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1339节
作者:无醉春秋      更新:2025-09-26 09:15      字数:3104
  若是欧米制裁星逸汽车,夏国也会对等制裁bba、特斯拉。
  刚起步的星逸汽车,体量肯定不如bba和特斯拉。
  欧米也不会蠢到伤敌五百,自损五千。
  划不来。
  同样,星逸地产也是王逸准备的一大后手。
  一旦老米爆锤,那星逸地产也作为全新的业务,也能迅速支撑起来。
  总不能老米要求所有人,都不得购买星逸地产的房子。
  这不现实。
  王逸在济州囤的5000亩,333.34万平方米居住用地,二十多个小区,全部出售,便可大量创收!
  再加上这几年在帝都,深市,魔都,岛城等一二线城市囤的那些土地,全部加起来超过一千万平方米。
  一旦全部开发成小区,全部出售,就能回笼大量资金,帮助星逸科技度过爆锤的危机。
  而只要熬过爆锤的危机,用不了几年,局势便会全面逆转,并且发展得更好!
  可以说,最关键,最艰难的,也就是爆锤开始的那两三年。
  星逸汽车,星逸地产都是王逸准备的后手,度过危机的关键。
  尤其是星逸地产,未来几年更为重要。
  无他,新能源的前途是辉煌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接下来五年,正是新能源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市场份额只有油车的零头。
  哪怕星逸汽车再好,销量都不会大爆。
  这两年,油车销量占比超过99.5%,新能源只有0.5%!
  前世,接下来五年都是如此,新能源市场份额只有油车的零头。
  直到八九年后,快充技术大幅度提升,电池技术大幅度提升,智驾取得质的突破,新能源汽车才全面迎来大爆发的黄金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才追平油车,超越油车。
  前世,直到2018年,新能源所占市场份额才首次突破10%。
  2020年也才25%。
  可到了2022年,市场份额就将近50%,和油车平分天下。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彻底超过油车,高达60%,而油车市场份额只剩40%!
  从此之后,形势全面逆转,曾经直言打死都不买新能源的人,买车换车也都开始优先考虑新能源。
  此后几年,油车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而新能源市场份额继续高歌猛进,节节攀升。
  可以说,新能源七八年后是辉煌的,但是未来三五年还是惨淡的。
  王逸想要凭借星逸汽车渡过爆锤危机,只能说很难,非常难。
  造车业务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即便星逸汽车很优秀,很卓越,也意义不大。
  未来几年,大众对于新能源整体不认可,行情如此。
  可地产就恰恰相反。
  七八年后的地产是惨淡的,可未来五年的地产,那是辉煌的,不可一世的辉煌!
  甚至不只是五年,而是未来七年,都很辉煌。
  虽然2018年之后,很多城市的房价停止上涨,甚至出现了下滑。
  但这只是少数,实际上更多的是高位横盘。
  冷知识,2019年、2020年新房成交面积和2018年相近甚至略高,成交金额更高,均价更高。
  2021年,地产行业开始降温,成交面积下滑了,但是均价上涨,成交金额达到了历史最高!
  不过2021年之后,那就真的不行了。
  因此,地产的辉煌,从2016年一直到2021年,足足6年的时间。
  这是王逸的机会,也是星逸地产的机会,更是星逸科技的机会。
  只要把握好这六年,单是地产赚的钱,就足够星逸科技渡过欧米爆锤危机。
  至于说为什么2019-2021年成交量、成交金额、均价都很高,但都觉得地产已经凉了,地产商死了,暴雷……
  只因为拿地价不同!
  2016-2018年热销的房子,都是2017年之前白菜价囤的地。
  像是济州新片区,当下房价4000-6000,楼面价1500-2000一平拿了地,2017年后开售,房价涨到1.5-2.5万一平,利润太高没法算。
  但2018年的新片区,房价1.5-2.0万一平,拿地楼面价1.1-1.5万一平,很多地产商都以为还会继续涨下去,有的赚,疯狂囤地!
  却不想等到2020年后开售,房价降到1.3-1.8万,别说赚钱了,成本都赚不回来。
  这就导致了那几年,房价高,成交量高,但拿地成本也高,根本没利润,反而亏损严重,入不敷出,连续暴雷。
  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都是差不多的进展。
  不过反过来,如果2018年-2021卖的房子,拿地时间都是2017年之前囤的白菜价,那会如何?
  那会永远爆赚!
  不管行情怎么恶化,房价怎么下滑,都能爆赚。
  无他,地价便宜!
  像是王逸济州囤的这些地,楼面价折下来只有一千多一平,不管未来楼市如何变化,房价如何降低,他都无所谓,依旧有恐怖的利润。
  毕竟济州东部新城的房价再怎么降低,也不会降到五六千一平吧?
  尤其是王逸拿的地都是东部新城核心区,都会持续维持在2.5万以上,甚至3万以上。
  即便是东部新城的边角大郊区,也会维持在一万以上。
  王逸楼面价一千多拿的地,永远有足够高的利润。
  而星逸地产,永远也能持续爆发,持续盈利。
  实际上,地产暴雷的原因,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拿地价高+房价下跌的双向爆杀!
  但只要保证拿地价低,就能保证永远有足够的利润。哪怕房价不断下跌,也只是少赚一点而已,依旧利润可观。
  为此,王逸决定星逸地产继续大手笔地白菜价拿地!
  疯狂拿地!
  没办法,星逸地产是王逸对抗欧米爆锤,应对科技战的钱袋子!
  一旦被制裁,星逸科技不仅营收利润爆降,研发投入也得全面加大。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都不行。
  也正是因此,前世华威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荣耀来获取足够的资金,应对科技战。
  如今的星逸科技,也将面临同样的局面。
  到时候王逸没得选择,要么和华为一样,把子品牌无界科技卖了。
  但无界科技的体量太大,远超前世的荣耀,甚至可以对标整个小米集团。
  王逸想出售,对方接盘都难。
  而且王逸也不想卖无界科技。
  相反,王逸打算将无界科技打造成前世的小米,而且要比小米更强大。
  后续无界汽车都会上线,比小米汽车都早。
  既然不卖无界科技,那么就只有通过星逸地产来获得足够多的资金,支撑科技战和半导体战。
  就得囤下足够多的土地。
  眼下这一千万平方米的土储,根本不够,实在是太少了。
  必须继续拿地,疯狂拿地,拿下足够多的白菜价土地,囤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体量!
  只要囤下足够多的白菜价土地,未来局势如何恶化,老米如何发疯,王逸都不在乎。
  白菜价的土储,就是金钱!
  就是实力!
  就是底气!
  就能支撑王逸和欧米全面开战!
  不管是科技战,还是半导体战,还是新能源战,都不是问题。
  为此,星逸地产必须做大。
  人的认知和观念,随着个人成长和局势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
  之前的王逸把地产项目当做夜壶,需要的时候拿过来,不用了直接丢掉。
  最初规划地产业务都不想挂在星逸地产名下,打算做成‘流星地产’。
  可现在,星逸地产将会成为资金支撑,成为印钞机,成为星逸科技对抗欧米爆锤,应对科技战,新能源战,金融战的最强支撑和资金后盾!
  为此,星逸地产的首位度必须提高,提高到最高级别。
  而且星逸地产必须做大!
  哪怕规模达不到万科保利那种级别,但土储量也要提上去。
  不过到底囤多少土地,那就是个大问题了。
  念此,王逸看向地产部门的人:“眼下其他地产巨头,土储都有多少?”
  闻言,几位高层有点蒙圈,还有人开口道:“大概十几万亩吧?”
  “大概?”王逸平静开口,不怒自威,心中更是有些失望。
  这群地产高管,连友商的拿地情况和土储情况都不清楚,实在是难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