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696节
作者:
无醉春秋 更新:2025-09-26 09:10 字数:3063
“还是多亏了洪主任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就给了各种政策支持。包括美柚科技园一期工程的无息贷款,都是洪主任支持的。”
这一些,王逸都记在心里。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也正是因此,无界科技总部,直接放在了济州!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都是我该做的。”洪主任摆了摆手,并不居功自傲。
只是庆幸自己信对了人,王逸不仅没有让他失望,反而远远超过预期!
“对了,济州给我们这么多好政策,我们也得为济州出点力。”
王逸想起星逸地产的事:“听说东城的土地,卖得不乐观。”
洪主任叹了口气:“唉,别提了,他们啊,还是没眼光。市中心的土地,都抢着拍。咱们东郊……东部的地,价格只有市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性价比更高,潜力更大,却没人拍!真是……唉!”
王逸笑了,心中暗道:“谁能想到济州放着市中心不发展,直接跳到十几公里外的大东郊搞金融中心啊!”
不过这就是王逸的机会了。
“这可不行,我可是挺看好东郊的。”王逸笑说:
“这样,洪主任,他们不是不要吗?你就把无界科技园和美柚科技园附近的居民用地,卖给我们,我们星逸地产开发!价格给优惠一点就行,我都吞下。就赌这一片比市区有发展!”
“真的?”洪主任笑了:“还能有这好事?”
“当然。”王逸也笑了。
作为过来人,他可是知道所谓的市中心那一片,根本没发展。
虽然有一山一泉一湖,无可复制,永远的文化中心。
但可惜,成也文化中心,败也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又叫什么?
又叫历史文化保护区!
根本不可能大拆大建,自然也就没发展。
还不如东郊玉米地,西郊飞机场,有发展。
毕竟眼下的东郊,西郊,大都是城乡结合部,拆迁成本低,可塑性强。
至于市中心,拆不起,也拆不得。
别说现在这个样子,十年后也会是这样。
洪主任喜上眉梢:“那没问题,正好这片地不好卖,你愿意要,就卖给你。价格优惠一些,也算是给东城增加信心。”
洪主任想得清楚,星逸地产都大手笔拿地了,那其他开发商说不定也会跟着看好这边,跟着拿地。
地卖出去了,区里就有钱了。
有钱了,就能有发展。
完美闭环!
王逸点点头:“没问题,不过我还是老样子,先建科技园,等科技园起来了,再开发居民用地,卖楼赚钱。”
“这再好不过了!”洪主任心情大好,就喜欢王逸这种优质开发商。
产业、商业都是赔钱的,开发商都不愿意建。
因此,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打造产业、商业,都会给一些低价居民用地,让开发商回本赚钱。
其他开发商都是先盖低价拿的居民用地,卖了商品房,赚了钱,就跑路,最后赔钱的产业、商业全部烂尾,坑的地方欲哭无泪。
王逸不同,先建赔钱的产业,最后才盖赚钱的商品房。
简直是良心开发商!
别说济州喜欢了,换了全国各地,都喜欢。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王逸不急着现在开发居民用地,纯粹是当下房价太低,不值得开发。
还是三四年后,房价开始暴涨时,再大规模开发,高价出售!
2012-2016年,都是囤地阶段。
2016-2019年,是集中开发阶段。
2017-2018年,是疯狂出售阶段。
这两年时间,王逸会将星逸地产的所有项目,全部卖空!
届时,星逸地产也将迎来最高光时刻,甚至有望成为一线开发商。
至于2018年以后,王逸原本打算将星逸地产出售,但考虑到星逸地产是自己经营的品牌,还是不卖了。
大可以减少拿地,甚至不拿地。
采取和地方城投合作的模式,城投出资拿地,星逸地产挂名开发做高端,卖溢价,赚取佣金。
不管最后房价升了还是降了,赚了还是赔了,都是城投的,星逸地产只负责挂名,只负责赚佣金。
类似于前世的绿城,就是这么玩的。
双方谈得很是尽兴,最后洪主任笑说:
“王董,中午就不留你了,我这就去市里,研究无界科技园以及周边土地的具体方案,还有机场附近的两大工厂!”
“那我静侯佳音!”王逸笑说。
这一趟管委会执行,王逸收获颇丰。
不仅多了一个年产能五千万的手机工厂,以及年产能五千万的平板工厂。
还多了300亩的商业用地,打造无界科技园,以及周围低价的优质居民用地。
几年后,三大建筑全部建成,王逸都安排好了用途。
美柚科技园,依旧作为美柚科技全球总部。
518米星逸摩天大楼,一部分作为星逸科技省总部,一部分对外租售。
而无界科技园,则作为无界科技全球总部。
第350章 星逸智家,愚人节发布会!
当然,建设都需要时间。
哪怕管委会特事特办,流程一切从速,无界科技园最快也要下半年动工建设。
三百亩商业用地,同样得分三期。
好处是现在的星逸科技有钱了,不用再像去年的美柚科技园一样分期建设。
相反,大可以多找施工队,三期工程,同步推进。
如此一来,最快也得明年年底,甚至后年上半年交付。
至于星逸摩天大楼,那就更晚了。
因此在两大工程交付之前,无界科技和星逸科技省总部,都会暂驻美柚科技园,等后期都交付投用了,再搬过去。
幸好美柚科技园二期工程,今年年底前都能全部交付。
一期工程明年上半年交付,三期工程明年下半年交付。
足够星逸科技总部和无界科技用了。
三大工程的开发商,都是星逸地产。
也算是给星逸地产提前镀镀金,为后续开发商业住宅做铺垫。
原本王逸打算在2018年后,地产没落,就把地产业务全面出售,因此不挂星逸科技的名字,取名叫流星地产。
但后来一番思索,还是决定不出售地产业务,索性更名为星逸地产。
有了星逸科技的加持,星逸地产起步就是大品牌,自然发展得更顺。
就像前世的苹果造车,虽然失败了,但粉丝和用户却期待了好多年。
真造出来,肯定不少人买,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
至于2018年之后,房价崩了,拿地楼面价和出售价差不多,卖一套房亏损几十万,又该如何?
也好说。
王逸大可以趁着这几年土地便宜,大肆囤地。
李嘉诚能囤地十年不开发,王逸囤个四五年,再开发,完全合理。
何况,星逸地产不是不开发,只是先打造产业,后续才开发楼盘。
比起其他开发商画配套大饼,星逸地产先把产业搞起来,再卖楼盘,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买房业主,都会更放心,更安心,价格也能更高。
如此一来,在2017年之前地价便宜时,疯狂拿地,囤下足够多的土地,足够2018-2022年,慢慢开发,慢慢卖了。
也就彻底解决问题了。
而2022年后,星逸地产囤的土地都开发光了,可这时候地价又开始降下来了,又逐步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准。
届时继续拿地,继续开发,凭借星逸地产的品牌,以及这几年积累的口碑,再加上产业布局,做高端智慧住宅,依旧利润可观。
如此一来,便可完美熬过2017年-2022年,地价最疯狂的五年。
那些开发商暴雷,都是2017-2022年疯狂拿地,结果房价暴跌,亏损惨重。
只要这五年,星逸地产不拿地,那不仅不会亏损,反而能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这五年中,除了开发自己五年前囤的土地,也可以和城投合作。
城投有的是土地,但是开发品质不行,卖不上价格。
前世的济州就是如此,同样的位置,交给绿城、龙湖等地产巨头开发,就是高端盘,就能卖两万一平。
但城投自己开发,哪怕户型一个样,甚至更好,也只能卖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