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
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4 字数:3270
闻棠总结道:“那还不如把你的脸晒伤呢。”
“脸晒伤至少是丑点、疼点、再加上个嘴歪眼斜,但你若是真敢赤着脚在沙漠中行走,我只能敬你是个勇士。”
说完,她用手上那根前几天捡到的红柳树枝在地上翻了几下。
红柳树枝坚硬笔直,除了串大肉串儿,还是做弓箭杆和沙漠手杖最好的材料。
翻来翻去,一只正在和蝎子对打的蛇从沙土中钻了出来。
打架打得正欢呢,突然被人打断,任谁都会生气,蝎子和蛇也不例外,露头之后,在沙漠中横冲直撞,一副想要找人泄愤的样子。
“嗷嗷嗷!”
赤着脚的唐越“嗖”的一下,用尽此生最快速度跳到马上。
马也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莫名其妙,扬起前蹄,四处乱创,最终将这两只可怜的蝎子和蛇踏死了。
幸亏唐越骑术精湛,要不然这匹马今天就能拿到三杀。
唐越等郎卫:已老实,求放过,以后再也不叛逆了。
有了他们的前车之鉴,众人全都乖乖地穿上高帮鞋子,试图减少和这些可爱小动物们的接触,除此之外,这种鞋还能防止被埋藏在沙中的尖刺植物刺穿。
自此之后,闻棠说什么,他们直接照办,既不好奇也不叛逆。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每天少量多次的喝水,但既然博昌侯说了,那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张骞看向闻棠,表情颇有深意:“你要是再多长三十岁就好了。”
闻棠:……
我可不想这样莫名其妙超级加辈。
“我当年若是能和你一同出塞,使团中其它人肯定都能活着回到长安。”
这个沉重的话题,使氛围变得悲伤,众人都不再言语,休息好后,沉默着继续启程。
往后沙丘越来越大,流动性也更强,众人只能下来牵着橐驼和马继续行走,为了走得省力一些,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之字形走法。
至于下山,只能用“飞一般的感觉”来形容。
虽然后世将这里叫做“三垄沙”,实际上三垄沙的“三”是多条的意思,这一条条的带状沙丘,怎么走也走不完。
大家已经走得麻木,完全没有出玉门关后第一夜唱歌夜谈的心思和力气,昼夜温差极大,却并没有把他们养得很甜。
而是白天晒得脸蛋儿通红,晚上冻得脸蛋儿通红。
红就红吧,脸蛋儿通红总比博望侯口中的脸上蜕皮要好上许多,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天两眼一闭,直接睡觉,两眼一睁,继续赶路。
睡觉也睡不好,沙漠中水源珍贵,大家只能用沙土来洗澡,时间一长,生了虱子,皮肤瘙痒,更是难受。
松软的流沙逐渐减少,土地越来越硬,不知什么时候,人群中有人眺望远方,看到了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壮阔场景。
无数条东西走向的高台,宛如一条条摇头摆尾的高大土龙,横亘在这片沙漠中,重峦叠嶂,无边无际,裸露在烈日之下,泛着一层金光,可能万物也被这样的场面给震惊住了,所以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让人看了之后心中发慌,称得上“绝域之地”。
暴烈的阳光晒在身上,他们心中却都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丝冷意。
众人:坠龙之地?
闻棠:雅丹魔鬼城。
见到这些雅丹地貌,不等张骞提醒,闻棠便确定快要到白龙堆了。
这样壮观的场面,实际就是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在风、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沙土中的盐碱沉积物结成的白色硬壳覆盖在土地上,从远处望去,好似一条条白色巨龙,所以才后世被人称为“白龙堆”。
但闻棠并没有和大家科普这个知识的想法,科普这些既没什么用还很麻烦。
在后世,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魔鬼城,因为这里一年中有三百多天都在刮风,且风力很大,击打在这些石丘上,发出不同的声音,凄惨诡异,犹如厉鬼鸣叫,令人恐惧惊骇,脊背透寒。
所以后世有一位名叫法显的高僧便在书中写到这里“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
使团中众人同样也是这样认为的。
黄昏时,众人还没觉得有什么,可天黑后,用过飧食,拖着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准备睡觉时,突然听到一阵非常恐怖的声音。
“呜呜呜呜……”
像是谁的哭声,哀怨凄惨。
某位织女:救命啊,这比我们家邻居去上坟时哭得还惨。
“桀桀桀桀……”
这是一段反派的笑声,里面没什么情感波动,不过使团众人会自己脑补想象成很恐怖的事情。
“啪啪啪啪……”
这是一段鞭子抽打岩壁的声音,虽然只是一段声音,但代入感很强,鞭子已经抽到自己身上了,身体开始火辣辣地疼。
闻棠被吵得实在睡不着,走出帐篷,一眼望去,自己帐篷周围围了将近三百个人。
闻棠:……
讲真的,危机感很强的闻棠第一反应还以为他们要来刺杀自己。
“苏武。”她抓了个典型,问道,“你们大半夜不睡觉是要干什么?”
苏武第一次说谎,面也改色心也跳,磕磕巴巴道:“这里……额,有点危险,下吏来……来为您……为您护卫。”
其余人秒回:“对的对的!”
闻棠:“你为什么不去给博望侯当护卫?”
“如果可以,博望侯也可以来给您来当护卫。”
闻棠:……
好吧,看来张骞也有点怕鬼。
现代还有许多人对雅丹魔鬼城的风声感到害怕呢,更别说迷信且盛行鬼神之说的古人了。
这时,她终于意识到这些人为什么围在自己周围了。
因为自己上头有人。
啊不对,是上头有神。
闻棠:脑筋一动,开始瞎编!
她说:“你们莫要害怕,我曾在黄泉之下见过此景。”
众人:这都是黄泉里的鬼了,我觉得我们有资格害怕一下。
“仙人说这是那些干了坏事,死后被抓起来接受审判,即将t魂飞魄散,化作虚无的匈奴鬼魂的声音,你们每听到一声尖叫,就证明死了一个匈奴恶鬼,它们以后再也没有作恶的能力了,这是好事啊!”
苏武:“那……那那些没被抓起来的匈奴恶鬼呢?”
闻棠:“你要相信仙人的能力,在仙人手中,怎么会有逃跑的匈奴恶鬼呢?”
“这不是前几年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把单于庭给端了吗,死的匈奴人太多,所以才有这么多的鬼叫声。”
若这是鬼叫声,大家心中肯定会产生止不住的恐惧。
但若这是死掉了的匈奴人的哀嚎声,大家反应就变成了“如听仙乐耳暂明”。
不仅不害怕,还要仔细欣赏欣赏。
当然,也有几人属于例外。
堂邑父等匈奴向导瑟瑟发抖:我们应该算是好匈奴人吧?
算的,一定算的!
闻棠费了好大一串脑细胞才安抚好使团中这些使者。
第二日队伍继续行进,他们原本以为容易陷下去的流沙已经是沙漠中最恶劣的环境了,但事实上,白龙堆中的盐碱地更是难熬。
这种又硬又厚的盐碱壳很磨脚掌,幸亏使团的马都在马掌上钉了马蹄铁,否则定会损耗很多匹战马。
作为出使西域的使团,闻棠他们带着全大汉最好的资源,食物不足等特殊情况下还能从礼品中应急拿出几块红糖补充体力。
饶是如此,他们依旧被折磨得不成样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连最能吃苦的橐驼都开始变得疲惫和瘦弱,使团中中暑的人数逐渐增多起来,幸亏闻棠准备充分,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闻棠突然想到,历史上李广利伐大宛的时候,条件本就艰苦,再加上给养不足,主将无脑,那要死掉多少士兵啊!
一片苍茫的场景中,指南针几乎要焊在张骞手中,由他来为大家指明方向,大家才能少走许多弯路。
数天后,熟悉的梭梭草和骆驼刺再次映入眼帘,他们终于走出了白龙堆!
但最大的乱子一般都在最后一刻才出。
使团中的马不知道受了什么惊吓,撂了蹶子,将它身上仅剩的水掉到地上,踢破了水袋,虽然众人已经尽最大能力抢救,但保存的这一点水只够半天的水量。
负责看管水源的人内疚得要死,用力朝着一块坚硬的石块上撞去,想要撞死自己,还好有人及时出手制止,才保住了他这一条小命。
闻棠叹了口气:“现在已经够乱的了,你就不要再添乱了。出事之后,最重要的是想出解决办法,若真想死,待日后出征时死在战场上,也总比现在一头撞死好。”
那人被她这么一说,更愧疚了。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自杀的想法了。
博昌侯说的对,我要死在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