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754节
作者:
无醉春秋 更新:2025-09-26 09:10 字数:3646
百度的l4自动驾驶,能无人驾驶,但离不开精准地图,注定适合b端商用,在限定区域内做自动驾驶的无人出租车。
而华为、特斯拉的l2辅助驾驶,能适应所有路况,不受地图限制,但离不开人,更适合c端消费者的辅助驾驶。
相同的是,不管是百度,还是华为,都是在2012-2013年就开始布局无人驾驶的研发。
没错,这个行业就是十年磨一剑!
同样,星逸科技也得提前布局,提前准备。
王逸收购小i机器人,成立星逸ai算法部门,就是为此事布局。
在当下投入巨资,开始布局ai算法,无人驾驶算法的研发。
至于说方向?l2辅助驾驶,还是l4自动驾驶?
小孩子才做选择,王逸都要。
没错,l2辅助驾驶和l4自动驾驶,王逸都做。
没办法,今后星逸科技要做新能源,辅助驾驶必不可少,不得不做。
同样,星逸科技旗下有高德打车,若是不做l4自动驾驶,一旦百度的自动驾驶落地,满大街都是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那高德打车就彻底崩了,就得破产!
旗下的数百万网约车司机,就得集体失业。
为了让这些人有些出路,l4自动驾驶,王逸都不得不做!
毕竟百度的萝卜快跑是不留活路,而王逸的l4自动驾驶落地,还可以卖给高德老司机,让他们有份稳定收入!
可以让高德打车对抗百度的萝卜快跑!
因此,l2和l4,王逸都要做。
好处是,王逸有高德导航,有高德打车,在数据库和无人驾驶算法训练上,有着华为百度都没有的优势。
最简单的,百度、华为为了训练无人驾驶算法,需要弄很多车,天天到处跑,采集数据,训练算法,一代代迭代更新。
不只是算法更新,还有设备的更新。
而星逸科技就简单多了,数百万高德打车司机跑遍全国各地,简直就是数百万行走的绘图车!
完全能够做到地图最精确、最迅速的实时更新。
还有高德的精准地图加持,不管是l2,还是l3,l4,都没压力。
至于造车?
还得是自己来!
前世哪怕是华为,和第三方合作,都四处碰壁,四处被坑,直到最后牵手濒临破产的小康汽车,才有了问界。
王逸可不想受这个窝囊气,还是星逸品牌,亲自下场造车。
而造车资质,就成了大问题!
新能源造车资质有两个资质,一个是发改委的大资质,另一个则是工信部的小资质。
这两个资质,都不好拿。
比如发改委的大资质,需要具备融资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品质保障与服务能力,且具有正向研发能力,拥有相关发明专利,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等设计开发、试验检测、监控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两年内建厂,三年内开售车辆。
不过2015年-2017年,官方曾放开了资质条件,发放了足足15张新势力资质。
但2017年后迅速收紧,以后再想造车,就和ott牌照一样,只能砸钱收购了。
王逸准备尽快开始布局,投入巨资,尽量在两年内组建起班底,储备技术专利。
三年内拿到资质、建厂,四年内开售,也就是2016年左右,星逸汽车上市。
这个时间点正好。
毕竟新能源前期电池成本降不下来,技术突破不了,续航短,发力早了也意义不大。
前世,新能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17年之前,新能源的探索期,油改电为主,微型车为主,骗补贴为主。
第二阶段,2018年到2020年是行业洗牌出清期,随着补贴下降,微型车遭遇暴击,纯电和插混开始发展,特斯拉引入,鲶鱼效应开始。
第三阶段,2021年后,竞争和爆发期。国产新能源迎来大爆发,技术、品质、体验全方位提升,疯狂吞噬油车市场。
至于第四阶段,必然是电油移位。电车、混动续航大幅度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市场份额超越油车,取代油车。
而最有意思的,就是2016年左右,官方给予新能源大量补贴,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
结果一众企业不珍惜机会,反而粗制滥造,骗取补贴。
做的产品哪是新能源汽车?明明是老头乐!
逼得官方都不得不引入特斯拉这条鲶鱼,清洗市场。
而这一次,王逸准备提前出手,在友商骗补贴的时候,星逸科技做那条鲶鱼,直接用过硬的新能源,卷死骗补贴的友商。
星逸科技直接魔都建厂,大规模发展。
如此一来,也就不用引入特斯拉了。
届时,特斯拉国内的部分市场,星逸科技全部吞下!
2016年,用l2级的辅助驾驶,打开星逸汽车的前途。
几年后,用l4的高度无人驾驶,对抗百度的萝卜快跑,给高德司机和高德打车一个出路。
王逸可不想高德打车都被百度的萝卜快跑干掉!
而自动驾驶的整个研发过程,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多。
前世百度研发十多年,l4级高度自动驾驶都只是在有限的区域进行。
同样,华为、特斯拉搞了十多年的辅助驾驶,也没有达到l3级。
若是真达到l5级的全自动驾驶,连方向盘都不需要的那种,王逸觉得十五年都未必够,甚至得二十年。
也就是2030年左右,有希望实现全自动驾驶。
那个时候,汽车没有方向盘,主副驾驶做成通铺沙发。
也不需要考驾照,上车后告诉汽车你的目的地,往车上一趟就是了,自动驾驶直达。
而这前提,就是王逸从当下开始布局!
为此,从科大讯飞回到星逸科技的第二天,王逸立即召集了星逸科技的高层,以及ai算法部门。
连小i机器人部门的负责人,都提前赶到帝都开会。
王逸环视众人:“第一个事,关于ai,技术共享。小i机器人和科大讯飞一个擅长自然语言处理,一个擅长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我和科大讯飞刘董达成协议,双方共享核心技术,共享语音、语义数据库,共同进步!”
“第二件事,还是关于ai,业务划分。共享语音、语义技术和数据库后,小i机器人和科大讯飞的ai算法和技术,都会飞速提高,但业务也可能冲突。”
“为此,我和科大讯飞那边协商好,双方划分好领域,尽量在各自的范围内深耕,横扫其他竞争对手,没必要自己人内斗死磕。”
“今后小i机器人主要发力tob端业务,以ai智慧客服、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为核心,深耕b端业务。同时做c端的小艾音响。”
“而科大讯飞将深耕toc端业务,做翻译机,讯飞输入法,讯飞听见等c端业务,以及b端的ai教育。”
说完,王逸看向小i机器人一把手,对方连忙道:
“好的,董事长,这样技术共享,数据库共享让我们实力激增,业务划分又让我们避免业务冲突,我完全接受。”
王逸点点头:“很好,后续的事情,你安排技术团队和科大讯飞进行接洽,融合。尽快用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把小艾音响的方言识别搞定!”
眼下小艾方言识别很差,王逸都头疼,只能用科大讯飞的技术和方言数据库来解决。
“是!”
王逸继续道:“第三件事,我得到确切消息,百度,华为都要成立无人驾驶研发部门,并且着手开始部署无人驾驶研发,甚至布局新能源汽车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
前世华为2012年开始布局,百度2013年开始布局。
虽然重生了,但不用怀疑,这种大的战略,两大企业依旧继续推进。
所以王逸就直接点出来了。
闻言,众人面色大变。
谁也想不到华为和百度,眼下就开始部署无人驾驶的研发了。
王逸继续道:“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一个三年起步的过程,我们现在开始布局。人事部迅速招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大牛和人才,打造星逸汽车研究中心,进行三电系统以及整车解决方案的研发,并积累专利。”
“两年内搞定混动解决方案,三年内拿到新能源资质并建厂,四年内星逸汽车上市!”
“是!”众人纷纷应道。
明白了王逸的决心。
做手机,都没有说是四年计划,但做汽车,竟然提了四年计划。
无他,王逸要做的不是组装汽车,而是自研三电系统,自研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
王逸继续道:“无人驾驶的研发,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
“我们先进行l2级的辅助驾驶,等高德地图精确度提高后,同步推进l4级自动驾驶的研发。”
“未来,有高德地图的数亿用户,和高德打车的数百万车主,天天提供数据,我们的自动驾驶数据库更新最快、最及时、最完善,只要算法也跟上,也能成为第一个做出l2级、l3级、l4级的企业!”
“星逸汽车,作为星逸科技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核心,我亲自挂帅。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是!”众人纷纷应道。
眼下星逸手机已经做到了第一梯队,星逸平板也是。
这个时候上线星逸汽车,提前布局,也是合乎情理。
毕竟汽车比手机复杂得多,若是组装汽车还好,两三年就做出来。
但自研三电系统,那就难了,没有个四五年,都难。
但总得有人做。
前世华为做到了,这一次,星逸科技同样能做到!
“星逸汽车研发中心,尽快招人,尽快组建。还有无人驾驶算法,也抽调精锐骨干,尽快提上日程!”
王逸一一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