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作者:
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7 字数:3638
能记的这么清,还亏她关注了一个专讲清史的博主,语言风趣,解析透彻,她才听得进去。
四爷当然了解年羹尧,可是还要用他。
“这时候有没有出色的武将?”
顾七七早就摆烂了,痛快的开始竹筒倒豆子。
“有三位,第一位是就是年羹尧,他当过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不过这人有点恃宠而骄,不受控制。
第二位就是岳钟祺,岳飞的后代,对您忠心耿耿,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他一人就平定了青海叛乱,为大清打下了72万平公里的土地,又将120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大清。”
顾七七为岳钟祺留了一线,后面的事没说。
“第三位,就是爷的亲弟弟,爱新觉罗胤祯,他军事才能非常出众,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
四爷有些意外的挑挑眉。
这是他没想到的人选。
顾七七知道四爷意外,不由的细致说了一下。
“但是由于十四爷也是夺嫡的热门人选,康熙死的时候他正在甘肃一带未能回京,所以一直有人议论你得位不正。
包括您的亲额娘,她拒不迁宫,不承认您的帝位,就说皇位该是她小儿子的,你们母子也因此彻底失和。”
听到这儿,四爷铁骨铮铮的大男人,也忍不住湿了眼睛。
怕顾七七看到,还偏了头,给自己留下一丝体面。
顾七七懂事儿的当没看见。
“当然,没多久德妃娘娘就病逝了,胤祯也被圈禁半生,直到乾隆登基他才被放出来,不过那时他也已经老了,打不动仗了。
有点可惜,因为十四爷的军事才能似乎胜过岳钟祺。”
四爷沉默不语,面沉如水,眼底一片幽深,不知道在想什么。
顾七七不用猜都知道四爷在想什么。
于是,主动大胆上前:“四爷不必难过,历史证明下一任皇位本就属于你,不是康熙选择的你,是历史的选择,如果当时不是您继承大统,大清可能灭亡的更早。”
这是实话,也是很多学者都认可的说法。
“康熙晚年什么样子您已经看过纪录片了。”
顾七七没说出口的是,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她都不稀罕说。
四爷体察百姓,经常下基层,即便顾七七没说出口,他也能想象得出。
只不过他的身份不允许他有丝毫怨怼。
“其他皇子再厉害,可是在做皇帝方面舍您其谁,他们几个皇子加一起都比不上您一根手指头。”
说着还比出一根葱白的食指,晃了晃。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您是公认的大清皇帝排名第一,我没有撒谎,如果不是您,我不会坦白来历,您是一个伟大英明的君主。”
别的不说,小嘴叭叭的,情绪价值给的足足的。
四爷很动容,但也真的难过,亲生母亲不爱他,只爱弟弟,虽然不是小孩子,可是他也是人呀,有感情的。
这一辈子真是父亲不疼,母亲不爱。
还好有顾七七坚定的站在他这边。
难得的脆弱也散了,罢了,在他被送给佟贵妃的那一刻就早已注定一切,今生不强求。
他一犹豫可把顾七七急坏了,唯恐他不信,还把手机又掏了出来,划了划屏幕,找到一张图片,踮着脚尖,递到四爷眼前。
“你看看,你看看,这可是后世之人综合排的榜单,您确实非常棒。”
四爷看她着急的样子,牵着她的手坐到了炕沿,然后看向眼前的图。
是一个皇帝评分排行榜。
给他的加分功绩包括:整顿吏治、摊丁入亩、创立军机处、开放海禁、废除腰斩、惩治贪污、平定罗卜藏丹津、委派驻藏大臣、将青海纳入版图等。
他的评分是:9.3分,比他皇阿玛的8.8分高不少。
他儿子的评语就很有意思了。
大功大过都大的离谱,极度不稳定,这不跟李隆基似的,能是什么好皇帝,看评分就知道了,才5.2分。
皇帝,国家的掌舵人太不可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看来皇位要培养其他继承人了。
顾七七也吹嘘哄他:“你在几千年历史中,这个分数也很高了,您的文治非常厉害。”
说着又开始划手机,果然找到了一个全部皇帝排行榜。
四爷一看,总榜上,他的分数还上涨了,已经达到9.4分,和他同分并列的皇帝是:朱瞻基、刘启、赵匡胤,忽必烈。
他皇阿玛还是8.8分,直到此时,四爷才真正的释怀,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置什么气,有什么值当的。
不过还是有些不甘的往上看看了,果然都是大佬 :李世民、刘秀、刘恒、刘询、朱元璋、刘彻、朱棣、刘邦、赢政、杨坚、朱高炽、铁木真。
他要努力了,争取几百年后的后世再评这样的榜单,他也争取挤进前三名。
整个大清就他和皇阿玛上榜了,看看人家老刘家,老朱家,心塞。
顾七七的潜台词他怎么听不出来,就说他文治厉害,武功不行呗。
这回等皇位到手,但凡能打仗的都给他出去开疆拓土,为了武功上的分数,亲弟弟也不是非得圈禁一个法子。
【宝宝们辛苦了,作者明天恢复正常更新时间。】
第108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18)
想罢,把手机又推还给顾七七。
坐在炕沿上又不说话了,他的心脏还算结实,不然这一天天的,大起又大落,要了命了。
“东西都收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早点睡!”他是真想活久点,不然大清不定如何呢?
他俩嘀嘀咕咕一个晚上,倒累的一夜好眠。
可苦了后院其他女人。
本来年侧福晋进门就抢走了爷的全部关注。
现在可好?
又杀出一个瓜尔佳氏,就是不知道年侧福晋如何难受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
也不知这个瓜尔佳氏能独宠几日?
嫉妒的嘴脸,好像柠檬成了精。
自己过的千疮百孔,看别人过的春风得意,那滋味酸涩难忍。
还有一个人难受,就是苏培盛。
这几个晚上的放哨生涯,都要把他冻成狗了。
毫无悬念:他得了风寒。
喷嚏不停,鼻涕不断,两管鼻涕从小溪终究汇成了汪洋。
翌日。
凌晨三点,四爷就起炕准备上早朝了。
前两天还很小心,后来发现,还可以再大胆一点。
这个顾七七睡觉死的哟,雷打不醒。
好羡慕。
不过他也不差,跟着沾光,这几天睡的还不错。
今天早上没看到苏培盛,四爷随口问了一句。
德顺躬身道:“苏公公病了,头重脚轻,不敢上前伺候,怕过了病气给爷。”
四爷也终于想起:这几天都是苏培盛守夜,确实不是个长事儿,看来得细细安排一番。
刚洗漱完坐下,德顺就端上了一碗热汤面,面里还卧有两个荷包蛋,一些鸡丝,一点豆芽和三块豆腐泡。
四爷宠溺笑笑。
这早膳是顾七七给他定的,菜单还挺长,每天早膳都不重样儿,说是为了养生。
强行规定他必须吃早餐,否则容易伤脾胃和胆,还说要营养匀衡。
不过一大早吃点热乎的,确实舒服不少。
以前上朝前他都是在马上或是轿子里吃几口饽饽,喝口茶就完事儿了。
现如今,有人如此事无巨细的疼他,这种感觉真不赖。
放下碗,德顺又递过一个油纸包,里面装着椒盐烧饼,凉了也能吃。
顾七七坚持,说是下了早朝肯定饿,没吃的就垫垫肚子,千万不能饿着。
四爷接过烧饼边往怀里揣边向外走去。
就是今天的走路姿势有些别扭,无它,顾七七命绣房,给他裤子膝盖处缝了一块皮子。
还洋洋得意的劝他:“你要是不得已跪在雪里就遭罪了,就算跪在大殿上也受不了啊,大冬天的,寒湿入体可不得了。”
四爷没反对,知道这么多,再多保护都不多余。
朝堂上,四爷望着年迈的皇阿玛,心境较之从前有了很大变化。
皇阿玛真的老了,形象不再高大威猛,遥不可攀。
他可是比皇阿玛还要高上好几分的皇帝!
这种隐秘的快乐,可能只有顾七七才能体会一二。
他还要做的更好,不辜负后世人给他打的分数,他相信,给他打分的十之八九都是汉人。
大清该变变了。
顾七七吃过早膳后,就带着丫环、婆子回到了玉兰院。
小太监留了话,说爷让她今天搬回玉兰院。
顾七七也不想继续住在前院,虽然不用给福晋请安,可她也不是活在童话故事里。
能不被架在火上烤当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