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者:
端瑜 更新:2025-09-26 09:02 字数:3295
宋长叙点点头。
农闲时确实要找点事去做,宋长叙把自己的定价说给宋明言。
宋明言想了想说:“我觉得素菜定价有点低,一串素菜两文,五串素串八文,买多的我们给优惠,买少的就原价出。”
宋长叙记下,说道:“大哥你真聪明。”
宋明言闻言垂下眼有些不好意思,宋长叙是家里最聪明的人,他还从来没有夸过他。
“大哥,等木桶做好了,我们就去试试水少做些先看看效果。”
宋明言点头:“好。”
两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各自回屋去睡。宋长叙在屋里想到,他大哥这么聪明又勤快,要是开个铺子一定会好好经营。
宋明言洗把脸,醒一醒神,他不知道为什么快要睡了,他还要醒神,只是觉得心中不定,回到屋里,徐澄已经睡了,宋明言把被褥扯过来盖住徐澄的肚皮,他低声叹息睡过去。
.
七日内,宋长叙跟宋明言一块去镇上卖完菜,去挑选猪肉。
宋长叙说:“还可以捎带买些鸡肉。”
宋明言点点头,他比宋长叙会挑肉,猪肉买了三斤,拢共四十五个铜子,鸡肉买了两斤二十个铜子。
还有一些调料,零零碎碎的拢共花了五十个铜子,木桶给了胡木匠一钱银子,现在想来刚开始做钵钵鸡花费不了太多本钱。
这回好不容易来回镇上,宋长叙还买了糖糕回去。
宋明言凝神瞧见弟弟手里的油纸包说道:“你的钱要省着花,不要再去买这些了,地里有寒瓜,后山有果子,吃吃就成。”
宋长叙:“没买多少,好歹能让家里人打打牙祭。”
宋明言只说一句看弟弟的神色不会变动便作罢,他把背篓放在牛车上,望着一间铺子笑道:“等过段日子,还要来镇上买喜纸跟喜饼,红烛,切肉,喜被跟喜枕家里已经备下,茶具要新买一副,红枣,桂圆,莲子,家中有花生不用买。”
宋明言掰着手指数起来:“木盆跟喜镜,花生在床上要多洒一些,还有好多事……”
宋长叙险些被宋明言的话呛住。
为什么要多洒花生,他一点都不想知道。
想到要成亲,两个人一块过日子,手里没钱会很难受的,不能朝着爹娘伸手要钱,只能自己多赚些,再怎么不能靠爹娘过日子。
宋长叙振作起来:“大哥,你说的话我记在心里,该省的时候省,该花的时候还要花。”
宋明言:“这样也好。”
不说以后挣大钱的话,现在还是先踏踏实实的挣小钱。
回到家里两个人把食材准备好,打算赶早起来煮食材跟做调料。
宋长叙回到屋里继续看书。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性,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1]
宋长叙下笔落下自己的理解。
他的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自己的理解,从中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之处都有标注。
他这段日子就是要把四书五经吃透,宋长叙越读越知书中的博大精深,他渐渐看进去后,对文言文形式的文章看起来跟看白话文没有两样。
这只是做到了最基础的,同窗们看文言文跟吃饭喝水一样,只有他的脑子还不习惯,现在习惯了。
《周易》这本书,他看得最吃力。《周易》成书于先秦时期,文字为古汉字,像是卦辞和爻辞中常出现的“贞”“利”“亨”就需要结合情境理解。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象,爻象组合,再加上构建的一套象征体系,比如会大量使用龙凤,虎等动物符号,融合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能把人逼疯。
有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朱熹的《周易本义》帮助理解。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宋长叙静下心。
.
天刚亮,宋长叙一看天上月亮还挂着,他跟宋明言起床在灶房忙活了,为了食材的新鲜都要赶早。宋长叙调料汁没有避开宋明言。
过了一个时辰调料和食材备好了,天亮了,两个人拿了两个馍馍一块去村口做牛车。
宋长叙准备了一块木牌,用毛笔写了素串和肉串的价格,以及素串买十串是八文。字迹行云流水,笔走龙蛇。
两个人来得早,寻了一块地方就开始摆摊,竹签是串好的,宋长叙把装着调料的木桶和食材打开,肉串是三斤猪肉跟两斤鸡肉,看着颜色醇正,干干净净。
一打开盛了料汁的木桶香气就蔓延开了,宋长叙吆喝一声:“现在可以免费试吃。”
油纸包里面放着五串裹满汁水的素串。
一个正在街上行走腆着大肚子的中年男人闻到香气不禁走过来。
“可以试吃。”宋长叙说。
中年男人看了一眼木牌上的字,心中惊讶,这样的字写得真好。他点点头拿了一串土豆片,吃完后意犹未尽,辣到好处,还很开胃。
他看着木桶里的食材,指着要了十串素串还有五串肉串。
宋明言手脚麻利给中年男人拌好,宋长叙把价格算好。
“拢共是三十八个铜子。”
中年男人拿着串走了。
看见有人真的试吃了又掏钱买了串,闻着味道过来瞧热闹的人蠢蠢欲动。
一个妇人上前问道:“这东西干不干净?”
宋长叙说:“大娘,食材我们都洗过三遍了,您不信看看。”
妇人见宋长叙长得俊俏,她又伸头看了一眼木桶里的菜色颔首点头。
她拿了一串黄瓜片试吃觉得不错。
她要了三串素的。
“拢共六文钱。”
有两个人买了,余下的人上前把试吃的串吃完了,开始买串,以后来的人就没有可以试吃的了。
宋长叙跟宋明言都忙起来,钵钵鸡是新奇的东西,水波镇上的人没见过。素串跟肉串料都很足,味道鲜美,他们花几个铜子买来尝尝鲜不贵。
宋长叙跟宋明言的好模样就吸引了一些人,料汁的香气也很吸引人。
“三十六文。”宋长叙一边从料汁里拿出串放在筛子里沥了沥,一边准确说出价格。
肉串消耗得比素串要快。
有小孩闻着味道,吸了吸鼻子拉着她娘就过来了。
忙了一阵围着摊子的人少了,宋长叙跟宋明言甩了甩臂膀,他们用一个罐子装钱,现在半个罐子已经满了。宋明言没想到生意这么好,他忍住想数钱的欲望。
断断续续有人来买串,倒也不算太冷清。
宋明言见桶里没有多少串了,他心中遗憾:“我们该多做一些。”
宋长叙难得见大哥这副模样,他说:“中午应该就能卖完了,明天可以多做一些。”
宋明言点点头,他跟宋长叙一块出来摆摊还是害怕卖不出去,看见现在卖得这么好,心落到实处。
他笑起来。
等到晌午他们的钵钵鸡卖完了,还没细数手里的铜子,两个人拾掇干净木桶,搁在背篓里。
有人问道:“你们明儿还来么?”
宋明言笑着点头:“还来的。”
问话的人得了信才离开。
两个人去屠夫那买了五斤猪肉,四斤鸡肉,花了一钱十五文。
宋长叙见状去买了肉包子回来。
“大哥,吃些吧。”
宋明言确实有些饿意:“好。”
以往他是不舍得吃肉包子的,虽说现在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钱,但他估算一番不算少。
两个人吃了包子等牛车到了回到村里。
到了家里,只有徐澄在。两个人放下背篓,把陶罐拿出来数钱。
除去成本拢共赚了四百文。
肉串卖得好,镇上的人又是第一次吃,吃个新奇。宋长叙知道这几日是最好卖的时候,过几天后要逐渐减量,争取不浪费成本。
宋明言没想到第一天效果就这么好,若是接下来再卖下去,他们就能赚很多钱了。
他的动力更足了。
宋长叙把钱分成三份,一份给爹娘,成亲花二老太多钱了,另外两份他跟大哥平分。
宋长叙把一百五十文推给宋明言:“大哥,这是你应得的。”
宋明言见状推了推:“我不成的。”
宋长叙:“大哥你就别推辞了,有钱在手里比什么都靠谱,以后万一有甚想买的,澄哥儿想做什么都离不开钱。要是大哥再推辞,我以后不敢跟大哥一块做生意了。”
宋明言这才点头应下,铜子在手里留下压印。
.
许知昼在家被曹琴扯着试嫁衣,他穿好给他娘看。
曹琴:“好好好,我家哥儿模样生的好,成亲那日搽点粉,涂抹口脂便是新夫郎了。”
许知辞看着露出笑:“以后在村里还是要常回来。”
许知昼:“当然了,以后家里的活还有二儿婿帮忙。”
曹琴想到宋长叙的身板,“我是不指望这个儿婿帮我干活,只盼着他对你好些,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