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乐指南针[强取豪夺] 第134节
“你听起来像有些重感冒呀。”她的语气很是关心。
。。。。。。
“呃——”罗心蓓挽了一下头发,“没什么——”
罗心蓓伸手按了一下喉咙。
“我最近再练习唱音乐剧——”她一本正经地抬起头,“为了能在幼儿园的面试中展现一下。”
“哦,这倒是真的!”丽塔很快就相信了这个说法。
“如果父母有些高雅的爱好,幼儿园会很乐意看到这些的。”她欢快地絮叨着,“这代表父母绝对有点文化,而不是天天扯着嗓子讲些粗俗的笑话。否则孩子会有样学样的!然后他带去幼儿园,把整个班,整个学校都影响的!”
丽塔说到最后,她就好像看到了这些可怕的景象一样扬起了高高的声调。
“呃——”罗心蓓思索地拧起眉头,“听起来很有道理——”
她清清嗓子,无地自容地假装她的嗓子是真的因为唱歌才变哑的。
丽塔很高兴罗心蓓总是认同她的教育理念,毕竟在曼哈顿这样容易拜高踩低的势利眼的世界,想要总是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尤其是当她说什么,罗心蓓都会说:有道理呀!
越聊越开心,丽塔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都告诉罗心蓓。
她飞速又熟练的,在保持着通话的时候,就把她之前总结的幼儿园的名单与排名全都发去了罗心蓓的邮箱。
从下城金融精英们喜欢把孩子们送去的学校,到上城新贵与名门望族们喜欢把孩子送去的学校列了个清清楚楚。
然后是各个城区的家长联盟,它们对于入会都有各自的要求与考核标准。
最后,是赫然列举的从幼儿园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常春藤之路】。
。。。。。。
瞟了几眼oldmoney们喜欢把孩子送去的那几家位于上城的学校的报名条件。
每一所学校都有按照年龄划分的教学计划。
2岁开始的。
3岁开始的。
7岁到16岁的。
那些被学校骄傲列出的被各路协会认可的荣誉,还有每一所学校都列出的私校走向,再到常春藤校友占比。
罗心蓓沉默了。
这也太卷了吧——
孩子到家长都要卷。
可是如果真的就这样放任孩子随心所欲,作为父母,未免有些太不负责了。
脑袋晕晕乎乎的,罗心蓓已经有点不知道丽塔在那头说了什么。
“你丈夫姓什么?”丽塔甩甩金发,她把墨镜戴回脸上,“或者说,收入多少。”
“别多想,亲爱的。”她赶忙解释着,“在曼哈顿,这是孩子们的起点。相信我,孩子们会在张开嘴巴介绍自己时就会知道谁,妈妈们也会确定谁才够格成为家长会的成员,或者与谁下午茶。”
“小妞。”丽塔掐起腰,她满脸凝重地点着头,“因为你太年轻了,所以我必须得给你说清楚这些。这不是幼儿园的普通同学,而是孩子们一生的伙伴。”
“没准孩子的同学中就有下下一任美国总统呢!”她大声地嘎嘎一笑。
丈夫?
姓什么?
“呃——”罗心蓓暂时不去看那些翻不到头的文件了。
她疲惫地咂巴一下嘴唇,支支吾吾地哼出了一句。
“布莱迪。”
?
丽塔不明所以地摇头,“什么?”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哪个布莱迪?”
“呃——”罗心蓓赶忙坐正。
“是在布莱迪集团工作的。我是说。”她改了口,赶紧说,“他姓郑。”
“哦——”丽塔点头,“在布莱迪集团,这倒是个好活计。”
她耸肩:“或许你该回去和他商量一下要把女儿送去哪里。他总不能把这些事全都推给你吧?毕竟他才是要付学费的人。”
“哈哈——”罗心蓓尬笑几下,“是啊——”
她居然把郑非全都抛之脑后了。
她还是有点不习惯在教育艾莎的过程中,艾莎还有一名活生生的「父亲」。
寒暄几句,借着要好好与丈夫研究学校和孩子培养路线的借口,罗心蓓结束了与丽塔的通话。
手机放下,对着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私校走向,罗心蓓的脸上落满了迷茫。
在曼哈顿,孩子的父母,就是孩子的起点。
如果艾莎去了学校,她没准会对别人说她的爸爸是马克布莱迪。
可是——
马克布莱迪目前未婚。
他的家族庞大,随便谁都知道布莱迪。
当然也会聊出他到底有没有妻子。
如果他们不结婚的话,别人会认为艾莎是私生子。
如果结婚的话。
他也没说什么时候要和她结婚呀!
没准他是哄她玩的。
她总不能主动去问吧。
就好像她逼着他结婚似的!
脑袋堵了几秒,罗心蓓恍然回神。
想要给郑非打电话的手机扔去了一旁。
太可怕了,她居然真的想象了她要和郑非结婚的念头!
恋爱还没谈明白呢。
手肘撑在沙发椅背,撑住了罗心蓓烦闷的脑袋。
-【大卫】:【她带着女儿出门了,说想要去买软曲奇。】
微信拨来电话,在罗心蓓对着菜单用手指了一下她想要吃的棉花糖巧克力软曲奇的时候。
罗心蓓看了一眼手机屏幕。
哦,是田一诺。
“我以为你去了马尔代夫就忘了我呢。”
电话接通,罗心蓓就有些埋怨似的撅起嘴。
“没有没有!”电话那头,仍然是田一诺风风火火的声音,“你去纽约找艾莎的爸爸了?”
推着婴儿车的手一顿,罗心蓓抬起眼睛。
“你怎么知道。”
她还没对任何人说过艾莎的爸爸在纽约啊。
除了雅各布。
“。。。。。。”田一诺无语地大叹一句,“gee!这个苏东哲,他现在说你在纽约和老头生孩子了。”
第58章 墙壁
「在纽约,和老头,生孩子。」
这家点评网站上最近超级火爆北美的曲奇饼干店在来到曼哈顿的一个月之后,仍然大受欢迎。
点单的机器一个劲儿弹出确认订单的纸票,柜台上方的屏幕上是曲奇饼干的广告。
广告曲欢快地叮叮当当地歌唱着,夹杂着店内四周美国人聊天时那股神经质的咋咋唬唬,还有旁若无人地嘎嘎的笑声。
数不清的乱哄哄的声音入耳,罗心蓓仍然清清楚楚地听清了田一诺转述给她的这句话。
一句话,轻飘飘又轻而易举地就污蔑了她的人生。
是苏东哲告诉别人的。
前往卡座等待订单的脚步暂停了,罗心蓓握着手机,她看着店铺的玻璃橱窗外大步来往经过的路人们。
盛夏的阳光,隔着一层玻璃都可以想象到它的滚烫。
阳光像烤肉一样,烤红了纽约人身上的皮肤。他们顶着一头被晒得油腻腻的金发或者棕发,经过路边正晒得好像涂了一层油的黄色路障。
店内的冷气吹得人手脚冰凉。
罗心蓓的脑门咻的一下——炸了。
这感觉,不亚于2020年即将迎来第一个暑假的那一天。
忙碌的期末,还要准备订购返回上海的机票。
回上海后的第一件事,要先去妈妈的墓地。再去和同样是在暑假回国的高中的朋友们见面。
然后再懒懒散散地享受着故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