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393节
作者:无醉春秋      更新:2025-09-26 09:07      字数:3228
  前世济州就想发展芯片,甚至投入了数百亿,结果被坑了。
  如今遇到王逸这种靠谱的,投资才十亿、二十亿,对地方来说更无所谓了。
  而且洪主任从王逸的话里,嗅到了关键信息!
  一来,一年生产四千万台手机,这得带动多少就业?创造多少税收?
  二来,千元机成本限制,大概率用不起进口元器件,那就得用国产元器件。
  这里面利益恐怖!
  只要送王逸一个四千万产能的工厂,怕是很多相应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可以聚集在济州!
  这背后的影响,利益,可就深远了。
  当下的济州就缺这种科技企业,就想发力高科技领域。
  这一点,王逸也想清楚了,甚至有意促成这事。
  千元机上下游产业链很多,全部国产,有一些领域王逸后续都得投资。
  这些工厂放在寸土寸金的帝都不现实,成本太高了。
  可放在济州,那就问题不大。
  借助京沪高铁,北上南下,都方便。
  而且济州王逸熟悉,还有之前的合作,无疑更好。
  “主任,没什么事,那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等我好消息,你的四千万产能的大厂,稳了!”洪主任笑道。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王逸走后,他果断出门,亲自汇报这事。
  当下产业转型是每一个城市面临的核心问题,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又是当下最大的风口之一。
  若是能建成星逸科技的最大工厂,借此打造智能手机产业链布局,那济州乃至全省的产业布局,都将飞速提升。
  这是前世从未有过的!
  后续如何,交给洪主任处理好了。
  王逸又回到宋思凝家,照顾宋思凝。
  毕竟昨晚刚拿了人家的一血,可得好好对她。
  可让王逸意外的是,等他回到家,宋思凝已经做好了午饭,等着他呢!
  王逸很是感动,将宋思凝拥入怀里:“思凝,你多休息休息,我来就好!”
  “没事,只要不剧烈动,就不太疼的。”宋思凝嫣然一笑。
  “那也得多休息休息!”王逸笑道。
  “好!”
  午饭过后,王逸主动开始刷锅。
  突然发现,家里缺个洗碗机!
  2011年,洗碗机还是高档产品,价格也很贵,不像多年后,两三千就买得了。
  比如西门子洗碗机,当下要一万多。
  海尔洗碗机,也要5000-8000。
  这年头,家电还是暴利!
  也是王逸的机会,尤其是联动智能家居,那都前途无限。
  星逸手机+智能家居+智能家电,这一条产业链,也利润无限!
  能不能赚出200亿进设备,搞芯片工厂,就看这条产业链了!
  第232章 美柚轰动全网,雷布斯的出路
  虽然芯片工厂问题不大,有帝都提供,王逸可以省下几十亿。
  但里面的生产线,光刻机等设备,都要王逸自己解决。
  这些才是最贵的,保守估计后续投入也得一百五十亿起步。
  像是光刻机,2010年阿斯麦就推出了euv光刻机twinscan nxe:3100。
  前世,2013年阿斯麦又推出euv光刻机 nxe:3300。
  不过这些先进的euv光刻机,王逸就不考虑了,不现实,不可能对内地企业出售的。
  前世中芯国际订购了一台euv光刻机,花了1.2亿美金,钱都付了,最后因为帝国阻挠,阿斯麦也迟迟没有发货。
  相反,内地企业能买到的,也就是落后很多代的duv光刻机。
  比如2016年出的nxt 1980di,是前世内地企业买到的最先进光刻机之一,也是中芯国际主力机型。
  更先进的duv光刻机nxt:2000i,都买不到,更别说nxt:2050i。
  nxt 1980di原本用于制造300nm-38nm制程,二重曝光后可以达到19nm制程。
  中芯国际,华力等企业,都是用nxt 1980di二重曝光,量产28-19nm的芯片。
  同样,要用 nxt:1980di来制造14nm、7nm的芯片,那就得靠多重曝光技术,对厂家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量产芯片的成本也很高。
  最初,台积电用nxt:1980di来制造7nm芯片,效果很不理想,良品率低,成本高,最后还是换上euv光刻机,才实现了完美的7nm。
  但中芯国际买不到euv光刻机,只能硬着头皮用nxt 1980di进行三重曝光,四重曝光,甚至五重曝光。
  幸好梁老能力突出,在多重曝光领域造诣颇深,硬是推出n+1、n+2工艺,用nxt 1980di这种落后的光刻机,实现了14nm、10nm,甚至7nm。
  梁老的两重曝光技术,不但把中芯国际的28nm良品率从50%提到了90%以上,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
  使得中芯国际的28nm工艺大规模量产,能满足大多数芯片需求。
  14nm需要三重曝光,凭借梁老的技术,良品率和成本也能保证。
  可7nm制程,就要用nxt 1980di四重曝光,技术方面梁老都能解决,但良品率和成本就不好说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拿着nxt 1980di当euv3300用,真是太强人所难。
  不过,在国产光刻机突破之前,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当然,2011年nxt 1980di还没有发布。
  王逸当下能买到的光刻机型号,是2009年推出的nxt:1950i,和今年刚推出的nxt:1960bi。
  其实1950i/1960bi/1970ci/1980di,这四款光刻机都是同样的光源系统,单次曝光都在38nm以上,多重曝光都能生产28nm、16nm、14nm、12nm,甚至7nm。
  后续的nxt:1960bi、1970ci、1980di,不过是在nxt:1950i进行了部分升级,提高了良品率和精度,本质上相差不大。
  像是三星台积电的未来几年的28nm、22nm、20nm、16nm、14nm、10nm,很多都是用的nxt:1950i!
  毕竟三星、台积电2016年量产10nm芯片的时候,nxt:1980di光刻机才开始量产!
  7nm之前的制程,三星台积电用的都是1950i、1960bi、1970ci等老型号。
  只要不量产7nm,都没压力。
  同样,王逸的12英寸晶圆厂,若是买到nxt:1950i和1960bi,也能从明年的28nm,一直用到22nm、20nm、16nm、14nm、10nm,甚至7nm。
  但今年刚出的1960bi不太现实,估计阿斯麦不卖。
  不过老款的1950i运作一下,还是有希望的。
  当下欧美对国内的封锁限制,还不是那么严密。
  若是趁机出手,多订一批,那后续就高枕无忧了。
  哪怕溢价买,都不成问题!
  王逸记得,前世euv光刻机要1.2亿美金,1980di要7200万美金。
  而当下的1950i估计会便宜一些。
  为此,王逸拿出手机,开始查数据。
  果然,一台1950i光刻机要4000万欧元,5470万美元,也就是3.5亿人民币。
  进上十台,就是35亿。
  20台就是70亿!
  为什么一次性进这么多?还不是怕做大了被锤!
  当然趁着当下风头不紧,抓紧多进一些!
  这样后续产能扩大,都够用,一直用到2018年1980di都不再禁售。
  当然,不能只压阿斯麦,小日子那边也得看看。
  原本光刻机三巨头阿斯麦,尼康,佳能。
  如今佳能已经放弃高端,停留在55nm,再往上完全干不动。
  阿斯麦不但在duv光刻机领域独领风骚,而且开始发力euv光刻机,进军7nm以下的制程。
  而尼康还在苦苦坚持,高端领域没希望,可是中低端领域还是没问题的。
  比如尼康的nsr-s620d和阿斯麦的1950i,性能差不了多少,多重曝光后也可以做10-28nm,甚至7nm。
  而且价格更便宜,只要3000万美元。
  英特尔当下的订单,都是以尼康nsr-s620d为主,少量阿斯麦1950i。
  同样,王逸也可以两边押注。
  若是阿斯麦出货不多,进展不顺利,尼康这边也完全能用。
  直到7nm以下,尼康才彻底掉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