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秋疯      更新:2025-09-26 08:57      字数:3370
  卑鄙者,莫过如此!
  这句子不知诸位是否感到熟悉?
  因为这正是早于知行《追逐太阳的人》发表前,曾在本月初引起无数读者讨论的《大道仙途》中,千风明月先生关于夸父之死的描写。
  原著中千风明月先生写到“夸父的身躯融化在尽头的烈阳中,巨人英俊的眉目悲伤却又欢喜的望着叶云起,在灿灿的阳光中挥手笑着大喊道:云起,我不是死了,我只是在这无尽的长夜中追逐到了那永恒的太阳”。
  千风先生写夸父逐,将神话故事合理加工,把本来一副悲剧的画面描述的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美感。
  夸父的死是合理而充斥着浪漫决绝的悲剧,抄袭者知行则是生搬套,结尾看似用追逐太阳升华全文,实则我看是读过了《大道仙途》,知道自己写不出如此感人且富有罗曼蒂克式的语句,干脆就照搬到了自己小说结尾。
  可惜可叹!《追逐太阳的人》连载过程中无数人推荐夸赞,但既然结尾能抄,实在令人难以信服整篇文章的原创程度。
  而知行这样的抄袭作者能在当下大行其道,千风明月先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通俗小说《大道仙途》却被文人诟病,真不知是不是该说一句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
  少庭手上拿着许嫣然给他的几份报纸。
  有夸赞《追逐太阳的人》这篇小说,称其虽比不了上篇《春风》更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情感冲击,但十五万字的小说反应了如今当下的华夏,还有海外华人的归属感与如何爱国等我们应刻不容缓着手解决的问题。所以比起上篇《春风》,点评者认为《追逐太阳》在主旨上更为引人思考。
  然后正是如许嫣然说的,剩下批判的还是老一套。
  有个人写到:你写一次就算了,怎么新小说写的还是女人在当下过的多么不容易这问题?难道你就没有别的能写的东西了?
  少庭只想回答:哪天我们能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当然就不用写这些东西了。
  但是一想到有人说知行抄袭千风明月……
  许少庭想想,那其他的评价似乎也能接受了。
  第70章
  许嫣然对侄子递给她那份的报纸看完,刚看到知行抄袭千风明月这题目,吃惊之余只觉得好笑。
  等看完全篇内容,好笑之余恨恨的将这份报纸扔到一旁,冷声的骂道:“竖子无知!睁大他的狗眼看看,还忠实读者,没看出两篇小说的文风细节有相似之处吗?”
  许少庭到觉得还真不能怪这位,事实上现在白话小说就那么几个风格,就连他写作时候也要考虑到这时代的写作风格,会稍作参考学习下当下白话小说常用的形容词、语气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在百年后写网文,“罢了”这个用在语句结尾的词语,能偶尔出现一两次就不错了,在这个时代几乎能做到每两三章都要出现个几次。
  少庭好笑的回道:“姑姑,你们是先知道知行和千风明月都是我,所以才觉得细节处能看出是出自一个人,这倒也不能怪这位作者说知行抄袭,毕竟他也不知道。”
  许嫣然瞥他一眼,嘴角嫌弃的勾了个笑:“满篇文章看着是为千风明月抱不平,我看全篇下来都是嫉妒两个字这是借着千风明月当抢,要摁死知行这位作者呢。”
  许少庭点头:“我看出来了。”
  文章顶着个抄袭的标题,结果整篇下来都是在骂知行。
  许嫣然不知道面前的侄子芯子里早就换了个灵魂,这位二十一世纪少年还不知被人骂作“竖子”是何等鄙夷的称呼。
  她便很是奇怪的问到这少年:“你竟然不生气?我是该说你心性淡然超脱……还是感情迟钝,脾气好的过分了?”
  “有什么好生气?”许少庭揉了揉脸,“不过我当然不能担个抄袭的名头,得想办法澄清下。”
  许嫣然眼睛一亮:“对啊,登报发个告示,告诉大家知行和千风明月是一个人,哎呀!我都迫不及待的看到那些借着知行骂千风明月的人的表现了。”
  许少庭惊了:“什么叫借着知行骂千风明月?”
  身为名写作者,少庭向来认为自己逻辑能力还算可以,现在也迷糊了:“这不是在说借着千风明月骂知行吗?怎么又来个……借着知行骂千风明月?我都听晕了。”
  “原来你不知道……”许嫣然满脸无语,“平里也见到你总看报纸,原来你都没看到那些点评。”
  许少庭只觉得自己冤枉,许家订的报纸总共有十二份,他知道后心里都在吐槽:怎么会有这么多种类的报纸?
  再加上订的杂志,许家专门空出个房间,没放别的东西,全部都用来放这些期刊报纸了。
  少庭每天也就挑着发行量最大的《沪市晨报》看看,其他报纸杂志就是用来看小说,向许嫣然解释了他看报纸杂志的习惯,这位姑姑只好给他科普了下新锐作者“知行与千风明月的爱恨情仇”。
  ---
  沪市近来名气最盛的作者莫过于千风明月,盛名到什么地步呢大家现在每天早上见面第一件事,说完早上好,第二句话便是问:“你有没有看今天《大道仙途》的连载?”
  一篇通俗小说不夸张的说,几乎做到囊括了整个沪市的在读学生,与大部分识字读书的工作党,可谓是将沪市的青少年们一网打尽,这也就罢了,还有个出乎意料的读者群体没有工作也不再上学,只负责在家照顾孩子的太太们。
  所以如今,你若是没看过《大道仙途》,可能与人聊天时都要少个能嘴的话题。
  但《大道仙途》作为通俗小说有多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报纸与杂志上,关于它的负面点评就成正比例相关,当然也有作者大篇长评夸奖这篇小说。
  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想象力,是唯独属于我们华夏文明才能诞生出的奇幻巨作。
  但是更多的严肃文学作者们只抓住一条:《大道仙途》这篇小说过于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其娱乐性质远远大于文学内涵,如今看着风头无两,但注定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娱乐小说。
  并断言:不用等连载结束,作者按照如今只顾着剧情爽快,从不认真刻画配角主角的写作方式,到了连载后期必然会被读者抛弃。
  ---
  科普到这里,少庭听得津津有味,他回道许嫣然:“说的很有道理呢,我最开始给《大道》的定位就是娱乐性质的小说。”
  许嫣然:“……这样的评价还算客气,更多是不客气的骂如此小说竟能风靡沪市……”
  “原话听了你别生气:呜呼哀哉!卑劣者大行其道,良作无人问津,不仅抬头望苍天,试问难道华夏文坛的出路竟在这样毫无营养的小说上吗?难道我堂堂华夏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民,只配读这样的小说吗?”
  许嫣然不忍的看着侄子:“附和者文人众多,纷纷说千风明月这等作者的兴起,就是在宰杀那些传统文学作者的出路,每一个追读《大道仙途》的读者,都是千风明月这个刽子手的帮凶。”
  少庭端着杯加了糖的牛奶正慢慢的边喝边听许嫣然讲话,听到这里险些喷出来,作为个并非这时代的灵魂,他心底始终没有抛弃对这个时代的惊恐。
  立即悚然回道:“我不会……有什么人身危险吧?”
  许嫣然对着少年不作假的表情,沉默了两秒,心中的小人抚额拍掌的叹道:真是绝了,她这个能写出不同风格和奇思妙想小说的侄子,果然思维方式不能以常人揣摩,遇到这种事不生气就算了这怕个鸡蛋啊?!
  “能有什么人身危险,文人们也就会报纸上骂来骂去,换成别人,确实要担心文者杀人靠一支笔,不是被坏了名声就是自己接受不了这些负/面/评/价,自己先过不去自己这关,就认了输。”
  说到这里,便默默打量着许少庭。
  只见侄子感同身受的赞同回道:“是啊,他们骂我的话也太过分了,我不就写个通俗小说吗,都把我说成杀人犯了。要是我心灵脆弱,说不定都要得抑郁症了。”
  许嫣然嘴角扯了扯:信你的话才有鬼。
  便嗤嗤笑道:“可是千风明月先生,一来从不出家门,别说在乎名声,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是个名人了。”
  “二来,千风明月先生连这些负/面/评/价都没看到。”许嫣然挑眉,“想想到是可惜了那些文人,上蹿下跳可着劲儿的恨不得用文字语言‘杀’了千风明月的用心了。”
  “想到这里,反而有些可怜他们了,西子捧心的殷殷作态,可惜我们家的少庭看都没看到呢。”
  许嫣然说罢,捂着嘴,被自己说的话逗笑了。
  许少庭摇头晃脑的想,他这位姑姑不去写社评也可惜了,这张嘴刻薄起来也是让人钦佩。
  笑过了,这才最后提到知行:“千风明月被归在了通俗小说作者那里,知行这个笔名却是被归在了传统文学中,你们前后新鲜出炉,知行名声自然不及千风明月,但之前叶校长与那位千秋万古为你写长评,后来跟风者众多,所以知行这个笔名也算是被沪市文人们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