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作者:
朔清 更新:2025-09-23 11:04 字数:3843
张三也打算这几天溜走,那么多的火药,他可不想被殃及池鱼。
没想到谢沙在这个紧要关头上转头南下,带着大批旧部精锐连夜辗转到了清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府县,转来转去又去找什么...山鸡村?
这名字也太土了点,他想打听打听此行目的,但旧部老人从不和他们这些新人多透露半个字,只一句话,“不该你知道的别乱打听,跟着就行。”
得,又是老一套流程,张三见多了,每次要去抢劫哪个大户做缺德事了就想起他们这些新兵蛋子来,打起来先让他们冲前面当人肉盾,估计这次也一样。
但为什么邑王旧部的所有精锐这次都一举出动了?要知道这些人谢沙从来不会轻易动用,他们都是用刀用剑的高手,当年实打实为邑王开疆扩土的勇士。难不成这次要抢的人家有储备私兵?不应该啊,有私兵的人家怎么可能住在个叫山鸡村的地儿?
难道说,是个武林高手?
张三不禁握紧了腰间佩刀的刀柄,跟在反叛军最后面夹着屁股进了村。老大这次没下令屠村,只随手抓了个村民问,这村子里有没有一个叫李桥的女人。
谢沙人高马大,壮得和座小山似的,常年杀人见血令他的五官都沾染了骇人的凶煞之气。张三见了他都不敢抬头,更何况一个普通村老头子,立马吓得跪在地上指了路。
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村里其他人很快听到动静躲进了家里,整个村子大白天寂静得和夜晚一样,只有各家鸡笼里时不时的一声鸡鸣。
女人?老大千里迢迢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来,就是为了杀一个女人?
张三不敢置信,很快就到了村口老头指的地方,其实很好辨认,各家都院门紧闭村子里,只有那一家门户大开,院子的长椅上坐着一个不言不语的村妇,正看着他们一行人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张三暗自腹诽,这女人胆子还挺大,莫不是个傻的,看着这么多佩刀的彪形大汉闯村竟无动于衷,走进了才发觉异常——
自他们进院门后,那女人依旧没有起身,而她的眼睛始终直视着谢沙,不避锋芒。
这其实很恐怖,因为在反叛军中哪怕邑王府的老人也从不敢直迎谢沙的目光,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男人。
“好久不见,谢沙。”女人先开口说了话。
谢沙眸光闪了闪,“是啊,有十年了...我找了你十年,还以为你隐姓埋名躲着,或是死了,唯独没想到你胆子大到竟一直用李桥这个名字活着。”
他打量了打量周围小院里的物件,尽是长久居于此处的生活痕迹,并且显然,这里居住了两个人,长椅都是两张。
但屋里应该没藏人。
谢沙咬了咬牙,“还没想到你能活得如此心安理得、逍遥自在。”
李桥笑道:“你不也是吗?反叛军主帅,谢沙。”
“别这么叫我。”谢沙眉头皱了皱,手扶上了腰间的刀柄。
满院子的反叛军围着这一个女人,她眼中却像只有谢沙似的,挑衅的意味不言而喻,周遭气氛也一触即发,没有人先动,但空气中已尽是剑拔弩张的火药味。
张三突然想起来了,想起父亲曾给他讲过,邑王当年带兵征战沙场之时,一位冲锋主帅,一位献计副将。如果邑王没有自己投降的话。这两人合力完全能为邑王铺就一统天下的康庄大道。
只是听说后来主帅潜逃副将消失了,那既然谢沙是主帅,这个女人应该就是消失的副将了。
能自己琢磨出火药这种杀伤力极强的神兵利器,心智计谋诡谲狠辣,想不到当年邑王身边大名鼎鼎的谋将竟是个女人...
张三刚有些嗤之以鼻,怪不得能想出这么多下三滥的阴招,据说最开始拿火药搞破坏的就是邑王副将,拿火药炸城池、炸粮仓,趁敌人顾不过后方时主帅在正面战场追击。张三自己就是庄稼人,听到农民忙活一整年交上的税粮被付之一炬就心痛,两军交战拿老百姓当炮灰,果然只有弯弯肠子多的女人才想得出来。
他们大男人就该如同谢沙一般,光明正大迎敌,哪怕战死沙场也是死得其所的荣耀。
“都别傻站着了。”谢沙开口道,这次是跟他身后的弟兄们说的。
张三也紧张起来,汗涔涔的手握住佩刀。曾经的邑王副将,想必身上还是有些功夫在,不过到底是个女人,他们人又多且都是精锐,拿下她项上人头应该也不过几个回合。
就等着首领一声令下,拔刀出鞘,只听谢沙赫然开口道:
“还不快速速跪下,迎长青军主帅——李桥将军!”
张三还没反应过来,前面一众邑王府大哥们已经热泪盈眶地跪了,后面甭管新人老人都齐刷刷地跟着跪,张三跪晚了,还挨了旁边大哥一锤,直接给他锤地上了。
好歹也算跪了。
“恭迎长青军主帅!恭迎李桥将军!”
所有反叛军像是事先排练过一样,喊得震天动地整整齐齐,这小院落围的一圈栅栏都跟着抖了三抖。
张三:什么?不是副将?这女人是当年邑王麾下长青军的主帅!?
他们老大...谢沙才是那个阴险狡诈的副将?!
不止张三一个震惊的,不远处依旧偷偷开了个窗户缝、从头看到尾的宋六娘也捂着嘴险些惊掉了下巴。
朝夕相处的邻居是个将军,还是已死逆王的主帅,宋六娘第一反应就是回想有没有得罪过李桥。
想到从前她总大大咧咧地拍门进她的屋,动不动就掀她被窝子,顺她家的菜米油盐,还大言不惭地要给她相看男人嫌她孤家寡人...
宋六娘闭了闭眼,李桥没直接把她砍了还真算她命大。
可她怎么会到山鸡村来呢?她记得李桥还是被卖过来的啊?
李桥被吵得皱了皱眉,得了,周围邻居肯定都听得清清楚楚,恨不得让谢沙的人赶紧闭嘴。
但长青军这个名号隔了近十年再听到,李桥的心脏也忍不住跟着震颤,她原以为自己都忘记了沙场之上的血雨腥风,可长青军三个字再提起时,那些跟着她浴血奋战的人的面容如刻在脑中般清晰起来。
刀剑划过咽喉捅入腰腹的触感,耳边厮杀的吼叫与将死的悲鸣,和风中那浓到晕染不开的铁锈味...她全想起来了。
谢沙也跪在她面前,一如当年他跪在邑王面前时,自己站在邑王右手边。
“我早已不是长青军主帅,现在也没有长青军了。”
谢沙红着眼仰起头,听李桥这么说他满眼都是不敢置信,“怎么没有?你我联手,长青军必能重振旗鼓,依旧你阵前带兵,我后方掩护,我们攻上皇城去,杀了那狗皇帝...”
李桥平静的望着他,“邑王死了,长青军就没了,纵然你我联手,也不过是一群逆贼匪类。”
“都起来吧。”
谢沙却执拗道:“我不起。”
身后的邑王府旧人再见到李桥也依旧维持着骨子里的习惯,下意识先听命于李桥而非谢沙,都站起身了才后知后觉自己老大还没起来呢他们怎么先站了,但想了想现在李桥将军都回来了,还听谢沙的做什么,顿时也心安理得。
李桥单手给谢沙提起来了,谢沙只能阴恻恻地瞪眼看她,“你既不愿回来,为何要点我埋在那平宁同知家里的火药引线?”
李桥早知有这一问,“事急从权。”
平宁县衙役里有谢沙的人,是当年少有人知的邑王府暗线,李桥一入衙门就认出来了,自然那人也认出了李桥。所以当夜李桥发现刘旖儿府里埋有火药,便留了个后手,如果刘旖儿真的背叛了她,泄密让郎家的人在刘府截赌,那她就让那人引燃火药。
但刘旖儿并没彻底背叛她,所以李桥临时给他一并捞了出来,引燃火药也只是威吓,无意伤及性命。
刘旖儿府的火药在谢沙的计划里本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刘旖儿查到私炮房源头提前破坏计划,可这火药一燃就瞒不住了,皇帝立即反应过来是邑王残党下令彻查,幸而火药制作已经接近尾声,各个府县的私炮房人手都及时撤了出来。
刘府的暗线回来以后,谢沙还发了一大通火气,提前引燃火药险些将他的多年筹谋毁于一旦,但他又不能怪罪那个引燃火药的暗线。
邑王赴死前给长青军下的最后命令就是,他死后所有长青军必须率先听命于李桥将军,其次才是副将谢沙。
李桥的决策权永远优于谢沙。
谢沙倒是想绕开李桥直接统领长青军,但他又不得不承认,他没有领军作战的将才,下面的人或出于对邑王的遵从或出于对他的畏惧,却不能如李桥一般让将士真正地信服。也正因如此,最后接替邑王做决定的人是李桥而非谢沙。
可李桥在邑王死后没有下达任何命令,让所有人各自谋生,她自己也选择默默离开。
谢沙一想到这里,对李桥的新仇旧恨都涌上来,咬牙道:“你难道忘了是谁赐予我们新生,教会我们一身本领,让我们能有今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