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33节
作者:阿狸小妃      更新:2025-09-26 09:30      字数:5888
  成婚第二日给长辈们见礼,她独守空房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卫国公府,窦老夫人待她这个孙媳也淡淡的,送她见面礼也不过是只寻常的羊脂玉镯,论名贵还没有未成婚前窦老夫人送她的东西贵重。岑氏这个婆母还有陆丹若这个小姑子更是面露鄙夷,旁若无人般看她这新妇的笑话。
  二夫人贺氏笑里藏刀,无人时低声宽慰她,说陆秉之这个世子便是如此性子,只有他嫌弃旁人的,容不得旁人嫌弃他半分。说她嫁进卫国公府,无论陆秉之这个世子身子是好还是不好,她这个当妻子的只有用心照顾的道理,要不然,她这个妻子在府里是孤立无援的,说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倘若学不会放下身段,放下自己侯府嫡女的高傲,在这卫国公府的日子可就难捱了。
  哪怕隔了一世,崔令徽如今想起来那种屈辱都叫她刻骨铭心。
  崔令徽狠狠将手中的大半包鱼食抛入湖中,见着鱼儿蜂拥而上纷纷过来争食,轻嗤一声坐回了石桌前,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起来。
  玉兰知道自家姑娘心情不好,屏气凝神在一旁站着,也不敢多嘴一句。
  只盼着三姑娘在卫国公府处境艰难,要不然,这往后的日子自家姑娘有得难受了。
  正想着这些,玉兰见着不远处舅太太詹氏带着女儿戚若柔往二姑娘崔令音所住的院子去了。
  崔令徽也见着了,不禁面露诧异,抬头看了玉兰一眼,出声问道:“不是说二妹陷害崔令胭被祖母责罚,也得罪了詹氏这个舅太太?那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玉兰迟疑一下,才低声道:“回姑娘的话,奴婢听说二姑娘要嫁给表少爷戚绍章了,还说这事情已经在老夫人那里过了明路,得了老夫人的准许了。”
  第51章 谋算
  听到玉兰的话,崔令徽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随即嗤笑一声,带着几分不屑道:“亏她崔令音能想得出来嫁给戚绍章,也不怕被人耻笑。祖母也是,应承了这桩婚事,这若是传出去外头的人不知如何议论咱们宁寿侯府呢,真不知道祖母是如何想的,是因着崔令音自小在她跟前讨好卖乖,所以心里头当真疼起崔令音这个庶女,舍不得将她随便嫁出去吗?”
  崔令徽看向了玉兰:“你可打听到什么?我寻思着祖母若真疼崔令音,也不至于那日那般绝情,怎短短一段时日祖母就变了主意?”
  玉兰回了府里一日,听到这桩事情同样很是诧异,也私下里托人去查了,竟叫她查出些细节来。
  玉兰迟疑一下,回禀道:“姑娘您肯定想不到,这其实是二夫人从中出力,劝动老夫人的。不然依着老夫人素日里的脾性,肯定将二姑娘和文姨娘送去家庙了,等过些时日,将二姑娘远远嫁出去再也不回京城便是了,也省得老夫人见着二姑娘心里头便恼火。”
  崔令徽挑了挑眉:“二婶婶?她怎会如此做?不是说因着崔令音她去樨兰院请罪,被祖母罚跪了一个时辰丢尽了脸面。她又不是崔令音的生母,丢了这么大的脸该恨不得将崔令音这个庶女还有文姨娘打杀了才是,如何竟会护着崔令音呢?”
  玉兰想了想道:“兴许二姑娘自小养在二夫人名下,平日里又和文姨娘来往不勤,十几年相处下来,多少都有些母女情分了。二夫人气消了,想起这些年的相处,心中怕是生出几分不忍来。凑巧舅太太詹氏和表少爷他们都住在府里,二夫人也省得找旁人了。而且,也能彻底和戚家缓和关系,对咱们夫人这嫂嫂也有个交代,省得日后咱们夫人这个大嫂提起此事,二房在咱们长房面前便矮了一截底气不足。”
  “二夫人一向是要面子的,如此一来,既叫人觉着她善待下头的庶女,博了个贤名,还能彻底解决这桩事情,对二夫人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姑娘瞧不上戚家,可二姑娘又不是二夫人肚子里出来的,家世不家世的二夫人也不在乎,至于二姑娘,如此处境下难道还能有选择的余地吗?”
  “再怎么说,嫁给戚绍章,文姨娘去家庙里住段时日,戚家为着给二姑娘脸面,也会和老夫人讨个情分,将文姨娘接回府里来的。”
  崔令徽眉眼一挑,带着几分不快道:“怎么,听你这意思,舅太太他们是要留在京城了?”
  玉兰点了点头:“听说是这样,说是这两日就在京城里置办宅院了。其实这也不奇怪,戚家在当地算是有些名望的,可来了京城戚家又是哪个排面儿上的,詹氏也不是个傻的,见惯了咱们侯府的花团锦簇锦衣玉食,如何愿意离开京城,再也占不到咱们侯府的便宜呢?”
  崔令徽眼底满是鄙夷和不屑,放下手中的茶盏冷着脸开口道:“小门小户的,也就想着占这点儿便宜了。二婶如今觉着这桩婚事好,往后待戚家人留在京城,指不定她心里头有多后悔呢。二婶糊涂,祖母竟也纵着她,同意了这桩婚事。”
  “日后我有戚绍章这么个妹婿,不知要多丢脸呢。”
  崔令徽想起上辈子她算计了崔令胭和戚绍章,众人循声见着这桩丑事时,戚绍章脸色涨红,又羞又窘,气怒之下当晚就搬离了宁寿侯府。
  小门小户出身的少爷,还不是她手里随意摆弄的棋子。
  这样一个人,往后留在京城,就要成为她崔令徽的妹婿了,实在是叫人觉着面上无光。
  与其如此,她倒宁愿祖母将崔令音远嫁南边儿,一辈子也不要再回京城来。
  只是,此事已成定局,她如今在祖母跟前儿也不如往常,便是不满意这桩婚事多半也劝不住祖母。
  如此想着,崔令徽心里头闷闷的,着实不是滋味儿。
  正想着这些,不远处柳姨娘带着丫鬟海棠朝这边过来。
  崔令徽蹙了蹙眉,见着柳姨娘和自己母亲穆氏相似了七八分的相貌,更是膈应得很,眉眼间也露出几分嫌恶来。
  “婢妾见过大姑娘,大姑娘安。”柳姨娘瞧见崔令徽在亭子里喝茶,并没有避开,而是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请安,一脸的恭敬。
  崔令徽听她自称婢妾,又顶着这张和母亲相似的脸,心中有火却是发不出来,只淡淡道:“姨娘这是往哪里去?”
  柳姨娘眉眼间露出几分笑意,看了眼手中提着的食盒,含笑道:“昨个儿听到侯爷有些咳嗽,婢妾便亲手熬了这化橘红银耳雪梨羹,想着拿到侯爷书房去给侯爷润润嗓子。”
  “婢妾身份卑微,幸得侯爷看重,只能做这些小事来回报侯爷的收留之恩了。”
  崔令徽眼底的鄙夷和嘲讽几乎掩饰不住了,她强忍着心中的不快含笑对着柳姨娘道:“姨娘有心了。”
  看到柳姨娘面色恭敬站在那里,崔令徽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心里头闪过些什么。
  她思忖了一下到底是开口道:“姨娘有这份儿心自然是好的,可对父亲来说,若能再多个儿子承欢膝下,才是最为欢喜的。姨娘聪慧,该明白若要想在这侯府彻底立足,叫人高看姨娘,照顾父亲在其次,最要紧还是给崔家生个儿子,姨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柳姨娘听她这么说,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
  往日里见
  着崔令徽,崔令徽看她的目光满是不屑,还有几分怨恨,柳姨娘也知道自己借着和先夫人穆氏相似的相貌得了侯爷的恩宠,崔令徽是穆氏之女,如何能看得惯她这个身份卑贱的姨娘呢?
  她心中有数,也从不敢表露出痴心妄想,想着诞下崔家的子嗣。她怕自己一朝有孕,不仅是大夫人戚氏,还有崔令徽这位大姑娘,也会对她出手,容不得她平安活下去。
  因着这份儿担心,其实这几年她都在偷偷服用避孕的汤药,旁人只说她没福气有孕,诞下侯爷的子嗣,可只有她知道她不敢,起码现在还不敢。
  长房只崔慎泊一个病恹恹的少爷,主母戚氏容不得她生个儿子抢了崔慎泊的风光,而二夫人卞氏,也未必没有替大少爷崔慎思惦记着宁寿侯这个爵位。
  因着有这样的心思,柳姨娘愈发诧异大姑娘崔令徽会对她这个妾室说这些话。
  崔令徽这是想要她生个儿子,和崔慎泊一争高下吗?
  若是如此,大姑娘还真是高看她了。
  她若要怀孕,还要好好谋划才是,有孕了在哪里安胎,也是个叫人发愁的。
  这些话她只能在心里想想,不敢和侯爷提,更不敢表露出半分来,她瞧着得侯爷恩宠风风光光,可心里头早就不安了。
  如今她得侯爷喜欢还好,若是侯爷腻味了她,又看上哪个和穆氏生得相似的年轻女子,她没有子嗣,失了恩宠她又如何在这宁寿侯府立足?
  崔令徽这话实在是说到了她的心坎儿里,也戳到了她的痛处。
  柳姨娘强忍着心中的苦涩,对着崔令徽福了福身子,道:“大姑娘说笑了,婢妾福薄,虽得侯爷恩宠,怎奈肚子不争气,至今都未能有孕,实在是愧对侯爷对我的恩德。”
  崔令徽却是笑了笑,意味深长道:“姨娘是个聪明人,姨娘到底是福薄,还是心中有顾忌,不敢有孕,姨娘自己心中清楚。”
  见着柳姨娘眼底露出的诧异,崔令徽又道:“有一回姨娘病了,父亲很是担心,我派人去探望姨娘,回来后丫鬟却是和我说,她从药渣里看到了川芎和炙甘草,姨娘不知,我那丫鬟自小懂得一些医理,我那时便有些明白了姨娘的心思。”
  “姨娘既然明白自己身份卑贱,有自己的分寸,我便由着姨娘了,也没将这事儿告诉父亲,因为父亲身边没有姨娘也会有旁人,与其是个不知分寸的人伺候父亲,倒不如是姨娘你,起码能叫我放心些,不叫我感觉到威胁。”
  “可如今我却觉着,咱们长房还是再添一个少爷比较好,姨娘和母亲相貌相似,外祖母一向记挂已故的母亲,若是认姨娘为义女,姨娘多往镇国公府走动,对外祖母来说也算能有些宽慰了吧。”
  柳姨娘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大姑娘这话的意思是......
  柳姨娘的眼睛亮了亮,脸色有些白,又有些激动,嘴唇动了动却是半天都没有开口。
  崔令徽放下手中的茶盏站起身来,从台阶上下来,走到柳姨娘身边,在她耳边低语道:“姨娘不必担忧,想来姨娘也知我如今的处境,我需要姨娘给我生个弟弟,叫他日后承袭这宁寿侯的爵位,算是给我这个当姐姐的一个依靠了。”
  柳姨娘迟疑一下,福了福身子,认真道:“婢妾若能得偿所愿平安诞下子嗣,愿意听凭大姑娘差遣。”
  崔令徽点了点头,看了看她手中提着的食盒,出声道:“你去父亲书房吧,莫要叫父亲等着急了。”
  柳姨娘点了点头,眼底带了几分感激,起身带着丫鬟往书房那边去了。
  玉兰见着二人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开口道:“姑娘为何帮着柳姨娘?”
  往日里姑娘最是不待见这个和先夫人相貌相似的柳姨娘,觉着柳姨娘的存在就是在恶心她,在羞辱生母穆氏。
  可今日,姑娘却是对柳姨娘改变了态度,甚至打算帮着柳姨娘,叫她平安诞下子嗣。
  崔令徽淡淡道:“有什么奇怪的,自打崔令胭回府,和陆秉之的婚事又落在她头上,我这个宁寿侯府的大姑娘在这侯府里还有什么份量?祖母如今待我也不如之前了,你难道还指望戚氏这个继母真心将我当女儿疼?她可是连自己亲生的女儿崔令胭都不疼呢,哪里敢指望她?”
  “而且,二弟这些日子待我也不如之前亲近了,我如何不知是因着崔令胭回京的缘故。如今崔令胭成了卫国公世子夫人,哪怕陆秉之身子有疾,她这世子夫人暂且还是尊贵,无人敢欺的。世人最喜拜高踩低,我在这侯府总要有个助力才是。”
  “这些日子我算是明白了,这世上什么都靠不住,只有利益才能靠得住。只怪母亲福薄早早就去了,不然我若有个嫡亲的弟弟,如何会轮到她柳姨娘来生,如今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玉兰皱着眉道:“可您答应了叫老夫人认她为义女,老夫人心中膈应如何会应承呢?”
  崔令徽想了想开口道:“如今外祖母还是疼我的,借着如今怜爱还在,我多半能劝动外祖母,你放心便是。”
  她又带着几分怅然道:“说不准外祖母听到我的恳求和提议,心中更是心疼我这个外孙女儿,想着我在宁寿侯府有多不容易呢。”
  玉兰看着自家姑娘,欲言又止。
  崔令徽回头看她:“你莫要觉着我薄情心冷,连外祖母待我的情分都要利用了。我如今的处境,不该为自己好好谋划吗?除了谋个好婚事,就是往柳姨娘这里下功夫了,戚氏和崔慎泊,难道能真心待我不成?崔慎泊可是有自己的亲姐姐!”
  第52章 淳安公主
  从祠堂出来后,陆秉之陪着崔令胭回了梧桐院,略坐了会儿便开口道:“你自己歇着,我去父亲那里一趟。”
  崔令胭知道陆秉之真正的身份,猜到他是有话要和卫国公私下里商量,便含笑点头,送陆秉之到了门口才又道:“世子中午可回来用膳?”
  陆秉之见着她眉眼含笑看向他,一双好看的眸子里带了几分紧张和期盼,顿了顿,点头道:“自是要回来的,府里有膳房,你想吃些什么吩咐底下的人去传个话。”
  崔令胭含笑应下:“知道了,世子快去吧,莫要叫父亲等着了。”
  陆秉之点了点头,便径直往外头走去。
  崔令胭目送他出了梧桐院,这才回了屋里。
  屋子里依旧透着新婚的喜气,空气中有着淡淡的迦南香的味道。崔令胭走到软塌前坐下,拿起手中的茶盏抿了一口,看向了下头站着的碧柔,出声道:“我才嫁进国公府,好些事情不好直接打听,你是侯府的家生子,对于这高门大族的情况最是熟悉,就多上个心,看看能不能尽早熟悉府里的情况。”
  碧柔是她的陪嫁丫鬟,原本又是从老夫人屋里出来的,听崔令胭这么说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福了福身子应道:“少夫人放心,奴婢明白。其实,今日少夫人和世子去清德院给老夫人请安,奴婢们等在外头,倒有人和奴婢们主动搭话。”
  崔令胭想着今日在老夫人那里的情形,猜测道:“可是二夫人身边的人?”
  碧柔点了点头:“是二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翡翠。”
  “翡翠说话很是客气,倒有几分想和咱们梧桐院多走动的心思。还说她们夫人最是好客,对晚辈们也亲厚,说是少夫人若是得空可多往二夫人那里坐坐。还说府上大姑娘喜好读书,书房里收藏了好些书,还有许多是孤本,有的是老夫人赏赐,有的是世子派人送过去的,少夫人若也有兴致,可以借过来看看。”
  崔令胭听着这话便笑了,忍不住道:“方才在祖母那里就瞧着祖母对二夫人更亲近几分,倒
  是对大夫人这个长媳客气居多,少了几分亲厚。”
  “如今看来,不仅是对二婶,祖母对大姑娘也颇为喜欢,就连世子也和大姑娘更亲近一些,要不然依着世子的性子,如何会派人特意送书过去?”
  “且方才在祖母那里用膳,世子待庶出的三少爷也亲近几分,并没露出什么轻视来,如今瞧着,倒是单单对大夫人和二姑娘疏远些。”
  气氛一时安静下来,高门大族总归不比寻常小户人家简单,人多了心就杂了,更何况如今的大夫人岑氏还是继室,世子的生母又是已故淑宁长公主。
  碧柔脸上也露出几分担心来:“虽早知道如今这位是继室,却也没想到世子和如今这位情分如此冷淡,连带着对二姑娘这个继妹也生疏得很,彼此间的情分竟还不如隔房的大姑娘呢。如此一来,少夫人往后对大夫人是近也不是,远也不是。”
  走近了怕世子心里头不舒坦,走远了没得惹得大夫人岑氏不快,给自家姑娘安上个不孝的名声。
  这婆媳关系,实在是有些难以相处。
  崔令胭知道陆秉之的身份,深知岑氏算不得陆秉之的继母,自然也算不上她的婆母了。
  如今陆秉之还是卫国公世子,她依着规矩尽了她儿媳的本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