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作者: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7      字数:3638
  
  顾七七也不知客气两字如何写,接过就干了,看得四爷直摇头:“慢点,喝太猛,对胃不好。”
  顾七七也笑话四爷:“以后晚上不要喝茶了,醒神是醒神,就是对睡眠不好。”
  四爷点头答应:“行,听你的,在你这里就没怎么喝过茶,全是白开水。”
  “这也是为你好呀,白天喝尽够了。”提到茶,顾七七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四爷能给我一些好茶吗?我想存点,以后我回去了,也能品到这些好茶了。”
  四爷现在也习惯顾七七开口闭口要回去的话了,爱说就说吧,反正回不去了。
  “行,爷给你寻点好茶,各种都给你备一些。”
  “谢谢四爷厚爱。”拿到好处,这句谢倒是真心许多。
  “四爷,还有一件事可能要麻烦你,我自己完成不了。”
  “哦?说来听听。”
  “就是有一些古籍、孤本、传统手工技艺、药方等等全在后世失传了,我心里好难受呀!想着四爷帮我找一些,誊抄一份,我想日后带回后世,否则?”
  捂着胸口一阵难忍疼痛的表情,又把四爷逗乐了。
  “好、好、好,别伤心,你列出一个单子,爷都帮你找,保证弄的妥妥的。”
  顾七七又笑了:“谢谢四爷,你们现在看起来不太在意的事情,在后世却极为珍贵,好多都失传了,再不然就被掠夺了,像是文物、古董,全被八国联军抢走了,抢不走的一把火烧了。
  圆明园可是万园之园,是华夏文明集大成的皇家园林,被他们烧了三天三夜,一切都付之一炬。
  不行,不能想,我的心太痛了。”
  说着又捂住心口状若痛苦。
  四爷看过纪录片,当时片子里只提了半句,详细情况他并不了解,现在光是听到圆明园三个字他都受不了。
  不行,得忍住,不能吓到七七。
  气的喘着粗气干了一杯白开水,也不说伤胃了。
  “我想学些古董鉴赏知识,四爷能不能帮我找个老师教教,我一窍不通,可能要从头学起。”
  这个倒不难,四爷直接大包大揽:“放心,你有兴趣只管学,其它的交给爷来办。”
  “四爷,还有一件事,我说了你可不许生气啊,咱俩得先说好,不然我就不说了。”
  【朗朗乾坤,日月昭昭,萌新作者不惧怕任何阴私伎俩,相信邪不胜正。】
  第111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21)
  四爷反而被勾起了兴趣:“何事如此为难?说吧,不气,现在还有什么事情能让爷生气的。”
  顾七七相信四爷是一个一言九鼎的汉子,就直言道:“四爷能不能管管弘历,他真是一个狂魔!”
  狂魔?
  狂什么魔?
  看四爷发愣,以为他不信。
  那她就不客气了:“我没夸张,我们后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章总’,四爷知道什么意思吗?”
  四爷顿感好笑,颇有种虚惊一场的感觉。
  原以为顾七七说的这么郑重,是想说他皇阿玛的事情。
  结果说的不是他爹,而是他那个败家儿子。
  “什么是‘章总’?不太理解这个词儿。”
  顾七七拍了拍胸口一副顺气模样:“‘总’这个字类似于大清总督里总的意思,有领袖的含意。
  ‘章总’就是对他的戏称,形容他是盖章界的翘楚、领袖。”
  光说犹不解气。
  顾七七小脸通红的扒着四爷胳膊叭叭告状。
  “四爷您知道弘历多过分吗?他有一千八百个私人印章,各种各样的。这就算了,他还往那些书法作品上猛盖章。越是喜欢的作品盖章越多。
  就说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吧,王羲之的字只占那么一点点。”
  一边说顾七七还不忘伸出小拇指,掐着小指头露出一点点比划着。
  “裱那么长的作品,原文4行28个字,剩下63处东一坨西一块全是他写的观后感,这就算了,还写了一个超级大的‘神’字,又盖了170多个章。”
  顾七七连珠炮似的,说的太忘情,鼻尖都布满了细密的小汗珠,就这,还不罢休。
  “祸祸完王羲之还不算,又开始祸祸他儿子王献之。
  传世书法‘中秋帖’除王献之写的22个字,弘历密密麻麻的往上面盖了八十多个章,还题了一首诗在上面,弄得‘中秋帖’好像得了皮肤病似的。”
  顾七七气的不轻,眼睛瞪溜圆,掐着小腰还在嘚啵嘚。
  “还不算完!‘三希宝帖’主打一个不落,又往王羲之侄子王珣的‘伯远帖’上哐哐一顿盖。
  但凡他收藏的书画都遭了殃,连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都没放过,布满了他的章,不愧‘章总’之名。”
  终不解恨!还反讽的竖起大拇指比了比。
  ‘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书法真迹,就被这样对待,不能想……
  那是心碎的声音。
  告状告一段落,顾七七狠狠吐了一口浊气,拿起水杯就咕咚咕咚灌了大半杯。
  看的四爷直乐呵,这气呼呼的小模样也太招人稀罕了,以为什么事儿呢,给气这样。
  越想越觉得有趣,四爷不顾她涨红气鼓的小脸,笑的前仰后合,根本停不下来。
  嘴里还嚷着:“别气,不算啥,爷肯定揍他。”
  说着又大笑起来:“至于那么大气性吗?”
  顾七七也不反驳:“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历史留给全人类的瑰宝,他倒好,盖满了私章、写满了观后感,不讲文明啊!
  这些作品也不是他自己的,别的皇帝也喜欢,也没见哪个皇帝像他这样的,气死我了。”
  憋闷的她甩了甩袖子扇了两下风。
  “而且您还笑的那么大声。都不知道他的章有多奇葩,刻的都是些什么‘宜子孙’,‘古稀天子’,‘自强不息’,‘十全老人’之类的,您说说,听了什么感想?
  还有,据说他非常喜欢一个‘汝窑水仙盆’,天天睡觉都得看着,这就算了,然后他还往盆上刻字,您说说?”
  顾七七一副无力吐槽的模样,又逗得四爷乐够呛。
  还不走心的安慰她:“放心,肯定揍他。”
  顾七七也不是真气,实在是无语,无法评价,好好的书法作品跟得了‘牛皮癣’似的,密集恐怖症都犯了。
  而且就是她想看看都不行,‘三希帖’是乾隆十一年左右才被收藏至‘三希堂’的。
  “你们祖孙三代帝王,其它的不提,就是这个审美相差太大。
  康熙爷的审美恬淡,您的审美素雅,乾隆的审美瑰丽。
  那是真瑰丽,恨不得把所有颜色和花纹在一个花瓶上画的满满的,不留一丝缝隙,主打一个眼花缭乱,后世戏称他是‘东北小碎花’风格,整一个暴发户模样,太俗。”
  说完自己也被逗笑了。
  别说?还挺形象。
  果然,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顾七七笑够了,拉着四爷袖子一脸仰慕的赞美。
  “您的审美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爷以后能不能给我单独开一窑,设计一些瓶、碗、碟、罐之类的,我想带回去,这可是我们华夏民族美学的巅峰之作。”
  四爷被拍的猝不及防,开心不已,洋洋自得的大手一挥:“放心,肯定给你好好设计一批瓷器。”
  顾七七也没拍马屁,说的全是真话,雍正的审美非常高级。
  他喜欢用一些胭脂红、祭红、冬青、松石绿、珊瑚红、秋葵绿、孔雀绿、洒蓝这些不饱和色。
  用现代话讲就是莫兰迪色或是马卡龙色,而且大面积留白,淡雅又充满了无限想象,造诣很高。
  顾七七是真高兴,笑嘻嘻的上前给四爷捶了两下肩,还止不住道谢。
  “谢谢四爷,一切拜托了,辛苦您了,不急,要指挥官窑还得等,爷记在心里就够了。”
  四爷噗呲一下就笑出了声:“小滑头!就直说只要官窑不要民窑的呗!”
  顾七七也大大方方承认:“那当然,有没有官窑落款那可大不一样,再说,官窑的工匠都是皇家御用,工艺也代表着最高水准呀!”
  四爷跟着点头承认,确实。
  今夜,他又度过了一个刺激的夜晚,心脏愈发强大,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忙了十几天,真倦了。
  两人都没再说什么,转瞬就陷入了黑甜。
  四爷一大早起床时,难得有一瞬迷茫,随即想起了顾七七的名言:“真是累成狗了。”
  再抱怨也得起床,还暗自激励自己:可不能懒惰,这是不对的,变好千难万难,变坏只需一出溜。
  然后就神采奕奕的上朝去了,真是个能人。
  四爷说话算话,没过两天就给顾七七又送来两个嬷嬷。
  据说对瓷器、木器、玉石、书画、珠宝鉴赏非常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