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作者: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9      字数:3595
  
  皇上得到保守答案更高兴了。
  谅黛玉也不敢欺君,虽然她已经没有什么九族了,可黛玉又不是疯子敢戏耍于他。
  “好,好,郡主于国有功,当重赏。”
  黛玉立马下跪:“当不得皇上重赏,庄稼不等人,皇上还是先派人去秋收吧?”
  “起来,起来,郡主说的对,朕要亲自去看看。”
  顾七七舒了一口气,下跪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现在也就九点左右。
  皇上刚刚下早朝吃过早饭,时间上赶得及。
  于是,一声令下,皇上带着随行军队和前殿没走的各大臣一起向庄子进发。
  皇上还未见到实物,自是带着一丝疑虑。
  佃农们看着哗啦啦一片军人都吓傻了,一个个都像鹌鹑似跪着不敢抬头。
  京城地界不适合种植水稻,庄子里也没有水田。
  所以顾七七种植了小麦、玉米、红薯、土豆、大豆、南瓜等作物。
  其实这个时代早就有红薯了,虽然产量也算高,但也是相对其他传统农作物而言。
  跟她空间里变异过的种子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当时种田的时候,顾七七就是按着一亩一亩种植的。
  一片片的,整整齐齐,对强迫症患者十分友好。
  农业司主管领导请示过皇上后,命令佃农和士兵一起动手开始收割庄稼。
  一边收割一边统计产量。
  人多力量大。
  很快,皇上就拿到了最终产量统计数据单子。
  看到末尾的小结,眼珠子都红了,大手一挥:“统统有赏。”
  呼呼啦啦又跪了一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将所有种子都拉回了宫里。
  黛玉、顾七七和同行的官员也都一同进了宫,等候听宣。
  皇上不差饿兵,两人吃过晚饭,才被皇上叫过去问话。
  顾七七在撒谎方面也算老油条。
  怎么问都非常镇静,答案跟真的一样。
  懵懂、无知又真诚,任谁都看不出她撒了谎,只以为她运气逆天。
  皇上连连大笑,一阵畅快。
  内心感叹:这是上苍对他英明的奖赏,他果然是天选之子。
  看着瘦削娇美的黛玉,皇上也不由地放低了声音:“郡主有什么想要的,放心大胆地提。”
  顾七七仗着自己也立了大功,直接跪下替黛玉说了早就想要的奖赏。
  皇上听罢并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怜惜黛玉。
  这个孤女太可怜了,实在不容易。
  即便身处泥潭却依然开出了鲜花,一心向着朝廷,是个好孩子。
  于是,发明旨赐了婚,给了一百二十抬嫁妆,还额外给了封号:‘新玉郡主’。
  玉一方面是是黛玉的本名,一方面是指代巨财。
  而‘新’寓意着:新帝、新祥瑞、新气象。
  最后还担心她成婚后手头紧,又赐了一个皇庄,两个铺子,和两万两银子。
  顾七七也有赏。
  运气如此逆天的小姑娘,赐封县主,赐县主府一座,外加五千两白银。
  【本章为:‘梵十五’打赏的灵感胶囊 加更……】
  第360章 林黛玉的小丫环(22)
  这些空名头皇上并不心疼,而且能彰显他的仁爱、圣明。
  黛玉和顾七七回到家时,都已经很晚了。
  但她们还不是最晚的。
  那些大臣们还在宫里候着呢。
  都不容易。
  黛玉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没人知道,她的手掌心一直冒着虚汗。
  她的心一直悬着。
  终于能放下了。
  而且还省了一张方子。
  想着、想着,就踏实地陷入了梦乡。
  至此,小院子就热闹了起来。
  圣旨两度颁发,各位后宫主子娘娘也都随着皇上的意思赏下不少首饰、料子、摆件。
  说是赏赐,实则算添妆,很快就凑够一百多抬的嫁妆。
  娘娘们办事滴水不漏。
  赏了‘新玉’郡主,就不会忘了顾七七这个新晋出炉的县主。
  顺便也赏了。
  顾七七欢欢喜喜谢了恩。
  虽然她根本不在意这些赏赐。
  四爷给她的好东西多着呢。
  但是明面上,她确实可以偷渡一些东西了。
  皇上也命内帑帮着修整郡主府并把家具、屏风等大件嫁妆赏了下来。
  顾七七的县主府也沾光跟着也修缮一番。
  “姑娘,这回嫁妆够够的,而且都是宫里赐下的上等成色。”
  雪雁也跟着附和:“姑娘,都是顶顶好的东西,都收好了。”
  两人都有心理阴影了,生怕再如贾府那样,东西被谁摸了,或是换了,忙得飞起。
  不过,越累越开心。
  天天笑得跟朵花似的。
  姑娘后半生有着落了,她们也跟着有了落脚地,怎么能不开心。
  黛玉也开心,终于不用心焦嫁妆了。
  “七七,明日就要搬到郡主府了,你的东西收好了吗?你可要一直陪着我。”
  有七七在,她心里踏实。
  “当然,我的县主府还在修缮,没那么快,再说,我能陪姑娘几天,舍不得呢,肯定陪着你。”
  黛玉听到保证,轻舒了一口气。
  顾七七看得好笑。
  黛玉好像有婚前焦虑。
  宝钗也过来庆贺。
  这回真心不少,看眼角都能看出她是真心祝贺。
  黛玉也不问宝玉,只是和宝钗敲定了开业时间。
  就是后天。
  因为不打算大办开业仪式,所以时间并不紧张。
  宝钗这段时间早就备好了货,买来了奴婢也早被顾七七培训好了,一直盼着开业呢。
  这下好了,她很快就能赚到钱搬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不然,不光宝玉,她也要受不了了。
  亲情如茶,太浓则苦,太淡则无味,婚后还是保持着一碗汤的距离最好。
  顾七七也跟着感叹,古代哪有独生女?
  宝钗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可哪怕从前大富之时。
  过得日子也比不过现代江浙沪独女。
  宝钗得了准信儿乐呵呵去做最后的准备。
  顾七七看着宝钗的背影陷入深深的叹息之中。
  世人皆苦,各有各的苦。
  宝钗的苦却是无边际的。
  “皇上赐的另两个铺子姑娘如何打算的?”
  “七七,我想把另两个铺子送给你,算是你将来的嫁妆。”
  顾七七脑袋立马摇成了拨浪鼓。
  “算了,我还小,而且今生不一定结婚的,帮你找了一次夫婿,我的心就凉了,太难了。
  再说,这是皇上刚赐给你的,转手就给我,皇上那里不好交差。铺子可以慢慢做起来,以后留给孩子也好。”
  黛玉和顾七七都不在意钱财,又见七七态度坚决也没再继续劝。
  “那做什么生意呀?我可不太懂,也不会插手。”
  顾七七给她出主意。
  “好办,我看地契上显示的位置都不错,而且一东一西,正好可是做我们铺子的分店,以后都卖成衣和婚庆用品,肯定大赚。”
  黛玉点点头:“那以后就由宝钗操持了。”
  “放心,我和二奶奶会对账的,不用你操心,姑娘只管收银子就行。”
  黛玉深深舒了口气,还拍拍胸脯以示放松,看得顾七七哭笑不得。
  顾七七如今天天教雪雁算账,这活儿她也干不长。
  “多亏姑娘未婚夫君是嫡次子,不用你掌家,不然姑娘不得烦死。”
  “我确实不耐烦这些琐事,小说多好看呀。”
  提到小说,顾七七眼睛一亮。
  “姑娘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写一本书流传下去,以姑娘的才情不留下著作太可惜,再者日子也无聊呀。”
  黛玉还真挺心动,她是看过《红楼梦》的,虽然她是书中人,可从客观角度看,《红楼梦》这本书写得极好。
  她读了这么多书,也想写一本,不然不甘心呀。
  抬头看看顾七七鼓励的双眼,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试试,用笔名好了,在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也可以证明我曾经来过。”
  “是的,而且文化传承本就是人类文明最灿烂的瑰宝,可以永流传。世人永远不会忘记你,多好。”
  之前她就趁机把当初卖掉的古籍,借口赎回来还给黛玉了。
  当然,她在空间早做好了备份。
  一群人刚刚搬到郡主府,皇上派的嬷嬷也到了,一方面教导黛玉郡主规矩,一方面帮着张罗婚事。
  黛玉一介孤女无人帮衬,皇上怜惜就派了嬷嬷过来。
  两个嬷嬷们以后也会一直跟着黛玉养老。
  双方都满意这样的安排。
  能从宫里光明正大走出来的机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