇女道。
  问清楚之后,宁麦冬就放心了:“谢谢您。”
  “不用客气,为人民服务,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来我们这里咨询。”中年妇女微笑道。
  从街道办事处出来,宁麦冬的心情还是很美好的。
  “小阳光,我们去福利院吧。”
  “我们以后住福利院了吗?”小阳光年纪小,对这两天的事情都懵懂的,不明白。
  “当然不是啊,在房子还没弄好之前先住福利院,等房子弄好后,我们就不住了。”宁麦冬摸摸他的头。
  “那你也住福利院吗?”小阳光最担心的还是这个,他怕自己住福利院了之后,她就不来接他了。
  “是啊,我们一起住啊,到了福利院之后问问院长,能不能给我们俩收拾一个房间出来。”宁麦冬道。
  “可定能的。”小阳光回答的十分自信,“福利院大,房间多。”一想到宁麦冬和他一起住福利院,他的笑容灿烂了起来。
  从街道办事处到福利院有些距离,一个在县城的西边、一个在县城的北边,反方向。宁麦冬骑了四十分钟的自行车才到福利院的门口。
  福利院的大门开着,蒋奶奶坐在门口守着,以防一个不注意孩子们就溜达了出去。之前宁麦冬来的时候福利院的大门之所以关着,是因为院长不在,福利院人手有限,蒋奶奶要照顾孩子们,才没空守门。
  “蒋奶奶……”自行车还没到福利院门前,坐在前杠的小阳光看见了守在门口的蒋奶奶,大声的喊道。声音激动又兴奋。
  蒋奶奶本来低着头在缝补孩子们破了的衣服,听到小阳光的声音有些迷茫的抬头,等她看到了宁麦冬和小阳光时,吃惊的站了起来,还不自觉的上前几步:“麦冬、阳光,你们怎么来了?”自行车的后面还有不少的行李,这是怎么了?
  蒋奶奶不由的有些担心。
  自行车蒋奶奶面前停下,宁麦冬把坐在前杠的小阳光抱了下来,然后马上分享喜悦:“蒋婶子,我现在是罐头厂的职工了,但罐头厂没有房子,要我自己找房子租,我还没找到租的房子,可以在福利院住几天吗?”
  蒋奶奶一听,先是一愣,随即欢喜道:“可以可以,福利院的房子多的是,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说的时候,还朝着福利院里面喊,“院长……院长……”
  秦院长听到蒋奶奶的嗓门特别大,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忙从里面出来,然后看到了宁麦冬和小阳光,以及自行车后面的行李。她心一慌,以为是宁麦冬把小阳光送回来了。但她很稳得住,没有这样问,而是笑着道:“这是怎么了?”
  宁麦冬还没来得及说,蒋奶奶就把事情说了一遍:“……麦冬可真有出息,以后就是工人了。”
  秦院长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件事。“这可真是大喜事,你也不用去外面租房子了,就住在这里。咱们这地方别的不敢说,可房间是真多,而且住这里你去上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着阳光。”
  宁麦冬确实是喜欢这里的,很轻松很自在,更多的是放心。可是,她想像汪凌那样收东西放到后世出售,然后挣钱。所以她还是咬咬牙道:“这里到罐头厂有点远,我想在罐头厂附近租房子,还有还有,我还打算把小阳光送那边的托管所幼儿园。”
  秦院长道:“倒也是住的近上下班方便,那你仔细找房子,也不用心急,找到了满意的再定下来。”
  “哎,我晓得。”
  秦院长给宁麦冬和小阳光另外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就在小阳光原来那间屋子的旁边。这福利院确实是房间多,而且还都是好的房间,虽然久不住人了,但水泥砖房,可比乡下的房间好多了,而且每间房还很大。
  这以前是监狱的时候,好几个人一间,现在换成宁麦冬和小阳光两个人住,房间是只大不小的。
  宁麦冬和小阳光在收拾房间的时候,秦院长和蒋奶奶也离开了,两人都为宁麦冬成了工人而高兴。
  “阳光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蒋奶奶感慨。
  秦院长也笑着点头:“这孩子确实有福气。”
  “就怕麦冬以后说亲了,男方会嫌弃她带个孩子。”蒋奶奶又惆怅了起来。
  秦院长倒是想得开:“别想着还没发生的事情,如果真发生了,大不了我们把阳光接回来,也不会耽误麦冬找对象。”
  “对对对,院长说的对,是我相差了。”蒋奶奶也笑开了,“咱们这日子,最差也就这样了。”
  “走,晚饭去做点好吃的,难得有件高兴的事情,我们也做一回主人,招待一下客人。”秦院长道。
  “瞧您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要准备大鱼大肉呢。”蒋奶奶调侃。
  秦院长道:“大鱼大肉吃不起,做几个红糖馒头还是可以的。”
  蒋奶奶一听有红糖馒头吃,也非常高兴:“那麦冬带来的大米要煮上吗?”
  宁麦冬虽然要在这里住建,但也不是白吃白喝的,她自己带了粮食的。
  “今晚上不煮了。”秦院长道,“说好了我们招待的,等明天早上再把她的粮食煮上。”
  “哎,行。”蒋奶奶附和。
  福利院的饭是所有人一起吃的,长桌上,秦院长、蒋奶奶,加上这里的孩子,一共有38人,再算上宁麦冬和小阳光,有40人了。
  大家都坐在长桌上吃饭,饭菜都是一人一份固定的。平日里,孩子们都是一份主食一份菜,今天因为庆祝宁麦冬成了工人,秦院长慷慨了一回,给每个孩子也发了一个红糖买馒头。但也只是红糖埋头,至于招待宁麦冬的其他菜,孩子们就没有了。
  秦院长招待宁麦冬的菜算不上丰富,但也是尽心尽力了。主食是红糖埋头和番薯粥,菜是秦院长他们自己种的,有炒青菜、炒鸡蛋、还有臭冬瓜。
  这臭冬瓜是这边的小吃,倒不是真的臭,而是把冬瓜腌一下啊,等能吃的时候会有一种臭味发出来,就和臭豆腐的臭一样,臭香臭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