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
端瑜 更新:2025-09-26 09:03 字数:3305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卿忠贞体国,勤勉奉公,永州灾荒之际,不辞辛劳,筹划赈灾,救民于水火,朕心安慰。今特令宋长叙升职为吏部主事,即日赴任。钦此。”
宋长叙:“谢陛下赏识。”
小太监扶着宋长叙,笑眯眯的说:“宋大人快起来,圣旨您拿好了。”
宋长叙拿出荷包递给小太监,小太监笑了笑办完差事跟宋长叙寒暄几句就离开了。
等把小太监送走,许知昼拿着圣旨看了看,“我也是拿过圣旨的人了。”
他欢喜的抱着圣旨。
宋长叙见状失笑:“圣旨表彰的人就在面前,你偏偏要抱着圣旨不放。”
“这可是陛下的圣旨,天啊,我竟然能摸到圣旨。相公你升官了,吏部主事很厉害么?”许知昼疑惑的问道。
“吏部主事正六品的官,比我的修撰高半级,但这个部门是六部之中最有权的,许多人削破脑袋都进不去。”
宋长叙:“内外官员一经任用,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自请九年通考。然后根据政绩要评定等级,官员的升迁,评定就在吏部。另外乞骸骨也由吏部评定,凡父母年满七十,无兄弟,都可以退下来归家供养。”
吏部还有许多条例,宋长叙不是很了解,到了新部门才知道。
许知昼突然压低了声音,“那三年之后你可以给你自己评定上等,然后升官。”
许知昼还未反应过来,一个脑瓜嘣就来了,他捂住自己的额头对宋长叙怒目而视。
“小聪明,我对我自己的事是要避嫌的。”宋长叙差点一个仰倒,又好笑又好气。
“我就说说嘛,那你今天回来,又升官了,我们去外边吃怎么样?”许知昼捧着圣旨,一脸敬畏。
“得了,我回来是要出去买菜的,我升官了就在外边吃,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宋长叙看着许知昼把圣旨拿到卧室放好。
“人回来就回来了,升官不一样,这是祝你晋升之喜。”许知昼挽着宋长叙的臂弯拉着他出门。
来到繁华的长安街上,宋长叙回想起在永州府发生的一切恍若隔世,许知昼寻到一个酒楼拉着宋长叙就进去。
两个人享受了一番美食。说是给宋长叙庆祝,许知昼也把肚儿吃的圆鼓鼓的。
出来时华灯初上,跟着许知昼一块在护城河看花灯,宋长叙侧过头就能看见许知昼带着笑的模样。
他心里轻松起来。
.
萧定接了旨意要去永州府,他看向萧将军,还有低头吃了几口饭就着急出门的幼弟,说道:“萧邦,你给我坐下,等我把话说完你再出去。”
萧邦对上萧定的目光怂怂的点头,一屁股坐下,等着听训。
“父亲,您被陛下召回京已有几月,您把兵符主动交给陛下没,二弟在边疆带兵是要兵符,但您不需要,您留着做甚?”
萧将军:“没大没小的,你还质疑你老子来了。陛下都没说这回事,你还来教训我。陛下是信任我,才没有让我交回去。”
“父亲,凭心而问,陛下真的信任你么?你最好主动交出兵符,不然萧家将会迎来灭顶之灾。你当陛下还是十岁的孩子么?我在金銮殿为父亲挨的板子,父亲是忘记了?”
“你要你的荣华富贵,偏偏要连累儿女不成。萧邦不成器就罢了,好歹沉迷男色没有惹出祸事,父亲这么大的年纪,什么没有享受过,怎么就到头了糊涂起来,紧紧攥着权力不放手,生了骄纵之心?”
萧将军一拍桌子,“萧定你放肆,这就是你跟你爹说话的态度,你这个逆子!”
萧定面色不改,“父亲最好辞官,另把府邸中的财宝捐出三分之二给陛下,永远不跟兵沾边回到老家颐养天年。”
萧邦听着就不对劲,他看了大哥一眼,又去看父亲,“父亲,大哥也是为了家里好,您别生他的气。我觉得大哥说的有道理,我们家有姑姑跟玉容在,以后也不怕什么,舍点东西而已。边疆有二哥在,父亲退下来日子好着呢。”
萧定说:“父亲也不要怕在老家没有儿子养,三弟跟父亲一块回去。到了州府也有美人在,妨碍不了三弟寻花问柳。”
萧邦懵了,“不是,我……”
萧将军被萧定的说辞气的半死,对上嫡长子的目光,萧将军又有几分无言。
一顿饭吃的不欢而散,父亲走了,大哥跟大嫂也走了。
萧邦的侍从讨好的说:“三公子今天还去楼里么?”
萧邦踹他的屁股:“去个屁,老子都要被打发回老家了,哪有那个心思。”
“家里还是将军做主,大公子的话,将军不一定听进去。三公子可以放心去楼里,楼里的哥儿们都念着三公子呢。”
萧邦骂道:“狗奴才,我爹听不进去我大哥的话,你还怪高兴的,养不熟的白眼狼。还想拐我去楼里,成心让我不好受,滚一边去,别逼爷扇你!”
萧邦去找大哥,大哥不理他。他又去找他爹,他爹叫他滚。
萧邦只好回屋,他拍断大腿,“我府邸就一个美人,这美人还被玉容叫着给打发了,漫漫长夜,本公子该如何打发。以后要多出去猎美,捞几个美人回老家享福。”
.
宋长叙翌日就去礼部领了官袍,等去吏部报到时,苏员外郎领着他进去。
之前宋长叙还是修撰,苏员外郎还是吏部主事,两个人相谈甚欢,这次宋长叙就到了苏员外郎手里。
“宋大人,这是你的位置,你是协助办吏部的事,具体有哪些你可以查阅里面的书籍,今日没什么事,宋大人在吏部可以随意些。”
“是,苏大人。”
苏员外郎离开后,宋长叙把自己的书籍,茶具摆在桌子上。
其余的吏员都有事做,宋长叙熟悉了一下流程,有吏员带着宋长叙去看吏部的档案库。
“宋大人,就是这里了。”
“没有简大人和许大人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出。”
宋长叙颔首。
吏部的档案库让宋长叙想起第一次在户部看见黄册的震撼。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没有技术的时候,他们还是把百姓记录在册,真是了不起。
吏部的档案有所有官员的生平事迹,等到需要考功的时候才会取出来。
宋长叙回到位置上,有吏员送了一些档案过来,“苏大人说,宋大人可以先看看。”
宋长叙应一声。
到了吏部感觉跟翰林院不同,跟户部倒是有几分相似,就是很安静很忙的状态。
翰林院就比较松散。
想到在这里宋长叙看起档案,这些档案都是去年升官的官员的考功。他喜欢看别人的档案,这样就能大概知道这个人的生平。
他在吏部的第一天感觉还不错,到了膳堂碰上沈良跟裴升荣就一块吃饭。
沈良去了国子监当值,等在国子监积攒阅历后再调到六部可以不从底层做起。
“我还在工部借调,我上官说了到时候就把我要过去。”裴升荣已经认命了,在工部还好有时候还很清闲,忙起来也有政绩可捞。
先干着等积累阅历再往上升。
裴升荣:“还未恭喜你们升官。”
宋长叙到了吏部,吏部是好差事,工部是肥缺,国子监是清贵之地,利于积攒人脉。一甲果真都是在朝中举足轻重的部门,以后前途无量。
下午在吏部把档案看过后,他对吏部多了几分了解,以后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
评定功绩跟考核,任免官员。牢牢握着“权”。
回到家中,许知昼不在,宋长叙换了官袍轻松许多,他瞧见自己被脱下的衣物已经晾好了。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也会为我洗衣裳了?”
许知昼卖了糖,又去看了账本,跟向兰一块回来。
作者有话说:
小宋:哈哈哈以后我就要考核,是个考核官。
小许:考核什么,能给自己一个上等吗[摸头]
第75章 吏部日常
钵钵鸡铺子,向家父子都管,向兰刚开始手忙脚乱,现在做多了就好了。主夫对他们放心,每日只查账本。从每天赚五两银子,到现在一个月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两左右。
铺子的生意好,向树跟向兰每个月的工钱是三两。向兰跟许知昼一并回来,说道:“主夫,我觉得还可以雇一个粗使婆子每日洗碗。”
许知昼点头:“你说的对,我明日去集市瞧瞧。”
向兰先去灶房忙着给他们做几个小菜,一般都是三菜一汤。
许知昼见了宋长叙挑眉,“你怎么这样看我?”
宋长叙:“你给我洗衣服了?”
许知昼:“今早没事做就把衣服洗干净了。相公,你看看账本,我觉得我们再开一个制糖坊,等制糖坊赚钱了就可以买宅子了,买完宅子手里还有钱。”
宋长叙接过账本,他看了几眼确实赚的多。他心酸起来,他一个月的俸禄现在是八两,钵钵鸡铺子一个月就是百来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