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
端瑜 更新:2025-09-26 09:02 字数:3371
宋家卖了几亩地活下来了,把日子熬一熬总能熬过去。
宋明言径直放下锄头就进了灶房,生火做饭。这会儿子,澄儿该回来了,怎么不见人影。
孩子贪玩,宋明言擦一把汗,等饭菜做好后孩子饿了就知道自己回家吃饭。
他是和离后带着徐澄回娘家,幸好爹娘还是接纳他,不然他们父子俩不知道该怎么活。回到娘家,弟弟对他态度不好,宋明言能理解。
他本就是出嫁的哥儿不应该赖在娘家,平白多添了两副碗筷 ,他和离对家里的名声也不好,弟弟厌烦他。
宋明言明白后不会凑到宋长叙面前,交代徐澄也是让他少去打扰舅舅读书。在自己家里还是胆战心惊的,不过宋明言已经很满足了,至少在家里吃穿能管,还不用挨打。
就是他自己时常觉得拖累了娘家。
家里的活都是抢着干,吃饭也不敢多吃。
宋明言择菜打算做一个清炒青菜,做几个粗粮馍馍,家里还有大豆炒来吃,再从坛子里抓一把浸泡的豇豆切丁凉拌。
把灶台的事料理好,宋明言起身去院子外看徐澄回来没,他没瞧见人影刚要回到灶台,瞧见徐澄脸蛋红红的从一个屋子里出来。
“澄哥儿不是让你不要去打扰舅舅读书么,你怎么不听话。”宋明言眼皮一跳,立马把徐澄拉过来数落。
徐澄闻言缩了一下脖子,他的面容黄瘦,眼睛像是黑葡萄一样有神,五官大致一眼看过去不好看,仔细看才发现他的五官是漂亮的。
他伸出自己的手,手里有一片雪白细腻的糕点,泛着奶香味。
徐澄喏喏的说,“舅舅叫我过去的,还给我吃云片糕。”
“我吃了一片,又拿了一片想给阿爹吃。这云片糕真好吃。”徐澄说着还有些回味。
今早他在家里给鸡鸭扔了食,舅舅回来后就钻屋子里去了。阿爹说了不能打扰舅舅读书,徐澄也习惯宋长叙一直在屋子里不出来。
这次不一样了,舅舅叫他进去问了一些事,徐澄虽有些害怕舅舅,但还是一一回答了他的话。
宋长叙是囫囵吞枣把书看完了,时间过去很久记忆模糊了。他从徐澄口中得知了大致的情况。
他所在的王朝是宁兴朝,现在是第九任皇帝平景帝在位。这位皇帝十岁登基,主弱臣疑,朝中大事由顾命大臣和萧太后做决策,今年皇帝刚及弱冠。
宋长叙知道这个世界有男子,女子,哥儿。哥儿跟女子的地位差不多,都能嫁人,生孩子。
宋长叙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原主的记忆多半停留在书桌上。原主是全家托举去读书的,可他从记忆中明白原主没有尽心读书,反而陷入攀比,自证的怪圈。
自傲又自卑,自大又懒惰。
他找徐澄来主要是问村子里的人情往来。
古代土地面积广阔,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古代官府要管辖这么多的地方治理有限,在乡里这一块一般是依托乡老。农民在社会属于底层,他们若是利益受损就要求助乡老,农民抱团才能更好的生存。
宋长叙曾看过一则小故事,下游的村子跟上游的村子抢水发生械斗,双方损失惨重。若不去抢水那就没水喝,只是他们做出的行为太极端。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在越小的地方抱团才能过得好。
越小的地方越讲人情世故。
宋长叙拿了桌上的糕点给徐澄,“你吃吧。”
徐澄刚开始没拿,见宋长叙没有说其他的,他便怯怯的抬起头拿了一片吃起来。
要走的时候他大着胆子又拿了一片,阿爹还没吃过这样的糕点。
“好了,去帮阿爹看着火,马上就吃饭了。”宋明言没接云片糕让徐澄自己吃。
他踌躇的站在宋长叙门口,想着还是回到灶台做饭。弟弟愿意待澄哥儿好,宋明言心里有些小雀跃。
澄哥儿的父亲对他不好,因为他是个哥儿,所以嫌弃他。在娘家澄哥儿在宋长叙面前也是战战兢兢的,现在弟弟稍微接纳一点澄哥儿,宋明言已经足够欢喜。
徐澄端来一个小凳子看火加柴,他说,“舅舅的屋子好大,比我们的屋子大多了。”
“舅舅要读书屋子要大,而且舅舅要娶夫郎了,以后是两个人一起住。”宋明言解释。
徐澄:“那我要有舅娘啦。”
徐澄有点期待又有点怕,他期待舅娘以后对他好,又怕舅娘以后对他不好。
另一边宋长叙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他婚事的事,他拿着书本,看着上面的文言文,脑袋空空,嘴角抽了抽。
幸好这个朝代已经有句读了,不然一翻页就是一大片字,看着就头昏脑涨。
学的古代汉语这回就起作用了,不用做一个睁眼瞎,没想到他的就业方向是在古代。
宋长叙哭笑不得。
作者有话说:
小宋:老老实实读书。[摊手]
第3章 挑水
原主在李秀才那读书,李秀才收了十五个弟子,每年收三两银子。他原来是在镇上教私塾,结果家中老娘生病就回乡侍疾。
原主在李秀才那里学了五年,现今是二十一岁。宋长叙一想自己还占了便宜,他在现代是二十三岁,如今年轻两岁。
屋子地方大,宋长叙打开衣柜瞥见三件长衫,有一件长衫已有些泛白,另外两身衣裳鲜亮干净。
桌上的书籍是《论语》和《中庸》。科考考四书五经,把这九本书死记硬背能考个秀才,李秀才把四书和《诗经》《尚书》讲完了,还剩下《礼记》《周易》《春秋》未讲授。
宁兴朝已有活字印刷术,四书五经又是科考必考书目,这些年价格下降,宋家咬咬牙就买了一套书给儿子。
宋长叙并未从原主的脑子里搜索到书本的知识,看来原主读书没进脑子。
他只能自己私下补齐。
“长叙,该吃午食了。”堂屋传来宋明言的声音。
宋长叙合上书籍应一声,“我这就来。”
宋家的堂屋已经坐了宋业跟徐澄,宋明言跟梁素在灶房端菜。
金色的光斑照进来,灰尘在空中像是起飞的细线,墙角有几处裂缝像蜘蛛网一般。家中的桌子已掉色露出木质的桌腿,一壶大麦茶被搁在桌上泛着点香气。
宋业坐在主位,他正拿了一颗花生米逗徐澄,面容有几分沧桑,看向徐澄的眼神带着温和。
他穿着一身短褐,脚下踩着草鞋,拖泥带水。
他一瞧见宋长叙眉眼舒展,“愣在那做甚,过来坐。”
桌上的饭菜都好了,宋长叙拿了粗粮馍馍吃起来。他原以为不好吃,没想到馍馍有一股清香,吃起来有颗粒感,这样的粗粮馍馍意外的好吃。
宋明言说:“今天没来做汤,泡了一壶大麦茶。”
梁素:“这样就好了,干完活能吃口热饭热菜,还有一壶茶在,日子舒坦。”
宋明言抿唇一笑,“娘喜欢就好。”
大麦茶以大麦为原料,通过炒熟用水煮沸即可制成,便宜又好喝。
徐澄胃口小,吃一个粗粮馍馍就饱了。
宋长叙想着跟许知昼的亲事,这事越拖越不好,他试探说道,“昨日我已经跟许知昼定亲了。”
梁素想到这茬,脸上带笑,“你昨日跟我们一块去许家的,你满意得不行。不过跟许家定下的是六月初,这还有三个月才能把人娶进门。”
宋业想着儿子要娶夫郎生子,心里安定不少,打趣儿子,“娶夫郎的事不能急,知昼就在齐山村又不能跑。你要是争气考个秀才再好不过,以后若是考不上,会读书认字在镇上也能找个活计做。”
镇上去做个账房先生,或是做点小买卖,总比他们这些农夫强。
宋明言得知家里定了许知昼,现在对许知昼平添了好感,已经把人当未来弟媳对待,眼瞅马上就要嫁进来,都是一家人。
宋长叙想退亲的话卡在喉咙,想到原著的结局,又想到他是一个恐同直男,他还是开口说:“昨日刚定亲,今日能不能退亲?”
堂屋顿时一片寂静,只有徐澄捧着茶碗喝茶的咕咕声。
梁素瞪宋长叙,“你说的什么话,你自己看上许知昼,央着我跟你爹去许家提亲,现在才过了一天就不想啦,你以为这是过家家的事,想定亲就定,不想就随时反悔。”
宋业把碗筷一放,面色一沉,数落道:“聘礼都给了,婚书写了,生辰八字交换了。昨日我问你真要跟许家结亲,你说你确定了。你啊你,反复无常,这亲是退不了的,你自己好好想想。”
“要是你昨早上不确定叫沈媒婆不去许家还有商量的余地,现在不行了。”宋业大手一挥,胸膛起伏显然被气得不轻。
宋明言禁不住为许知昼说话,“长叙,你退亲退了还能再找其他的女子跟哥儿,但许知昼跟你退亲后以后名声就不好了。”
世间多对女子和哥儿苛刻,没有对男子那样宽容。退亲对男子无伤大雅,对退亲的哥儿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