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作者:
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9 字数:3662
大秦信奉的神主要是指五祀:户神、灶神、门神、土神、行神。
后来,腊月初三这个腊日,慢慢演变成腊月,初八就叫“法宝节”。
腊日与佛教慢慢融合演变才成了现代的腊八节。
后来岁首又被改成在了元月,蜡祭与腊祭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的过年传统。
目前,大秦还是按之前的形式过节。
每次大祭,看着眼前的一片黑,顾七七心里就忍不住吐槽。
大秦二世而亡,看样子水德不丰。
不过她也就心里想想,可不敢跟始皇吐露半个字。
老师这个工作顾七七真是当得够够的。
除非遇到绝顶聪明的学生。
顾七七早就把各个学科的书籍翻译成隶书交给始皇了,其他的她就不多插言了。
现在的大秦皇室学院主要讲数、理、化三科。
遇到有天分的孩子,她还开了生物课。
字典早就制订完成并开始发售。
至此,基础教育也会慢慢从贵族、豪富阶层开始向下慢慢渗透。
不过,这个过程会非常缓慢,是潜移默化进行的。
有苗不愁长,顾七七不管太多,又全身心投入到教书大业中。
第297章 大秦宫女(25)
不知是否因为华夏基建基因太强的缘故,始皇也开始了工业大发展,主要是武器方面,现在可以说是武德十分充沛。
而且棉花产量一年年的提高,士兵们能做到人手一套棉衣、棉鞋了。
黔首就得等等了,好在有了希望。
棉布也开始在咸阳流行起来。
顾七七现在走在咸阳街头经常一阵阵恍惚。
餐馆里到处是高桌、高椅,仿佛一下子快进了几百年。
她的日子却是一眼望到头了。
始皇最近几年又生了十几个孩子,她自然就成了幼儿园园长,所有孩子长到三岁就送给她启蒙,她都要疯了。
而且不光是始皇的儿子,还有孙子。
扶苏在咸阳也没闲着,儿子也生了好几个。
顾七七感觉始皇现在患有子孙不足恐惧症。
可转念想想历史上赢姓赵氏一族的下场,她就闭麦了,老老实实教育好下一代吧。
这天,顾七七刚上完课回到章台宫。
始皇看到顾七七满脸疲倦就想笑。
教书能有多累,看这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果然娇惯。
“来,七七到朕身边来。”
顾七七行了一礼,慢慢走了过去。
“是有什么新学生要来夹塞儿报到吗?”
不怪她有此一问,实在是吓怕了。
那些大臣都疯魔了一般想把自家孩子往宫里送,啥借口都有。
始皇当然知道知道顾七七所思所想,立马给了她一颗定心丸。
“不是,只是想问问你,这么多年你在大秦也算扎根了,想没想过在大秦嫁人”
顾七七惊恐的摇起了小脑袋瓜儿,吓得直摆手。
“不,不,这种时空重叠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长,我还是单身吧。”
始皇帝听不得这话。
继续劝道:“可你年龄不小了,朕没记错,今年有二十岁了吧?”
顾七七想了想,她穿来的时候原身十四岁,如今过去六年,可不二十岁了。
“算了,后世不允许这么小的年纪成婚,太小,身体没有发育完全,很容易出意外的。”
始皇当然知道后世的婚姻情况。
“我是说万一你回不去了怎么办?想一直单身吗?”
顾七七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就算真回不去了,我也要单身,我不忍忘记家人,他们肯定很想我。”
说着说着,眼泪就啪嗒啪嗒的掉个没完。
始皇看着也心疼。
“算了,不逼你,你想如何就如何吧。”
顾七七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以她的身份、地位,在大秦真不好找对象。
别祸害人了,好好过把大秦女官的瘾,足矣。
“谢陛下处处为臣女考虑,单身也很快乐自由,正好省出更多时间为大秦做贡献。”
语罢,福了一礼,一溜烟儿就跑了。
直到此时,始皇帝才放下毛笔,目光沉沉的看向殿外。
如今他又多了一块心病。
十年后到底会如何?
顾七七比想象的还忙。
上午教皇子、皇女、皇孙,下午教墨家和公输家。
恨不得一天四十八个小时才够,还结个什么婚呀,发昏还差不多。
也不知道是哪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跟始皇求娶她了,不然始皇肯定不会想起这茬儿。
哼!别让本姑娘查出来,否则有你好受的。
不过,她真不打算在大秦长待了,谁知道以后还有什么事呢?
顾七七经此一事,又开启了囤囤囤和录录录老行程。
主打一个时刻准备着。
由此,她也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
于是,找了一个时间和始皇深谈了一番。
始皇终于又看到了关于现代的高科技和百姓生活现状的新视频。
“陛下知道地球非常大,还有大片领土处于无主之地,可是想彻底统治却非常难。
这就需要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当然了文化浸染是最重要的。”
始皇点点头表示赞同:“所以呢?”
“全力培养理科人才,发明创造才是最终解决之道,我在大秦能待多久也未知,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想全身心投入到理科方面的教学工作中,相信有能之士能早日实现后世的一切高科技。”
始皇当然懂:谁有不如自己有的道理。
“好,皇子们的教学工作停了吧,我再找人教。”
顾七七等的就是这句。
“好,保证先把航海大船和指南针先造出来。”
始皇看过的最多纪录片就是关于战争的,当然知道以后制霸大海的重要性。
就这样,顾七七挑出不少各科的天才,全身心的开始教书。
看着对知识十分渴望的一双双眼睛,顾七七动力十足。
她要打破皇室对现代知识的垄断。
笨蛋小屁孩什么时候能学出成果呀。
还得是这些大国工匠教起来过瘾。
顾七七干脆成立了一个大秦理工学院。
就是在墨家的一处院子里简单的挂了牌匾,挂了红布算是剪了彩。
又顺便招了许多女性入学。
医学生真的太需要女性了。
就算大秦不重男轻女,给女人看妇科病或是接生也需要女性呀。
这下好了,她的工作量剧增,可也甘之如饴。
苦点累点不算什么,能点亮大秦科技树是她的理想。
大秦当下最需要的是懂经济的人。
而经济这门学问可太重要了。
顾七七看大秦现在的发展极为稳定,黔首们都能吃上饱饭了,就向始皇谏言。
“陛下,关于帝国的经济问题要做长远打算,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复杂,人才还得早早培养才行。”
最主要的是,要重视。
始皇帝对经济颇懂。
他可是有一个大商人仲父呢。
而且还和寡妇首富巴清有商业往来。
顾七七知道始皇帝地宫的水银就是巴清提供的。
“后面的朝代如何看待经济,如何操作的?”
这是始皇最感觉兴趣的。
原来朝代和朝代还不同,也有穷有富。
关于经济的问题,顾七七偷懒直接放视频。
从古到今,各种案例齐全,让始皇自己看吧。
最后还给始皇留了几本政治书和经济方面的书籍。
今天大朝会,陛下终于公布了一个大好消息。
“暂停长城的全面建设。”
顾七七知道,这意味着热武器开始量产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同喜。”
是的,同喜。
是华夏民族的大喜日子。
对外,可不止有匈奴。
想来,再也不会有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了。
孟姜女的传说和阿房女的传说一样离谱,甚至更离谱。
就像《阿房宫赋》的作者是大唐杜牧一样。
全赋运用丰富的想象展开描写,因为杜牧肯定没见过阿房宫。
《阿房宫赋》通过描绘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总结秦朝因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示唐朝统治者理应节俭爱民。
表面写秦,实则暗指唐朝时弊。
孟姜女甚至根本没有生在大秦。
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最早源于《左传》。
本来记载的是:齐国一个大将军杞梁死后,妻子在路边哭丧的故事。
西汉时期刘向撰写《战国策》在上述故事中加入了哭城的情节。
说妻子为了怀念死去的丈夫,眼泪把一座城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