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作者:溯痕      更新:2025-09-26 09:15      字数:3298
  他只愿石头精这一生都平平安安,遇难成祥,不用明白他生命为之延续的东西是什么。
  白玉山拍了拍他的脑袋,问:“还要逛吗?”
  “不了,”伊珏敬谢不敏地摇头:“我宁可下去认字。”
  伊珏重新爬回高高圈椅上就此坐定,看完一册书,就招手换一册新的来,仿佛又回到了山中,他是一块顽石,长时间地呆在一个地方,听鸟雀啁鸣,看花开花谢,闻日落又月升;仅湖水拍岸,水花溅落都能让他津津有味地赏上几天。
  他不需要动弹,不需要犹豫,也无需揣摩人心。
  只有飞禽走兽在他的视线里来来去去,将人间的事像话本般说给他听,他甚至不用将自己想象入其中,将所有悲欢离合都听做笑谈,只恨不够精彩。
  以为那都是些离自己很远、很远的事。
  他沉浸在书册里,不知皇室纷扰,也不知沈杞和苏栗找来了几次,都被白玉山打发而去。
  还有鼓起勇气寻来的长平公主,自天未亮的时刻,日已落的黑夜,举着一盏宫灯,踩着积雪跌跌撞撞而来,想问一问,他们能不能救一救她的父亲,她愿意以身饲妖,只为还一份生养之恩。
  可是藏书楼的铁门明明就在眼前,她走啊走,怎么也走不近。
  小公主伏在雪地里,衣裳泥泞,化开的雪片将她面庞打湿,她终于维持不住皇家体面,狼狈地趴伏,看那咫尺之遥,仿佛终于明白人与妖的距离。
  那是生与死的距离。
  丧钟忽而长鸣。
  第四十六章
  哀钟惊动了专注读书的伊珏。
  他抬头问:“这是怎么了?”
  哭音被北风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春花里无数蜜蜂在嘤嘤嗡嗡。
  白玉山告诉他这是皇帝崩了。
  伊珏想了想,才记起来“崩”就是死,他不知道为什么皇帝死了就要“崩”。
  书里面告诉他,帝王之死,类于天崩。
  然而天那么高,那么远,渺小凡人生生死死,关天何事?他觉得人类真是特别擅于自作多情。
  转念才想到,那个一身丹毒孱弱不堪的人类就这么死了。
  他回忆起亡者的模样,瘦骨嶙峋,撑不起一身华服,手上皮包着骨,枯槁的像一把土中老树根。被白玉山一袖子扇走时,伸着胳膊,五指蜷曲着仿佛要抓住什么。
  怪得很。伊珏想,他与那个皇帝只有一面之缘,却记住了他举在空中的手。青紫的指尖抓呀抓,仿佛垂死的挣扎,抓来抓去,却是一手虚空。
  他看着白玉山,似自言自语般说:“他终于不用乱抓了。”
  白玉山莫名地看着他。
  “没事。”伊珏回过神,将无厘头的思绪抛去脑后,拍着书册道:“我继续读书,你自己出去玩。”
  话说完他想起山兄从来也不玩,起码他从来也不曾见山兄玩过。
  又问:“你就这样一直守着我吗?”
  “不行?”白玉山问。
  伊珏犹豫了一下,轻声道:“这样不会很无趣?”
  “还好。”白玉山道:“打个盹便过去了。”
  伊珏想起自己长个牙就睡了许多年,换成白玉山,或许真的打个盹,就能守着他长大。
  然而他还是觉得这样不太好,又说不清为何不好,心底隐约觉得,这样将自己的光阴完全交付给另一个人,是一件不算正确的事。
  可正确的事又是什么,他也厘不清,索性点点头,重新看起了书。
  嘤嘤嗡嗡的声音响了很多天,又安静了,不久后风中传来朝鞭和鼓声,白玉山说那是祭天大典,新皇登基的流程。
  再然后不知多久,长平推开了藏书楼的铁门。
  小公主一身缟素,憔悴了许多,眼神却还是明亮的,充满孩童活气。
  她一个人跑进来,转身关上门,同书桌前的伊珏打招呼:“许久不见。”
  伊珏看了看她,也招呼着:“许久不见,你瘦了。”
  “宫里人都瘦了。”她又冲白玉山行了礼,扯了椅子坐在伊珏对面:“也不是我一个。”
  她完全没提之前来找他们的事,只是叽叽喳喳谈起宫里的琐事。
  说她兄长继了位,之前的皇后娘娘成了太后,母妃们也都成了太妃,嫂嫂从太子妃变成皇后,住进了后宫。
  还有国师不见了。
  伊珏愣了愣,望向白玉山:“什么时候的事?”
  “不清楚。”白玉山道:“没注意这些事。”
  长平回答道:“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的。”
  皇帝大行,宫里凄风苦雨,国师失踪也没人去找,长平也是听了一耳朵,说是先皇驾崩那天就没人再见过他。
  伊珏说:“那就是跑了。”
  他想了想,忍不住笑出两粒酒窝:“沈杞要气死了。”
  白玉山“嗯”一声,应和道:“怪不得最近都不见他们来,想来是带着苏栗去清理门户了。”
  小公主转着眼睛,问清楚了沈杞是谁,又问苏栗是谁,待知道世上还有人跳炉成剑,惊呼一声捂住了嘴:“那得多疼呀。”
  伊珏倒是不曾想过这件事,经她提起,也试图想象活生生一个人被烈火焚身,挫骨扬灰的场景,他几乎想象不出来那得有多疼。
  想的太努力,便忍不住打了个激灵。
  长平摩挲着胳膊,似乎也感同身受地打了个寒颤,转了话题道:“你一直在这里读书?”
  伊珏说是。
  长平又问:“你都读了些什么?”
  伊珏挥着胳膊指了指左边的一列书架:“那一排读了两架。”
  长平扭过头,看了片刻又扭回来,不知该夸他还是笑他大言不惭。
  然而小孩表情十分认真,并没有玩笑之意,长平咬着唇,许久才道:“这么多书,你都读出些什么道理?”
  “挺多,各个都是道理。”伊珏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理。”
  他伸着胖乎乎的手指,揉着自己额角,拧着眉头简直千头万绪,长叹一声:“你们人类可真是厉害,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批注出来的就是截然不同的道理。我觉得你们很会没事找事。”
  长平愣了一下,笑道:“这是自然,我虽然读的书不多,也不曾出过宫,却也知道世上每个人的门第,经历,甚至所居之地都不同,同一件事,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自然都觉得自己有理。”
  她又指了指案上叠的高高的书册:“读书,就是用他们的眼睛,找自己的理。”
  这话听起来特别高深,伊珏一时都被唬住了,怔怔地看着她,粉雕玉琢的小姑娘看起来格外有皇家公主的气势。
  下一刻有气势的小公主就破了功,捂着嘴羞赧道:“我是听我母后说的,其实我也不太懂。”
  伊珏“哦”了声,凉凉地瞥了她一眼。
  长平被他凉凉的眼风一扫,颇为尴尬,只恨自己读书少,不能同他讲清楚那些道理,只好转开话题,谈起自己身边的事。
  她难得能找到一个随心所欲讲话的“人”,不用担心哪句话说的不够谨慎,一不留心就惹来千丝万缕的麻烦,自说自话的分外开心。
  此后就常常跑来藏书楼。
  来的次数多了,胆子也就愈发大了,有时还要提着装满点心的食盒,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看他读书。
  吃饱喝足,她也会拿着书册坐在椅子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读书,上一回还在读《韩子》,下一回就拿起了《礼记》。
  伊珏觉得,若是那位写出“儒以文乱法”的韩非子能活过来,约莫要把她活活打死。
  他低头看书眼不见为净,耳朵却堵不住长平叽叽喳喳的声音。
  长平话多,时常自说自话,并不在乎他应答与否,仿佛只要他坐在那里,听她絮叨就足够。
  她时常说起大行皇帝,在她记忆里,是会抱着她漫步玩笑,给她很多很多东西的父亲。
  也会说起后宫琐事,掰着手指数宫里的各位太妃,都是顶好的娘娘们。
  说着说着不知怎么说到了娘娘们的爱好上,她们有些喜欢织绣,有些喜欢作画,有些喜欢填词谱曲,有些喜欢下厨……掰着手指挨个数完一遍,最后叹了口气,撑着下巴道:“就是都不喜欢我父皇。”
  伊珏揉揉耳朵,恍惚以为自己听错了话,直到长平又补了一句:“我父皇走了,娘娘们现在过的可高兴了。”
  伊珏终于从书册里抬头,冷不丁问:“你们家后宫不是争风吃醋从不消停的吗?”
  “争风吃醋那都是些位分低的,总是闹腾个没完。”
  长平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高位的娘娘们顶多聚在一起斗个鸡吵吵架。”
  伊珏本能地看向当过皇帝的白玉山,白玉山对上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心里颇为一言难尽,不知道斗鸡的娘娘们是个什么情况。
  长平又说:“你一直在这里看书多无趣,我带你去见太后娘娘,还有德太妃给你做好吃的,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