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
贰两肉 更新:2025-09-26 08:43 字数:3424
待导演走远,杨会掐灭了指尖根本没抽几口的烟,“我和卓导谈好了,你的所有危险戏和亲密戏都用替身。这是陆总的吩咐。”他掏出手机,给姜驰拍了几张照片,拍摄角度很有讲究,但不管怎么拍,照片上的人即便冷着脸也是好看的。
“替身?”姜驰嘴角浮起一丝讥诮,“你们凭什么干涉我的工作?”
“这部电影开拍至今一直缺钱,陆总追加了投资,才得以顺利继续。”杨会的声音混着嘀嗒雨声并不真切。他把照片发给陆景朝,收起了手机,继续道:“陆总最近有点忙,过段时间会亲自来看你。”
“告诉他,不用。”
姜驰脸色发白,转身要走,杨会抬手拦住他的去路,“梁安白已经回了北京,配合公司解决舆论,这是他擅自主张换掉你的代价。”
“哦。”
杨会道:“小驰,不管怎么赌气,也不能不回陆总的消息。”
姜驰把手机掏出来,解了锁丢到杨会手里:“给你,你想怎么回就怎么回!”说罢,他撑开了伞,大步走进毛雨中。
卓导正在给女主演讲戏,见姜驰过来便示意他们先对戏找感觉。
女演员涂雯君出道近十年,演技与样貌俱佳,却始终差些运气,未能大红。
姜驰早前就欣赏过她的作品,那些角色在她的演绎下灵动鲜活,和这样天赋异禀的前辈合作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这次接拍《难逃》,能与涂雯君合作正是他看中剧本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他一向不擅表达对同行的仰慕,只会在对手戏时拿出十二分的专注。
和涂雯君对完戏后,姜驰本该专心背台词,却总忍不住往她的方向瞥。几次三番后,他索性放下剧本走了过去。
“今天上午的戏……”姜驰刚开口就被灌了一口冷风,惹得喉咙发痒,他一只手握成空拳,轻轻抵在嘴唇上咳嗽几声,才继续道:“上午的戏拖累涂老师了。”
涂雯君略显惊讶,然后挑眉道:“这话说的……圭县这地方,昨天片场还有人中暑,今天就能冻得人直哆嗦。谁还没个状态不好的时候?”她目光扫过姜驰单薄的制服外套,“这会儿还没开拍,你再多穿件外套。”
小万一直在候场区等着,看到涂雯君对他扬一扬下巴,抱着厚外套小跑过来,等姜驰穿好后又拧开保温杯递过去:“刚换的热水,驰哥,小心烫。”
涂雯君将剧本卷成筒,轻抵在下巴上,等姜驰喝完水才开口:“卓导刚才找你了?”
姜驰点点头。
“我跟卓导合作过三次,”涂雯君宽慰道:“他脾气暴了点,人不坏,越喜欢谁越严厉,他就是希望你好。”
姜驰‘嗯’了一声,给涂雯君一个笑颜。
他其实并不像旁人想的那样畏惧卓导,当年姜驰入行的第一部戏遇到的是导演圈出了名的‘活阎王’王叶川。
拍摄《罪有应得》期间,他几乎每天以泪洗面,收工后想放弃演艺事业,躺在床上睡不着,后悔答应出演,后悔报考表演系。
“王叶川?”涂雯君突然拍了下膝盖,“巧了!卓导和王导是电影学院同门师兄弟!”她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新人第一部戏就撞上王叶川!你这运气啊……我有个朋友拍完他的戏直接退圈了,你怎么熬过来的?”
用‘熬’一丁点也不夸张。
怎么熬过来的呢?
姜驰默声思忖,手指慢悠悠摩挲着保温杯的盖子,“刚开始肯定不好接受,拍完一场戏就觉得自己不适合这行。站在王导面前,我台词都说不利索,觉得自己不配当演员,怀疑自己的理解力差,表现力也不行……经常不敢演,怎么演都不对。王导一喊‘卡’,我马上就想逃。”
“当时真的准备找导演谈谈解约的事。”姜驰笑了两声,想到了什么,笑容淡了,“幸好……当时有个人拉了我一把。”
第10章 他早已经离开
21年,17岁的姜驰正在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读大二。电影《罪有应得》的导演王叶川偶然在网上刷到表演系学生发表的小组作业视频,一眼相中了角落里的姜驰。
即便他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出众的外貌,加之面上掩不住憔悴与郁色,美得让人无法忽视。
王叶川几乎兴奋地认为这个年轻演员就是新片《罪有应得》中阿灿一角的不二人选。
他第一时间通过学院联系到姜驰,热情邀请他出演。
但他不知道的是,姜驰正深陷一场荒谬的舆论风暴中。
校贴吧里一篇关于姜驰的恶意造谣帖。
《表演系某J姓男生为钱卖身,明码标价一夜十万》
这篇帖子长期霸占贴吧热榜。帖中内容荒诞到令人啼笑皆非:‘陪富商出海包游艇’、‘京城高档会所常客’,甚至附上几张模糊的侧脸照作为证据。
像这种事,细节编造得越是离奇,越有人津津乐道。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但猎奇的吃瓜群众根本不在乎真相。
谣言很快在校园里蔓延,姜驰的衣食住行成了一部分学生私下的谈资,他平时穿什么衣服,出行坐什么车,校外住什么房子,被扒得底朝天。
渐渐地,恶意从网络转到现实。姜驰发现自己的生活被无形的排斥包围。校食堂,只要他端着餐盘坐下,周围一圈座位很快就会空出来;表演课分组,明明还差人,却没人愿意和他搭档,就连曾经形影不离的挚友,也在流言蜚语中逐渐疏远。
后来姜驰才知道,谣言在传他生活不检点,感染了性病…
那些刻意避开的眼神、突然中断的交谈、背后窃笑,突然就都说得通了。
姜驰试过解释,可谣言早在众人的添油加醋中变成无数个版本,他解释成了狡辩,沉默成了默认。
这些无形的伤害让本就敏感的他愈发封闭自我,开始抗拒与人接触。这种时候接到邀约,姜驰无法说服自己答应,于是彻夜难眠。
他清楚机会难得,更害怕剧组环境会重演校园噩梦,若是更多的人知道校贴吧的消息,是不是又要经历一次别人的震惊、嫌恶与指点?
经过两天挣扎,姜驰最终拨通电话,强撑着礼貌婉拒了王叶川导演:“非常感谢您的赏识,但我可能……还没准备好胜任这个角色。”
挂断后,姜驰盯着镜中憔悴的自己一言不发。他从未像此刻这般厌恶自己。
王导诚意十足,亲自带着剧本三顾茅庐,专程到学校来找姜驰。他是名导,一出现便引起不小的关注。
那天傍晚,王叶川让姜驰先不要急着拒绝,接他去了一家低调奢华的法餐厅,暖色灯光照在深色实木餐桌上,一首接一首的小提琴曲,这样舒心的氛围,姜驰惴惴不安坐在王叶川对面,垂眸望着剧本封面上《罪有应得》四个字,迟迟没有将剧本翻开。
王叶川耐心等着,却不知道这几十秒的沉默里,姜驰的脑海中闪过的全是校贴吧里那些刺眼的字句。
这次又会被编成什么?
‘私会名导求上位’?还是‘卖身换角色’?
姜驰几乎能想象到明天校贴吧会爆出什么标题——《某J姓学生深夜密会名导,靠特殊交易拿下一番角色》。
餐前面包上的黄油渐渐凝固,姜驰终于抬起眼睫,声音轻得几乎被小提琴声盖过:“王导,您可能不知道,现在找我演戏……对剧组未必是好事。”
“怎么会这么想?”王叶川作为阅人无数的资深导演,见过太多新人演员的忐忑。怕演砸、怕批评、怕辜负期待。这些都是情有所原地表现,他用过来人的语气开解道:“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演戏和人生一样,只有迈出了第一步才知道后面该怎么走。”
姜驰:“……”
王叶川注意到姜驰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的手指,笑着继续道:“你既然选择了学表演,说明你是喜欢这门艺术的,对吧?”
“我……”姜驰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将那句‘不是专业的问题’咽了回去。
“别害怕,喜欢就去尝试,你不要把这看做成什么艰巨任务,就当是体验人生。”王叶川说:“不过我很严厉的,喜欢就要做到最好,做不好就一遍一遍地重新做。”
姜驰看着他,想起自己在输入框里打了又删的澄清帖,独自在排练室待到凌晨的夜晚,还有不得不搬出的四人寝室,满腹的委屈如洪水般袭来,又在王叶川期待的眼神里悄悄退却,留下一摊清洗不净的泥泞。
“对不起,对不起王导,我真的不能演。”姜驰站起来,和他鞠了一躬,提着背包逃一般跑出餐厅。
一周后,王叶川辗转联系到姜驰的母亲商女士,两人在一家茶室详谈了两小时。商颖看完剧本后,觉得这个角色对儿子来说确实不错,当晚便与姜驰好好聊了会儿。
姜驰拒绝不了母亲,最终在合同上签下了名字。
电影开机当天,剧组在影视基地附近的酒楼举行开机宴。姜驰在席间第一次见到了陆景朝,一位长相颇为俊俏的优雅男人,正与王导低声说话,后来姜驰才知道他们是多年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