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作者:绮逾依      更新:2025-09-26 09:09      字数:3362
  温兰殊手持帅旗, “诸位稍安勿躁,宇文将军已经前去抵抗敌军,我们不可自乱阵脚。若有谁扰乱军心——”他拔出腰间长剑,“定斩不饶!”
  卢英时心潮澎湃,他向往温兰殊的飒爽英姿许久,此刻终于能看见温兰殊的图南之志,不由得心跳加快些许。这些天,他和裴洄一起在军营里,跟几个兄弟混熟了,经常同锅做饭,这在军营里就是“伙伴”。
  他的伙伴孙神俊轻声说,“没想到平时看起来脾气怪好的温记室,发号施令的时候还挺严厉。”
  卢英时当即滔滔不绝:“我十六叔可厉害了,上马能战下马能文,一表人才彬彬有礼,能文能武十八岁中进士,蜀中平叛收留流民,彻查田亩大理寺劫狱救人,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孙神俊:“……”
  没想到平日沉默寡言的卢英时话竟然这么多。
  另一个伙伴裴洄抱着剑,换上铠甲,也跃跃欲试,拉了拉卢英时的衣袖,“这次我们遇见的是谁啊?是贺兰部吗?我要跟着我小舅一起去!”
  孙神俊瞪大了眼,亲娘嘞,你这弱不禁风小胳膊小腿,上战场做什么?肉包子打狗吗?“不要命啦,你安生待着吧!”
  周围士兵纷纷盘膝而坐,眼看裴洄不合时宜地站起,卢英时也站了起来,“阿洄,不要冲动。”
  “我……我就是想去看看,我不会给你们拖后腿的,我也不会让你和温侍御失望。”裴洄经历了当初一场巨变,哪怕已经很久了,却还是难掩内心的恨意。
  温兰殊走过来,“阿洄,怎么了?”
  “我要去找我小舅……”裴洄不知道怎么解释,他看见敌人就在眼前,实在做不到冷眼旁观,同时,积压了很久的情绪亟待一个发泄点,眼前“疑似贺兰部”的兵力或许可以成为裴洄发泄的出口。
  “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是现在不是拼一腔热血的时候,你先等等好么?”温兰殊摸了摸裴洄的头,“我们等一下你小舅那里的消息,然后再去,好不好?”
  裴洄哽咽,奈何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又坐了下去。
  只有卢英时知道,裴洄的心结不可能解开。贺兰戎拓就算被斩草除根、族灭,裴洄都不可能真正放下。长安一日的阴影,终将伴随裴洄一生。
  正如他母亲离世的惨状,成为他性格骤变的“因”。
  在温兰殊抚慰下,裴洄短暂地安静下来,然而不过一会儿,就看到聂柯飞马驰至。
  聂柯在夜色中勒马,马长啸一声,“温记室,那个,我们需要支援!他娘的,这群胡人忒他娘能打了,直接把我们侧翼击穿了!”
  温兰殊凝神正色,上马一挥帅旗,裴洄激动地跟了上来,“温侍御,让我去吧,让我去吧!”
  温兰殊叹了口气,“阿时,你跟着阿洄,一定不能出差错。”
  “嗯。”卢英时与裴洄站在一起,“放心吧。”
  “平戎军与河东将士,随我出阵!”温兰殊夹紧马腹调转马头,身后立马跟上来一伙精兵,这些都是他精挑细选过留作守备的精锐,除了一些后勤兵力,现如今可以说是能上战场的都上了,傅海吟抱着双臂,接下来温兰殊不在,能安顿的也只有傅海吟。
  温兰殊一骑绝尘,身后兵马尾随而至,阵型整肃,衔枚不发,傅海吟示意所有人警惕,不许说话,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打仗看配合,在聂柯的带领下,温兰殊终于来到了喊杀声震天的战场,周围士兵浴血奋战,热血浇遍了郊野,一团混乱,唯有“宇文”二字的帅旗屹立不倒。温兰殊眼睛不是很管用,在聂柯指点下,眯缝着眼才看清楚,原来萧遥正在乱军之中。
  他们居高临下,作为草丛中隐匿行踪的援兵,并没有暴露行踪,温兰殊指了指西北角的方向,“敌军的薄弱之处,应该就是那儿。他们想要斩断我军的链接,成掎角之势。漠北兵最擅机动,河东军以一当百,原本是天克地冲,不过嘛,现在贺兰部强弩之末,拼死一战,胜负难料。”
  “那我们?”聂柯大喘着气问,“我们攻哪里?”
  “贺兰庆云没出全力。”温兰殊只看了会儿阵仗,就判断出了对方的设计所在,“相反,他在策划一场败局,想要让我军深入……那么他的用心很明显了。”
  卢英时敏锐察觉到温兰殊想说的话,“调虎离山。”
  “对。贺兰部并没有元气大伤,他们不是因为大军压境离开长安,相反,是本就想好了要往北走。往北要么过泽潞入晋阳,要么经魏博过河北,贺兰庆云不可能绕远路,所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迅速攻占泽潞二州,别忘了——晋地富裕,而他们有十万兵!”
  说罢,温兰殊回身发号施令,“全部人跟我回去驰援潞州!”
  回师途中,温兰殊惴惴不安,他没想到自己和萧遥竟然都轻视了贺兰庆云的战斗力,一场在原野上的硬碰硬只是起因,而后会酝酿成守城战,晋地就是贺兰庆云犒赏众军士的奖励。他们在山谷间摸黑前行,身旁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因此速度并不是很快。
  但当他们赶至潞州城墙下的时候,却见不到任何贺兰庆云的兵力。
  温兰殊想错了?
  此刻晨曦穿破云层,大地云雾如织,笼罩着一片死寂的城池,温兰殊在脑海里疯狂坐着决策,他拼命想,如果他是贺兰庆云,他会攻泽潞,走敌人预想的道路嘛?
  太行山南北纵横,贯穿整个晋地,又鲜有人至……
  不好!温兰殊对身后士兵喊道,“全军回晋阳!”
  ·
  应该说贺兰庆云真是个疯子,让自己手底下仅剩的四万人跟着自己在太行山里走,借此机会躲开河北和河东的攻击,所谓灯下黑便是如此。尤其在山中,不易被发现,即使发动攻击,也是敌明我暗。
  他听到雄鹰一阵长啸,从鹰语里读出了点儿消息,看来萧遥的兵力成功被牵制,他们突击晋阳的计划还没被发现。
  不,应该说即便发现也来不及了。
  他带着兵士,夜以继日地走,离开长安的时候他并没有眷恋,相反,兵权执掌在自己手中,这种感觉真畅快。
  军中流传着贺兰庆云弑父的传闻,但很多人根本不信,他们宁愿相信无能天子枉杀臣子,也不愿相信受到父亲宽待的贺兰庆云竟然会动手弑父。这就是很多人的惯性——他们最亲近的是军官将领而非皇帝,而这些军官将领又代表他们攫取利益,反倒是皇帝,这个不信那个也不信,常常派个监军,粮饷也抠抠搜搜。
  在他们看来贺兰庆云也不会对他们太坏,身处其中颇多顾虑,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因此他们相信贺兰庆云所说,走完山路到晋阳,好吃好喝的都有,苦一苦,到时晋阳就是囊中物!
  “大帅!”探子骑马上前,“洛阳并无追兵赶来。”
  贺兰庆云冷笑,“真是贻笑大方,明明之前对我还喊打喊杀,现在一个得了玉玺一个得了皇子,商量着洛阳城谁当家,大周的文武之臣就这么点儿能耐,不如把晋阳给我来守。”他狂悖大笑,吩咐探子归队,虽然在山中穿梭,不过心情竟然也愉悦起来。
  得了玉玺的是卢彦则,至于皇子,就是铁关河手里的小皇子。贺兰庆云本来想在权力争夺中为自己捞点儿什么,后来发现自己连一个十八岁的皇帝都没奈何后,就迅速抽身离开。他适合打仗,比较吃亏的是手底下没个聪明人,达奚铎算一个,不过这厮跟谁都眉来眼去,总觉得时不时会反手卖掉他。
  他回头看了看马车,里面有他母亲和之前在乱军中掳掠的妇人,一时踌躇满志。其实只要走出群山,依靠自己所剩兵力的机动,足够牵着守军的鼻子走,进而攻下代北,再图谋些别的。
  “达奚铎,你觉得宇文铄会往南还是往北?”贺兰庆云甩了甩马鞭,问。
  “往南吧,赶紧入京分一杯羹,迟了连油水都捞不到了。”达奚铎即答。
  “哈哈哈。”贺兰庆云狂妄大笑,“我以为你很聪明呢,没想到还是个榆木脑袋。晋阳没了,宇文铄还分一杯羹?直接被铁关河、卢彦则排挤出长安还差不多,所以他可以不入朝平叛,却不能失去晋阳,因此他绝对会往北。”
  达奚铎腹诽,不然怎么显得您枪法准呢。
  “听说宇文铄身边有一个谋士,叫温兰殊?这人也是晋阳人吧,怪难对付的。之前在蜀中,就听说过这人的名号,本以为是个弱不禁风的书生,没想到还能上战场舞刀弄枪。我帐下实在缺这样的人才,轮武力,贺兰部以一当十,可说起智谋来,总不能一直让我孤注一掷吧?什么时候我才能有一个为我所用的聪明人呢?”
  达奚铎:“……”
  再聪明也没用,好建议不听跟废话没什么区别。而且,贺兰庆云竟然想直接找个和温兰殊差不多的?怎么不上天呢!
  他们在山谷中走了数日,估摸着应该快接近井陉了。一路上真的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安静得可怕。与此同时,达奚铎派人清点完人数后发现,差不多只剩下三万人了,逃兵和坠崖而死的占据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