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
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4 字数:3430
赤色的糖叫做红糖,今日做出的叫做黄糖,那他有理由相信闻棠会做出五颜六色的漂亮饴糖。
想想那个颜色,还怪好看的。
相对应的,价格也会更高。
“肯定不是。”闻棠发誓,“你相信我,我只用世上已经存在的东西,绝不用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赚钱。”
“赌资是我脑海中未来的算学知识。”
闻棠低声道:“我若是赢了,你就……”
在搞钱这方面,西汉理财大师桑弘羊对自己可是特别有自信,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心一横,赌了!
而另一边,广牧君府中。
一名小仆问道:“家丞,主君今天还回来吗?”
李萝看了一眼已经漆黑的天色:“大概……是不回来了吧。”
小仆:“主君这么忙,她还记得自己在尚冠里中有个家吗?”
李萝:“应该是记得吧。”
提问:我的卷王主君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了,我该怎么办?
第27章 抄家
经过三天的相处,廷尉府中这些官吏们对闻棠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忐忑不安了,因为他们发现廷尉府的工作氛围和之前没什么两样,如果是别的府中的官吏,有这样一个摄像头上司,多少都会有些紧张不自在。
但他们廷尉府不一样!
因为他们一直不自在。
廷尉府要修订律令,汇总全国的断狱数量,处理那些地方官员们处理不了的案件,有时候还要处理地方官员,这就很命苦了,偏偏他们有一个卷王上司,官吏们要根据廷尉对待各位犯人的态度敲定不同的的薛定谔的判决书。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不用担心退休福利吧。
因为这活经常得罪人,所以廷尉府里的官员更新换代速度挺快的,根本活不到退休的时候。
闻棠带了一些糖去廷尉府送给张汤,隔着木盒也能闻到里面散发出出一股隐隐约约的甜香味道,很好闻。
张汤接过礼物,将其放置在书案一角:“多谢广牧君相赠。”
二人的对话非常官方。
他又问:“廷尉府和石渠阁中的相关案卷你可都看完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闻棠依次回答:“都看完了,暂时还没有不懂的地方。”
这可不是闻棠在不懂装懂,她这几天做的事情无非就是看些打家劫舍、侵占田地、强抢民男女、收受贿赂之类的坏事,然后对照汉朝律法查查该判什么刑罚。
而且她脑海里还有原身关于汉朝法律的记忆,因此除了第一天有些需要请教张汤的地方,其余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张汤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尽快将相关档案写完,这样我明日一早便可交给陛下。”
闻棠“啊?!”
“我单独一人写吗?今日便要写完吗?”
张汤点了点头,看向闻棠,虽然他没有说话,但闻棠却从他的表情中看到“不然呢,难不成我帮你写吗”这几个字。
按照平时惯例,涉及范围这么大的案件,他们廷尉府应该审理至少五日再定案,但是闻棠现在在廷尉府中就相当于一个烫手山芋,倒不是他嫌弃闻棠,相反闻棠学习能力还挺强的,而且算学很厉害,若不是她身份特殊,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手下。
主要是看这架势,皇帝似乎比廷尉府更需要广牧君。
“本君知道了,告辞。”
闻棠说完,便离开这里,按照张汤的意思写报告去了。
等她离开,张汤本想继续手中工作,但那股隐隐约约的甜香味道却不停地往他鼻孔里飘,于是他拿起木盒,打开后香气更甚,看到里面是一块大约一寸长,五尺宽的赤色饧块,用刀匕细细地切成小块,方方正正的,他拿起一块,放到阳光下仔细观察,质感沙沙的,放入口中品尝,是比平时所吃的饴糖要美味的多。
他并不嗜甜,却也会在此物流通市场后花上至少一月秩俸去买些回家,原因无它,这东西是天子默许的。
太阳东升西落,闻棠将今天写的东西交给张汤,需t要经他核验才能确保没有问题。
他这边没有问题,有人可就害怕惨喽。
整整四天,廷尉右监已经处于这种担惊受怕的状态下整整四天了。
有时候他宁愿闻棠直接宣判自己,给自己一个痛快的,结束这种煎熬的处境。可大部分时间又是个贪生的,希望惩罚能晚点到来,就比如现在,看着外面的夕阳,他忍不住庆幸。
真好,自己又活了一天。
不过很快就又不惶恐了。
因为她看到闻棠身边的人叫走了自己的一名手下,他知道,属于自己的审判终于开始,可却没有任何反抗。
当年闻长生一家得罪贵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吗?
死到临头,他才终于学会后悔,学会换位思考。
赵广德同样怀着一种极其惶恐不安的心情去见贵人。
他从小就是个老实人,话少,没惹过事,自从三年前好友闻长生遭难后就更加沉默了,谨小慎微,工作中不敢出头,就连日常在街上行走都不走路中间,而是走两侧,把存在感降到最低,生怕自己重蹈好友覆辙。
当然,遇到大人物时更是从来不敢抬头,这也就导致他从未看见过闻棠的脸。
走到门口,他深吸一口气,这才随旁边的人进到室内,紧张地浑身都在发抖,说话间更是止不住的颤音,勉强行礼:“廷尉府小吏参见贵人。”
出乎意料的,贵人并未开口斥责,降罪于他,反而语气温和道:“世伯请起。”
赵广德被她这话弄得摸不着头脑,僵在原地不敢动,闻棠主动走过去将他扶起。
“您对我闻家有恩,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当年闻父在路上被人打折了腿,就是找广德帮忙将其送回家的。
听到这话,赵广德下意识抬头看向闻棠,发现面前这位贵人的确和自己好友有些相像。
意识到这件事,他再也绷不住了,泪水从眼眶中流出,忍不住询问闻棠父母情况如何,现在可好。
闻家被迁徙到朔方郡后,他便再也没有闻家消息了,只知道三年前匈奴侵袭朔方,抓走了好多汉朝百姓去当奴隶,也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闻家。
闻棠将闻家迁徙到朔方郡后发生的事情告诉赵广德,他越听越悲伤,最后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随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惊恐道:“您不会是要报仇吧。”
闻棠:“确有此意。”
“闻……贵人,贵人,要不您还是回朔方吧。”
其实,他是为闻棠着想才说出这句话的:“虽然您如今发达了,可那东武侯在长安这么多年,认识好多贵人,而且即使小人见识浅薄,也知道他的爵位是侯,而您只是封君,您是斗不过他的啊。”
闻棠不疾不徐道:“世伯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她突然问了个和复仇毫无关联的问题“您可知曲辕犁和耧车?”
这些赵广德倒是知道,是两样从边境中新流传过来的新型农具,据说用两样东西干农活能又快又省力气,太府那边正准备将其推广到全国,好像是……什么仙人的使者制造出来的。
她看向闻棠,有了答案:“是您……发明出来的?”
“不错。”她说,“这就是我有胆量对他复仇的原因。”
东武侯只会向百姓展露自己那愚蠢又狠毒的恶意,而闻棠却让他们感受到喜悦与希望。
“我已经同廷尉说好了,明日未时,你来宣明里,我会让你亲眼看到东武侯的凄惨下场。”
闻棠的话像是一剂定心剂,让赵广德安心下来,临离开时,闻棠给了他两盒红糖作为礼物,他推脱不过只好收下。
离开廷尉府后,赵广德直接回家了。
其实即使闻棠不去和张汤说,赵广德明天也能去宣明里看东武侯的悲惨下场。
因为他明天本来就休沐。
归家时,妻早已为他准备好饭菜,豆酱,葵菹,粝米饭,算是很丰盛的一餐了,女儿坐在织布机上认真织布,见他回来,连忙放下手中活计相迎,看起来是很温馨很幸福的一家。
穷苦人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赵广德和自己的妻女说了今天的事情。
听完后妻子本想劝他不要去,免得惹上麻烦,权贵斗法,即使只是掀起的一片波澜,也不是他们这种小老百姓能承担的起的,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反而转移话题,说起另外一件事:“元已经十三岁了,是时候该为她寻上一户好的人家了。”
赵广德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名为赵元,今年十三岁。
赵广德问道“你可有什么人选?”
妻子说了两个人选,赵广德还未开口,赵元倒是先反应激烈了起来。
“那个王二狗总是欺负我,您为何要将我许配给他?”
青春期的小男孩总是喜欢欺负小女孩来表达自己的喜欢,比如薅一薅她的头发,或者用虫子吓唬人之类的,同里的小女郎们都说王二狗这是喜欢她,想和她玩,但赵元却觉得这不是喜欢,就是他单纯犯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