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4      字数:3336
  闻棠道:“他讲反了结果,明明是大汉歼灭了匈奴人。”
  这时,苏武拔刀,将其贴在楼兰王的脖子上,他只觉得脖颈处一片冰凉,仔细一看,这刀寒光闪闪,是如此的锋利。
  楼兰全国有将近三千兵力,但武器却很少,匈奴虽然也缺乏矿产资源,但至少这些资源都是自己的,可楼兰旁边昆仑山上的大部分铁矿资源都被一个叫做“婼羌”的游牧国家占据了。楼兰只好每年用粮食和其它生活用品和他们交换刀剑弓矛等武器。
  在楼兰人眼中,匈奴的青铜兵器都算先进,更别说大汉的2.0升级版灌钢法锻造出的兵器,对他们而言,这简直就是神兵下凡啊!
  汉与匈奴各执一词,楼兰王心中揣测,到底哪一方说得对,看到身边几个匈奴人的凄惨死状,和汉使们的汹汹气势,最终还是偏向汉使,认为匈奴人才是被打败的一方。
  毕竟汉人的兵器实在锋利。
  他又重重磕了几个响头,丝毫不顾自己楼兰王的形象,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恳求道:“求您可怜我们小国的难处,并原谅我的愚蠢,不要将今夜的事情牵连到楼兰的臣民,楼兰愿举国迁徙入居汉地,成为汉之子民。”
  听翻译叙述完楼兰王的话,闻棠又觉得他不愧能当王,还挺会审时度势的,知道大汉富有,就要将楼兰全部移民到大汉,虽然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至少能喝到充足的水,也不用忧心哪天被别的国家给灭掉。
  只要我投降的够快,别人就灭不掉我!
  汉朝确实需要发展人口,但还不至于穷到连楼兰这一万多人口都收,而且楼兰位置特殊,地处丝绸之路要塞,是汉西两地的重要交点,他们是来与之结交的,不是来掠夺的,闻棠当然不能同意楼兰王的话啊!
  历史上,楼兰杀汉使后,赵破奴直接带着七百骑兵把楼兰王虏到长安,楼兰王亲自和刘彻说了这些话。
  刘彻也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皇帝,理解楼兰王的辩解,并将他释放回国,命令他暗中观察匈奴的动向,这一举动也间接分裂了楼匈两国的关系,匈奴从此不再亲信楼兰。
  闻棠:“如今匈奴已灭,你们不用担心匈奴人会灭掉楼兰,汉也不需要你们举国迁入。”
  楼兰王闻言大喜,连忙谢恩,言说楼兰虽不迁汉,也愿意归附大汉,佩汉之印绶,与汉永远交好,并向太阳神和大地母神起誓,绝不叛汉。
  楼兰依附大汉,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个既富有又强大的靠山,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当然答应地快了,而且人家还给我们准备了礼物,万一表晚了忠心,人家不要我们,去找隔壁且末国怎么办?
  既然楼兰王这样识时务,汉使们也不会继续为难楼兰,告诉他们使团明日会与新的楼兰王正式会面,赠送给他们丝帛礼物,稍后还会再继续派遣使者来给他们送汉的印绶。
  不过楼兰也要乖一些,派出王子当使者,同使团一起去长安。
  楼兰王连连点头答应……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什么叫做新的楼兰王?
  汉使的宝刀拍了拍楼兰王的脸,冷声道:“你助纣为虐,已经没有资格再当楼兰的王,楼兰百姓需要一位更英明的王来治理他们。”
  稍微机灵点的人都能从匈奴都尉的话里察觉到不对劲儿,匈奴被灭将近一年,他居然对此一无所知,而且一个马上要投降的国家会这样耗费巨资不远千里来与别的国家结交吗?t楼兰王是有思考的,但只用半个脑子思考。
  一开始楼兰王是非常不想退位的,毕竟国力再弱他也是个王,但想到女汉使那几个响指的威力,还有大汉灭掉匈奴的实力……
  那那那……那就退位呗。
  实在不行我去大汉当质子,咱也体验体验长安的富贵繁华。
  楼兰王:“您觉得我们谁适合当新王呢?”
  闻棠看似随意,实则特意,伸手指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他吧。”
  众人:……啊?
  这么草率的吗?
  有人私下问她为什么要选一个这样年轻的新王,万一日后城内发生政变,他看起来这么年轻,根本镇压不住啊!
  “让你们不好好和堂邑父一起听村口八卦。”闻棠悄声道,“博望侯第一次来到楼兰时,那名叫做安比的贵族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那时的他就对汉文化很有兴趣,村外的人说他还因此被匈奴人给揍了一顿呢。”
  这是汉使们出塞半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村口八卦的威力。
  可真厉害啊!
  除此之外,闻棠选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人有一位年仅几岁的儿子,名为尉屠耆,尉屠耆可是通过了傅介子和霍光严选的下下任楼兰王,对汉嘎嘎衷心。
  于是就这样,边缘小贵族安比天降王位,稀里糊涂坐上了的楼兰王的位置。
  闻棠问道:“扞泥城中现在还有存活的匈奴人吗?”
  老楼兰王哆哆嗦嗦地点了个头,然后说出几个名字,听完后,闻棠吩咐身后汉使道:“斩草除根。”
  “喏”
  博昌侯这边战绩:全胜且0伤亡。
  这场兵变完成的很快,甚至两方结束时天色还未亮,月亮高悬在半空中,城外的楼兰人依旧处于梦乡之中,丝毫不知道今晚发生的事情。
  闻棠带领大家回归大部队时,这里正在打扫战场,汉使们秉持着亲力亲为的原则,在楼兰奴仆面前冷静地处理尸体,冷静地回收兵器,还有人在幽幽地烛火下缝补那件刚刚被匕首划破的锦衣。
  楼兰奴仆们:这……这些汉使们到底杀了多少人啊,才能练就成如此处变不惊的气场啊!
  冷静中还带着点……高兴?
  匈奴的刀剑锋利程度虽然比不上大汉,但磨一磨还能继续用,反正青铜箭矢和铁箭矢一样,甚至骨箭都能杀人。
  闻棠见到这幅场面的第一反应是:草……草船借箭(西域夺命版)?
  最重要的是,大汉有军功赏赐制度,士兵们“斩首虏一,赐钱两万”,而张骞砍死的那名匈奴都尉,能领到约20万钱。
  见他们各忙各的,闻棠和张骞商量后,认为今晚大概率会有客人来访,让他在前厅等候,闻棠则随便找了个理由回到房间,转转盘领奖励!
  别说是让楼兰王俯首了,他都哐哐给闻棠磕了不知道多少个响头,而且今晚的血腥恐怖场景直接让楼兰贵族们心里产生了巨大阴影,晚上做梦都会被大冰箱砸人的场景吓醒。
  这样怎么不算让楼兰贵族们为我辗转反侧呢?
  闻棠转来转去,她这次运气很好诶,先是转出了一箱十二听可乐,然后是一盒感冒药,不过还是有点可惜,要是把感冒药换成头孢就好了,这样不光能治病,还能杀人。
  楼下,张骞带着几名士兵在前厅等在,几名郎卫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张骞,只是将眼睛闭上了几秒,期间听到了很大的,好像砸东西的声音,再睁眼时,匈奴人就全死了,而且那些楼兰人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特别害怕博昌侯。
  有人笑道:“兴许是博昌侯召唤出陨星,把那些匈奴人都砸死了呢。”
  众人闻言,哈哈直笑,虽然知道这只是他开得一个玩笑,但博昌侯手段神奇,谁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呢?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第一抹阳光照耀在大地上时,新的楼兰王安比敲响了使团住处的门。
  安比进屋后,看到坐在前厅的张骞,二话不说直接就跪,哭得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惨啊!
  因为附近小宛、且末、扞弥这几个国家全都说着相同的语言,所以张骞也会一点楼兰语,他能听懂安比说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在楼兰势单力薄,前楼兰王势力还很大,害怕汉使走后,前楼兰王一脉立即改变主意,杀掉自己。
  “我们国家有一座名为伊循城的城池,那里土地肥美,水源丰富,您可以留下几名汉使在那里种田畜牧,彰显汉之威德。”
  张骞: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要求!
  屯田?这倒是个好主意,虽然匈奴已灭,但在西域留下些汉人屯田积谷,预防意外,总归是妥善的。
  我们大汉一向心善,既然是楼兰主动要求的,那我们就成全你。
  张骞安抚好安比后,提笔给刘彻写了一封信,说明这件事,并派遣一名郎卫立刻快马加鞭将其送到长安。
  随后心中感叹,博昌侯小小年纪,为人处世却如此老辣,知道新王在城中势单力薄,所以才故意选他,这样就能让他主动来寻求汉使庇佑了。
  闻棠:你想多了,单纯只是因为他儿子是霍光严选啊!
  ……
  第二日,使团们前往王庭时,城中的楼兰人惊讶地发现,咦,最前面那名女使怎么换人了?
  然后更惊讶地发现,哇哦,我们的楼兰王也换人了诶!
  汉使们说出自己此行来到楼兰的目的,与楼兰交好,不光送给楼兰王和那些贵族们许多礼物,就连楼兰普通百姓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珍贵礼物。