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者:端瑜      更新:2025-09-26 09:02      字数:3315
  许知昼来地里薅小葱,许知辞掌勺,今早他们吃葱花面。他看见宋明言叫了一声。
  “宋家哥哥也来地里摘菜啊。”
  宋明言瞧见是许知昼笑着点头,“我想做点花卷。”
  许知昼:“宋哥哥真能干。”他都不会做花卷。
  他从自家田地抓一把花椒,“哥哥拿花椒点点味道。”
  花椒是好东西,价格也高,许家的花椒树还是光景好的时候买的,有时会把花椒拿去送人做人情。
  称呼从宋家哥哥变成宋哥哥,再直接叫哥哥这样省了姓氏显得更亲切。
  宋明言接受良好,脸上带着点惊讶,“这怎么好意思。”
  “哥哥就拿着吧,我们地里多的是。”许知昼身后被发带绑起来的头发在风中晃荡一下,显出轻快的弧度。
  花椒用来做花卷极好,宋明言没再推辞,对许知昼的印象好上不少。
  他回到家里揉面团,把面团揉到光滑等发酵,晌午就能做了。
  宋家早上吃面片汤。
  宋长叙喝了一碗面片汤,胃口暖暖的。这面片汤放了咸菜,喝起来酸酸的,宋长叙就喜欢喝这样的汤。
  晌午宋明言回来把花卷做好了,他寻思要给许家装几个去。叫长叙去不好,他拿了大碗把刚出炉的花卷装满递给徐澄。
  “澄哥儿,你把花卷送到许家去。”
  “知道了,阿爹。”
  徐澄端着大碗路上还遇上小伙伴,他们闻到花卷的香气吸吸鼻子。
  “澄哥儿,你手里拿着什么,要送去哪儿?”
  “我要送到许家去。”
  徐澄没多说到了许家,家里有人,院门开着。他走进堂屋,许孙正拿着茶碗牛饮,瞧见一个小孩进来有些愣神。
  半晌徐澄端着大碗小心翼翼回来了,生怕碗里的肉汤洒出去了。
  宋长叙去接他手里的大碗。
  “许家大哥哥给的肉片汤,好烫啊。”徐澄吐了吐舌头,被肉片汤香得吸一口气。
  “你去许家做什么?”宋长叙听见许家两个字眼皮一跳。
  徐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阿爹让我送花卷给许伯伯,许家大哥哥给我一碗肉片汤,二哥哥给我塞了几颗糖,好甜的。”
  作者有话说:
  小宋:他嘴很厉害[愤怒]
  小许:人美心善还嘴甜[摊手]
  第6章 春笋
  许家二哥哥长得漂亮,待他和蔼可亲。
  几颗糖就把人收买了,宋长叙看向在一边舔糖块的小外甥,心里漫上一层凄凉感。
  他把肉片汤端到灶房,宋明言听了缘故,一看碗里汤少肉多,可见许家是实打实的给他们肉片。
  他们家虽有几个铜钱,但家里鲜少吃肉,每回吃肉还要计算着日子。这回让澄哥儿送花卷去本是还一份花椒情,又想以后都是一家人,总要客客气气的。
  结果许家今天吃肉,反倒是他们占便宜。
  “我们送了一碗花卷去,他们还来一碗肉片汤,这让我不好意思收了。”宋明言脸上臊得慌。
  “改日我们家吃肉给他们送一碗去。”宋长叙闻着肉片汤香,想到这年头沾点荤腥不易,事情都要有来有往。
  “长叙说得是。”宋明言用盖子把碗罩住。爹娘还未回来,等他们回来后才开饭。
  徐澄很快就把一块糖吃完了,剩下的他留着以后吃。徐澄喜欢囤东西,糖这样的好东西吃完就没有了,他留着慢慢吃。
  晌午吃了午食,宋业打算去外边劈柴,一看家里的柴火被劈了,他折身回来。
  “你好好读书就成,家里的事少沾。”
  宋长叙:“一直读书,人怪闷的,我劈劈柴反倒心情舒畅,读书也更有劲儿。”
  宋业眉眼舒缓,“别把自己累着了。”
  梁素在一旁做针线活,她是半点不让自己歇下来,闻言说道:“你爹是怕你耽误学业,考上功名比做这些小事有用。对了,明日你就去邻水村,我让你大哥给你装一罐咸菜,还有一罐萝卜丝留着晌午下饭吃。”
  “娘我就去办。”宋明言满口应下,转身就去灶房。
  梁素看了小儿子一眼,宋长叙模样长得俊,宽肩窄腰,他小时候挑食,身材高挑。以前眉眼还有阴鸷之色,如今眉眼清朗,反而添温润之色。
  宋长叙被梁素看得心里发毛,这跟打量家里猪仔长得茁壮一样的眼神。
  “许知昼就是我认的儿媳妇,看许家看重我们,等知昼嫁进来你可不要欺负他,不然我跟你没完,另外之前说退亲的事一个字都不要提,烂在你肚子里。”
  宋长叙多半有些沮丧,但他还是点头:“儿知晓了,娘。我觉得我欺负不了他。”
  梁素听见宋长叙的话好笑,“他是哪里惹你了,好好一个哥儿,虽有些小娇纵,但也是一个好孩子。”
  梁素说哥儿嫁过来不容易,让宋长叙好好体谅,不要耍脾气。
  宋长叙应声,“我明白。”
  “梁素,你晌午还不歇着还绣呢。”一道声音打断母子谈话,方大娘过来串门子。
  宋长叙回屋看书。
  堂屋传来梁素跟方大娘的说笑声,他坐在椅子上挽起袖子继续抄书。
  明日去李秀才没什么时间抄书。他这段日子都快成抄手了。所幸在高中和大学时,他的手速就练起来了。抄试卷,抄错题,抄材料不在话下。
  要是有多余的笔,他能两根一起抄。
  可惜,他只有一根毛笔。
  想到即将要到手的铜子,宋长叙心里又明朗起来。这样想来也是心酸不已。
  往后成亲后,他跟许知昼要过自己的小日子,手里没钱万事难。
  宋长叙在大学期间就学了《论语》《大学》《孟子》《史记》《诗经》……,这几本书可以温习一二,余下的书有了基础,宋长叙有把握能学好。
  学古代文学关键在于理解,宋长叙是翘楚。
  .
  翌日,宋长叙背着书箱,拿了一个粗粮馍馍带着铁饭盒去邻水村。太早都没牛车坐,他去邻水村要走半个时辰。
  清晨有雾气,树梢还有水珠凝结,草木之间都是芳草味和泥土味。
  宋长叙跳到一个大石头上渡河,把粗粮馍馍吃完后,他没放过这点赶路的时辰,边赶路边在脑海里默背诗经,一心二用。
  术业有专攻,有人擅雕刻,擅经商,种田,狩猎。宋长叙没有这些技能,唯读书一途上有些天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择所长而趋,避所短而处,为致功之要也。
  宋长叙在河边捡起几颗小石头,对着河面打水漂。长袍翻滚,他的眉眼露出暖暖笑意。
  他挎着书箱行走在山野间,没事还摘野果子塞进书箱留着解渴。
  年轻脚程快,没有耽误功夫就到邻水村。
  他进村中途遇见一个小麦色书生,那书生瞧见他打个哈欠,伸出手去揽他。
  “宋二,借我靠靠。”说话这人叫林蒲,他们家里在村里算小地主,为人爽朗大方,就是于学途上没有天分,时常在李秀才讲课打瞌睡,开小差。
  两个人扶持进李秀才的小院,院里李秀才在搬桌椅,宋长叙放下书箱去帮忙。
  李秀才蓄了小胡子,见状就把手里的活交给宋长叙。
  宋长叙:“……”
  他一个人搬了八个人的桌椅,林蒲见状来帮忙,一块把桌椅摆好。
  “你们边读书边等人来吧。”
  “学生知道了。”宋长叙跟林蒲异口同声。
  这回坐在椅子上拿着书本晨读正有在高中时读书的模样,宋长叙的大长腿无处安放,这套桌椅对他来说太矮小,他坐卧不安,左动动,右动动,很不安分。
  李秀才拿戒尺敲打宋长叙的肩膀,落下啪的一声。
  “坐没坐相,君子喜静。”
  君子也喜热闹。
  宋长叙没敢说,他只好委屈自己的一双大长腿缩起来。
  坐着坐着竟习惯了,宋长叙已经读了两篇文章,同窗们陆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秀才叫停晨读开始讲授书本知识。
  .
  宋长叙在一边念书,另一边许家把幼苗栽种好,松快下来。
  许知昼抱着衣服去河边捣衣。他正要去捣衣,听见村里的人在闲谈,正好还听见他的名字。
  他瞧见一旁有个草丛,立马躲在草丛竖着耳朵偷听。
  “许家跟宋家结亲,往后两家相互扶持日子过得更好了。”这是一道女声。
  看嘛,村里的人还是看好他跟宋长叙。虽然宋长叙两手空空,做活不厉害,但他有一张好脸,挑水时身子还算板正。
  家中的独苗。
  爹娘跟哥哥都是勤快的人。
  “成亲就是要过自己的日子……”
  许知昼拿着捣衣棒到河边,众人叫他去空的石头上洗衣。
  许知昼跟洗衣的婶娘,哥儿都相熟,有好些人是看着许知昼长大的。
  他小时候长得跟个雪白团子一样,许家光景好,制的新衣穿在他身上像年画上的娃娃。一转眼这么大了,身姿修长,模样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