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作者:
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8 字数:3617
始皇点点头,这点他知道,也尽力了。
交通不发达,去哪儿传个信儿、送个粮都不容易,何况管理了。
难度确实不小。
总不能全杀光吧。
“特别是继承者不够睿智、能力又弱的时候,六国便会趁势而起群起而攻之,而大秦并没做出有效的应对之策,没有分享利益换取支持,也没有彻底灭了他们的全部势力,这就是政治隐患。”
顾七七抬眼看了眼烛影中始皇的表情。
嗯?
除了郑重没有其他,不见丝毫异色。
果然天生的帝王,城府太深。
“继续……”
声音清冷淡然,令她无法揣测出始皇真正的心思。
“第二就是大秦的法律不适合如今的帝国了。之前的律法更适合战时的大秦,可是大秦统一之后,就不适合了。
而大秦却没有改变,依旧沿用僵化的的法律制度,甚至有些严苛,很多群体就无法忍受了。”
始皇很诧异,抬眼望着顾七七,沉闷的接话。
“详细说说。”
顾七七喝了几口水继续。
“我举几个例子陛下就会有所感受了。比如:俘虏自动化为奴隶、犯罪人员及其家属也降为奴婢这条。”
秦始皇当然熟悉这条律法,没有任何表情,就静静听着。
“他们的子女将世袭为奴,随意被买卖、打杀,而他们只能默默承受,这些规定显然极度扩大了奴隶制倾向。
试问?那些奴隶子女能选择出身吗?
这种无望的人生,谁愿意承受,而那些受益的人群就会变着法的扩大奴隶群体供他们享受。
这就导致会出现大量的冤假错案,百姓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苦不堪言。
没办法,利益的驱使,那些受益群体不会停手,这也是矛盾。”
始皇点点头。
他没想过那么多,那么长远。
甚至他很难想到执行起来会有如此大的偏差。
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他还没经历过,甚至不知道是错,何谈纠错。
始皇是先行者,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顾七七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比如陛下已经知道的大泽乡起义,显然就是律法严苛造成的。
秦法严苛,动不动割鼻子、耳朵,或是五马分尸,黔首们全部笼罩在恐惧的情绪中,社会也因此动荡不安。
如果法律不那么简单、粗暴,但凡有余地,百姓们也不会起义反抗,他们是真没有活路了,怎么都是死,能不反抗才怪。”
一时之间室内极其安静,顾七七也不打扰始皇的思考。
其实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打着‘伐无道 、诛暴秦’的起义口号,还真是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2015年考古队在湖北睡虎墓出土了《云梦秦简》。
是大秦的20万枚竹简。
墓主人是大秦一个叫喜的基层公务员。
这些竹简就是他的工作日志,记录了秦朝法律法规。
关于军队的法律明显不像后世谣传的那样严苛。
服徭役时如果迟到3-5天,会口头批评,做个检讨就完事了。
如果迟到6-10天,就罚款一面盾牌的钱。
如果迟到10天以上,罚款一套盔甲的钱。
如果遇到不可抗力的大雨天,可以免除任何刑罚。
这与陈胜和吴广说的下雨天误了行程就要掉脑袋完全不同。
而且大秦征兵不满1.3米会自动免除刑罚。
还允许每个家庭必须留一个男丁赡养老人。
就连每年二月不许进山砍树、捕猎幼崽都做了规定。
总之,上至国家洪涝灾害,下至基层官员、公务员的任免都规定得十分详细。
最主要的是其中记载了服徭役的劳工是有工资的。
包括罪犯也不会白干活,一天能得8钱。
按当时秦朝官方粮钱计算,一两钱可以买4斤粟米。
完全能养生糊口,甚至待遇还不错。
但是,这不能证明大秦的法律不严苛。
秦法的严苛表现不在此处。
更多的还是刑罚种类太多,残酷得令人胆寒,到了闻风丧胆的程度。
还有轻罪重罚,小事重判。
更有连坐制度:一人犯罪,众人遭殃,甚至包括邻居。
最主要的还是秦律律法更适合秦军建设。
与百姓生活相背,不含人文关怀。
令人窒息。
【本章为:‘我可爱吗小晨晨’打赏的点个赞*10加章】
第283章 大秦宫女(11)
看陛下点头示意继续,顾七七又缓缓开口。
“再比如,现在法律的连坐制度,动不动连邻居都被牵连跟着坐牢,所有黔首都过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每天精神都高度紧绷,生怕出一点点小纰漏就要被连累着坐牢,试想一下这是什么日子。”
其实顾七七没说得太细,因为始皇帝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形。
秦律的规定太过细化,而且全面以军事化管理为出发点。
比如‘步过六尺者有罚’。
大秦的六尺换算成现代就是1.2米。
这下好了,走路都得小心些,步子不能迈太大,否则就要受罚。
本来,用此来约束官兵无可厚非,用在百姓身上就不合适了。
闹得黔首们走路都小心翼翼。
完全没必要。
再比如‘偶语者弃市,诽谤者族’这条。
这条法规更加令黔首们噤若寒蝉。
两人或两人以上不能谈论朝政,否则死刑。
而且犯罪者一般在闹市区被现场行刑,还会暴尸。
这要碰到一个坏心眼儿的,就引着你说话,或是诬陷该如何是好。
所以,黔首们不敢交流。
想想,连八卦都不敢说,日子都过成了什么样子。
更别提连穿什么鞋子、什么衣服都做了规定,太细化了。
顾七七就是有啥说啥的性子。
还是细细解释了一下:“最最关键的是,基层官员滥用职权。总有那些个想杀谁就杀谁的官员,难保这些人不是为了私恨或是敛财的手段。
执法太过随意,而没有监管的权力那就可能被滥用。
当律法不再公平、公正、公开,何谈遵守、不遵守又何来秩序。”
始皇有些被打击到了。
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些问题。
现在再代入那些黔首的生活,确实太过压抑。
令人呼吸困难、喘不上气。
“比如之前的首级制度也是一样,现在六国一统,老秦人也没有了上升通道,想获得奖赏可以说是遥遥无期,看不到一点希望。
他们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顿时变得无望起来,试问他们能满意才怪。”
这点始皇倒是有清醒认知。
垂下眼睑,点了点头,示意顾七七继续。
“而且,大秦的执法者太粗暴了,没有轻、重、缓、急之分,几乎都是一刀切,丝毫没给黔首们申诉的机会,他们太苦了,不容反驳,都没处讲理,非常绝望。”
始皇握紧了双拳。
手背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
显然十分难受。
他一生要强,自认做得不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后人的分析把他的骄傲都要打散了。
顾七七一看始皇的状态,吓得赶快安慰他。
“陛下这不是你的错,一统天下的时间太短,完全没有可借鉴之人,全靠陛下摸着石头过河。
加之国家版图一下子扩大许多,人心各异、政治不稳、管理起来确实不易,陛下做得已经非常好了。”
始皇摆了摆手。
顾七七的安慰之语,他听进去了。
也想到了。
是的,不一样了。
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不会早亡,大秦只会越来越好。
他还有时间。
顾七七看始皇脸色又恢复了,也放下心。
“陛下需知乱世用重典,盛世施仁政。”
始皇没反驳,轻轻点了一下头。
顾七七也猜不出来陛下是觉得有道理,还是让她继续,或是有其他想法。
“然后是统治者,主要指胡亥对黔首过度横征暴敛,徭役极重,尤其是关东地区,那里的黔首太苦了。
大秦一直对那里进行经济掠夺,战时一直从那里运粮,他们都要被掏空了,那里的黔首过得非常不好,所以对大秦心态就变得很微妙。”
始皇的手指轻轻动了一下,顾七七就知道始皇明白了她的话。
“陛下在还好,能压制得住。可胡亥的所作所为却让黔首们更加绝望伤心。
也许,对他们来说再换一个朝代似乎并没有什么坏处,他们的腰早就被压弯了,脊梁也早被打折了,站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